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栗陸氏統治部落聯盟的後期,當為第5世栗陸氏首領統治時,剛愎自用,濫殺無辜,導致了該政權的崩潰,以致使部落先民走上西遷之路。據《路史》記載,東裏子的後人複仇,殺了栗陸氏,而取得部族的領導權。但是也由於這一內亂失去了聯盟的統治地位。
栗陸氏共傳了5代,大約200年的統治。時間:bc8350~8150年。子孫分為栗姓、陸姓、六姓、安姓、舒姓,並有傈僳族作為民族群體至今。
驪連氏,沒有詳細的史料記載。統治時間:bc8150~7790年。共360年。
赫胥氏:中國古代漢族傳說中的部落首領。後人追尊他為帝王。部落統治時間:bc7790~7510年。共280年。沒有詳細的曆史記載。
《莊子·馬蹄》:“夫赫胥氏之時,民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遊。”成玄英疏:“赫胥,上古帝王也。亦言有赫然之德,使民胥附,故曰赫胥。”亦稱“赫蘇氏”。
尊盧氏:沒有詳細的史料記載。統治時間:bc7510~7230年。共280年。
祝融氏:中國古代漢族傳說中的部落首領。部落統治時間:bc7230~6950年。共280年。
其原始居地,主要分布在河南嵩山、新鄭一帶。《左傳·昭公十七年》載:“鄭(新鄭),祝融之虛也。”河南新密市曲梁鄉古城寨一帶。該部落活動範圍相當於今新密市東南部和新鄭西部。
非常古老的一個部落,主要研究火的應用,曾經出過多個帝王的火官。早在燧人氏時期就已經出現,曾經出過末代燧人氏聯盟統領。伏羲氏時期取代尊盧氏成為新的伏羲。
祝融部落聯盟的其他部落為夏、商所滅,隻有季連部落實力較強,得以保留下來並被迫從河南嵩山、新鄭一帶遷移。《史記·楚世家》說:“季連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後中微,或在中國,或在蠻夷,弗能記其世。”季連部落傳至穴熊時衰落了,其後裔分散在中原、蠻夷等地。
季連部落的一支懂部落屬炎帝部落聯盟(而非黃帝部落聯盟)。在貴州省關嶺縣曬甲山上四、五千年前所刻‘紅崖丹書’可以證明這點。祝融部落又分為己、斟、彭、妘、曹、羋六部落,後己又分出董、彭又分出禿,史稱祝融八姓。董部落當時稱惠連部落,是一支繼承祝融部落製繩存火傳統,擅長用一種叫董的草製繩的部落,以董草為圖騰。後來其中的一支南遷,成為楚國先民。
伏羲氏時期已經進入新石器時代,何謂新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bc9750~3000年)是以使用磨製石器為標誌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
磨製石器指表麵磨光的石器。先將石材打成或琢成適當形狀,然後在抵石上研磨加工而成。種類很多,常見的有斧、鑿、刀、鐮、犁、矛、鏃(箭頭)等。精磨的石器有的可呈鏡麵狀。
新石器時代有3個基本特征:磨製石器、陶器、原始農業。世界各地這一時代的發展道路很不相同。有的地方在農業產生後的很長一段時期裏沒有陶器,因而被稱為前陶新石器時代或無陶新石器時代;有的地方在1萬多年以前就已出現陶器,卻遲遲沒有農業的痕跡,甚至磨製石器也很不發達。所以並不是3個特征齊備才能稱新石器時代。
之前的曆次文明,都是從非洲經過阿拉伯半島傳導到歐亞大陸,以地中海為世界的文化傳播中心。但是新石器文明與之前不同,以中國地區為主的東亞地區(包括尚與中國大陸相連的日本)也成為文化發祥地。
bc9000~8000年,西亞的利凡特(今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和敘利亞)、安那托利亞(今土耳其)和紮格羅斯山山前地區,即所謂農業起源的新月形地帶,便進入原始新石器時期,有了農業和畜牧業的萌芽。
這一地區具有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冬季多雨潮濕,夏季炎熱幹燥,有適於栽培的野生穀物和易於馴養的動物,從舊石器時代到中石器時代,文化的發展已有相當的基礎,因而成為最早出現農業和養畜業的地區。
