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法總是有的。”李思諶說到這個還是覺得當時的情景忍俊不禁:“螞蟥見血就叮,所以事先放了些家畜進去,看螞蟥叮上去了就用撒鹽拍打的辦法將其拔除。這麽提前忙活了整整一天哪。”
這辦法真是……阿青很是無語。
“說是去耕種,其實許多活兒前頭人都做好了,皇上到了也就比劃一下子就是了。就這樣,皇後當時還擔心的不得了,好幾次在皇上麵前說,讓皇上保重龍體。還差人熬補藥,又命禦醫緊緊跟隨。”
話說到這兒,阿青就想起去年秋天的事情了。
那場秋獵在京裏沒有掀起什麽波瀾,但是皇後在那之後一直斷斷續續的“病”著,過年的時候都沒有出來露麵。
阿青心裏不是不好奇。而且她想,思敏跟著三公主住,肯定對內情知道的比旁人多。就算不說思敏,吳叔自己就掌著龍武衛,他也必定知道。
可是阿青既沒向吳叔打聽,也沒有問過思敏。
因為知道這既然天家私隱,官方說法既然說皇後是病了,那她就是病了,不可能再有第二種原由。
可是現在她和李思諶兩人喁喁細語,阿青竟然不知不覺就把心裏一直疑惑的事兒給問出來了。
“說起皇後娘娘……她病的怎麽樣了?”
李思諶有點納悶:“你怎麽想起來問起她?”
阿青趕緊說:“要是不方便你就別和我說了。”
“也沒什麽不方便的。”李思諶攬著她,聲音很輕,唿吸吹的阿青耳朵癢癢的難受。
“皇後本來沒有病,但現在是真病了。”
“啊?”阿青沒有再多問皇後原本沒病這是什麽意思。
皇後是因為牽涉進秋獵事件而被皇上軟禁,這個阿青已經有數。這不難猜到。而且被一關這麽久,都已經半年多了吧?皇上沒有半分要給皇後解禁的意思。就算身體健康的人,老被關著,心情肯定鬱結,生起病也不奇怪。
“病的很重嗎?”
“太醫院的人反正按時按點兒的去應卯,一應脈安方子都隻有皇上才能過目。”李思諶也理解妻子的好奇心了。對天底下最高貴的那對夫妻,其實滿天下誰不關心呢?隻天家的*不好宣諸於口而已。妻子能向他打聽這樣的事情。讓李思諶心裏一點兒反感都生不出來。反而巴不得她多問點。
他們是夫妻嘛。他也很放心她的人品心性。夫妻間如果還藏著掖著諸多隱瞞,那天長日久隻會日益離心的。
就比如皇上與皇後。
“你也知道的,我從前和你說過的吧?皇上心中是另有所愛的。隻是因為當時的情勢不允許,才被迫黯然相別。”
“我記得。”
這個她怎麽能忘記呢,李思諶正因為知道了這件往事,才帶著阿青去長安塔。人為的製造了一場“偶遇”,促成了他們的婚事。
一想到這個。阿青還是覺得這個人有點兒太會耍心眼了。
雖然結果很好,也不能忽略他在過程中的表現出來的腹黑和狡獪!
哼!
