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章 駕崩(下)
片刻之後,一切寧靜,方信這才慢慢走了出來
“見過侯爺。”方信拱手為禮,同為爵封者,無需跪拜,下位者拱手為禮就可。
魯侯也不以為異,說著:“來的正好,你我談談。”
說著,就一揮手,周圍的人都退了出去。
“侯爺,此人所說,皇上駕崩,可是真事?”方信滿懷憂鬱的問著。
“剛才嚴敏所說,的確是事實,本侯已經通過三種途徑獲得了消息。”魯侯臉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以後,天下多事了。”
“恩,侯爺說的是,聖上駕崩是國之大事,隻怕朝政要動蕩一段時間,西南的局麵,正打到關鍵時,如果一旦朝廷多事,錢糧兵甲供應不上,隻怕……”說到這裏,方信停口不說。
本來,古時,將軍都有專斷之權,大楚為了防止將帥割據,卻規定糧草和兵甲,由朝廷供應,一次最多供應一月之糧,以掌握前線作戰軍隊的命脈,這在平時還沒有事情,但是在現在這個關鍵時,就不得了。
魯侯沉重的點頭,卻比他直白多了:“這次顧命大臣,其它人也就罷了,內閣高明統,卻有些不妥,這並不是說此人才能不行,而是此人原本是根基有些淺薄,剛剛被先帝委以重任,為了豎立自己威權,隻怕會把注意力集中在朝廷內閣爭權上,這樣的話,西南必糜爛,數年來的先帝的綢繆布局,都會化成流水啊!”
“而且,這幾年來,西南戰局相持不下,已經耗費了朝廷八百萬兩銀子,朝廷國庫為之一空,再加上天災人禍,撫剿地方,就算是先帝,也舉步艱難,因此太子登基後,內外交迫,隻怕再難支持西南戰事。”魯侯說到這裏,噓出心中的一口寒氣。
方信對此卻早已經了掌如心,他蹙眉沉吟的說著:“假如這樣,那西南必不可保,如果將斷不斷,欲撤不撤,隻怕朝廷一半力量,都要拖在西南泥潭上消耗,這樣再來幾年,朝廷必被挖空了不可,這樣的話,內外交迫,形式還要惡劣,還不如當機立斷,在西南入口處駐紮重兵,轉而防禦,多出的力量,來穩定朝政和內地,等太子成年,修養幾年,中原之大,自然可圖收複,當然,最好的辦法,就是朝廷在西南打一勝仗,逼的西南蠻司簽下和平之約,許半省為藩國,臣服朝貢。”
“撤出西南,又談何容易?大楚立國,從沒有失了這樣大的土地,誰上書言得撤退,誰就難以保住仕途,說到最後,還是必須以新君名義下旨,隻怕對君威有損啊,等太子成年,體會過來,安能不怒?至於半省藩國,臣服朝貢,體麵上是好些,隻怕未必能作到!”魯侯起步而走,在狹小的亭子中慢慢踱著步。
方信閉口不語,在這裏為政多了,他才知道前世讀的小說何等可笑。
前世小說中——開國時,君臣總是英明,而亡國時,君臣總是昏庸。
其實,開國時那批人,自是一時之選,應運而生,但是以後真當天下無人了?嚴格的說來,後世君臣,雖不及開國時有銳氣,但是經驗上更是豐富了許多,因此無論何時,相比較,最多是六四分開,斷無很大差距。
真正的差距,卻在於國家享國日久,盤根錯節,力量穩固,就算是皇帝,也有心無力,實際上難以對抗龐大的階級,以及國家的衰老。
其實前世曆代改革就可以看見,改革者,罕見有好下場,大權慢慢旁落,再無偷天換日的力量,這才是最大問題。
而官吏腐敗,軍士鬆弛,卻在其次了。
曆代小說,以為一切都在君心,隻要使皇帝明白問題,就可改革,實是天下之笑話。
曆史的悲哀,就是明明白白,卻挽迴不得,就如人的衰老,誰都知道,可是又有幾人能挽迴得了?
