蘇文清正坐在火堆邊上,用一根木勺戳罐子裏的麵餅,風鈴興衝衝地跑進來,興高采烈,“智者大人,我……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女孩彎著腰氣喘籲籲。
“怎麽了?慢慢說,不要著急。”
“聖杯!我知道聖杯在哪兒了!”風鈴兩眼發亮,小臉汗津津的,“我知道那首歌是什麽意思了!”
蘇文清放下手中的木勺,女孩盯著他的眼睛,緊緊抓住蘇文清的袍子生怕他跑了,深吸了兩口氣,平複自己劇烈的心跳,然後開口說:“智者大人,關鍵是埃,關鍵是埃啊,是太陽神……太陽神的目光,當太陽神的目光直視井底的意思,是當陽光垂直照進井底。”
蘇文清點點頭。
這一點他也知道,可這算什麽線索?
陽光垂直照進井底,天知道是哪口井?
“在世界之臍,也就是摩約,有一口聖徒之井,每年的夏季都會有一天,陽光會分毫不差地直直照進這口枯井的井底。”風鈴忽然換了個聲調,她在模仿某個頑固不化的老學究,“智者大人您還記得麽?這是那天尤裏烏斯大圖書館的副館長,戈倫帝國宮廷書記官,哲學大博士奧古斯丁來找您時說過的話,他說在摩約有這樣一口井,陽光會直射井底!太陽神的目光會直射井底!”
蘇文清愣住了。
他眼前浮現出奧古斯丁那張搓衣板一樣的老臉。
風鈴笑了,滿臉髒兮兮的汗水和煙灰,像個小花貓似地露出一顆小虎牙,“聖杯在那兒!在摩約的聖徒之井裏!”
·
·
·
作為一個端著鐵飯碗混吃等死的社畜,蘇文清從未想過自己能做出什麽大發現,在科研領域向來如此,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收獲榮譽和財富,跟在後頭的人隻能吃屁,他的前前前前前任觀察員們早就把有價值的課題都做完了,到了蘇文清這裏,隻能做些不痛不癢的“陸地巨龜遷徙距離與旱季雨季節律變化之間的關係”,“神聖西斯廷公教教宗傳承曆史研究”以及“埃迪卡拉大陸東部沿海溫帶季風氣候對森林覆蓋率的影響”,然後發在沒什麽影響因子無人問津的水貨期刊上。
他想著把剩下來的三年時間混完,離開埃迪卡拉,再被上級調去另外一個什麽世界,接著簽十年的合約,接著混吃等死。
反正他這輩子也就隻能幹這個了。
鐵飯碗雖然打不破,可是這輩子也換不成金的,觀察員這個職位就是如此,三年助理觀察員,六年觀察員,十年資深觀察員,十二年超級觀察員,十五年究極觀察員,二十年超級賽亞觀察員,蘇文清覺得這個崗位做到三十年那就是觀察員之神,受天下萬千觀察員膜拜供奉——可它仍然不就是個觀察員,一個混日子的科研民工。
每一個科研民工都隻能在底層苦苦掙紮,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就像是百年前在珠三角做拖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每一個工人都隻能在流水線上納鞋底——實際上做研究確實也是勞動密集型企業,而研究人員們幹的活還未必比拖鞋更有價值,蘇文清很羨慕那些祖墳冒青煙的幸運兒,不知道哪一天撞見了什麽有價值的大發現,立馬就飛速提拔到看不見人影了。
可這茫茫宇宙星球何其多啊,有多少底層觀察員都在盼望有朝一日平步青雲,哪裏輪得到他?
是從什麽時候開始,世界變成了這副模樣呢?聽說兩三百年前搞基礎研究還是個令人羨慕的工作,有車子有房子有票子還有女朋友,是天坑專業最好的出路。
蘇文清不由地感歎自己晚生了兩百年。
我明明是個博士畢業的高級知識分子……好吧,這年頭全民博士學位,算不得什麽高級知識分子。
這一天,在這個鳥不拉屎的偏僻星球,在這個落後愚昧的中古世界,已經無欲無求的蘇文清看到了自己的前途。
一個前人從未找到過的古老寶藏,一個可能震驚學界的重要發現。
它在一個半妖小姑娘的眼裏。
“智者大人?”風鈴看他在發呆。
蘇文清緩緩伸出手去,用力抓住她的肩膀。
“誒?智……”
女孩被慢慢拉近。
“智智智智智智者大人?”
