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些征兆:一叫雨,一叫晴,一叫暖,一叫寒,一叫風。一年中這五種天氣齊備,各根據時序發生,百草就茂盛,一種天氣過多就不好;一種天氣過少,也不好。
君王行為美好的征兆:一叫肅敬,就象及時降雨的喜人;一叫修治,就象及時晴朗的喜人;一叫明智,就象及時溫暖的喜人;一叫善謀,就象及時寒冷的喜人;一叫通聖,就象及時刮風的喜人。
君王行為壞的征兆:一叫狂妄,就象久雨的愁人;一叫不信,就象久晴的愁人;一叫逸豫,就象久暖的愁人;一叫嚴急,就象久寒的愁人;一叫昏昧,就象久風的愁人。
君王之所視察,就象一年包括四時;卿士就象月,統屬於歲;眾尹就象日,統屬於月。假若歲、月、日、時的關係沒有改變,百穀就因此成熟,政治就因此清明,傑出的人才因此顯揚,國家因此太平安寧。
假若日、月、歲、時的關係全都改變,百穀就因此不能成熟,政治就因此昏暗不明,傑出的人才因此不能重用,國家因此不得安寧。百姓好比星星,有的星喜歡風,有的星喜歡雨。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就有冬天和夏天。月亮順從星星,就要用風和雨潤澤他們。
“九、五種幸福:一是長壽,二是富,三是健康安寧,四是遵行美德,五是高壽善終。六種不幸的事:一是早死,二是疾病,三是憂愁,四是貧窮,五是邪惡,六是不壯毅。”
bc2227年,禹考慮自己年事已高,所以將伯益推薦於天。開始讓伯益代理朝政。實際當時禹101歲,伯益99歲,而啟82歲。
經鯀、禹兩代經營,夏後氏已形成一支強大的勢力,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隨著王權的產生,氏族製度的機關已部分被改造,部分被拋棄,唯繼任領袖的人選要經議事會認可的形式尚存。
而從媯舜到姒禹正處於社會大發展的時代,各種人才輩出,首先被舉為姒禹繼任者的是當時曾掌五刑、負責獄訟的皋陶。皋陶先姒禹而死。禹把皋陶的後代封在英、六兩地,有的封在許地。
這體現出在民主製政體中多突出老人政治,要想掌握大權,首先就要活得長,皋陶本來是作為姒禹的領袖培養,可是活得沒有禹長。
部落聯合體議事會又推舉了益,即伯益,是皋陶的兒子、又名大費,曾協助姒禹平水土,有功而受到媯舜的器重,被任命為掌管山澤、調馴鳥獸的“虞”,古文獻曾有“益主虞、山澤辟”之說。
所以按照傳統習俗,姒啟作為領袖之子在議事會討論繼任者人選時,雖被優先提名,但他的功績與威名無法與益相敵,益很自然的成為議事會認可的法定繼承人。
夏禹有心想要傳位於自己的兒子,但是數千年母係氏族部落統治的傳統,使得其不得不禪位他人。最終選擇了對他有知遇之恩的皋陶之子也是自己治水的重要幫手伯益。但是禹本身並不甘心,所以早在益之前就安排兒子啟擔任宰執之位長達十多年,使之根基深厚;而把伯益的地位抬得很高,以德高望重為名給以尊崇而沒有實權的虛職。暗中為啟增加實力提供條件。
bc2224年,三苗再次發生叛亂,禹不得不再次征伐三苗。當時,三苗地區發生大地震,農業大幅度減產,禹乘機發動大規模進攻。他在誓師動員時說:“三苗不敬鬼神,濫用刑罰,違背天意作亂,上天現在號令我們要對它進行討伐。”
交戰開始,戰鬥十分激烈,互有勝負,曆時70天之久。突然,戰場雷電交加,三苗領袖不幸被箭射中,苗師大亂,潰不成軍。從此,三苗部落逐漸衰亡。
在曆次戰爭中,不少苗民淪為奴隸,“子孫為隸,不夷於民”,被強製勞役。這些苗民的後裔,也是形成漢族的先民之一。此後,史籍中不再見三苗的活動。現代的苗瑤就是三苗的後裔。
《後漢書·西羌傳》說:“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羌姓之別也。其國近南嶽。及舜流四兇,徙之三危,河關之西羌地是也。”這就是說,羌族是出自三苗,是三苗的後裔是薑姓的別支。
