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這個時候,玄世璟這官職的權限才真正的顯現出來,太子詹事,這東宮之中處理政事,太子是一把手,他這個詹事就是第二把手了,太子不在,東宮這邊的事情,便是他來統領,便是太子的老師於誌寧,在東宮,也是受玄世璟的節製。
於誌寧在東宮之中的職位也不過是個太子左庶子,受李二陛下的旨意,平日裏做的最多的,便是教導太子,更正太子,在做事方麵,他管不著玄世璟,反而在東宮有些事情,玄世璟能夠節製的了他。
這是個奇怪的圈兒,玄世璟受太子李承乾節製,而李承乾呢,又受到於誌寧的節製,於誌寧又被玄世璟卡一下。
隻因於誌寧特殊的身份,那就是太子師。
對於李二陛下的身體,如此反反複複,玄世璟也早就見怪不怪了,因為現如今的大唐,早就跟曆史上所記載的大唐不一樣了,從自己出生封侯的那時候,就已經不一樣了,因為原本的大唐,連他“爹”這個人都沒有,也沒有什麽貞觀二十五年!
可是現在呢?怕是史官和起居注上會重重的記上一筆,貞觀二十五年,帝體抱養,於大明宮宣政殿偏殿修養,太子承乾臨朝。
真正到了玄世璟要著手處理政事的時候,看著書案上一摞摞的奏折,玄世璟一一查看,僅僅是大理寺上奏上來的,便有十幾封。
玄世璟這才想起來,狄仁傑現在在大理寺鬧騰著,開始翻案呢,大理寺的那些陳年舊案,全都給翻出來了,凡是涉及到朝中官員的案子,案子翻了之後,都要寫奏折上奏到宮中,而這些奏折,除卻時態非常重要的要送到李二陛下的手中批閱之外,其餘的,都送到這東宮來了。
如今李二陛下這一病倒,送到宣政殿和送到東宮也就沒什麽兩樣了,都是要太子處理,都是要玄世璟這個太子詹事一同處理。
看著眼前的這些奏折,玄世璟咂了咂嘴,早知道就別讓狄仁傑翻案翻的這麽著急了,如今到好了,事情都堆在一塊兒了,但是不處置也不成,大理寺那邊還等著呢,那些官員,該抓的都抓了,都在大理寺的牢房裏等著處置呢。
犯案的高官到現在沒查出幾個來,大多都是高官府上的下人,再就是長安城一些品級不高的官員,真要是查到了朝廷五品以上的官員,狄仁傑也不敢輕舉妄動了,證據確鑿之後肯定會由大理寺請聖旨捉拿。
畢竟,狄仁傑也不過是個五品官,對待五品以下的,證據確鑿,帶著人說抓就給抓了,就狄仁傑上任到現在為止,大理寺的牢房之中就已經多出不少人了,犯人吃牢飯,也是花費的大理寺的公帑,這還沒怎麽著呢,戴胄就要開始心疼大理寺的財政支出了。
因此,奏折是一本一本的往上上,事情早解決,案子早結束,該處置的處置了,大理寺也能及時“止損”,說不定還能迴迴血呢。
這樣的事情,玄世璟處理起來也是方便簡單,既然案子都翻了,證據也都足足的了,那就處置就是了,現在的大唐可不是以前的大唐,還要顧忌著一些世家大族的麵子,朝堂之上,皇帝想要施展,卻是被現實束手束腳,現在誰敢束皇帝的手腳?怕是繩子不想要了。