風鈴眸子有些驚慌地轉來轉去。
眼看著蘇文清的臉越來越近,女孩幹脆閉上眼睛,小腦袋一縮,兩隻耳朵悄悄地藏進頭發裏。
接下來她的頭被埋入一個寬廣溫暖的懷抱。
“誒?”
蘇文清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
“太棒了,太棒了我的小領主!你果然繼承了老爵爺的頭腦和智慧。”
風鈴也抱住他,蜷縮在他的懷裏,蹭了蹭蘇文清的袍子,發出貓一樣舒適的哼哼。
·
·
·
“從大陸遠東的諾裏庫姆到世界的中心摩約,我們要橫穿半個戈倫帝國,或者說整個神聖西斯廷。”蘇文清用一根樹枝在泥地上畫出地圖,埃迪卡拉大陸形狀像個杠鈴,三國鼎立,北方的半壁江山全部都是戈倫帝國領土,南方則有神聖西斯廷與伊尼拉汗國分庭抗禮,而摩約就在三國的交界處,“我們從北方走,穿過高原,沿著南境長城一路向西,渡過東丹河就是洛斯林堡,再到軍事重鎮薩爾茨堡,最後抵達摩約。”
“嗯嗯嗯嗯。”風鈴端著方便麵,吃得滿頭冒汗,“這有多遠?”
“直線距離有四千公裏。”
“公裏?”
“也就是八千裏。”
風鈴瞪大了眼睛。
“八千裏?”
風鈴那小小的腦袋無法想象八千裏究竟有多遠,這個數字聽上去就足夠可怕了,她曾經跟著羅普洱人商隊流浪的時候,最遠的行程也不過幾百裏。
幾百裏的距離,就得日夜兼程走大半個月。
八千裏這得走多久啊?
“智者大人,咱們怎麽去?”風鈴問,“騎馬麽?到哪兒去找馬呢?您有馬麽?”
“騎馬?”蘇文清搖頭,“不,咱們騎驢去。”
風鈴噎住了。
“驢?”
女孩彎著腰氣喘籲籲。
“怎麽了?慢慢說,不要著急。”
“聖杯!我知道聖杯在哪兒了!”風鈴兩眼發亮,小臉汗津津的,“我知道那首歌是什麽意思了!”
蘇文清放下手中的木勺,女孩盯著他的眼睛,緊緊抓住蘇文清的袍子生怕他跑了,深吸了兩口氣,平複自己劇烈的心跳,然後開口說:“智者大人,關鍵是埃,關鍵是埃啊,是太陽神……太陽神的目光,當太陽神的目光直視井底的意思,是當陽光垂直照進井底。”
蘇文清點點頭。
這一點他也知道,可這算什麽線索?
陽光垂直照進井底,天知道是哪口井?
“在世界之臍,也就是摩約,有一口聖徒之井,每年的夏季都會有一天,陽光會分毫不差地直直照進這口枯井的井底。”風鈴忽然換了個聲調,她在模仿某個頑固不化的老學究,“智者大人您還記得麽?這是那天尤裏烏斯大圖書館的副館長,戈倫帝國宮廷書記官,哲學大博士奧古斯丁來找您時說過的話,他說在摩約有這樣一口井,陽光會直射井底!太陽神的目光會直射井底!”
蘇文清愣住了。
他眼前浮現出奧古斯丁那張搓衣板一樣的老臉。
風鈴笑了,滿臉髒兮兮的汗水和煙灰,像個小花貓似地露出一顆小虎牙,“聖杯在那兒!在摩約的聖徒之井裏!”