據史料記載,薑姓就是西北一帶原來的薑族,(由薑姓可知其與蚩尤一樣為炎帝的族裔,西北的薑族即為馬家窯文化時期炎帝族的後裔,因不願向黃帝稱臣而避居偏遠,漸失文明先進性,現代的苗、瑤、藏各族都與之薑族有聯係。)後來稱為羌,以後逐漸南遷和西遷。
所以,北至今天的青海,西至今天的西藏,南至今天的四川、貴州、雲南,都有羌族人民居住。羌族西遷到西藏的人自稱為“烏斯藏”,烏斯就是烏氏,藏就是羌,烏斯藏就是烏氏羌的統稱。他們又稱為“西藏”,實際上西藏就是西羌。這就可以證明,今天的藏族,也是羌族和烏族相互融合而成的。其中也有苗族。一部分羌族向南遷的,到四川的與當地的青族融合後叫青羌,一部分再由四川遷到貴州、雲南。如今貴州西部的羌族,他們的公開族號為羌,而族人間仍自稱為苗。雲南的羌族,其來源與貴州西部的羌族大致相同,公開的族號為羌,族人間仍自稱為苗。由此可見,羌族也是九黎、三苗的後裔,作為九黎之君的蚩尤亦當是羌族的先祖。
上古伏羲氏聯盟執政部落之一的栗陸氏部族失國後遷徙到西北甘青高原、陝西、四川一帶定居下來,逐漸與周圍的土著民族融合,逐漸形成新的族群,成為氐羌的一部分。《後漢書·西域傳》記載有“栗戈國”:“栗戈國屬康居,出名馬牛羊葡萄眾果,其土水美,故葡萄酒特有名焉。”為栗陸氏西遷後建立的國家。
由於戰亂災害等原因,栗陸氏部族後人又向南遷移,至四川的雅礱江和川滇交界的金沙江兩岸的廣大地區。元明時多受麗江諸地納西族封建領主等的統治。16世紀中葉,因不堪納西族木氏土司的奴役和戰爭的威脅,大批傈僳族在頭人括木必帕的率領下,向滇西北怒江等地區遷徙。在17~19世紀,該族人在起義失敗後又曾多次遷徙,一部分進入緬甸,一些人遷到老撾、泰國等。直至清代遷徙還在繼續。民國時,大致形成“大分散、小聚集,跨境而居”的分布格局。在曆史進程中,傈僳族溶進了不少其他民族的血緣。
君王行為美好的征兆:一叫肅敬,就象及時降雨的喜人;一叫修治,就象及時晴朗的喜人;一叫明智,就象及時溫暖的喜人;一叫善謀,就象及時寒冷的喜人;一叫通聖,就象及時刮風的喜人。
君王行為壞的征兆:一叫狂妄,就象久雨的愁人;一叫不信,就象久晴的愁人;一叫逸豫,就象久暖的愁人;一叫嚴急,就象久寒的愁人;一叫昏昧,就象久風的愁人。
君王之所視察,就象一年包括四時;卿士就象月,統屬於歲;眾尹就象日,統屬於月。假若歲、月、日、時的關係沒有改變,百穀就因此成熟,政治就因此清明,傑出的人才因此顯揚,國家因此太平安寧。
假若日、月、歲、時的關係全都改變,百穀就因此不能成熟,政治就因此昏暗不明,傑出的人才因此不能重用,國家因此不得安寧。百姓好比星星,有的星喜歡風,有的星喜歡雨。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就有冬天和夏天。月亮順從星星,就要用風和雨潤澤他們。
“九、五種幸福:一是長壽,二是富,三是健康安寧,四是遵行美德,五是高壽善終。六種不幸的事:一是早死,二是疾病,三是憂愁,四是貧窮,五是邪惡,六是不壯毅。”
bc2227年,禹考慮自己年事已高,所以將伯益推薦於天。開始讓伯益代理朝政。實際當時禹101歲,伯益99歲,而啟82歲。
經鯀、禹兩代經營,夏後氏已形成一支強大的勢力,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隨著王權的產生,氏族製度的機關已部分被改造,部分被拋棄,唯繼任領袖的人選要經議事會認可的形式尚存。
而從媯舜到姒禹正處於社會大發展的時代,各種人才輩出,首先被舉為姒禹繼任者的是當時曾掌五刑、負責獄訟的皋陶。皋陶先姒禹而死。禹把皋陶的後代封在英、六兩地,有的封在許地。
