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堂擺出了如此大陣仗,率兵氣勢洶洶的進駐寧波府,好像是要開打,其實完全沒有遭到任何正麵抵抗。


    甚至還有知府沈愷帶著本地官員,按照正常的上司駕到官場禮儀,出城迎接秦中堂。


    秦中堂也不能無視禮節,受了沈知府拜見,又環視四周後發現,現場隻有官員,沒有地方士紳代表。


    於是便問道:“為何不見本地士紳前來迎接本中堂?”


    沈知府無語,你秦中堂哪來的臉問這句話?地方士紳為什麽不願意出席迎接儀式,你秦中堂難道心裏沒數麽?


    你秦中堂如此咄咄逼人,與地方豪族關係都勢成水火了,還指望別人能以禮相待的迎接你?


    秦德威又問道:“企圖毆殺幕府專員,縱火焚燒官船的張姓人犯,可曾捉拿歸案?”


    沈知府並不想迴答這個問題,但又不能不迴答,很無奈的說:“該張姓人犯已經逃亡,暫時不知下落。”


    對於地方豪族來說,隱匿個把人犯實在不算多大的事情。


    秦中堂怒道:“該張姓人犯已經是第二次焚燒幕府官船,甚至還變本加厲,企圖毆殺幕府專員!


    這樣喪心病狂的重犯,為何能輕易逃亡?是不是被張家所隱匿庇護?”


    沈知府還是很無奈的說:“沒有實據可以證明,張家協助了該張姓人犯逃匿。”


    最關鍵是,張啟書與張家的話事人張時行關係不錯。


    而張時行有個兄長叫張時徹,官至從三品,還有個叔叔叫張邦奇,剛當上大學士。


    所以區區一個知府,怎麽去查張家?


    但是對秦中堂的脾氣,沈知府也是很了解了,正忐忑不安的時候,秦中堂卻沒有在人犯逃匿問題上糾纏,又問起了其它事情。


    “先前我諭示寧波府解散鄉兵,可曾執行了?”秦德威又問道。


    沈知府硬著頭皮答道:“毆打幕府專員,並有焚燒幕府官船嫌疑的那隊鄉兵,已經全部被解散。”


    這下輪到秦中堂無語了,他預想了很多種答案,但還是沒想到會聽到這樣的迴答,這簡直就是侮辱自己的智商!


    秦德威按住了火氣,冷冷的問道:“其它為惡一方的鄉兵呢?”


    沈知府感覺,與其迴答這個問題,還不如繼續聊聊張姓重犯逃匿的問題。


    便照搬了本地豪族的原話說:“那些首領認為,組建鄉兵是奉了朝廷之命,又是自行募捐,未曾花費官銀,幕府無權解散。”


    秦德威沒有生氣,反而歎了口氣,對沈知府問道:“是不是本中堂太過於善良,讓某些人產生了不該有的錯覺?”


    沈知府忍不住反問道:“那秦中堂你又能怎麽樣?”


    再仔細想想,本地那些豪族如今的表現,確實是有點耍光棍的意思了。


    反正你秦中堂再怎麽樣,終究也是個朝廷命官,不可能把他們這些士紳都砍了,或者一把火都燒了。


    反正他們這些當地豪族,也不指望從你秦中堂這裏得到什麽好處了,那就無欲則剛!


    秦中堂入城後,直接帶著五百遼東親兵進駐了原寧波衛的衙署,打前站的幕府代表陳鳳早就將衙署改造的差不多了。


    其餘軍兵則安排在各處營房,基本也都是屬於寧波衛的,


    沒有地方名流來拜訪,秦中堂行轅大門前冷清了不少,本地沒人搭理秦中堂,隻有幾個老熟人們來陪著說話。


    市舶司馮老爺端著茶盅,搖頭晃腦的說:“秦板橋啊,你這次針對寧波府的策略錯了。”


    秦德威愕然望著馮恩,你馮老爺最近是不是飄了?竟然敢指摘自己錯了?


    又聽到馮老爺說:“憑我多年在地方為官的經驗,不得不勸你一句,一味高壓並不可取啊。”


    秦德威就好奇的問道:“那你又有什麽高見?”


    馮老爺毫不猶豫的說:“關於這個問題,我也深思熟慮過。認為拉一批,打一批,挑動互鬥,才是王道!”


    秦德威冷哼一聲,借用了馮老爺當年經常說的一句話:“你在教我做事?”


    馮老爺連忙說:“就算你不做,也早有人做了!據我監視,最近嚴世蕃與楊家往來頻繁!


    在我想來,這就是嚴世蕃正在拉攏楊家!連嚴世蕃都能明白的道理,你怎麽就執迷不悟?”


    秦德威有點糊塗,馮老爺說了這一大堆,目的是什麽?


    馮恩繼續說:“我的意思就是,那嚴世蕃就是個吃裏扒外的!一邊享受你給他的好處,一邊又與外人勾勾搭搭。


    你不如將發放核銷船引的權力交給我,我肯定比嚴世蕃更令人放心!”


    秦德威:“.”


    繞了半天,原來是這個意思?給嚴世蕃打小報告和上眼藥?


    想不到啊想不到,你馮老爺這個濃眉大眼的,居然也學會了爭權奪利。


    馮恩被秦德威看得臉皮有點掛不住,“其實也不是我非要如何,實在是有苦衷的。


    我老家鬆江府那邊也是靠海的,而且織業發達,距離寧波府也不算遠。


    所以就有鄉親找了過來,說是也想跑海為生,想求點方便和好處,起碼多發點船引。”


    秦德威恍恍惚惚,官場果然是個大染缸,馮老爺居然也學會以權謀私了。


    馮老爺還是有點不好意思,又岔開了話題說:“雖然我有點私心,但說的也是事實。


    你這樣繼續對寧波高壓下去,也許就得不償失了,未來局勢必定千瘡百孔。


    有句話說,將欲取之,必先與之。你秦板橋也不能一點利益都不放,有了利益關聯,才好拿捏別人啊!


    我聽說了,寧波本地豪族不會與你正麵對抗,但也不會聽從你的諭令,與不會與你有任何合作。


    你如果想在寧波破局,打開新局麵,就隻能按照我說的去做。”


    正在這時候,把守大門的親兵進來稟報說:“有個自稱徐銓的人,在門外遞帖子求見!”


    徐銓就是徐惟學的另一個名字,是秦中堂布下的棋子。


    不過秦中堂還是愣了愣,沒想到徐惟學會現在來求見,想必是有火急的事情。


    難道說雙嶼島的防禦出現了破綻?但如果真這樣,徐惟學送一封書信過來就行了,他本人還要負責當內應,何必親自跑到寧波城來提前邀功?


    我知道這兩天差著字數,明天白天補上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小學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輕風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輕風去並收藏大明小學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