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八月進入九月之後,饑民湧入不其縣的數量突然暴增,懸掛在縣衙役黑板上的坐標曲線陡峭起來。


    李斯、孫燦、張桐等眉頭緊皺,都在看著司馬孔明。


    饑民數量增加,那就意味著吃飯的人多了起來,消耗的糧食也要多,雖然沒收三大家的糧庫,今年糧食供應不成問題。


    但是,明年呐?


    如果人數繼續增加,司馬孔明能不能負擔得了,就成了大問題。


    地瓜能不能收獲,收獲多少,這些人都沒有經曆過,甚至會不會絕產,現在還難說呐。


    司馬孔明不怕人多,他就是想多救一些人,前提是不要超出極限值。


    他不是有空間嘛,跑迴去偷不就得了?


    司馬孔明可不傻,頻繁做一件事若不暴露那才是怪事。


    最近一次迴去搞得有些過分,估計那邊糧庫炸了鍋,肯定會密集排查一切線索。


    司馬孔明看看開始陡峭的曲線,對眾人說:“估計臨縣大多數民眾熬不住了,再加上不其縣的情況已經傳到了周邊,人流肯定往不其縣這邊走。來就來吧,我們要做的是,做好準備,盡量接納饑民。”


    不錯,不其縣東北有觀陽、長廣兩縣,北麵有北海郡的壯武縣,西麵有黔陬、夷安,這幾個先的人首先會湧入不其縣。


    孫燦憂心忡忡地說:“怕就怕人流太集中,小小的不其縣嘩啦一下子擠滿了人,萬一糧食消耗完畢,這個冬天和明年該怎麽過?”


    “再堅持一個月就要收獲了,到那時養活幾個縣的人絕沒有問題。現在就要做好準備,寒露前大麵積收獲。不要擔心人多,不其縣需要大量的人口,工業、農業哪一樣都離不開人,民團也要擴大,明年開春就有用武之地。”


    司馬孔明如此有信心,讓在場的人很驚訝,糧食有那麽大的產量嗎?


    這玩意兒光說不行,他們誰也沒見過地瓜能產多少,就算發揮想象力,恐怕也不敢想太多。


    “諾,老板。”


    老板既然這樣說,當手下的隻能照辦。


    司馬孔明不再說人口這件事,目光轉向了蘇平:“造船廠的選址確定好了吧?今年做好準備,爭取明年開工。”


    造船是為了捕魚,這個時代沿海也有捕魚的人,但規模普遍很小,也僅限於在海邊作業。


    出於對大海的畏懼,人們還沒有征服海洋。


    海洋有豐富的資源,發展捕撈業不僅能提供食物,而且還給這個時代的人提供蛋白質。


    同時,隨著航海技術的進步,司馬孔明準備培養一支海上軍隊。


    蘇平負責工匠這一塊,工業項目就是他的責任:“按照老板的意圖,廠址在建設過程中,一定按時完成。”


    所謂的廠址,無非就是後世城市所在地,膠州灣是一個天然良港,選擇在哪個位置再好不過了。


    甚至,司馬孔明打算在忙過這一陣子之後,選擇一處風光好的位置,給自己建造一個休閑去處。


    司馬孔明點點頭,又對孫燦說:“鹽兵隊伍組建好了吧,今天正好有空,去看看曬鹽的場地吧。”


    司馬孔明之所以組建鹽兵,那是為了壟斷曬鹽的秘密,從食鹽中獲取超額利潤。如果曬鹽的方法太早暴露出去,這種沒有多大技術含量的方法很快就會被別人學去。


    所以,曬鹽場附近必須是無人區,再加上鹽兵布防,泄露秘密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所謂鹽兵,無非就是配備武器的鹽工,即操練又生產。


    司馬孔明知道,曬鹽法早晚會暴露,但越晚暴露就越有利於自己獲取超額利潤。


    漢代一石鹽八百錢,一隻羊才三百到五百錢,可見鹽的價格昂貴。


    安排了不其縣這邊的事,司馬孔明與孫燦,再加上武安國和幾個護衛,一行人騎著戰馬出了城,向東奔馳。


    司馬孔明看中的鹽場位置,就在不其縣東部的海邊。


    這裏有一個半島,後世的當地人習慣稱之為島裏,這個半島與大陸連接處有一片大麵積的灘塗,後世六七十年代這裏本來就是一個大型鹽場。


    到了目的地,司馬孔明對孫燦說:“看見沒有,海邊這一片灘塗就是一個製鹽的好地方,人煙稀少,也有利於保守秘密。讓鹽兵駐紮在這裏,周邊全部化為封鎖區。”


    孫燦放眼望去,感慨滴說:“這地方好大啊,五百鹽兵布置開有點稀疏。”


    司馬孔明搖搖頭說:“外圍在主要路徑設卡阻止人進入,其他地方按時巡邏,不需要太多的人。”


    “這樣倒是可以,下一步怎麽辦?”


    司馬孔明解釋說:“其實很簡單,讓鹽兵平整這裏的場地,圍成一塊塊田地一樣的池子,利用大海漲潮的時間引海水並放入池子,讓太陽的暴曬,再加上風的蒸發。經日曬蒸發水分到一定程度時,再把海水倒入結晶池,繼續日曬,海水就會成為食鹽的飽和溶液,再曬就會逐漸析出食鹽來。這時得到的晶體就是我們常見的粗鹽。”


    孫燦大吃一驚:“製鹽就這麽簡單?”


    “你以為有多麽複雜?要不然我會讓你組織鹽兵,這玩意兒一看就會,找個海邊灘塗就能夠生產,等到別人都會了,咱去賺誰的錢?”


    現在孫燦算徹底明白了,尼瑪,如果沒有人把守,明年所有的人都知道製鹽的方法。


    “不行啊,鹽兵還太少,在增加五百人吧?”


    “隨你,既然這件事你負責,多寡你自己看著辦。有一點要注意,鹽兵的住房要選擇高一點的位置,別讓大浪給卷走。”


    這種事司馬孔明才不操心,他隻動嘴,具體怎麽辦自有手下人搭理。


    孫燦選了一處高地,將周邊的環境畫了一個草圖,迴去還要研究一番。


    “老板,迴頭就安排人員進駐,爭取今年建好池子,明年開春就可以曬鹽了。嗬嗬,好期待啊,以前看人家煮鹽,費老勁了。怎麽就那麽笨,多簡單的辦法。”


    司馬孔明笑著指了指孫燦:“你這是知道了,現在說人家笨似乎沒有道理吧。”


    “嘿嘿......”


    誰都知道食鹽的珍貴,到了神仙這裏就不算是個難事,一句話解決了大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司馬孔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道俯臥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道俯臥撐並收藏三國司馬孔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