李思諶還不知道阿青在小帳本上偷偷給他記了筆黑賬,正全心全意的從自己知道的事情裏頭發掘出八卦秘聞,和妻子一起共享。
“聽說當時皇後……哦。她那時還不是皇後,她在裏麵還充當了一個不太光彩的角色呢。為了能順順當當嫁給皇上,她和她的家人做了些不該做的事情。皇上從娶她的那天起就對她冷冰冰的。兩人之間是真正的相敬如冰。”
阿青現在自己正在品味新婚的柔情蜜意,一想到新婚夫妻間倘若不但沒有感情。反而視對方如仇寇,那該有多可怕啊,簡直一刻都過不下去。
“皇後善嫉,皇上沒登基的時候,兩人就隻給持個表麵上的平和了。等皇上登基之後,皇後自以為掌了鳳印,母儀天下,行事越發沒了忌憚,拉攏打壓,殘害後宮,皇上也是一忍再忍了。”
也就是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一寒了。
以前還真的沒有人跟阿青講過這些宮闈秘聞,連張尚宮都沒有向她透露過。當然了,阿青當時也沒想著向張尚宮打聽這些。
畢竟她那時候覺得,皇宮、皇帝皇後這些人,離自己太過遙遠了。
可是現在的感覺不一樣了——
新婚頭一天不是先拜見長輩,而是去進宮謝恩,甚至還被請進了勤政殿的書房裏,麵見了皇帝。
阿青想象中的皇帝,大抵和她以前在影視劇中看到的一樣,總是高高在上,冷酷不近人情的。可是她親眼見到的皇帝卻不是那樣,說話談笑象個和氣的長輩,還給他們吃點心。
阿青整個進宮的過程都處於一種“清醒的迷茫”之中。清醒,是說她很理智,沒出錯,該說什麽該做什麽她都知道。可是迷茫是因為,她還沒有接受現實。
原來……她與皇宮的距離,並不算遠。
她之前也清楚李思諶的身份,也知道自己嫁進了郡王府。李思諶是世子,將來如無意外,他就會是下一位的安郡王。可是知道歸知道,她並沒有真實感。
可是現在,她終於慢慢迴過味兒來了。
她以後生活的圈子,和從前大概是完全不一樣了。
對於那些以前她接觸不到,也不太感興趣的事情,最好還是有所了解的好。不然的話,不定什麽時候說話、行事就犯了忌諱,或許會惹來大禍。
“那……皇後以後,病還能好嗎?”
李思諶露出有些譏諷的笑:“隻怕是好不了了——她要有孩子,或許還有指望。”
阿青也有同感。
沒錯,皇後沒有孩子。皇子、公主,都沒有。
如果有孩子,不說一日夫妻百日恩。總得看在孩子的麵子上,不能對他們的母後太過苛刻了。靠著這個,皇後或許還有出頭之日。
可是,她沒有啊。
“要是病的時日長了,多半就該遷出宮去好生休養了。”李思諶出身宗室,又掌著內衛司,對這種事情的走向安排最是熟悉不過。
太平觀是什麽樣的地方?還有遠離京城之外的幾處行宮。那些地方都荒僻的讓人提之色變。從前朝到本朝。不少的太後、太妃、皇後,妃嬪,公主們。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被迫離開皇宮,離開京城,住進了那些地方。然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阿青也懂了。
她還想起了樂安公主。
這位性格太過於活潑不羈的公主殿下,住進太平觀也有快一年了吧?不知道她在那裏過的怎樣。也不知道她何時才能從太平觀裏出來。
李思諶趁著有假期,果然言出必行,真帶著阿青出了郡王府,離城去莊子上了。打著去清理賬目重新安排人手的幌子。新婚夫妻倆象一對小鴛鴦似的,你儂我儂的的上了路。
阿青還從來沒有這樣自在的出過門。
從來到京城之後,為了怕招惹麻煩。她從來沒有在外頭拋頭露麵過,偶然出門也都非常低調規律。
但是現在。她的膽子好象一下子就變大了——
也許是因為有個人在身邊不停的縱容她,慫恿她?
他們這一路走走停停,出城的時候,李思諶還特意讓人繞了段路,帶她去看慈恩寺。慈恩寺建在半山,十分幽靜,並不是一處香火鼎盛的大寺。但是李思諶覺得,阿青多半會喜歡這裏。
他沒猜錯,阿青確實覺得這座寺院很是不同。恰好他們進寺門的時候,天氣轉陰了,濛濛春雨細如牛毛,象是一張綿密而柔軟的網,將這座寺,這座山,全都與外界阻隔開來。
寺院的階石上生了青苔,雨地裏頭石燈一座一座的靜默的立於路的兩旁。寺裏隻有寥寥兩位香客,多半是因為下雨被滯留在廟裏還沒有下山,寺中的僧人端來熱茶請他們解渴,暫坐歇息。
“我們也進去拜一拜吧?”李思諶提議。
阿青點點頭。
他們一起進了殿,向著佛像跪下來。
阿青聽著不知何處悠悠傳來的鍾聲,一下一下的,安詳的叩在心頭。
她閉著眼睛祝禱了幾句,又叩了一下頭,直起身來轉頭看他。
李思諶眼簾低垂,嘴唇微微張合,似乎是在誦經,也可能也是在祝禱什麽。
上過了香,李思諶在香油薄上簽了名字,兩人從殿內出來,在大殿後的迴廊向前漫步。
“你剛才許願了沒有?”
