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如溫新博所說,他的父母都是很溫和的人,加上早年溫母對何曦有好感,一見麵就熱情和她聊天,在廚房裏忙活的倒成了溫父和溫新博。
溫母笑笑說,他們家男人下廚房比較常見。
何曦心生羨慕,這種和睦的相處方式在潯郡很少見。那裏的男人大多數都覺得洗衣做飯、照顧孩子是女人的天職,他們隻負責掙錢。實際上掙的錢不多,還對妻子指手畫腳的,很讓人煩。
當年她去相親,沒少遇見一上來就問她會不會做飯類似這種低級問題的男人。
那會兒還比較年輕,又是名校畢業,底氣足,何曦張口就說不會,手是用來畫畫的,家務都是父母做的。
很多相親就是這樣草草收場,沒了後續,以至於後來不理解她的何母指責她眼光高。
再後來,她在網上看到一些相親的段子,大多數都是男生一上來就炫耀自己有車有房,工資怎麽著,就缺個媳婦。
女生心情好的話就一笑而過,心情不好時就直接反駁說我知道你缺個保姆,然後拎包就走。
現在想起來還覺得搞笑。
溫母雖然已經年過半百,但思想卻是與時俱進的,在和她聊天的過程中,何曦深刻感受到了這一點。
她不像傳統的家庭婦女,一輩子就圍著丈夫和孩子轉。她說,溫父是她的大學導師,當年兩個人結婚生完孩子她就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自己該上班就上班,該畫畫就畫畫,孩子是兩個人的事情,她從來不自己解決。就因為這樣,後來的她才抓住了去國外進修的機會,有了今天的成就。
何曦骨子裏佩服她這種性子,也羨慕她現在的生活,仿佛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理想生活的現實版,不由得打心底為她點讚。
即將開飯之前,溫母有意有所指地說,溫新博沿襲了當年他們的風格,找對象從學生群裏找,她似乎已經看到了溫新博的未來。
這一席聽似開玩笑的話,何曦聽著臉一下子就紅了,羞怯地低著頭輕聲應和。
吃飯的氛圍還算融洽,溫父和溫母時不時說點溫新博小時候的事活躍氣氛,看得出二老對何曦還是比較看好的。
溫新博此前有向父母說了一些何曦的情況,但他很清楚有些事情估計自己的父母接受不了,就選擇了隱瞞,那些過去,他連何曦都不想說,就更別說父母了。
父母能接受何曦,他懸著的心也暫時迴歸正常的位置。
溫新博的父母獨自住在一套房子裏,而溫新博住的是學校分配的房子,兩家的距離說遠不遠說近不近,一個來迴差不多兩個小時。吃完飯,聊了會兒天,溫新博就提議送何曦迴家,臨走時,二老叮囑溫新博常帶何曦過來吃飯。
得到長輩的支持,何曦算是鬆了一口氣。出來之後心情不錯,主動挽上溫新博的手,身子微微貼在他的手臂上。
溫新博扭頭沖她微笑,用另一隻手愛憐地揉了揉她的頭髮。原本從家門口到小區停車場十多分鍾的路程,因為身邊多了一個心靈相惜的人變得不再單調乏味。
「畫展是明天,要不要第一時間去?」車子駛出小區,上了四環主幹道溫新博問。
何曦略做思考,想想明天是學生們一個月一次的考試,去畫室把靜物擺好,然後說說要求就沒她什麽事了,去,倒也可以。
「可以啊,你要是有時間的話。」她的好心情完全顯露在輕快的語調中。
「行,那就定了,明天我去接你,去畫室還是家裏?」溫新博一手握住方向盤,一手握住何曦的手,趁著等紅綠燈的片刻調皮地撓了撓她掌心的同時湊到她的耳際哈了一口氣,咬字曖昧地說:「今天你的香水味很好聞。」
話題轉移之迅速讓何曦措手不及,溫熱的氣息漸漸引爆身體裏蠢蠢欲動的悸動,她緊繃著身子,一動也不敢動。
