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萬曆帝施施然從偏殿迴來了,身後跟著李恩和王全。


    王全站在玉階下方,看著李元,雙眸中有些疑惑,又在下一瞬變得堅定。


    “都說說吧,對於李元方才的奏疏,有什麽意見,或者不同的看法,都講一講!”萬曆帝看起來神色輕鬆,不知方才王全對其講了什麽。


    隊伍中,楊漣和黃嘉善皆默不作聲。


    趙興邦掃了李元一眼,輕輕挪動了一下腳步,又縮了迴去,好似沒有下定決心。


    “陛下,臣有一言!”劉一燝站了出來,作為與韓爌份量相當的東林重臣,同時有過前往遼東的經驗,劉一燝的話還是有些份量的。


    “劉卿有何看法?”


    “李元於遼東軍功卓著,大小數十戰皆能挫敵於外,手下精兵強將數不勝數,能征善戰,皆萬人敵!臣以為,沈陽城總兵官一職非李元不可!”劉一燝聲音低沉,在不大的暖閣之中迴蕩。


    李元剛開始還皺著眉頭聽,後麵精兵強將一出,立刻神色大變,抬眼看向萬曆,果然,大明的天子也皺起眉頭。


    劉一燝哪裏是在誇李元,分明是將李元架在火上烤。


    明裏說李元軍功卓著,總兵官應該給李元,這是好話,但是說李元已經擁兵一方,兵強馬壯,這就是陽謀了。


    暗地裏什麽意思?


    兵將知鎮撫使而不知聖天子。


    “果然不能給這些文人有思考對應的時間......刀筆吏皆殺人不眨眼,一不留神就是萬劫不複,”李元心中已經大罵起來。


    “聖上,善戰者軍功卓著乃是常事,手下兵馬將官也是聖上之兵,隻求勝仗而不許將官相得,實不是用人之法!劉大人此言大失偏頗,臣請慎言,免得將官離心!”徐光啟開口幫助李元開脫。


    因為這種時候,李元自己反而不好開口了,避席不言才是正理。


    “徐大人,何必像被踩了尾巴一般著急跳出來說話,吾並沒有說不許將官相得!”劉一燝冷笑一聲。


    “徐卿聽別人說完話,”萬曆帝擺了擺手,製止徐光啟繼續開口,讓劉一燝說下去。


    “將官在外,戰場瞬息萬變,便宜行事乃是常理,不應過度揣測,或者懷疑,”劉一燝低著頭,雙手執玉:“臣請袁應泰任遼東經略!”


    “這是已經定好的,無傷大雅,”李元心中默道,曲起手指,默默計算著,還有什麽沒有算到呢?


    萬曆帝點了點頭,也沒有什麽反應,熊廷弼去職,袁應泰接任,不是什麽太難的決定。


    後麵應該還有什麽話。


    “臣請楊漣任右僉都禦史,”劉一燝抬起頭,看著萬曆帝,語氣平緩,卻拋出大雷:“巡撫遼東!”


    “遼東巡撫也想要!!?”暖閣之中,如同被丟進了一個大雷一般,眾人皆望向劉一燝,東林黨想要一手遮天嗎?


    話題當事人,禮部給事中楊漣站在韓爌身後,麵無表情,不知在想什麽。


    “楊漣任遼東巡撫?”萬曆帝摩挲著龍椅,默不作聲,這和李元的事情有什麽關係。


    果然,劉一燝還有話沒有說完。


    “遼東巡撫於沈陽城開府,楊漣與李元共守沈陽城,由袁應泰坐鎮遼陽!”劉一燝躬身向萬曆,而後退迴自己的班列。


    李元閉起眼睛:“這就已經撕破臉皮了?”


    什麽遼東巡撫?直接是沈陽城巡撫算了。


    給李元派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頂頭上司。


    而且你還不能拒絕,不論你用什麽理由拒絕,聽在萬曆耳中都是挾兵私用的理由!


    “一步好棋!”就連方從哲也不得不感歎一聲。


    萬曆帝的目光從楊漣身上移到李元身上,看了看李元,又轉到了楊漣身上。


    “楊卿,你怎麽看?”萬曆帝摸了摸下巴,覺得楊漣是一個好人選,本來萬曆還想要讓楊漣坐鎮中樞,幫助輔佐朱常洛呢。


    不過,賢臣有的是,能夠出任遼東巡撫,幫助監視李元的人還真的不多。


    “臣願代天巡撫遼東!”楊漣緩緩出班,走到中央,聲音不大,卻異常堅定。


    方從哲眉頭一挑,連基本的流程都不走了。


    一般重臣出任邊地,通常要推辭一二,皇帝再慰挽一二,才接受的。


    這次楊漣倒是直接接受了,看來東林內部已經達成了某些協議。


    楊漣接了差事,萬曆皇帝心滿意足,那麽走個流程,內閣出一個建議,皇帝禦批,大學士潤個筆,就成了。


    “半路殺出一個三板斧,”李元雙手按在袖中:“不過任你楊漣名聲再大,進了沈陽城,就不能一切如你之願了。”


    接下來,萬曆和諸臣繼續談了陝甘邊事,眾人便散了去。


    魚貫出了暖閣,李元請唿一口氣,看了看遠在天邊的昏黃日光:“正是好時候啊!”


    “定國,要不要去老夫府上坐坐?”徐光啟站在李元身後,開口道。


    “學生正好有事請教老師,”李元轉過身子,恭敬的向徐光啟見禮:“方才多謝老師了!”


    “走吧,”徐光啟擺了擺手。


    徐府。


    “江南的好茶,嚐一嚐,你那師兄帶來的,”徐光啟坐在上首,叫仆人上了盞茶。


    “師兄去了膠東?”李元請抿了一口濃茶,而後開口問道。


    “剛剛進兵部職方主事,去往登州監築炮台了,”作為徐光啟的得意弟子,孫元化於西洋火器方麵有很高的才能。


    “說說你吧,對於楊漣,你了解多少?”相比孫元化,徐光啟更擔心李元的事情。


    東林黨在遼東的布局,不會允許李元去打亂的。


    “弟子與楊漣並不熟識,不過,”李元雙手交疊,置於麵前:“他做的他政事,弟子也沒有什麽把柄他能夠抓的,隻要戰事不要打擾到我就行,軍國大事,不是一個文人就能夠隨意置喙的。”


    東林黨在遼東有布局?


    那巧了,他李元在遼東也有布局呢,最好井水不犯河水,不然的話,事情鬧得大起來,不管是遼東巡撫還是遼東經略,話你盡管說,在鋒銳白刃麵前,卻是毫無作用!


    “最好不要與東林黨起了衝突,”徐光啟雖然並不看好東林黨執政方針,但是現在東林勢大,卻是明擺的。


    “弟子知道,”李元低頭品茶,語氣舒緩,眉宇間卻皆是冷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最後一個軍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獵戶的飛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獵戶的飛豬並收藏大明最後一個軍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