挽迴了,也就不是人,而是神仙。
魯侯經代世家,秉性雍容,這時繞亭仿徨,可見其心情,方信正思量著,魯侯已站定,望著星空,幹澀的問著:“你有什麽章程?說來聽聽。”
“沒有辦法,西南的事情,我已經說了,當斷者斷,就可保得二十年朝廷氣數,隻要太子成年,穩定了朝局,而等天災熬過,如能體察民情,以民意為天意,兢兢顫顫如履薄冰,矯治時弊,那就有中興之日,到那時,或可收複西南。”方信說著。
“我讀過你的書,你那句——教者仁也,化者禮者,教而不化,罪也,化而不教,暴也——實是說到了要點上,西南如是再征下,必用此句才可太平!”魯侯想了想,卻笑的說著:“我想,你不久,就會獲得朝廷重用了,最多三年。”
“教者仁也,化者禮者,教而不化,罪也,化而不教,暴也——我就是在這上麵,就有大憂啊!”方信緩緩說著,似乎別有心思。
“哦,說來聽聽。”
“朝廷征了西南,眼下卻難以維持,可是我朝的製度和學說,卻已經流傳在那裏,如是蠻司不屑,自是萬幸,如是蠻司也學我朝,分君臣,用法度,行政治,立郡縣,舉大軍,那二十年後,我朝中興,也難以收複,如是我朝再有什麽,那……”方信猶豫了一下,又說著:“學生觀得千古曆史書,見得自晉時來,涼、衛、金、楚,都是一胡一漢之格局,深以為憂啊!”
這一胡一漢之格局一說,魯侯本是度步,卻聞言心驚,幾是一個跟頭跌下,當下扶住了柱子,大聲厲喝:“胡說!”
方信也自不語。
不過,魯侯也是明白人,雖然嗬斥,但是仔細一想,卻真是如此,想罷,看了方信一眼,冷冰冰說著:“李睿你學參造化,洞察古今,自是不凡,卻也不可妄言。”
“學生自然不敢。”方信迴答的說著。
“那依你看來,這蠻司,反是大禍了不成?”魯侯再走幾步,問著。
“很有可能,就見其有沒有效法中原,建官立製了,如是,必是大患。”方信迴答的說著:“蠻司野蠻,一時建官立製,不但無有文弱之憂,反而集權之利,自是難以對抗。”
魯侯聽了,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說著:“果是世上奇男子,李睿,你已經封爵,可得一妻三平,還有一平妻之缺,可願意娶我之女舒蘭?她對你可是情種深重呢!”
“李睿怎敢,舒蘭是侯爺之女,安可為平妻?”
“本侯也不是不講道理的人,平妻還是妻,不會要你休正妻,你我都是大丈夫,是否,可一言而決!”魯侯斷然說著。
方信沉思片刻,起身,跪伏:“李睿拜見嶽父大人。”
“好好,本侯立刻就辦,明日就舉行婚禮,別等朝廷明旨下來,反而要等上三年!”魯侯哈哈笑著,伸手扶起說著:“愛婿請起,有婿如此,本侯也不勝之喜。”
皇帝駕崩,驛馬自然要向天下各省郡發喪,這是國之大喪,臣民三年要為之哀悼,是不許在其間有著結婚的事情。
等方信起來,魯侯又歎的說:“愛婿,你還不知,現在安昌省已經有一半淪陷,安昌王已經自封登基了。”
“哦,還請嶽父大人明說。”
“安昌王登基,多仿本朝,軍政合一,編十二府,十戶設一佐,有佐長,百戶設一營,有營長一人,千戶設一總,有總長一人,萬家有一府,設一都督。而淪陷百姓,又設郡縣,管理漢民,以作耕作!”
方信聽了,不由倒吸一口氣,這比地球上當初滿族還要完備先進。
當下說著:“如此,就成大禍,不過,聞說安昌王,本無多少根基,為何還能上位?”