阿青點點頭,也問他:“我呢?”
李思諶微笑著說:“我也許了。”
他問她:“你許了什麽願?”
阿青朝他露出帶著俏皮狡黠意味的笑容:“這個不能告訴你——再說,要是講出來,怕不靈了。那你呢?你許了什麽願?”
李思諶學著她的口氣說:“不能說,說了不靈的。”
兩人相視一笑。
阿青想,他會求什麽呢?求的和她一樣嗎?
李思諶看著她美好的側臉,目光在她的眉眼處癡癡流連。
她猜不猜得到他的心願呢?
也許兩人許的願是一樣的。
他想對她說,但是話到嘴邊變的完全不同了:“這雨是山雨。”
“山雨?”
“就是隻在山上有雨,山下其實是沒有雨的。”
阿青以前也聽說過,點點頭說:“那咱們早些下山吧,晚了怕天黑了呢。”
“好。”
李思諶牽著她的手,心中暗暗的想,等過個幾年,也許五年,也許十年……到時候他們再一起到這兒來,他想,自己許的願佛祖必定會讓他心想事成的。到時候,他再告訴她,剛才自己許的是什麽心願。
到時候他也要問她,她今天許的是什麽願。
寺裏的茶阿青也嚐了,茶味很淡,不過嚐起來也有一股清香。
多半是山上的水好。
送他們出寺門的僧人也這樣說,說寺後有一眼泉,他們日常煮茶燒飯,都是從那裏取水。洗衣的話,則要走一段路,去遠一些的溪邊去洗。
“這裏真不錯。”迴到車上,阿青用帕子抹著額角、發梢沾到的雨珠,一邊說:“從前去萬佛寺的時候,雖然寺院也在山上,可是人氣太旺盛了,感覺反而沒有這裏這樣幽靜脫俗。”
李思諶問她:“你想去萬佛寺了?那看迴城的時候要是有空,就去看看。”
“不是。”阿青和他說:“我們去萬佛寺的時候,都沒有在寺裏多停留,拜過佛上過香就出來了。孫伯母有位故人在山中隱居,那間庵堂沒有名字,可是景致特別美,做的素齋也好吃。進京這幾年,我就覺得那兒的飯菜最可口了。”
“孫夫人的故人?”
“是一位寡居的夫人,夫家姓楊,我還在文安公主府見過她一麵呢,看起來她與公主是莫逆之交。”提起楊夫人,阿青有些出神。
不知道楊夫人現在在哪裏?還在公主府嗎?或者迴到山上去了?
山上雖好,可是太清冷了。阿青不是沒在山中住過,七家鎮就不算大,到了晚上家家戶戶關了門,從窗子看出去,莽莽群山即使在明朗的月色下,也是黑黢黢的一片靜默。
一個住在那樣冷清的地方,楊夫人的心境會是如何呢?她一定也有一段不為人知的傷心過往吧?
