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或不會在曹營待太久,190年正月,討董聯盟就要起義兵攻伐董卓
“哈哈哈哈!孟德兄昨晚對於天下大勢的高談闊論還真是令或為之神往。”荀或一出營帳就看見昂首闊步而來的曹操。
第二天日上三竿,兩個喝的醉醺醺的狗東西才徹底醒來。
實際上在確認二人不會發酒瘋之後,瑪狃拉已經派人將這二人分別送迴各自營帳休息。
畢竟是自己的主人,雖然極度丟人,但也不好就這麽完全放著不管。
因此曹操和荀或才沒有在同一個營帳中以非常不雅觀的姿勢醒來。
“哈哈哈哈!解若之言實在謬讚了,反倒是解若關於天下英雄的品評讓孟德神往不已。”曹操反過來誇讚荀或道。
很顯然,這兩位狗東西的確還都記得昨天晚上談話談到了最後究竟發生了什麽。
總不能和別人說——我們倆談女人的好處談到了深夜——那多沒麵子。
曹操這裏不但帶著夏侯兄弟,荀或這邊也有老管家和剛剛收為麾下的手下老一。
當然,現在的老一也可以被稱為荀一。
因此,兩個狗東西一見麵就達成了共識,一定要使勁誇,誇到自己都相信為止。
隻要自己相信了,就證明我們昨晚沒有說什麽胡話!
而這看到夏侯兄弟眼中……
兩兄弟當即對視一眼,互相確認了對方的意圖。
‘嘶!原來這荀或智謀竟如此受主公推崇。’
‘必要為主公留下此等助臂!’
與此同時,跟隨在荀或眼中的荀一眼底也閃過一絲異色。
‘想不到這位家主竟讓能讓諸侯折服,不知道跟隨他究竟是福是禍。’
而安頓好了荀氏家眷,過來跟在荀或身邊的老管家則是麵色平靜的掩飾內心的不屑。
‘就連慈明公都看不透的三公子,也是你這閹人之後可以招攬的?’
不過在場的管家與荀一都不能在這種場合說話,因此隻有夏侯兄弟能夠出言。
“公子智謀淵早有耳聞,若能與公子勠力同心,必然能夠攻克虎牢,勤王討逆!”
夏侯淵顯然還是比較有文化的,沒有明說什麽跟著我主公幹怎麽怎麽好,而是站在大義的名分上。
就算荀或拒絕,也隻能婉拒,不能明說。
“哈哈,妙才不必多說,操昨日早已與解若相談,隻可惜荀司徒困於京畿,解若憂父心切,暫不能與我等共同討逆。”曹操趕在荀或拒絕之前,先幫助荀或表明了態度。
“妙才兄,實在抱歉,或憂心大人,隻得前往京畿,以董賊之狠辣,若討董諸侯中有家眷在洛陽,必會被董賊誅殺,以儆效尤。”荀或為自己辯解道。
當然,此時人雖然不在,但是謀劃卻可以出,“此次諸侯討董,或建議義兵齊聚酸棗,聯盟號令天下,立盟主以號令天下諸侯,南北雙關誘攻,聯軍主力以雷霆之勢攻汜水克虎牢。”
曆史上討董聯軍……還不如演義,雖然兵分多路,但打的都不咋地,而且酸棗大營的諸侯的確特別水,曹操氣的直罵粗口。
所以荀或還不如借曹操的手,讓這個世界往三國演義的劇情上靠,至少酸棗會盟能夠增加很多人的聲望,尤其是劉備的聲望。
“董賊妄圖一戰而定天下,虎牢關外便是其折戟埋骨之地!”曹操這句話說的擲地有聲。
昨天荀或忽悠曹操,將董卓的“目的”說了出來,那麽應對的最好辦法其實就是和董卓死磕一次,贏了就贏,輸了也要讓董卓傷筋動骨。
不然酸棗大營實力不濟被董卓一次剿滅,那即便分兵多路圍困洛陽也於事無補。
見曹操有所思慮,荀或便進行下一步計劃,一個增強劉備的計劃。
因此,荀或繼續說道,“還有一事望孟德公牢記,討董聯軍必須有劉姓皇親,最好有多位漢室宗親,以為正統。”
劉姓舉兵討伐中央隻要成功了都不叫造反,隻要我這邊的漢室宗親夠多,那就能在麵子上過得去,就更能壯大聲勢。
正史上參加討董聯軍的諸侯根本沒有十八路,隻有十路聯軍,這其中還有八路是四世三公袁家的。
所以荀或必須讓這聲勢更大一些。
“即便諸侯無法派兵參加,亦可修書一封或派人前來,於酸棗共聚大義!”
