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說的對啊,臣現在除卻在這牢房之中等待最後的結果之外,也就做不得什麽了。”狄仁傑笑道:“但是臣始終認為,臣身正不怕影子歪,再難的案子,再難的事情,不總有一天會真相大白嗎?”
“狄大人可知道,今日上午的時候,父皇收到一道折子,是參奏狄大人謀反的。”李厥說道。
“臣猜想,應該是禦史中丞來俊臣大人參奏的吧?”狄仁傑說道。
“狄大人是如何知道的呢?”李厥笑問道。
“這並不難猜想不是。”狄仁傑說道:“這兩天來大人也經常過來,從他的言談之中不難看出,他做事,一向都是一往無前,怕是不成功便要成仁,這樣的行事手段,是絕對不允許他出現一點兒錯誤的,否則,那就是萬劫不複的境地,臣是他前行路上的絆腳石,想方設法的要先除掉臣,他才能高枕無憂的往前走,否則的話,他一直都在跟臣糾纏,哪兒還會有功夫去辦正事兒啊。“
來俊臣的正事兒,不就是彈劾齊國公,並將他所彈劾的內容都變成板上釘釘的事實嗎?不管是狄仁傑被來俊臣對付,又或者是齊國公被來俊臣對付,結果都是一樣的。
狄仁傑都逃脫不了幹係,所以不管是哪一條路,對於狄仁傑來說,都無所謂,他也能料想到。
這件事對於朝中的大臣來說是一場災難,尤其是對於跟玄家走的比較近的官員來說,是一場災難。
連盧國公那樣的老臣因為這件事兒都一直稱病在家,不見客,不上朝,更何況是他人了。
與齊國公走的近的那幫人,最近不都是在低調行事嗎?
雖說他們關係不錯,平日裏走動的近,但是這就算結黨營私了?看看齊國公身邊兒的那幾個兄弟是什麽身份的人吧,人家怎麽可能去結黨營私對朝廷不利,去造反呢?
程處默是盧國公的兒子,將來會繼承程家的一切,地位尊崇,享盡榮華富貴錦衣玉食,而且曾經手握兵權,是一員不可多得的勇將,人家都已經有現在的地位了,為何要去造反呢?
至於秦英,老秦家可就隻有他這一個兒子,秦英雖然娶妻生子,有了好幾個孩子,但是對於偌大的秦家來說,依舊是人丁單薄,秦英現在最想的事兒,應當是重振秦家,可不是什麽去造反,所以秦英一直都是在邊關軍營之中,兢兢業業的帶兵守衛大唐。
再說李崇義,人家可是皇親國戚,正兒八經的李唐皇室出身,哪有造自家反的?所以來俊臣說的那些,根本就不可能成立。
至於齊國公本身,狄仁傑可不相信陛下會覺得齊國公會造反。
若是齊國公真的有那個心思的話,那當初他的機會並不是沒有,可是他依舊選擇忠實的擁護李承乾的地位,而且大唐從貞觀年間發展到現在的永輝年,就從來沒有給人覺得有造反的機會。
整個大唐一片安定祥和,繁榮昌盛,哪兒有什麽機會去造反呢?你想要造反,百姓會同意?百姓不同意,不認同你,造反等於找死。
若說不造反,要奪權,看看這些年齊國公在莊子上做的事兒吧,哪一樣像是要奪權?即便是手中有陛下給予的權利,事兒辦完了之後,這權利就跟燙手山芋一樣,被他給扔迴去了,一點兒都不貪戀,說這樣的人要造反,要奪權,簡直天方夜譚。
不過這麽多天在牢房裏,狄仁傑也不是什麽都沒想通,至少有一點,他想明白了,那就是李承乾想要削弱玄家這一點。
不然的話,陛下不會如此縱容破綻百出的來俊臣,陛下也是在利用來俊臣。
隨著經曆過越來越多的事情,狄仁傑也變得越來越成熟了,心眼兒也越來越多,應對其朝堂的風起雲湧也是越來越得心應手。
這就是朝堂的套路啊,君臣之間的套路,強了,就壓製你,弱了,就扶持你,帝王是要在臣子之間找平衡點的,隻有將朝堂平衡好,帝王才會好做事。