漫長的孤單的夜晚,一個說話的人也沒有,縱然有滿腹心事,也隻能獨自捱過。
李思諶說的沒錯,山下果然沒有下雨,不過也是陰天。他們這樣遊山玩水,慢慢悠悠的走,到莊子上的時候,天已經黑透了。莊子上的管事打著打籠領著人在門口迎候,一看他們下車,就緊趕慢趕的迎上來,領著身後的那些人一起跪下叩首行禮:“恭迎世子與夫人。”
“都起來吧。”李思諶心情極好,看誰都挺順眼的:“有什麽現成的吃的先端來幾樣,光顧著看景,沒留神都到了這時辰了。”
“有,有,早就都備著呢。”
雖然趕了大半天路,可阿青並不覺得疲備。莊子她以前來過,可那個時候她是以思敏的客人的身份過來的。
這一迴再來,她已經成了李思諶的妻子了。
房子早就收拾打掃好了,阿青一眼看到床上掛的大紅羅帳,床上鋪設的錦被和鴛鴦枕,頓時臉就一紅。
她看了李思諶一眼,李思諶懂得她這意思,馬上給自己澄清:“我沒有特意吩咐,這肯定是他們自做主張。”(未完待續)
這辦法真是……阿青很是無語。
“說是去耕種,其實許多活兒前頭人都做好了,皇上到了也就比劃一下子就是了。就這樣,皇後當時還擔心的不得了,好幾次在皇上麵前說,讓皇上保重龍體。還差人熬補藥,又命禦醫緊緊跟隨。”
話說到這兒,阿青就想起去年秋天的事情了。
那場秋獵在京裏沒有掀起什麽波瀾,但是皇後在那之後一直斷斷續續的“病”著,過年的時候都沒有出來露麵。
阿青心裏不是不好奇。而且她想,思敏跟著三公主住,肯定對內情知道的比旁人多。就算不說思敏,吳叔自己就掌著龍武衛,他也必定知道。
可是阿青既沒向吳叔打聽,也沒有問過思敏。
因為知道這既然天家私隱,官方說法既然說皇後是病了,那她就是病了,不可能再有第二種原由。
可是現在她和李思諶兩人喁喁細語,阿青竟然不知不覺就把心裏一直疑惑的事兒給問出來了。
“說起皇後娘娘……她病的怎麽樣了?”
李思諶有點納悶:“你怎麽想起來問起她?”
阿青趕緊說:“要是不方便你就別和我說了。”
“也沒什麽不方便的。”李思諶攬著她,聲音很輕,唿吸吹的阿青耳朵癢癢的難受。
“皇後本來沒有病,但現在是真病了。”
“啊?”阿青沒有再多問皇後原本沒病這是什麽意思。
皇後是因為牽涉進秋獵事件而被皇上軟禁,這個阿青已經有數。這不難猜到。而且被一關這麽久,都已經半年多了吧?皇上沒有半分要給皇後解禁的意思。就算身體健康的人,老被關著,心情肯定鬱結,生起病也不奇怪。
“病的很重嗎?”
“太醫院的人反正按時按點兒的去應卯,一應脈安方子都隻有皇上才能過目。”李思諶也理解妻子的好奇心了。對天底下最高貴的那對夫妻,其實滿天下誰不關心呢?隻天家的*不好宣諸於口而已。妻子能向他打聽這樣的事情。讓李思諶心裏一點兒反感都生不出來。反而巴不得她多問點。
他們是夫妻嘛。他也很放心她的人品心性。夫妻間如果還藏著掖著諸多隱瞞,那天長日久隻會日益離心的。
就比如皇上與皇後。
“你也知道的,我從前和你說過的吧?皇上心中是另有所愛的。隻是因為當時的情勢不允許,才被迫黯然相別。”
“我記得。”
這個她怎麽能忘記呢,李思諶正因為知道了這件往事,才帶著阿青去長安塔。人為的製造了一場“偶遇”,促成了他們的婚事。
一想到這個。阿青還是覺得這個人有點兒太會耍心眼了。
雖然結果很好,也不能忽略他在過程中的表現出來的腹黑和狡獪!
哼!