她不再是妙齡少女,卻仍被溫新博出其不意的挑逗與曖昧撩得神魂顛倒,乃至整顆心髒都在顫抖,暈乎乎的,仿佛偷喝了香醇的紅酒,享受的同時也備受折磨。
突然,背後傳來一陣刺耳的喇叭聲,溫新博斂了斂神,唇角浮現一抹揶揄,緊握著何曦的手,發動車子。
舉辦畫展的地方是一個藝術區,在雁城的東北麵,由老電子工業區改造而成。隨著藝術家、文化機構的進駐,逐漸發展成為畫廊、藝術中心、藝術家工作室、設計公司、餐飲酒吧等各種空間的聚合,形成了具有國際化色彩的藝術聚落,每年都有數不勝數的展覽在這裏舉行。
由於是工作日,從北二環開車到東五環的路比擁堵,不到一個小時的車程足足開了一個半小時。
好在因為是開展的第一天,人不算很多。兩個人拿著票就互相牽著手往裏走。
何曦已經很久沒有觀看畫展,在潯郡別說是畫展,就連一個油畫俱樂部都沒有。
在還沒有達到一定境界之前,要是不能及時到強烈的藝術氛圍裏補充能量很快就會對藝術失去興致,慢慢的,骨子裏的追求就消失了。
何曦暗暗慶幸,在最關鍵的時刻重新迴到這個圈子裏,腳踩在鋪著地毯的展覽廳裏,她的心境頗為平靜,走到畫作之前駐足,凝望。
她的神情,乃至整個靈魂仿佛都飄蕩在畫作之間,靜心感受作者的用筆,用色,他所表達的感情,他畫裏的故事。
藝術是相通的,就像每一本小說的背後隱藏著另一個故事一樣,每一幅油畫的背後也隱藏著一個故事,或悽美,或動人……
在畫作間遊走,某個瞬間何曦忽然想到自己第一次看到溫新博的畫,她自己也搞不清楚什麽緣故,反正在看到他的畫的瞬間,自己的心就像現在一樣是飄著的,特別渴望進入他的內心世界,想探究他內心的秘密。
再後來,經過溝通,她驚訝地發現,原來她的所想,正是溫新博的所想,一分不差。心意相通在那一刻逐漸拉近兩顆心的距離。
那些微妙的感情慢慢地醞釀,發酵,直到今天發出醇香迷人的味道。
他們都很慶幸,兜兜轉轉又重新融入彼此,這一世註定糾纏不清。
</br>
正如溫新博所說,他的父母都是很溫和的人,加上早年溫母對何曦有好感,一見麵就熱情和她聊天,在廚房裏忙活的倒成了溫父和溫新博。
溫母笑笑說,他們家男人下廚房比較常見。
何曦心生羨慕,這種和睦的相處方式在潯郡很少見。那裏的男人大多數都覺得洗衣做飯、照顧孩子是女人的天職,他們隻負責掙錢。實際上掙的錢不多,還對妻子指手畫腳的,很讓人煩。
當年她去相親,沒少遇見一上來就問她會不會做飯類似這種低級問題的男人。
那會兒還比較年輕,又是名校畢業,底氣足,何曦張口就說不會,手是用來畫畫的,家務都是父母做的。
很多相親就是這樣草草收場,沒了後續,以至於後來不理解她的何母指責她眼光高。
再後來,她在網上看到一些相親的段子,大多數都是男生一上來就炫耀自己有車有房,工資怎麽著,就缺個媳婦。
女生心情好的話就一笑而過,心情不好時就直接反駁說我知道你缺個保姆,然後拎包就走。
現在想起來還覺得搞笑。
溫母雖然已經年過半百,但思想卻是與時俱進的,在和她聊天的過程中,何曦深刻感受到了這一點。
她不像傳統的家庭婦女,一輩子就圍著丈夫和孩子轉。她說,溫父是她的大學導師,當年兩個人結婚生完孩子她就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自己該上班就上班,該畫畫就畫畫,孩子是兩個人的事情,她從來不自己解決。就因為這樣,後來的她才抓住了去國外進修的機會,有了今天的成就。
何曦骨子裏佩服她這種性子,也羨慕她現在的生活,仿佛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理想生活的現實版,不由得打心底為她點讚。
即將開飯之前,溫母有意有所指地說,溫新博沿襲了當年他們的風格,找對象從學生群裏找,她似乎已經看到了溫新博的未來。
