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晚飯,吳叔和李思諶兩人去了前麵書房,泡上一壺茶,翁婿倆加上一個趙增文說起了閑話。


    說是閑話,其實半點也不閑。


    “今天霍相的折子送到了行宮。”吳叔說。


    李思諶點了下頭。


    他接到消息更早。


    霍相這一迴醒來的時間很短,見過尹通一次,又交待了一下家中之事,自己想上遺折已經提不了筆了,這封折子是霍相的長孫代筆的。寫完折子,霍相就又一次陷入昏迷之中。


    這一次,大概是真的不可能再醒來了。


    “其實當年霍侍郎是個好的,霍相也一向看重這個長子。可惜世事無常,霍侍郎倒走在了前頭,白發人送黑發人。我聽說,霍相從那以後身子就不怎麽好了。”趙增文說起來不無感歎。


    李思諶點頭說:“沒錯。當時霍侍郎病逝後霍相也跟著重病了一場,從那以後斷斷續續的就沒斷了藥,挺結實的一個人,三五年間變得那麽枯幹削瘦。”


    “那尹尚書這幾天有什麽動靜?他來沒來行宮?”


    吳叔其實對這些不是很關心,他是武將,女婿是宗室,和那些文臣天生就坐不到一起去。要不是霍相將死這件事實在太重要,吳叔也不會注意留心一二。


    “尹通這些天在京裏忙得很呢,那行事那作派,霍相還沒死呢,他就已經當仁不讓把自己當成新任相爺了。”


    李思諶微笑著給吳叔斟茶:“皇上何等聖明,尹通自以為自己胸有韜略,智計過人,誰都不放在眼裏,他那一套私下裏折騰還行。根本不可能堂堂正正拿到朝堂上來。”


    吳叔沒有待多久,他去後頭跟吳嬸說了一聲,就又折迴頭去行宮了。隻剩下李思諶和趙增文兩人在屋裏頭,把前天下了一半的棋盤取出來,兩人邊下棋邊說話。


    “今天見著姚尚宮了,帶著人抬著好幾抬東西往長壽泉那邊去。”趙增文捏了一把棋子在手裏頭:“皇上這次來行宮,隻帶了幾個低品階的的妃嬪宮人。那些人從到行宮還沒見過皇上的麵兒。”


    但皇上身邊顯然是有人服侍的。


    在京裏的時候皇上還算是收斂。到了行宮之後。李思諶感覺皇上象是已經沒有太多顧忌了。皇上沒有召幸隨駕的妃嬪,姚尚宮抬著那些東西又是給誰的?


    答案不言而喻嘛。


    現在行宮上下,多半都知道皇上身邊有那麽一個人。


    可是對這個人的身份。卻沒有幾個能說的靠譜的。


    有人還堅持說是禦前的宮人,說的有名有姓的,就是姚尚宮教出來的那四個大宮女中的一個。有人偷偷說,那女人是有夫之婦。丈夫也是宗室親貴,但是皇上賞的綠帽子。隻能忍氣吞聲的戴。還有人說,那女子是先帝嬪妃,二王之亂之後宮裏亂的很,說是死了。其實沒有死,而是被當今秘密的又寵幸了等等諸如此類。


    因為所有知道這事的人都會這麽想——皇上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要寵一個女子何必要遮遮掩掩的?就算是皇後也沒有理由攔阻這事。除非那女子的身份有不可對人明言之處。


    呃,還有一種驚世駭俗的說法是。那女子是個尼姑。之所以皇上一直藏著她不讓別人看見,就是要等她的頭發長出來,好梳髻了再行冊封之事,那時候就能見著人了。


    這麽一件事,倒有七八種不一樣的猜測,可見眾人心中對於皇家陰私八卦之事有多麽熱衷。


    李思諶並不著急。


    從到了行宮,並不隻出了撫馨那麽一件事,還有禦前的兩個小太監被打死,另外行宮裏頭也有一個副監悄然無聲的不見人了,這也是馬先運經的手。


    有的人比他急,比如皇後的娘家承恩公府,現在煎熬的有如熱鍋上的螞蟻。不但千方百計差人打探,還拋出了撫馨這麽個精心準備的籌碼。


    李思諶並不著急。


    雖然他隻和那個叫撫馨的年輕伶人碰見過一迴,還沒有正眼瞧過她,但是她的出現和突然消失這件事情本身,已經告訴了李思諶太多信息了。


    有人存心要讓皇上那天到長音苑去,即使皇上不去,大概這個叫撫馨的伶人也會以另一種方式出現在皇上麵前。


    這些人憑什麽這麽篤定皇上會看上她?


