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詔抵達之後七天,薊遼總督韓爌到了。


    本來按照朝廷的計劃,韓爌直接去寧遠城指揮遼東戰事,再圖救援遼陽城之事,沒想到韓爌剛剛抵達寧遠城,就收到了建奴撤退的消息,所以立刻馬不停蹄趕到遼陽城......


    身為薊遼總督,身處遼陽城乃是應有之義。


    但是另有所人大跌眼鏡的是......


    抵達遼陽城的第一天,韓爌沒有去軍營,也沒有去巡查遼東各處所,更沒有去體察百姓,而是在總督府衙與遼東總兵李元單獨會麵了兩個多時辰。


    沒有人知道他們說了什麽。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整個巡撫炮擊總兵案中的勝者是李元。


    顯而易見,朝廷並沒有追究李元的任何責任,遼東總兵依然是遼東總兵,李元依舊掌管著整個遼東,乃至整個大明朝最強悍的軍隊。


    大明的柱石,遼東的實際掌控者,還是李定國。


    總督府衙(原本巡撫衙門直接換了牌子)


    自從到了韓爌遼東,建奴那邊偃旗息鼓,目前還沒有什麽動靜,所以這幾日府衙出了那些個遼東巡撫下的文臣班子,倒是沒有多少軍隊機務辦理。


    至少外人眼中是如此。


    洪承疇此次也跟隨韓爌來到了遼東,原本身為刑部提名官本不用舟車勞頓,以身犯險,但是素來誌在建功立不朽功勳的洪承疇可不願意放過這麽一個好機會。


    他想提前看看,遼東到底是個什麽樣的泥潭,拖得大明王朝數十年不得抽身,使得百萬死難,黎民受苦。


    更重要的,他想看一看名滿天下的李定國,到底是何方神聖。


    “彥演,這幾日軍中情況如何?”坐在書桌後麵,手持《韓昌黎集》的韓爌沒有看坐在自己對麵不遠處的洪承疇。


    被韓爌任命為兵部主事兼了一個參讚遼東軍務的官銜,洪承疇這幾日名正言順的在遼陽城內各個營中走訪了解下來,今日迴來匯報情況。


    韓爌也不是什麽都不做。


    “軍紀嚴明,兵額嚴整,兵甲齊備,”洪承疇斟字酌句一般,隻說了十二個字。


    “還有嗎?”韓爌依舊沒有放下手裏的韓昌黎集,桌子上還有絲絲縷縷的煙霧升起,那是雲南香檀,放在金絲鏤空的精致爐子裏麵緩緩燃燒。


    洪承疇聽說十餘克可以燃燒一整夜,但是從來沒有見過。


    洪承疇瞧了一眼那本書冊,不知道韓爌在看其中哪一篇文章。


    “建奴這幾日也在調並遣將,從東北方向集聚了不少兵力,我與營中幾位將官詳談,他們認為建奴還有起碼七成戰力,”抿了抿嘴唇,好像是在思考,洪承疇還是補充了一句:“相對於遼陽城之戰前夕。”


    “李元在做什麽?”韓爌翻動了一下手裏的書冊,好似換了一篇文章。


    “下官不知......”洪承疇實話實說,也沒有替自己辯解什麽,人家李元堂堂遼東總兵官,去做什麽,自己哪裏知道?


    “嗯,”韓爌好似並不在意,放下手裏的韓昌黎集,第一次看向洪承疇,好似在解惑一般:“本官方才在看韓昌黎的《答張十一功曹》。”


    洪承疇低了低腦袋,表示受教。


    韓爌扶著椅子起身,緩緩道:“未報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吟君詩罷看雙鬢,鬥覺霜毛一半加。”


    “大人可不是韓昌黎那種艱難處境,而是一舉掃平建奴,為我大明建不世功勳!”看到韓爌站了起來,洪承疇也急忙起身。


    “韓退之豪傑自命,欲以學間才力跨越李、杜之上,然恢張處多,變化處少,力有塗而巧不足也,學力正大,俯視群蒙;匡君之心,一飯不忘;救時之念,一刻不懈;惟是疾惡太嚴,進不獲用,而愛才若渴,退不獨善,嚐謂直接孔孟薪傳,信不誣也,”韓爌語氣徐徐而來,氣度自蘊。


    “世事維艱,韓退之無力為之,而現世不同......”洪承疇狀元之才,麵對韓爌的考問,自然應答如流。


    “可是大人,建奴集結軍隊,我們是否......”麵對為數不多的機會,洪承疇想要一解自己的疑惑,韓爌這些日子做的事情實在太少了。


    雙手負於背後,韓爌站在窗邊,望著院子裏枯樹枝椏,問道:“你以為本官到遼東是做什麽來的?”


    “平遼?”洪承疇自然知道。


    “嗬,”韓爌自嘲一笑:“平遼自有他李元去做,本官不用與他爭。”


    “下官不解,”洪承疇眉頭更緊。


    “做朝官與做欽差不同,識人與用人也不同,學會運用權力與放權更是不同,”韓爌扭頭看著洪承疇:“你以為本官與李元相比,誰更懂得與建奴作戰?”


    “大人當籌謀大局,李元執行而已,”洪承疇倒是會說話。


    “所以說,放權給他李元去做,與建奴作戰是他遼東總兵的事情,本官的責任是總掌全局,替他將朝廷的壓力抗下,替他籌集所用軍需,替他把好後方不亂。”


    “不同的位子上,做事與做事也是不同的,”韓爌看著洪承疇,這個年輕的狀元之才,耐心的解釋著自己的計劃:“你明白嗎?”


    看著洪承疇還在思慮的樣子,韓爌沒有理會,而是返迴座椅上,繼續拿起那本韓昌黎集:“下去多轉一轉,明日寧遠城的糧秣就到了,你負責接收分放看管,然後交給李元就是。”


    “明白!”洪承疇點了點頭:“下官告退!”


    聽著洪承疇離開的腳步聲,書冊後麵,韓爌的神色並沒有方才那樣輕鬆。


    一任薊遼總督,擔負的是整個朝廷的壓力,哪裏是方才言語中那樣輕鬆寫意?


    其實,剛到遼陽城那日,與李元兩個時辰的交談,兩個人已經達成了共識。


    韓爌到遼東是拿功勞來的,迴京之後一任首輔是其唯一目標。


    而李元是要遼東的掌控大權,所以建奴必滅。


    兩個人的目標相同,那麽開戰是必不可免的。


    至於什麽時候開戰......


    韓爌有些心煩意亂,放下手中冊子,曲起手指,自顧自的念叨:“按照李元所言,朝鮮和毛文龍到赫圖阿拉的時間,也就是五日之內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最後一個軍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獵戶的飛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獵戶的飛豬並收藏大明最後一個軍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