bc8000~7000年,西亞進入前陶新石器或無陶新石器時期,已種植小麥、大麥、扁豆和豌豆等,這說明這四種作物起源於西亞。同時也開始飼養綿羊、山羊和豬。典型遺址耶利哥遺址,已出現用土坯砌築的半地穴式房屋,村外有石砌圍牆和濠溝,牆內有石砌的瞭望塔。這在世界同類建築中是最早的。
bc34000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發現的麒麟山人遺址便已經發現磨製和鑽孔的技術,後來的山頂洞人(bc30000年)以及峙峪人(bc26000年)也都使用了該項技術。隻是當時磨製技術主要用於裝飾品,沒有大量普及製作。所以世界上發現最早的磨製石器技術出現在中國境內的麒麟山上。
中國在bc9750年出現了陶器而進入新石器時代。東北亞的日本(當時與中國大陸相連,與中國大陸的人是同一批人。)是世界上陶器出現最早的地區之一(bc8000年),而中國大陸最早的是江西仙人洞的陶器(bc9750年)。日本的陶器多繩紋,(與中國大陸早期相同)故日本的新石器時代又稱繩紋時代。蒙古和西伯利亞也有個別遺址的陶器年代接近bc8000年。這個地區的陶器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筒形罐特別流行,一般為灰褐色,飾刻劃紋或壓印紋。西伯利亞的陶器多施篦紋。南莊頭文化大體代表了伏羲時代黃河流域的發展情況。
南莊頭文化:黃河流域。時間:bc8550~7750年。典型遺址:河北省徐水縣南莊頭遺址。是中國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的代表。
出土遺物有石磨盤、石磨棒、石片、骨錐、骨針、種子和少量的夾砂深灰陶、夾砂紅褐陶片,另外還有鼠、雞、狗、狼、豬、鹿等動物骨骼,其中部分骨骼有燒烤、切割的痕跡。這說明其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養雞和養狗的人類。陶器的發掘說明中國北方新時代早期的陶器多為平底。
栗陸氏共傳了5代,大約200年的統治。時間:bc8350~8150年。子孫分為栗姓、陸姓、六姓、安姓、舒姓,並有傈僳族作為民族群體至今。
驪連氏,沒有詳細的史料記載。統治時間:bc8150~7790年。共360年。
赫胥氏:中國古代漢族傳說中的部落首領。後人追尊他為帝王。部落統治時間:bc7790~7510年。共280年。沒有詳細的曆史記載。
《莊子·馬蹄》:“夫赫胥氏之時,民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遊。”成玄英疏:“赫胥,上古帝王也。亦言有赫然之德,使民胥附,故曰赫胥。”亦稱“赫蘇氏”。
尊盧氏:沒有詳細的史料記載。統治時間:bc7510~7230年。共280年。
祝融氏:中國古代漢族傳說中的部落首領。部落統治時間:bc7230~6950年。共280年。
其原始居地,主要分布在河南嵩山、新鄭一帶。《左傳·昭公十七年》載:“鄭(新鄭),祝融之虛也。”河南新密市曲梁鄉古城寨一帶。該部落活動範圍相當於今新密市東南部和新鄭西部。
非常古老的一個部落,主要研究火的應用,曾經出過多個帝王的火官。早在燧人氏時期就已經出現,曾經出過末代燧人氏聯盟統領。伏羲氏時期取代尊盧氏成為新的伏羲。
祝融部落聯盟的其他部落為夏、商所滅,隻有季連部落實力較強,得以保留下來並被迫從河南嵩山、新鄭一帶遷移。《史記·楚世家》說:“季連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後中微,或在中國,或在蠻夷,弗能記其世。”季連部落傳至穴熊時衰落了,其後裔分散在中原、蠻夷等地。
季連部落的一支懂部落屬炎帝部落聯盟(而非黃帝部落聯盟)。在貴州省關嶺縣曬甲山上四、五千年前所刻‘紅崖丹書’可以證明這點。祝融部落又分為己、斟、彭、妘、曹、羋六部落,後己又分出董、彭又分出禿,史稱祝融八姓。董部落當時稱惠連部落,是一支繼承祝融部落製繩存火傳統,擅長用一種叫董的草製繩的部落,以董草為圖騰。後來其中的一支南遷,成為楚國先民。