“屆時還望孟德兄提醒各路諸侯,若為盟主,則家眷必為董卓所害,或雖在洛陽,可幫襯一二,但必須提前告知消息,否則亦是無能為力。”
當然給袁紹使絆子的事情還是不能忘,討董聯軍盟主的位置實在太過耀眼,給了袁紹更是如虎添翼,但是聯軍一半都是他四世三公袁家門人,就連記載中唯一的宗親劉岱都是袁家小弟。
而現在的曹操早就被荀或種下了與袁紹之間的嫌隙,隻要在推舉盟主之前將此事挑明。
你在這以孝治天下的大漢,以父老宗族之死來換取盟主之位,必為天下唾棄。
已經有人告訴你,當了盟主一定會死爹,你還去當盟主。
老子可以不管兒子的性命,為了大漢大義滅親,可你兒子這麽幹就不行。
沒了聯軍盟主的光環,袁紹想要吞並冀州雄踞北方,還要多費一番功夫,這就像是狗策劃往版本最強英雄身上砍了一刀,硬生生將一個buff給砍掉了。
而劉備若是能夠被單獨提成一路諸侯——讓他去霍亂南方是荀或必然要進行的謀劃之一。
“董賊不除,天下不寧,解若此去還望多加小心。”曹操上前一步,握緊荀或的雙手。
那眼中燃燒的火焰,是對大漢忠貞熱血。
荀或鄭重的點了點頭,“或此去,名為看望我家大人,實為聯軍充作內應,若事可為,必將董卓斬於大殿之上!”
反正這個時候是賺名聲的好時候,隻要告訴了曹操,讓人知道了,那麽討董結束之後,他荀或的名聲絕對不會小於任何一路諸侯。
大漢忠臣的帽子是跑不掉了,運作的好還能得到衣帶詔什麽的。
不,隻要進入皇宮和皇帝獨處過,甚至不需要和皇帝獨處,甚至隻需要進了洛陽城,那荀或就可以說自己有衣帶詔。
隻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隻要膽子大,******!
“哈哈哈哈!孟德兄昨晚對於天下大勢的高談闊論還真是令或為之神往。”荀或一出營帳就看見昂首闊步而來的曹操。
第二天日上三竿,兩個喝的醉醺醺的狗東西才徹底醒來。
實際上在確認二人不會發酒瘋之後,瑪狃拉已經派人將這二人分別送迴各自營帳休息。
畢竟是自己的主人,雖然極度丟人,但也不好就這麽完全放著不管。
因此曹操和荀或才沒有在同一個營帳中以非常不雅觀的姿勢醒來。
“哈哈哈哈!解若之言實在謬讚了,反倒是解若關於天下英雄的品評讓孟德神往不已。”曹操反過來誇讚荀或道。
很顯然,這兩位狗東西的確還都記得昨天晚上談話談到了最後究竟發生了什麽。
總不能和別人說——我們倆談女人的好處談到了深夜——那多沒麵子。
曹操這裏不但帶著夏侯兄弟,荀或這邊也有老管家和剛剛收為麾下的手下老一。
當然,現在的老一也可以被稱為荀一。
因此,兩個狗東西一見麵就達成了共識,一定要使勁誇,誇到自己都相信為止。
隻要自己相信了,就證明我們昨晚沒有說什麽胡話!
而這看到夏侯兄弟眼中……
兩兄弟當即對視一眼,互相確認了對方的意圖。
‘嘶!原來這荀或智謀竟如此受主公推崇。’
‘必要為主公留下此等助臂!’
與此同時,跟隨在荀或眼中的荀一眼底也閃過一絲異色。
‘想不到這位家主竟讓能讓諸侯折服,不知道跟隨他究竟是福是禍。’
而安頓好了荀氏家眷,過來跟在荀或身邊的老管家則是麵色平靜的掩飾內心的不屑。
‘就連慈明公都看不透的三公子,也是你這閹人之後可以招攬的?’
不過在場的管家與荀一都不能在這種場合說話,因此隻有夏侯兄弟能夠出言。
“公子智謀淵早有耳聞,若能與公子勠力同心,必然能夠攻克虎牢,勤王討逆!”