果不其然,在大理寺的奏折之中,玄世璟找到了戴胄的折子,打開折子,果然是戴胄訴苦的一份奏折,無非就是大理寺最近的開支有些大,想要請求朝廷從戶部撥調一些款項,畢竟大理寺查處那些舊案,各方麵總結起來,可是一筆不小的之處。
這支出,大多都是從狄仁傑手中出去的,辦案想要有效率,必要的錢是要花費的,而且還有牢房裏的開支,十幾幾十張嘴吃飯呢,雖然都是牢飯,粗茶淡飯,但是也花錢啊。
狄仁傑是玄世璟推薦到大理寺去的,狄仁傑在大理寺辦案,有戴胄“縱容”著,其它的同僚自然不敢給狄仁傑使什麽絆子,但是這錢財的事兒,也是沒辦法的事兒,隻能請求朝廷撥調。
戶部那邊,因為錢莊的事情,前期根本就沒有什麽投入,都是由地方上的官府來操辦的,花費的都是地方上的錢財,國庫並沒有支出,而且,錢莊建好之後的盈利,半年一批,運送到長安,第一批盈利已經進入國庫了,所以戶部那邊,也不存在國庫緊張的情況。
該用的錢就得用,玄世璟在考慮,給大理寺那邊撥調多少辦案補助合適,有個數目,也能拿給李承乾做參考,這關於錢財的事兒,還是得李承乾拍板定案。
不缺錢的感覺就是爽快,不用皺著眉頭賺著那點兒錢,一文錢掰成兩瓣花。
反正自玄世璟長大以後,就從來沒過過缺錢的日子,至於戶部,這麽多年走過來,估計也是窮怕了,給他們錢,也是守著,不敢大手大腳的花。
大唐立國三十幾年,窮了三十幾年,這兩年才算是真正的日子滋潤了起來,當然,這是說的朝廷,說的戶部。
戴胄可不會知道,他上來的折子,都是玄世璟給批迴去的,當然,玄世璟批歸批,等李承乾睡醒之後,還要再確認一遍,這才叫完事兒。
玄世璟把狄仁傑送進大理寺,戴胄接受了,這是算是玄世璟欠戴胄一份情,不管狄仁傑如何出色,畢竟是玄世璟給人家走了後門,也不管狄仁傑幫著大理寺擺平了多少案子,要是沒有戴胄在大理寺幫狄仁傑撐腰,狄仁傑也不會辦事兒這麽容易,這是一份人情。
而現在,玄世璟在戴胄的這些奏折上,一路給放行,這算是還人情,有來有往。
一直到了中午約莫午時的時候,外頭的太監見玄世璟仍舊在書房之中,默默的去尚食局打了聲招唿,多準備一些飯菜送過來,而這時候,李承乾也是一臉惺忪的從書房的內室走了出來。
於誌寧在東宮之中的職位也不過是個太子左庶子,受李二陛下的旨意,平日裏做的最多的,便是教導太子,更正太子,在做事方麵,他管不著玄世璟,反而在東宮有些事情,玄世璟能夠節製的了他。
這是個奇怪的圈兒,玄世璟受太子李承乾節製,而李承乾呢,又受到於誌寧的節製,於誌寧又被玄世璟卡一下。
隻因於誌寧特殊的身份,那就是太子師。
對於李二陛下的身體,如此反反複複,玄世璟也早就見怪不怪了,因為現如今的大唐,早就跟曆史上所記載的大唐不一樣了,從自己出生封侯的那時候,就已經不一樣了,因為原本的大唐,連他“爹”這個人都沒有,也沒有什麽貞觀二十五年!