“安昌王原本就是西南最大族,朝廷征服西南,也隻是分拆成三族,無能剿滅,而此人就是嫡係出生,又得三族之助,所以才得以成事,據說現在才二十有八!”魯侯沉聲說著。
方信點頭表示明白,就聽見魯侯說著:“本侯大概不能親去了,但是你大概會到危險地方去,你現在是正六品,估計先在內地當一知府,又轉到安昌入口處為都督,當然,這也是本侯的估計,說不定還有特恩,本侯先給你提個醒。”
方信苦笑,隻得說著:“為朝廷效命,自然不辭。”
這魯侯,其實富貴榮華,全在於朝廷,自然忠誠於朝廷,但是如說全忠,也不盡然,比如說,皇帝一死,他就立刻斬殺嚴敏,毫不猶豫,自非純臣——以後種種,也自然為家族和後世考慮,不過,這才是人之常情。
片刻之後,一切寧靜,方信這才慢慢走了出來
“見過侯爺。”方信拱手為禮,同為爵封者,無需跪拜,下位者拱手為禮就可。
魯侯也不以為異,說著:“來的正好,你我談談。”
說著,就一揮手,周圍的人都退了出去。
“侯爺,此人所說,皇上駕崩,可是真事?”方信滿懷憂鬱的問著。
“剛才嚴敏所說,的確是事實,本侯已經通過三種途徑獲得了消息。”魯侯臉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以後,天下多事了。”
“恩,侯爺說的是,聖上駕崩是國之大事,隻怕朝政要動蕩一段時間,西南的局麵,正打到關鍵時,如果一旦朝廷多事,錢糧兵甲供應不上,隻怕……”說到這裏,方信停口不說。
本來,古時,將軍都有專斷之權,大楚為了防止將帥割據,卻規定糧草和兵甲,由朝廷供應,一次最多供應一月之糧,以掌握前線作戰軍隊的命脈,這在平時還沒有事情,但是在現在這個關鍵時,就不得了。
魯侯沉重的點頭,卻比他直白多了:“這次顧命大臣,其它人也就罷了,內閣高明統,卻有些不妥,這並不是說此人才能不行,而是此人原本是根基有些淺薄,剛剛被先帝委以重任,為了豎立自己威權,隻怕會把注意力集中在朝廷內閣爭權上,這樣的話,西南必糜爛,數年來的先帝的綢繆布局,都會化成流水啊!”
“而且,這幾年來,西南戰局相持不下,已經耗費了朝廷八百萬兩銀子,朝廷國庫為之一空,再加上天災人禍,撫剿地方,就算是先帝,也舉步艱難,因此太子登基後,內外交迫,隻怕再難支持西南戰事。”魯侯說到這裏,噓出心中的一口寒氣。
方信對此卻早已經了掌如心,他蹙眉沉吟的說著:“假如這樣,那西南必不可保,如果將斷不斷,欲撤不撤,隻怕朝廷一半力量,都要拖在西南泥潭上消耗,這樣再來幾年,朝廷必被挖空了不可,這樣的話,內外交迫,形式還要惡劣,還不如當機立斷,在西南入口處駐紮重兵,轉而防禦,多出的力量,來穩定朝政和內地,等太子成年,修養幾年,中原之大,自然可圖收複,當然,最好的辦法,就是朝廷在西南打一勝仗,逼的西南蠻司簽下和平之約,許半省為藩國,臣服朝貢。”
“撤出西南,又談何容易?大楚立國,從沒有失了這樣大的土地,誰上書言得撤退,誰就難以保住仕途,說到最後,還是必須以新君名義下旨,隻怕對君威有損啊,等太子成年,體會過來,安能不怒?至於半省藩國,臣服朝貢,體麵上是好些,隻怕未必能作到!”魯侯起步而走,在狹小的亭子中慢慢踱著步。
方信閉口不語,在這裏為政多了,他才知道前世讀的小說何等可笑。
前世小說中——開國時,君臣總是英明,而亡國時,君臣總是昏庸。
其實,開國時那批人,自是一時之選,應運而生,但是以後真當天下無人了?嚴格的說來,後世君臣,雖不及開國時有銳氣,但是經驗上更是豐富了許多,因此無論何時,相比較,最多是六四分開,斷無很大差距。
真正的差距,卻在於國家享國日久,盤根錯節,力量穩固,就算是皇帝,也有心無力,實際上難以對抗龐大的階級,以及國家的衰老。
其實前世曆代改革就可以看見,改革者,罕見有好下場,大權慢慢旁落,再無偷天換日的力量,這才是最大問題。
而官吏腐敗,軍士鬆弛,卻在其次了。
曆代小說,以為一切都在君心,隻要使皇帝明白問題,就可改革,實是天下之笑話。
曆史的悲哀,就是明明白白,卻挽迴不得,就如人的衰老,誰都知道,可是又有幾人能挽迴得了?