夏侯淵顯然還是比較有文化的,沒有明說什麽跟著我主公幹怎麽怎麽好,而是站在大義的名分上。
就算荀或拒絕,也隻能婉拒,不能明說。
“哈哈,妙才不必多說,操昨日早已與解若相談,隻可惜荀司徒困於京畿,解若憂父心切,暫不能與我等共同討逆。”曹操趕在荀或拒絕之前,先幫助荀或表明了態度。
“妙才兄,實在抱歉,或憂心大人,隻得前往京畿,以董賊之狠辣,若討董諸侯中有家眷在洛陽,必會被董賊誅殺,以儆效尤。”荀或為自己辯解道。
當然,此時人雖然不在,但是謀劃卻可以出,“此次諸侯討董,或建議義兵齊聚酸棗,聯盟號令天下,立盟主以號令天下諸侯,南北雙關誘攻,聯軍主力以雷霆之勢攻汜水克虎牢。”
曆史上討董聯軍……還不如演義,雖然兵分多路,但打的都不咋地,而且酸棗大營的諸侯的確特別水,曹操氣的直罵粗口。
所以荀或還不如借曹操的手,讓這個世界往三國演義的劇情上靠,至少酸棗會盟能夠增加很多人的聲望,尤其是劉備的聲望。
“董賊妄圖一戰而定天下,虎牢關外便是其折戟埋骨之地!”曹操這句話說的擲地有聲。
昨天荀或忽悠曹操,將董卓的“目的”說了出來,那麽應對的最好辦法其實就是和董卓死磕一次,贏了就贏,輸了也要讓董卓傷筋動骨。
不然酸棗大營實力不濟被董卓一次剿滅,那即便分兵多路圍困洛陽也於事無補。
見曹操有所思慮,荀或便進行下一步計劃,一個增強劉備的計劃。
因此,荀或繼續說道,“還有一事望孟德公牢記,討董聯軍必須有劉姓皇親,最好有多位漢室宗親,以為正統。”
劉姓舉兵討伐中央隻要成功了都不叫造反,隻要我這邊的漢室宗親夠多,那就能在麵子上過得去,就更能壯大聲勢。
正史上參加討董聯軍的諸侯根本沒有十八路,隻有十路聯軍,這其中還有八路是四世三公袁家的。
所以荀或必須讓這聲勢更大一些。
“即便諸侯無法派兵參加,亦可修書一封或派人前來,於酸棗共聚大義!”
“屆時還望孟德兄提醒各路諸侯,若為盟主,則家眷必為董卓所害,或雖在洛陽,可幫襯一二,但必須提前告知消息,否則亦是無能為力。”
當然給袁紹使絆子的事情還是不能忘,討董聯軍盟主的位置實在太過耀眼,給了袁紹更是如虎添翼,但是聯軍一半都是他四世三公袁家門人,就連記載中唯一的宗親劉岱都是袁家小弟。
而現在的曹操早就被荀或種下了與袁紹之間的嫌隙,隻要在推舉盟主之前將此事挑明。
你在這以孝治天下的大漢,以父老宗族之死來換取盟主之位,必為天下唾棄。
已經有人告訴你,當了盟主一定會死爹,你還去當盟主。
老子可以不管兒子的性命,為了大漢大義滅親,可你兒子這麽幹就不行。
沒了聯軍盟主的光環,袁紹想要吞並冀州雄踞北方,還要多費一番功夫,這就像是狗策劃往版本最強英雄身上砍了一刀,硬生生將一個buff給砍掉了。
而劉備若是能夠被單獨提成一路諸侯——讓他去霍亂南方是荀或必然要進行的謀劃之一。
“董賊不除,天下不寧,解若此去還望多加小心。”曹操上前一步,握緊荀或的雙手。
那眼中燃燒的火焰,是對大漢忠貞熱血。
荀或鄭重的點了點頭,“或此去,名為看望我家大人,實為聯軍充作內應,若事可為,必將董卓斬於大殿之上!”
反正這個時候是賺名聲的好時候,隻要告訴了曹操,讓人知道了,那麽討董結束之後,他荀或的名聲絕對不會小於任何一路諸侯。
大漢忠臣的帽子是跑不掉了,運作的好還能得到衣帶詔什麽的。
不,隻要進入皇宮和皇帝獨處過,甚至不需要和皇帝獨處,甚至隻需要進了洛陽城,那荀或就可以說自己有衣帶詔。
隻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隻要膽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