李思諶還不知道阿青在小帳本上偷偷給他記了筆黑賬,正全心全意的從自己知道的事情裏頭發掘出八卦秘聞,和妻子一起共享。
“聽說當時皇後……哦。她那時還不是皇後,她在裏麵還充當了一個不太光彩的角色呢。為了能順順當當嫁給皇上,她和她的家人做了些不該做的事情。皇上從娶她的那天起就對她冷冰冰的。兩人之間是真正的相敬如冰。”
阿青現在自己正在品味新婚的柔情蜜意,一想到新婚夫妻間倘若不但沒有感情。反而視對方如仇寇,那該有多可怕啊,簡直一刻都過不下去。
“皇後善嫉,皇上沒登基的時候,兩人就隻給持個表麵上的平和了。等皇上登基之後,皇後自以為掌了鳳印,母儀天下,行事越發沒了忌憚,拉攏打壓,殘害後宮,皇上也是一忍再忍了。”
也就是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一寒了。
以前還真的沒有人跟阿青講過這些宮闈秘聞,連張尚宮都沒有向她透露過。當然了,阿青當時也沒想著向張尚宮打聽這些。
畢竟她那時候覺得,皇宮、皇帝皇後這些人,離自己太過遙遠了。
可是現在的感覺不一樣了——
新婚頭一天不是先拜見長輩,而是去進宮謝恩,甚至還被請進了勤政殿的書房裏,麵見了皇帝。
阿青想象中的皇帝,大抵和她以前在影視劇中看到的一樣,總是高高在上,冷酷不近人情的。可是她親眼見到的皇帝卻不是那樣,說話談笑象個和氣的長輩,還給他們吃點心。
阿青整個進宮的過程都處於一種“清醒的迷茫”之中。清醒,是說她很理智,沒出錯,該說什麽該做什麽她都知道。可是迷茫是因為,她還沒有接受現實。
原來……她與皇宮的距離,並不算遠。
她之前也清楚李思諶的身份,也知道自己嫁進了郡王府。李思諶是世子,將來如無意外,他就會是下一位的安郡王。可是知道歸知道,她並沒有真實感。
可是現在,她終於慢慢迴過味兒來了。
她以後生活的圈子,和從前大概是完全不一樣了。
對於那些以前她接觸不到,也不太感興趣的事情,最好還是有所了解的好。不然的話,不定什麽時候說話、行事就犯了忌諱,或許會惹來大禍。
“那……皇後以後,病還能好嗎?”
李思諶露出有些譏諷的笑:“隻怕是好不了了——她要有孩子,或許還有指望。”
阿青也有同感。
沒錯,皇後沒有孩子。皇子、公主,都沒有。
如果有孩子,不說一日夫妻百日恩。總得看在孩子的麵子上,不能對他們的母後太過苛刻了。靠著這個,皇後或許還有出頭之日。
可是,她沒有啊。
“要是病的時日長了,多半就該遷出宮去好生休養了。”李思諶出身宗室,又掌著內衛司,對這種事情的走向安排最是熟悉不過。
太平觀是什麽樣的地方?還有遠離京城之外的幾處行宮。那些地方都荒僻的讓人提之色變。從前朝到本朝。不少的太後、太妃、皇後,妃嬪,公主們。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被迫離開皇宮,離開京城,住進了那些地方。然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阿青也懂了。
她還想起了樂安公主。
這位性格太過於活潑不羈的公主殿下,住進太平觀也有快一年了吧?不知道她在那裏過的怎樣。也不知道她何時才能從太平觀裏出來。
李思諶趁著有假期,果然言出必行,真帶著阿青出了郡王府,離城去莊子上了。打著去清理賬目重新安排人手的幌子。新婚夫妻倆象一對小鴛鴦似的,你儂我儂的的上了路。
阿青還從來沒有這樣自在的出過門。
從來到京城之後,為了怕招惹麻煩。她從來沒有在外頭拋頭露麵過,偶然出門也都非常低調規律。
但是現在。她的膽子好象一下子就變大了——
也許是因為有個人在身邊不停的縱容她,慫恿她?
他們這一路走走停停,出城的時候,李思諶還特意讓人繞了段路,帶她去看慈恩寺。慈恩寺建在半山,十分幽靜,並不是一處香火鼎盛的大寺。但是李思諶覺得,阿青多半會喜歡這裏。
他沒猜錯,阿青確實覺得這座寺院很是不同。恰好他們進寺門的時候,天氣轉陰了,濛濛春雨細如牛毛,象是一張綿密而柔軟的網,將這座寺,這座山,全都與外界阻隔開來。
寺院的階石上生了青苔,雨地裏頭石燈一座一座的靜默的立於路的兩旁。寺裏隻有寥寥兩位香客,多半是因為下雨被滯留在廟裏還沒有下山,寺中的僧人端來熱茶請他們解渴,暫坐歇息。
“我們也進去拜一拜吧?”李思諶提議。
阿青點點頭。
他們一起進了殿,向著佛像跪下來。
阿青聽著不知何處悠悠傳來的鍾聲,一下一下的,安詳的叩在心頭。
她閉著眼睛祝禱了幾句,又叩了一下頭,直起身來轉頭看他。
李思諶眼簾低垂,嘴唇微微張合,似乎是在誦經,也可能也是在祝禱什麽。
上過了香,李思諶在香油薄上簽了名字,兩人從殿內出來,在大殿後的迴廊向前漫步。
“你剛才許願了沒有?”