這一席聽似開玩笑的話,何曦聽著臉一下子就紅了,羞怯地低著頭輕聲應和。
吃飯的氛圍還算融洽,溫父和溫母時不時說點溫新博小時候的事活躍氣氛,看得出二老對何曦還是比較看好的。
溫新博此前有向父母說了一些何曦的情況,但他很清楚有些事情估計自己的父母接受不了,就選擇了隱瞞,那些過去,他連何曦都不想說,就更別說父母了。
父母能接受何曦,他懸著的心也暫時迴歸正常的位置。
溫新博的父母獨自住在一套房子裏,而溫新博住的是學校分配的房子,兩家的距離說遠不遠說近不近,一個來迴差不多兩個小時。吃完飯,聊了會兒天,溫新博就提議送何曦迴家,臨走時,二老叮囑溫新博常帶何曦過來吃飯。
得到長輩的支持,何曦算是鬆了一口氣。出來之後心情不錯,主動挽上溫新博的手,身子微微貼在他的手臂上。
溫新博扭頭沖她微笑,用另一隻手愛憐地揉了揉她的頭髮。原本從家門口到小區停車場十多分鍾的路程,因為身邊多了一個心靈相惜的人變得不再單調乏味。
「畫展是明天,要不要第一時間去?」車子駛出小區,上了四環主幹道溫新博問。
何曦略做思考,想想明天是學生們一個月一次的考試,去畫室把靜物擺好,然後說說要求就沒她什麽事了,去,倒也可以。
「可以啊,你要是有時間的話。」她的好心情完全顯露在輕快的語調中。
「行,那就定了,明天我去接你,去畫室還是家裏?」溫新博一手握住方向盤,一手握住何曦的手,趁著等紅綠燈的片刻調皮地撓了撓她掌心的同時湊到她的耳際哈了一口氣,咬字曖昧地說:「今天你的香水味很好聞。」
話題轉移之迅速讓何曦措手不及,溫熱的氣息漸漸引爆身體裏蠢蠢欲動的悸動,她緊繃著身子,一動也不敢動。
她不再是妙齡少女,卻仍被溫新博出其不意的挑逗與曖昧撩得神魂顛倒,乃至整顆心髒都在顫抖,暈乎乎的,仿佛偷喝了香醇的紅酒,享受的同時也備受折磨。
突然,背後傳來一陣刺耳的喇叭聲,溫新博斂了斂神,唇角浮現一抹揶揄,緊握著何曦的手,發動車子。
舉辦畫展的地方是一個藝術區,在雁城的東北麵,由老電子工業區改造而成。隨著藝術家、文化機構的進駐,逐漸發展成為畫廊、藝術中心、藝術家工作室、設計公司、餐飲酒吧等各種空間的聚合,形成了具有國際化色彩的藝術聚落,每年都有數不勝數的展覽在這裏舉行。
由於是工作日,從北二環開車到東五環的路比擁堵,不到一個小時的車程足足開了一個半小時。
好在因為是開展的第一天,人不算很多。兩個人拿著票就互相牽著手往裏走。
何曦已經很久沒有觀看畫展,在潯郡別說是畫展,就連一個油畫俱樂部都沒有。
在還沒有達到一定境界之前,要是不能及時到強烈的藝術氛圍裏補充能量很快就會對藝術失去興致,慢慢的,骨子裏的追求就消失了。
何曦暗暗慶幸,在最關鍵的時刻重新迴到這個圈子裏,腳踩在鋪著地毯的展覽廳裏,她的心境頗為平靜,走到畫作之前駐足,凝望。
她的神情,乃至整個靈魂仿佛都飄蕩在畫作之間,靜心感受作者的用筆,用色,他所表達的感情,他畫裏的故事。
藝術是相通的,就像每一本小說的背後隱藏著另一個故事一樣,每一幅油畫的背後也隱藏著一個故事,或悽美,或動人……
在畫作間遊走,某個瞬間何曦忽然想到自己第一次看到溫新博的畫,她自己也搞不清楚什麽緣故,反正在看到他的畫的瞬間,自己的心就像現在一樣是飄著的,特別渴望進入他的內心世界,想探究他內心的秘密。
再後來,經過溝通,她驚訝地發現,原來她的所想,正是溫新博的所想,一分不差。心意相通在那一刻逐漸拉近兩顆心的距離。
那些微妙的感情慢慢地醞釀,發酵,直到今天發出醇香迷人的味道。
他們都很慶幸,兜兜轉轉又重新融入彼此,這一世註定糾纏不清。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