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十四年這撥人裏,秦德威肯定是個近乎非人類的異數,其他混的比較好的就是趙貞吉和許穀這兩個同樣出身翰林、數次給秦德威代筆編書的人了。
趙貞吉今年被弄到了吏部文選司員外郎位置上,許穀仍以翰林身份在軍機處值班,都是很要害的官職。
其餘熟人裏,陳鳳這樣的沒有翰林身份加成,按官場規矩想快也很難快,如今先跟著秦德威當幕府屬官,積攢資曆後再升遷。
至於眼前冒出來的三勇士童翰成、高應冕、張瀚這樣的,其實都算是正常人範疇。
嘉靖十四年到現在也不過六年,一般同年還都在六七品的官位上撲騰,跟秦德威差距實在有點遠。
所以秦德威並不是故意推托什麽,關於這三哥們的遭遇,秦德威真的是不知情。
一個主要精力用於和嚴閣老、屠總憲撕逼的人,啊不,主要精力放在國家大政方針上麵的人,一般也關注不到六七品這個層麵。
在激烈的交戰中,三位同年都被「誤傷」,在秦中堂眼裏絕對是個巧合。
當然,秦中堂作為派係首腦,也是有無限連帶責任的,黨羽小弟們做下的事情,秦中堂也不得不背鍋。
「宦海風波險惡,浮沉起伏都乃常事也!今日還是不要說這些煞風景的話題了!「秦德威打了個哈哈說。
道歉是不可能道歉的,秦中堂也不認為黨羽小弟們做錯了。黨爭就是這樣的,宛如台風過境,沒避開被掃到了隻能自認倒楣。
但同年的麵子也不能不給,秦中堂便又指著嶽王廟說:「今日我私下祭拜嶽武穆,湊巧遇見諸君,可願與我同往?」
童漢臣等三人對視一眼,答應道:「那就同去吧!」
作為本地人,去嶽王廟早不知幾次了,但陪著秦德威去的意義又是不一樣。
仗著同年的臉麵,才有資格找秦德威控訴。如果秦德威給了台階,還不就坡下驢,那以後就不好看了。
同年之間正互敘舊情時,忽然旁邊被彪形大漢夾著的少年田藝蘅又忍不住了,驚慌失色的叫了一聲:「父親!「
田公子不是傻子,聽到這邊的對話,立刻就明白自己撞上了超級鐵板,不是傻子也要被嚇傻了!
他現在除了喊父親,也別無他法了。
童漢臣等人這才想起來,他們過來的主要目的似乎是解救田大參兒子。
連忙又轉身看去,隻見田汝成田前輩黑著個臉,一聲不吭地站在後麵。
三人頓時就有點尷尬,這可真是喧賓奪主了!不但搶了田前輩的風頭,還把田前輩的事情耽誤了
秦德威與童漢臣等三人是同年,礙於官場倫理不得不給點麵子,但與田汝成可就沒什麽情麵了。
於是秦德威故意沒理睬田大參,揮了揮手對別人招唿道:「走了!走了!」
童漢臣三人雖然很想幫田前輩說幾句話,但秦德威擺明了不想給麵子,他們也不好再多說什麽。
說白了,他們與秦德威之間的情分還沒大到能幫人說項的地步,同年這點麵子都隻能用在自己身上。
所以三人隻能對田前輩遞了個抱歉的眼神,打算先跟著秦德威一起走,等會兒有機會時再想法子幫著說幾句好了。
「秦中堂慢著!」田大參叫了一聲,又追了幾步靠近了秦德威。
想到自己的目的,秦德威停住了腳步,開口說:「閣下不用擔心,我與令郎一見如故,邀請他同往嶽王廟而已。」
秦中堂主動提起田公子,也是為了給田大參遞話。如果田大參懂事,說幾句軟話,秦中堂肯定就把田公子放了。
這位田大參好歹也是杭州本地文壇盟主級別的
人物,拿捏他幾下,讓他幫著宣傳宣傳,有利於樹立形象和在本地開展工作,這才是秦中堂的目的,叫做收取士心。
每個官員到某地就任後,都會想辦法收取本地士心。隻是各有各的法子,而秦中堂手段比較邪門而已。
但是讓秦德威意外的是,田大參居然沒有接話求情,反而說∶「這個孽畜咎由自取,隨意中堂處置!「
對田大參的態度,秦中堂隻是稍稍詫異。
但還被夾著的田公子頓時大驚失色,父親大人仿佛變得陌生起來,自己還是親生的嗎?