現在陛下認為玄家會打破平衡,不是現在,就是將來,所以幹脆提早下手了。
想通了這一點,狄仁傑心中的擔心也就少了許多,但是還不知道陛下會做到什麽程度。
“聽說這兩天來俊臣大人也經常來看狄大人啊。”李厥說道。
“的確是來的挺勤快的,說來也有趣,來大人還是來找臣給他解惑的呢。”狄仁傑笑道。
“哦?解惑?”李厥抬起頭來,好奇的看著狄仁傑。
“是啊,來大人跟臣說,齊國公現在已經離開了長安,跑到黃河邊兒上種樹去了,他不明白這是什麽意思,所以就來找臣,想要詢問一二。”狄仁傑說道。
說起這個事兒,李厥也是好奇的很。
“那狄大人是如何迴應他的呢?”李厥問道。
狄仁傑笑著搖了搖頭:“臣可不是齊國公,因此,齊國公想什麽,臣也不知道,但是臣知道齊國公這人,做事一向是不如同常人一樣,雖然出奇,但是每件事,應該都有他的理由在當中,而且,這裏有一旦說出來,還讓人無法反駁。”
“這樣啊,連你都不知道。”李厥失望的說道。
說實話,他也曾絞盡腦汁想過,但是卻什麽都想不出來。
好端端的,在這個時候,為什麽要離開長安城跑到黃河邊兒上去種樹呢?
李厥曾想過,是不是自己的這位老師對朝廷有些失望,對自己的父皇有些失望呢?
畢竟,來俊臣用許多莫須有的罪名上奏折彈劾齊國公,而自己的父皇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縱容來俊臣如此,這才讓齊國公傷了心,不打算理會朝政,而後去過自己閑雲野鶴的日子。
李厥在想,這是不是也是齊國公的一種態度呢?
若是繼續這般發展下去的話,自己的父皇和齊國公之間,會是一種什麽樣的結果呢?
每當想起這些,李厥心中總是有隱隱的擔心,他擔心,最後自己的父皇和齊國公之間,說得不好聽一些,落得個兩敗俱傷的結果,這是誰都不想看到的。
“狄大人可知道,今日上午的時候,父皇收到一道折子,是參奏狄大人謀反的。”李厥說道。
“臣猜想,應該是禦史中丞來俊臣大人參奏的吧?”狄仁傑說道。
“狄大人是如何知道的呢?”李厥笑問道。
“這並不難猜想不是。”狄仁傑說道:“這兩天來大人也經常過來,從他的言談之中不難看出,他做事,一向都是一往無前,怕是不成功便要成仁,這樣的行事手段,是絕對不允許他出現一點兒錯誤的,否則,那就是萬劫不複的境地,臣是他前行路上的絆腳石,想方設法的要先除掉臣,他才能高枕無憂的往前走,否則的話,他一直都在跟臣糾纏,哪兒還會有功夫去辦正事兒啊。“
來俊臣的正事兒,不就是彈劾齊國公,並將他所彈劾的內容都變成板上釘釘的事實嗎?不管是狄仁傑被來俊臣對付,又或者是齊國公被來俊臣對付,結果都是一樣的。
狄仁傑都逃脫不了幹係,所以不管是哪一條路,對於狄仁傑來說,都無所謂,他也能料想到。
這件事對於朝中的大臣來說是一場災難,尤其是對於跟玄家走的比較近的官員來說,是一場災難。
連盧國公那樣的老臣因為這件事兒都一直稱病在家,不見客,不上朝,更何況是他人了。
與齊國公走的近的那幫人,最近不都是在低調行事嗎?
雖說他們關係不錯,平日裏走動的近,但是這就算結黨營私了?看看齊國公身邊兒的那幾個兄弟是什麽身份的人吧,人家怎麽可能去結黨營私對朝廷不利,去造反呢?
程處默是盧國公的兒子,將來會繼承程家的一切,地位尊崇,享盡榮華富貴錦衣玉食,而且曾經手握兵權,是一員不可多得的勇將,人家都已經有現在的地位了,為何要去造反呢?