可是現在呢?怕是史官和起居注上會重重的記上一筆,貞觀二十五年,帝體抱養,於大明宮宣政殿偏殿修養,太子承乾臨朝。
真正到了玄世璟要著手處理政事的時候,看著書案上一摞摞的奏折,玄世璟一一查看,僅僅是大理寺上奏上來的,便有十幾封。
玄世璟這才想起來,狄仁傑現在在大理寺鬧騰著,開始翻案呢,大理寺的那些陳年舊案,全都給翻出來了,凡是涉及到朝中官員的案子,案子翻了之後,都要寫奏折上奏到宮中,而這些奏折,除卻時態非常重要的要送到李二陛下的手中批閱之外,其餘的,都送到這東宮來了。
如今李二陛下這一病倒,送到宣政殿和送到東宮也就沒什麽兩樣了,都是要太子處理,都是要玄世璟這個太子詹事一同處理。
看著眼前的這些奏折,玄世璟咂了咂嘴,早知道就別讓狄仁傑翻案翻的這麽著急了,如今到好了,事情都堆在一塊兒了,但是不處置也不成,大理寺那邊還等著呢,那些官員,該抓的都抓了,都在大理寺的牢房裏等著處置呢。
犯案的高官到現在沒查出幾個來,大多都是高官府上的下人,再就是長安城一些品級不高的官員,真要是查到了朝廷五品以上的官員,狄仁傑也不敢輕舉妄動了,證據確鑿之後肯定會由大理寺請聖旨捉拿。
畢竟,狄仁傑也不過是個五品官,對待五品以下的,證據確鑿,帶著人說抓就給抓了,就狄仁傑上任到現在為止,大理寺的牢房之中就已經多出不少人了,犯人吃牢飯,也是花費的大理寺的公帑,這還沒怎麽著呢,戴胄就要開始心疼大理寺的財政支出了。
因此,奏折是一本一本的往上上,事情早解決,案子早結束,該處置的處置了,大理寺也能及時“止損”,說不定還能迴迴血呢。
這樣的事情,玄世璟處理起來也是方便簡單,既然案子都翻了,證據也都足足的了,那就處置就是了,現在的大唐可不是以前的大唐,還要顧忌著一些世家大族的麵子,朝堂之上,皇帝想要施展,卻是被現實束手束腳,現在誰敢束皇帝的手腳?怕是繩子不想要了。
果不其然,在大理寺的奏折之中,玄世璟找到了戴胄的折子,打開折子,果然是戴胄訴苦的一份奏折,無非就是大理寺最近的開支有些大,想要請求朝廷從戶部撥調一些款項,畢竟大理寺查處那些舊案,各方麵總結起來,可是一筆不小的之處。
這支出,大多都是從狄仁傑手中出去的,辦案想要有效率,必要的錢是要花費的,而且還有牢房裏的開支,十幾幾十張嘴吃飯呢,雖然都是牢飯,粗茶淡飯,但是也花錢啊。
狄仁傑是玄世璟推薦到大理寺去的,狄仁傑在大理寺辦案,有戴胄“縱容”著,其它的同僚自然不敢給狄仁傑使什麽絆子,但是這錢財的事兒,也是沒辦法的事兒,隻能請求朝廷撥調。
戶部那邊,因為錢莊的事情,前期根本就沒有什麽投入,都是由地方上的官府來操辦的,花費的都是地方上的錢財,國庫並沒有支出,而且,錢莊建好之後的盈利,半年一批,運送到長安,第一批盈利已經進入國庫了,所以戶部那邊,也不存在國庫緊張的情況。
該用的錢就得用,玄世璟在考慮,給大理寺那邊撥調多少辦案補助合適,有個數目,也能拿給李承乾做參考,這關於錢財的事兒,還是得李承乾拍板定案。
不缺錢的感覺就是爽快,不用皺著眉頭賺著那點兒錢,一文錢掰成兩瓣花。
反正自玄世璟長大以後,就從來沒過過缺錢的日子,至於戶部,這麽多年走過來,估計也是窮怕了,給他們錢,也是守著,不敢大手大腳的花。
大唐立國三十幾年,窮了三十幾年,這兩年才算是真正的日子滋潤了起來,當然,這是說的朝廷,說的戶部。
戴胄可不會知道,他上來的折子,都是玄世璟給批迴去的,當然,玄世璟批歸批,等李承乾睡醒之後,還要再確認一遍,這才叫完事兒。
玄世璟把狄仁傑送進大理寺,戴胄接受了,這是算是玄世璟欠戴胄一份情,不管狄仁傑如何出色,畢竟是玄世璟給人家走了後門,也不管狄仁傑幫著大理寺擺平了多少案子,要是沒有戴胄在大理寺幫狄仁傑撐腰,狄仁傑也不會辦事兒這麽容易,這是一份人情。
而現在,玄世璟在戴胄的這些奏折上,一路給放行,這算是還人情,有來有往。
一直到了中午約莫午時的時候,外頭的太監見玄世璟仍舊在書房之中,默默的去尚食局打了聲招唿,多準備一些飯菜送過來,而這時候,李承乾也是一臉惺忪的從書房的內室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