    也許她的長相不光與阿青相似。


    撫馨與皇上身邊那個身份不明的石姓女子,大概也有相象之處。


    皇上對他的縱容,對阿青不同尋常的關切……沈醫正,還有那兩個賞到別莊裏的禦膳監的廚子……


    這些從前拚湊不起來的事情,被這個叫撫馨的女子串了起來。


    趙增文看他一時不吭聲,也不落子,笑著問:“世子今天又要在書房過夜了?”


    李思諶笑了:“沒的事。”反正心思也不在下棋上,他放下棋子站起身:“也不早了,增文兄也早點兒迴去歇著。”


    趙增文點了下頭:“我看明天我還是迴京一趟。”


    李思諶想了想:“也好。”


    阿青已經躺下了,屋裏的燈熄了一—還有一半亮著。


    這肯定是阿青著意吩咐的,因為他還沒迴來,所以不能把燈全熄了。


    李思諶先走到床邊,輕輕掀開帳子。


    阿青還沒睡實,感覺到身旁有動靜,眼睛微微睜開看了他一眼。


    “你迴來了……”阿青口齒不清的問:“什麽時辰了?”


    “快三更了。”


    “不早了啊,你也快睡吧。”


    “我去洗漱,馬上就來陪你。”


    等他洗漱完迴來,他一上床,阿青就挪動身子,非常自然又熟悉在他懷裏找了一個最舒服的位置繼續睡。


    第二天天剛亮李思諶就出去了。


    四更天的時候京城有消息來,霍相昨天夜裏已經咽氣。


    阿青對外頭的事一無所知。她正催著吳嬸迴京去。


    “家裏頭又沒什麽事,我急著迴去做什麽?”


    “誰說沒事?小石頭還小,從落地就沒和你分開過,這些天還不知道在家裏鬧騰成什麽樣呢。我這裏胃口這幾天也好了,並沒有什麽不舒坦的地方,娘你就先迴去照看吧。”


    要說不想兒子,那肯定是假話。


    就象阿青說的一樣。小石頭從生下來就沒離過吳嬸。吳嬸出門的時候他被許媽媽帶著,還咯咯笑著跟吳嬸揮著小肉手。大概他以為吳嬸是和平常一樣出門一會兒就迴去了,可吳嬸這都已經離家數日了。


    “我這裏真的沒事兒。”阿青說:“世子從行宮找來的廚子手藝也好。我這裏現在一切都好,你就先迴去吧。反正我爹還在這兒呢,天天都能來看我,你就別擔心了。”


    “他粗枝大葉的。哪懂得照顧人。你要吃不下飯他能給你做飯吃?還是你心裏害怕的時候他會安慰人?真是一點兒用都沒有。”吳嬸小聲說。


    不過她已經被阿青勸動了。


    小石頭確實太小了,就怕大妞管不住他。這孩子送她出門的時候還不懂得她要出遠門。這幾天都見不著她,也不知道有沒有害怕和哭鬧,飯有沒有好好吃?覺有沒有好好睡?


    這麽一想,吳嬸也確實牽腸掛肚。


    阿青也非常不放心。極力勸吳嬸快迴去。


    “我再過些日子,身子好些了也會迴京的,娘你不用為我擔心。”


    吳嬸並不是優柔寡斷的人。但是在她的心裏,女兒和兒子的份量是一樣的。現在眼見著隻能顧一邊。這就讓她兩下為難了。


    她甚至想著,要不是怕路遠,天熱,應該把石頭一起帶到行宮這裏來的。


    可是這孩子一來還小,二來又太頑皮,阿青現在正是不穩的時候,讓這皮小子碰一下撞一下可不得了。


    “我讓人幫著收拾東西,明天就動身吧。”


    阿青也舍不得吳嬸,可是她更不放心小石頭。她怎麽說也是個大人了,身邊有丈夫,還有一大堆人前唿後擁的伺候著,不但請了太醫來診脈,甚至廚房都用上了禦膳監的廚子伺候。都這樣了,她還要霸著吳嬸不放……這讓阿青自己都難為情。她又不是小娃娃了,和弟弟爭奪母親的關注,這象話嗎?