伏羲氏時期已經進入新石器時代,何謂新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bc9750~3000年)是以使用磨製石器為標誌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
磨製石器指表麵磨光的石器。先將石材打成或琢成適當形狀,然後在抵石上研磨加工而成。種類很多,常見的有斧、鑿、刀、鐮、犁、矛、鏃(箭頭)等。精磨的石器有的可呈鏡麵狀。
新石器時代有3個基本特征:磨製石器、陶器、原始農業。世界各地這一時代的發展道路很不相同。有的地方在農業產生後的很長一段時期裏沒有陶器,因而被稱為前陶新石器時代或無陶新石器時代;有的地方在1萬多年以前就已出現陶器,卻遲遲沒有農業的痕跡,甚至磨製石器也很不發達。所以並不是3個特征齊備才能稱新石器時代。
之前的曆次文明,都是從非洲經過阿拉伯半島傳導到歐亞大陸,以地中海為世界的文化傳播中心。但是新石器文明與之前不同,以中國地區為主的東亞地區(包括尚與中國大陸相連的日本)也成為文化發祥地。
bc9000~8000年,西亞的利凡特(今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和敘利亞)、安那托利亞(今土耳其)和紮格羅斯山山前地區,即所謂農業起源的新月形地帶,便進入原始新石器時期,有了農業和畜牧業的萌芽。
這一地區具有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冬季多雨潮濕,夏季炎熱幹燥,有適於栽培的野生穀物和易於馴養的動物,從舊石器時代到中石器時代,文化的發展已有相當的基礎,因而成為最早出現農業和養畜業的地區。
bc8000~7000年,西亞進入前陶新石器或無陶新石器時期,已種植小麥、大麥、扁豆和豌豆等,這說明這四種作物起源於西亞。同時也開始飼養綿羊、山羊和豬。典型遺址耶利哥遺址,已出現用土坯砌築的半地穴式房屋,村外有石砌圍牆和濠溝,牆內有石砌的瞭望塔。這在世界同類建築中是最早的。
bc34000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發現的麒麟山人遺址便已經發現磨製和鑽孔的技術,後來的山頂洞人(bc30000年)以及峙峪人(bc26000年)也都使用了該項技術。隻是當時磨製技術主要用於裝飾品,沒有大量普及製作。所以世界上發現最早的磨製石器技術出現在中國境內的麒麟山上。
中國在bc9750年出現了陶器而進入新石器時代。東北亞的日本(當時與中國大陸相連,與中國大陸的人是同一批人。)是世界上陶器出現最早的地區之一(bc8000年),而中國大陸最早的是江西仙人洞的陶器(bc9750年)。日本的陶器多繩紋,(與中國大陸早期相同)故日本的新石器時代又稱繩紋時代。蒙古和西伯利亞也有個別遺址的陶器年代接近bc8000年。這個地區的陶器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筒形罐特別流行,一般為灰褐色,飾刻劃紋或壓印紋。西伯利亞的陶器多施篦紋。南莊頭文化大體代表了伏羲時代黃河流域的發展情況。
南莊頭文化:黃河流域。時間:bc8550~7750年。典型遺址:河北省徐水縣南莊頭遺址。是中國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的代表。
出土遺物有石磨盤、石磨棒、石片、骨錐、骨針、種子和少量的夾砂深灰陶、夾砂紅褐陶片,另外還有鼠、雞、狗、狼、豬、鹿等動物骨骼,其中部分骨骼有燒烤、切割的痕跡。這說明其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養雞和養狗的人類。陶器的發掘說明中國北方新時代早期的陶器多為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