田大參對兒子視若無睹,卻指著童漢臣等三人,對秦德威繼續說∶「秦中堂有所不知,我與他們三個遭遇是很相像的啊。
我在廣西左參議左江分守道任滿,按照功績應該升為按察副使,然而卻在廷議上沒有通過,故而我一氣之下辭官迴鄉。」
秦德威∶「…」
自己又不是對天下負有無限責任的皇帝怎麽阿貓阿狗「懷才不遇」了都要賴上自己他秦德威真沒有那麽大的臉!
高級別官員任命一般都要在廷議上推舉,而廷議都是外朝部院大佬參加,然後廷議結果奏報內閣。
至於外朝部院大佬裏,秦中堂的黨羽分布和勢力占比就不必贅述了。所以田大參的遭遇,很可能又是激烈黨爭中的無差別「誤傷」。
可問題在於,秦德威的同年被黨爭台風掃到了算是「誤傷」,所以才有資格在秦德威麵前「控訴」。
而你田大參和秦中堂又有什麽關係沒有這個關係和情麵,被掃到了就是活該,哪有資格在秦中堂麵前控訴遭遇不公?
童漢臣等三人頓時就覺得,田前輩實在有點強人所難了,這簡直就是想搭便車,想硬蹭他們三人的麵子啊!
秦中堂作為金字塔頂端的權臣,有時候就像是俯視芸笑眾生的神明,耳朵裏能聽到的唿聲太多了,不可能對所有人都有迴應。
所以對田大參的「控訴」宛如沒有聽見,轉身就要走。
但卻又聽到田大參說「其實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我與令尊曾大人也是熟識的
想當年,朝廷要征伐安南,曾大人為偏師主將。我在廣西為官,亦參與其事,當時負責給曾大人籌集補給,結下了深厚交情啊!」
秦德威很懷疑,你田大參真的與曾後爹有交情?別是現編的吧?
不是秦中堂多疑,實在是官場上這種胡亂吹噓「我與某某很熟」的情況太多了,尤其是通信不便利的年代,很能忽悠人。
田大參沒等秦德威說什麽,突然又從懷中掏出一疊稿件,展示出來說∶
「當年我與曾大人多有唱酬,這些都是曾大人寫給我的詩文啊,秦中堂一看便知!」
秦德威∶「……「
我靠,這又是什麽鬼?怎麽忽然又冒出曾後爹的詩稿了?
鐵骨錚錚聲討秦中堂三人組瞠目結舌,原來薑還是老的辣,田前輩還藏著這一手!
跟秦德威他爹有密切關係的話,實際上情麵不比同年差了,找秦中堂這個「侄輩」控訴遭遇不公,也是理所應當。
不知不覺之間,一下子把風頭都搶了迴去。
難怪田前輩剛才說什麽「故人之後」,原來在這裏打著埋伏。
另外這三人還有點細思極恐,田前輩為什麽會隨身帶著秦中堂他爹的詩稿?
按道理說在今天之前,田前輩並不知道會遇到秦中堂,不可能是為了應付秦中堂而把詩稿揣在懷裏。
今天本來的計劃是召開西湖詩社雅集,田前輩就算要有所準備,也隻能是準備雅集。
所以綜合起來推斷,田前輩揣著秦中堂他爹詩稿
,本意是為了在西湖詩社雅集上用
在某權臣駕臨本地時,一個文壇盟主在雅集上拿出權臣他爹的詩文,這又是給誰看的出於孝道,權臣能不表示表示?
總不能是拿出來批判的吧!簡直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而且這樣做事,本身就是一種跪舔的態度了,稍微會做人的權臣也要領這個情,不然如何鼓勵其他人來巴結自己?
秦德威這樣機智的人,立刻就想通了前因後果,整個人登時就無話可說!
縱然英明神武如秦中堂,麵對層出不窮的跪舔逢迎手段,那也是防不勝防啊!