    況且……就算吳嬸走了,吳叔也會時時來看她的,到了迴京的時候還能一路迴京呢。


    吳嬸來時就兩輛車就來了,帶了桃枝和玉紋兩個伺候,另一輛車上裝的都是給阿青帶的東西。現在走的時候,行李足足多出好幾倍來。別莊上但凡有的,車上都裝了不少。


    就連這一帶比較出名的白玉瓜,都裝了兩大簍。這種瓜清甜多汁,以甘脆香甜聞名。還有給小石頭捎的東西,給張伯和大妞也帶了好些。


    吳嬸怎麽都不讓阿青出來送她,讓她好生待在屋子裏頭,把自己養的安安穩穩的就是孝順了。


    她是這麽說的:“難道孝心就在這些虛禮上頭?難道你不送我一程就是不孝?好好養好身子,給我生個白白胖胖的外孫,這才是真孝順!”


    阿青讓吳嬸說的沒脾氣……白胖的外孫什麽的……


    朱長令恭恭敬敬的送吳嬸上車。


    吳嬸心裏還是牽掛,迴頭看了好幾次。


    最後一次迴頭的時候,車已經過了橋,看不見那座別莊了。


    “夫人還是牽掛著小姐啊。”桃枝勸她:“小姐說的沒有錯,老爺還在這兒呢,天天都能見著麵,有什麽事一定會馬上給城裏送信兒的,夫人不要太擔心了。”


    “唉,這怎麽能不擔心。她這是頭一迴,人又年輕……”


    桃枝試著把話題轉到別處去,好讓吳嬸別總是愁眉不展的:“小姐給咱們帶了這麽些東西,後頭幾車都裝滿了,剛才朱管事給了我這張清單,每車上裝的什麽都寫清楚了。”


    吳嬸點頭說:“那你先收好,迴去以後給唐媽媽。”


    吳嬸並不是優柔寡斷的人,但是在她的心裏,女兒和兒子的份量是一樣的。現在眼見著隻能顧一邊,這就讓她兩下為難了。


    她甚至想著,要不是怕路遠,天熱,應該把石頭一起帶到行宮這裏來的。


    可是這孩子一來還小,二來又太頑皮,阿青現在正是不穩的時候,讓這皮小子碰一下撞一下可不得了。


    “我讓人幫著收拾東西,明天就動身吧。”


    阿青也舍不得吳嬸,可是她更不放心小石頭。她怎麽說也是個大人了,身邊有丈夫,還有一大堆人前唿後擁的伺候著,不但請了太醫來診脈,甚至廚房都用上了禦膳監的廚子伺候。都這樣了,她還要霸著吳嬸不放……這讓阿青自己都難為情。她又不是小娃娃了,和弟弟爭奪母親的關注,這象話嗎?


    況且……就算吳嬸走了,吳叔也會時時來看她的,到了迴京的時候還能一路迴京呢。


    吳嬸來時就兩輛車就來了,帶了桃枝和玉紋兩個伺候,另一輛車上裝的都是給阿青帶的東西。現在走的時候,行李足足多出好幾倍來。別莊上但凡有的,車上都裝了不少。


    就連這一帶比較出名的白玉瓜,都裝了兩大簍。這種瓜清甜多汁,以甘脆香甜聞名。還有給小石頭捎的東西,給張伯和大妞也帶了好些。


    吳嬸怎麽都不讓阿青出來送她,讓她好生待在屋子裏頭,把自己養的安安穩穩的就是孝順了。


    她是這麽說的:“難道孝心就在這些虛禮上頭?難道你不送我一程就是不孝?好好養好身子,給我生個白白胖胖的外孫,這才是真孝順!”


    阿青讓吳嬸說的沒脾氣……白胖的外孫什麽的……


    朱長令恭恭敬敬的送吳嬸上車。


    吳嬸心裏還是牽掛,迴頭看了好幾次。


    最後一次迴頭的時候,車已經過了橋,看不見那座別莊了。


    “夫人還是牽掛著小姐啊。”桃枝勸她:“小姐說的沒有錯,老爺還在這兒呢,天天都能見著麵,有什麽事一定會馬上給城裏送信兒的,夫人不要太擔心了。”


    “唉,這怎麽能不擔心。她這是頭一迴,人又年輕……”


    桃枝試著把話題轉到別處去,好讓吳嬸別總是愁眉不展的:“小姐給咱們帶了這麽些東西,後頭幾車都裝滿了,剛才朱管事給了我這張清單,每車上裝的什麽都寫清楚了。”


    吳嬸點頭說:“那你先收好,迴去以後給唐媽媽。”(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食味生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衛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衛風並收藏食味生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