挽迴了,也就不是人,而是神仙。
魯侯經代世家,秉性雍容,這時繞亭仿徨,可見其心情,方信正思量著,魯侯已站定,望著星空,幹澀的問著:“你有什麽章程?說來聽聽。”
“沒有辦法,西南的事情,我已經說了,當斷者斷,就可保得二十年朝廷氣數,隻要太子成年,穩定了朝局,而等天災熬過,如能體察民情,以民意為天意,兢兢顫顫如履薄冰,矯治時弊,那就有中興之日,到那時,或可收複西南。”方信說著。
“我讀過你的書,你那句——教者仁也,化者禮者,教而不化,罪也,化而不教,暴也——實是說到了要點上,西南如是再征下,必用此句才可太平!”魯侯想了想,卻笑的說著:“我想,你不久,就會獲得朝廷重用了,最多三年。”
“教者仁也,化者禮者,教而不化,罪也,化而不教,暴也——我就是在這上麵,就有大憂啊!”方信緩緩說著,似乎別有心思。
“哦,說來聽聽。”
“朝廷征了西南,眼下卻難以維持,可是我朝的製度和學說,卻已經流傳在那裏,如是蠻司不屑,自是萬幸,如是蠻司也學我朝,分君臣,用法度,行政治,立郡縣,舉大軍,那二十年後,我朝中興,也難以收複,如是我朝再有什麽,那……”方信猶豫了一下,又說著:“學生觀得千古曆史書,見得自晉時來,涼、衛、金、楚,都是一胡一漢之格局,深以為憂啊!”
這一胡一漢之格局一說,魯侯本是度步,卻聞言心驚,幾是一個跟頭跌下,當下扶住了柱子,大聲厲喝:“胡說!”
方信也自不語。
不過,魯侯也是明白人,雖然嗬斥,但是仔細一想,卻真是如此,想罷,看了方信一眼,冷冰冰說著:“李睿你學參造化,洞察古今,自是不凡,卻也不可妄言。”
“學生自然不敢。”方信迴答的說著。
“那依你看來,這蠻司,反是大禍了不成?”魯侯再走幾步,問著。
“很有可能,就見其有沒有效法中原,建官立製了,如是,必是大患。”方信迴答的說著:“蠻司野蠻,一時建官立製,不但無有文弱之憂,反而集權之利,自是難以對抗。”
魯侯聽了,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說著:“果是世上奇男子,李睿,你已經封爵,可得一妻三平,還有一平妻之缺,可願意娶我之女舒蘭?她對你可是情種深重呢!”
“李睿怎敢,舒蘭是侯爺之女,安可為平妻?”
“本侯也不是不講道理的人,平妻還是妻,不會要你休正妻,你我都是大丈夫,是否,可一言而決!”魯侯斷然說著。
方信沉思片刻,起身,跪伏:“李睿拜見嶽父大人。”
“好好,本侯立刻就辦,明日就舉行婚禮,別等朝廷明旨下來,反而要等上三年!”魯侯哈哈笑著,伸手扶起說著:“愛婿請起,有婿如此,本侯也不勝之喜。”
皇帝駕崩,驛馬自然要向天下各省郡發喪,這是國之大喪,臣民三年要為之哀悼,是不許在其間有著結婚的事情。
等方信起來,魯侯又歎的說:“愛婿,你還不知,現在安昌省已經有一半淪陷,安昌王已經自封登基了。”
“哦,還請嶽父大人明說。”
“安昌王登基,多仿本朝,軍政合一,編十二府,十戶設一佐,有佐長,百戶設一營,有營長一人,千戶設一總,有總長一人,萬家有一府,設一都督。而淪陷百姓,又設郡縣,管理漢民,以作耕作!”
方信聽了,不由倒吸一口氣,這比地球上當初滿族還要完備先進。
當下說著:“如此,就成大禍,不過,聞說安昌王,本無多少根基,為何還能上位?”
“安昌王原本就是西南最大族,朝廷征服西南,也隻是分拆成三族,無能剿滅,而此人就是嫡係出生,又得三族之助,所以才得以成事,據說現在才二十有八!”魯侯沉聲說著。
方信點頭表示明白,就聽見魯侯說著:“本侯大概不能親去了,但是你大概會到危險地方去,你現在是正六品,估計先在內地當一知府,又轉到安昌入口處為都督,當然,這也是本侯的估計,說不定還有特恩,本侯先給你提個醒。”
方信苦笑,隻得說著:“為朝廷效命,自然不辭。”
這魯侯,其實富貴榮華,全在於朝廷,自然忠誠於朝廷,但是如說全忠,也不盡然,比如說,皇帝一死,他就立刻斬殺嚴敏,毫不猶豫,自非純臣——以後種種,也自然為家族和後世考慮,不過,這才是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