至於秦英,老秦家可就隻有他這一個兒子,秦英雖然娶妻生子,有了好幾個孩子,但是對於偌大的秦家來說,依舊是人丁單薄,秦英現在最想的事兒,應當是重振秦家,可不是什麽去造反,所以秦英一直都是在邊關軍營之中,兢兢業業的帶兵守衛大唐。
再說李崇義,人家可是皇親國戚,正兒八經的李唐皇室出身,哪有造自家反的?所以來俊臣說的那些,根本就不可能成立。
至於齊國公本身,狄仁傑可不相信陛下會覺得齊國公會造反。
若是齊國公真的有那個心思的話,那當初他的機會並不是沒有,可是他依舊選擇忠實的擁護李承乾的地位,而且大唐從貞觀年間發展到現在的永輝年,就從來沒有給人覺得有造反的機會。
整個大唐一片安定祥和,繁榮昌盛,哪兒有什麽機會去造反呢?你想要造反,百姓會同意?百姓不同意,不認同你,造反等於找死。
若說不造反,要奪權,看看這些年齊國公在莊子上做的事兒吧,哪一樣像是要奪權?即便是手中有陛下給予的權利,事兒辦完了之後,這權利就跟燙手山芋一樣,被他給扔迴去了,一點兒都不貪戀,說這樣的人要造反,要奪權,簡直天方夜譚。
不過這麽多天在牢房裏,狄仁傑也不是什麽都沒想通,至少有一點,他想明白了,那就是李承乾想要削弱玄家這一點。
不然的話,陛下不會如此縱容破綻百出的來俊臣,陛下也是在利用來俊臣。
隨著經曆過越來越多的事情,狄仁傑也變得越來越成熟了,心眼兒也越來越多,應對其朝堂的風起雲湧也是越來越得心應手。
這就是朝堂的套路啊,君臣之間的套路,強了,就壓製你,弱了,就扶持你,帝王是要在臣子之間找平衡點的,隻有將朝堂平衡好,帝王才會好做事。
現在陛下認為玄家會打破平衡,不是現在,就是將來,所以幹脆提早下手了。
想通了這一點,狄仁傑心中的擔心也就少了許多,但是還不知道陛下會做到什麽程度。
“聽說這兩天來俊臣大人也經常來看狄大人啊。”李厥說道。
“的確是來的挺勤快的,說來也有趣,來大人還是來找臣給他解惑的呢。”狄仁傑笑道。
“哦?解惑?”李厥抬起頭來,好奇的看著狄仁傑。
“是啊,來大人跟臣說,齊國公現在已經離開了長安,跑到黃河邊兒上種樹去了,他不明白這是什麽意思,所以就來找臣,想要詢問一二。”狄仁傑說道。
說起這個事兒,李厥也是好奇的很。
“那狄大人是如何迴應他的呢?”李厥問道。
狄仁傑笑著搖了搖頭:“臣可不是齊國公,因此,齊國公想什麽,臣也不知道,但是臣知道齊國公這人,做事一向是不如同常人一樣,雖然出奇,但是每件事,應該都有他的理由在當中,而且,這裏有一旦說出來,還讓人無法反駁。”
“這樣啊,連你都不知道。”李厥失望的說道。
說實話,他也曾絞盡腦汁想過,但是卻什麽都想不出來。
好端端的,在這個時候,為什麽要離開長安城跑到黃河邊兒上去種樹呢?
李厥曾想過,是不是自己的這位老師對朝廷有些失望,對自己的父皇有些失望呢?
畢竟,來俊臣用許多莫須有的罪名上奏折彈劾齊國公,而自己的父皇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縱容來俊臣如此,這才讓齊國公傷了心,不打算理會朝政,而後去過自己閑雲野鶴的日子。
李厥在想,這是不是也是齊國公的一種態度呢?
若是繼續這般發展下去的話,自己的父皇和齊國公之間,會是一種什麽樣的結果呢?
每當想起這些,李厥心中總是有隱隱的擔心,他擔心,最後自己的父皇和齊國公之間,說得不好聽一些,落得個兩敗俱傷的結果,這是誰都不想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