阿青點點頭,也問他:“我呢?”
李思諶微笑著說:“我也許了。”
他問她:“你許了什麽願?”
阿青朝他露出帶著俏皮狡黠意味的笑容:“這個不能告訴你——再說,要是講出來,怕不靈了。那你呢?你許了什麽願?”
李思諶學著她的口氣說:“不能說,說了不靈的。”
兩人相視一笑。
阿青想,他會求什麽呢?求的和她一樣嗎?
李思諶看著她美好的側臉,目光在她的眉眼處癡癡流連。
她猜不猜得到他的心願呢?
也許兩人許的願是一樣的。
他想對她說,但是話到嘴邊變的完全不同了:“這雨是山雨。”
“山雨?”
“就是隻在山上有雨,山下其實是沒有雨的。”
阿青以前也聽說過,點點頭說:“那咱們早些下山吧,晚了怕天黑了呢。”
“好。”
李思諶牽著她的手,心中暗暗的想,等過個幾年,也許五年,也許十年……到時候他們再一起到這兒來,他想,自己許的願佛祖必定會讓他心想事成的。到時候,他再告訴她,剛才自己許的是什麽心願。
到時候他也要問她,她今天許的是什麽願。
寺裏的茶阿青也嚐了,茶味很淡,不過嚐起來也有一股清香。
多半是山上的水好。
送他們出寺門的僧人也這樣說,說寺後有一眼泉,他們日常煮茶燒飯,都是從那裏取水。洗衣的話,則要走一段路,去遠一些的溪邊去洗。
“這裏真不錯。”迴到車上,阿青用帕子抹著額角、發梢沾到的雨珠,一邊說:“從前去萬佛寺的時候,雖然寺院也在山上,可是人氣太旺盛了,感覺反而沒有這裏這樣幽靜脫俗。”
李思諶問她:“你想去萬佛寺了?那看迴城的時候要是有空,就去看看。”
“不是。”阿青和他說:“我們去萬佛寺的時候,都沒有在寺裏多停留,拜過佛上過香就出來了。孫伯母有位故人在山中隱居,那間庵堂沒有名字,可是景致特別美,做的素齋也好吃。進京這幾年,我就覺得那兒的飯菜最可口了。”
“孫夫人的故人?”
“是一位寡居的夫人,夫家姓楊,我還在文安公主府見過她一麵呢,看起來她與公主是莫逆之交。”提起楊夫人,阿青有些出神。
不知道楊夫人現在在哪裏?還在公主府嗎?或者迴到山上去了?
山上雖好,可是太清冷了。阿青不是沒在山中住過,七家鎮就不算大,到了晚上家家戶戶關了門,從窗子看出去,莽莽群山即使在明朗的月色下,也是黑黢黢的一片靜默。
一個住在那樣冷清的地方,楊夫人的心境會是如何呢?她一定也有一段不為人知的傷心過往吧?
漫長的孤單的夜晚,一個說話的人也沒有,縱然有滿腹心事,也隻能獨自捱過。
李思諶說的沒錯,山下果然沒有下雨,不過也是陰天。他們這樣遊山玩水,慢慢悠悠的走,到莊子上的時候,天已經黑透了。莊子上的管事打著打籠領著人在門口迎候,一看他們下車,就緊趕慢趕的迎上來,領著身後的那些人一起跪下叩首行禮:“恭迎世子與夫人。”
“都起來吧。”李思諶心情極好,看誰都挺順眼的:“有什麽現成的吃的先端來幾樣,光顧著看景,沒留神都到了這時辰了。”
“有,有,早就都備著呢。”
雖然趕了大半天路,可阿青並不覺得疲備。莊子她以前來過,可那個時候她是以思敏的客人的身份過來的。
這一迴再來,她已經成了李思諶的妻子了。
房子早就收拾打掃好了,阿青一眼看到床上掛的大紅羅帳,床上鋪設的錦被和鴛鴦枕,頓時臉就一紅。
她看了李思諶一眼,李思諶懂得她這意思,馬上給自己澄清:“我沒有特意吩咐,這肯定是他們自做主張。”(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