·
·
·
作為一個端著鐵飯碗混吃等死的社畜,蘇文清從未想過自己能做出什麽大發現,在科研領域向來如此,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收獲榮譽和財富,跟在後頭的人隻能吃屁,他的前前前前前任觀察員們早就把有價值的課題都做完了,到了蘇文清這裏,隻能做些不痛不癢的“陸地巨龜遷徙距離與旱季雨季節律變化之間的關係”,“神聖西斯廷公教教宗傳承曆史研究”以及“埃迪卡拉大陸東部沿海溫帶季風氣候對森林覆蓋率的影響”,然後發在沒什麽影響因子無人問津的水貨期刊上。
他想著把剩下來的三年時間混完,離開埃迪卡拉,再被上級調去另外一個什麽世界,接著簽十年的合約,接著混吃等死。
反正他這輩子也就隻能幹這個了。
鐵飯碗雖然打不破,可是這輩子也換不成金的,觀察員這個職位就是如此,三年助理觀察員,六年觀察員,十年資深觀察員,十二年超級觀察員,十五年究極觀察員,二十年超級賽亞觀察員,蘇文清覺得這個崗位做到三十年那就是觀察員之神,受天下萬千觀察員膜拜供奉——可它仍然不就是個觀察員,一個混日子的科研民工。
每一個科研民工都隻能在底層苦苦掙紮,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就像是百年前在珠三角做拖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每一個工人都隻能在流水線上納鞋底——實際上做研究確實也是勞動密集型企業,而研究人員們幹的活還未必比拖鞋更有價值,蘇文清很羨慕那些祖墳冒青煙的幸運兒,不知道哪一天撞見了什麽有價值的大發現,立馬就飛速提拔到看不見人影了。
可這茫茫宇宙星球何其多啊,有多少底層觀察員都在盼望有朝一日平步青雲,哪裏輪得到他?
是從什麽時候開始,世界變成了這副模樣呢?聽說兩三百年前搞基礎研究還是個令人羨慕的工作,有車子有房子有票子還有女朋友,是天坑專業最好的出路。
蘇文清不由地感歎自己晚生了兩百年。
我明明是個博士畢業的高級知識分子……好吧,這年頭全民博士學位,算不得什麽高級知識分子。
這一天,在這個鳥不拉屎的偏僻星球,在這個落後愚昧的中古世界,已經無欲無求的蘇文清看到了自己的前途。
一個前人從未找到過的古老寶藏,一個可能震驚學界的重要發現。
它在一個半妖小姑娘的眼裏。
“智者大人?”風鈴看他在發呆。
蘇文清緩緩伸出手去,用力抓住她的肩膀。
“誒?智……”
女孩被慢慢拉近。
“智智智智智智者大人?”
風鈴眸子有些驚慌地轉來轉去。
眼看著蘇文清的臉越來越近,女孩幹脆閉上眼睛,小腦袋一縮,兩隻耳朵悄悄地藏進頭發裏。
接下來她的頭被埋入一個寬廣溫暖的懷抱。
“誒?”
蘇文清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
“太棒了,太棒了我的小領主!你果然繼承了老爵爺的頭腦和智慧。”
風鈴也抱住他,蜷縮在他的懷裏,蹭了蹭蘇文清的袍子,發出貓一樣舒適的哼哼。
·
·
·
“從大陸遠東的諾裏庫姆到世界的中心摩約,我們要橫穿半個戈倫帝國,或者說整個神聖西斯廷。”蘇文清用一根樹枝在泥地上畫出地圖,埃迪卡拉大陸形狀像個杠鈴,三國鼎立,北方的半壁江山全部都是戈倫帝國領土,南方則有神聖西斯廷與伊尼拉汗國分庭抗禮,而摩約就在三國的交界處,“我們從北方走,穿過高原,沿著南境長城一路向西,渡過東丹河就是洛斯林堡,再到軍事重鎮薩爾茨堡,最後抵達摩約。”
“嗯嗯嗯嗯。”風鈴端著方便麵,吃得滿頭冒汗,“這有多遠?”
“直線距離有四千公裏。”
“公裏?”
“也就是八千裏。”
風鈴瞪大了眼睛。
“八千裏?”
風鈴那小小的腦袋無法想象八千裏究竟有多遠,這個數字聽上去就足夠可怕了,她曾經跟著羅普洱人商隊流浪的時候,最遠的行程也不過幾百裏。
幾百裏的距離,就得日夜兼程走大半個月。
八千裏這得走多久啊?
“智者大人,咱們怎麽去?”風鈴問,“騎馬麽?到哪兒去找馬呢?您有馬麽?”
“騎馬?”蘇文清搖頭,“不,咱們騎驢去。”
風鈴噎住了。
“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