這體現出在民主製政體中多突出老人政治,要想掌握大權,首先就要活得長,皋陶本來是作為姒禹的領袖培養,可是活得沒有禹長。
部落聯合體議事會又推舉了益,即伯益,是皋陶的兒子、又名大費,曾協助姒禹平水土,有功而受到媯舜的器重,被任命為掌管山澤、調馴鳥獸的“虞”,古文獻曾有“益主虞、山澤辟”之說。
所以按照傳統習俗,姒啟作為領袖之子在議事會討論繼任者人選時,雖被優先提名,但他的功績與威名無法與益相敵,益很自然的成為議事會認可的法定繼承人。
夏禹有心想要傳位於自己的兒子,但是數千年母係氏族部落統治的傳統,使得其不得不禪位他人。最終選擇了對他有知遇之恩的皋陶之子也是自己治水的重要幫手伯益。但是禹本身並不甘心,所以早在益之前就安排兒子啟擔任宰執之位長達十多年,使之根基深厚;而把伯益的地位抬得很高,以德高望重為名給以尊崇而沒有實權的虛職。暗中為啟增加實力提供條件。
bc2224年,三苗再次發生叛亂,禹不得不再次征伐三苗。當時,三苗地區發生大地震,農業大幅度減產,禹乘機發動大規模進攻。他在誓師動員時說:“三苗不敬鬼神,濫用刑罰,違背天意作亂,上天現在號令我們要對它進行討伐。”
交戰開始,戰鬥十分激烈,互有勝負,曆時70天之久。突然,戰場雷電交加,三苗領袖不幸被箭射中,苗師大亂,潰不成軍。從此,三苗部落逐漸衰亡。
在曆次戰爭中,不少苗民淪為奴隸,“子孫為隸,不夷於民”,被強製勞役。這些苗民的後裔,也是形成漢族的先民之一。此後,史籍中不再見三苗的活動。現代的苗瑤就是三苗的後裔。
《後漢書·西羌傳》說:“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羌姓之別也。其國近南嶽。及舜流四兇,徙之三危,河關之西羌地是也。”這就是說,羌族是出自三苗,是三苗的後裔是薑姓的別支。
據史料記載,薑姓就是西北一帶原來的薑族,(由薑姓可知其與蚩尤一樣為炎帝的族裔,西北的薑族即為馬家窯文化時期炎帝族的後裔,因不願向黃帝稱臣而避居偏遠,漸失文明先進性,現代的苗、瑤、藏各族都與之薑族有聯係。)後來稱為羌,以後逐漸南遷和西遷。
所以,北至今天的青海,西至今天的西藏,南至今天的四川、貴州、雲南,都有羌族人民居住。羌族西遷到西藏的人自稱為“烏斯藏”,烏斯就是烏氏,藏就是羌,烏斯藏就是烏氏羌的統稱。他們又稱為“西藏”,實際上西藏就是西羌。這就可以證明,今天的藏族,也是羌族和烏族相互融合而成的。其中也有苗族。一部分羌族向南遷的,到四川的與當地的青族融合後叫青羌,一部分再由四川遷到貴州、雲南。如今貴州西部的羌族,他們的公開族號為羌,而族人間仍自稱為苗。雲南的羌族,其來源與貴州西部的羌族大致相同,公開的族號為羌,族人間仍自稱為苗。由此可見,羌族也是九黎、三苗的後裔,作為九黎之君的蚩尤亦當是羌族的先祖。
上古伏羲氏聯盟執政部落之一的栗陸氏部族失國後遷徙到西北甘青高原、陝西、四川一帶定居下來,逐漸與周圍的土著民族融合,逐漸形成新的族群,成為氐羌的一部分。《後漢書·西域傳》記載有“栗戈國”:“栗戈國屬康居,出名馬牛羊葡萄眾果,其土水美,故葡萄酒特有名焉。”為栗陸氏西遷後建立的國家。
由於戰亂災害等原因,栗陸氏部族後人又向南遷移,至四川的雅礱江和川滇交界的金沙江兩岸的廣大地區。元明時多受麗江諸地納西族封建領主等的統治。16世紀中葉,因不堪納西族木氏土司的奴役和戰爭的威脅,大批傈僳族在頭人括木必帕的率領下,向滇西北怒江等地區遷徙。在17~19世紀,該族人在起義失敗後又曾多次遷徙,一部分進入緬甸,一些人遷到老撾、泰國等。直至清代遷徙還在繼續。民國時,大致形成“大分散、小聚集,跨境而居”的分布格局。在曆史進程中,傈僳族溶進了不少其他民族的血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