身居高位的大佬就是所有人的目標,每個人都會把大佬研究的透透!
秦中堂先前還想著,既然能當盟主必定是懂事的,不然也擺不平方方麵的關係,卻沒想到竟然這麽懂事!
拿捏不成反被跪舔的秦德威長歎一聲,意興闌珊的對親兵吩咐道:「既然都不是外人,就放人吧!「
你這個姓田的壞得很,有這樣的關係,卻一直隱忍,到現在才亮出來!
田大參看都不看自己兒子,趁熱打鐵的對秦德威說∶「恰好今日有西湖詩社雅集,遇上中堂祭拜嶽武穆,不如讓同道們一起追隨中堂祭拜。」
因為沒有展示出「恩威並施」手段,就被跪舔成功的秦中堂有點不爽,直接拒絕了說∶
「不必了!我又不是為了給別人看的!我隻想著,以個人身份低調前來祭拜,不想大張旗鼓!」
環視四周後,秦中堂又詢問道:「你們雅集地方多遠?」
田大參還以為秦中堂對雅集有興趣,喜滋滋的答道∶「不遠,距此不過一裏地!」
秦德威冷哼一聲,又指著已經被嚇癱的趙美人說:「你們雅集還請了美人助興」
田大參又笑著答道:「確實也請了些,以為雅集點綴,若秦中堂有意參加……」
秦中堂大怒道「荒唐嶽王廟就在邊上,嶽武穆之墓就在這裏你們居然在旁邊管弦絲竹、聲色犬馬,這是對忠烈的褻瀆!「
田大參呆住了,不知該如何迴答。本來舔得好端端的,突然說翻臉就翻臉,這誰能反應的過來!
難道嶽王廟在西湖邊上,就不能在西湖玩了?
秦德威對左右吩咐說「傳我的命令,為彰示對嶽武穆敬意,嶽王廟周邊必須保持絕對肅穆!今後在方圓二裏之內,禁止聲色娛樂和雅集慶典!」
旁邊眾人:「……」
你秦德威逛個嶽王廟,還逛出責任感來了?
但也不能不服,什麽叫權力?這就叫權力,有了這個就可以任性!一句話就把方圓二裏內所有的娛樂都禁止了。
其實再想想,這也不能叫任性。大人物的任何公開表態,都是有其深意的,秦中堂也不例外,想必是為了刷聲望吧?
琢磨出秦中堂的心態後,大家大致也都知道,接下來該如何配合了。
此後秦中堂又指著廟前神道上的木牌坊說:「這牌坊也太簡陋了,與嶽武穆不般配。」
童漢臣就答話說:「秦板橋所言極是,我看我等可以捐資重建一個規製更大的石牌坊。」
秦中堂不置一詞,繼續向前走。
田大參瞥了眼童漢臣,也答話說∶「應該由秦中堂向朝廷奏請重新表彰嶽武穆,然後由秦中堂幕府出麵,重建牌坊.「
秦中堂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合該如此!」
童漢臣暗叫一聲「說差了」,連忙補救說「到時本地父老可聯名***,請秦板橋為牌坊題字!」
秦中堂謙遜的說:「我何德何能啊,可以獻醜?」
過了牌坊,就來到嶽
王廟門樓,秦德威欣賞了門聯後,搖頭歎道∶「不佳不佳!」
童漢臣又老調重彈的說:「本地父老爺也可聯名***,請秦板橋來題字!」
幾人穿過了門樓,又穿過院落,便來到了正殿。既然要祭拜嶽飛,在這裏燒燒香、上上供品也是必不可少的。
此後又向西而行,便來到了嶽武穆的墓園,氣氛陡然沉重起來,連一心巴結秦德威的田大參也不怎麽說話了。
在仆役的協助下,祭拜完畢後,秦德威長歎一聲,終於說出了那兩句可以流傳五百年的句子「人從宋後少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
後麵眾人聽到這兩句,心內十分平靜,但嘴上一起叫好。
這兩句要說好當然好,也說巧妙也足夠巧妙,但從秦中堂嘴裏無論說出什麽樣的精妙詩句,似乎都不值得稀奇和震驚了。
秦德威左看右看,覺得少了點什麽,疑惑的問道∶「沒有銅像?」
田大參答道:「數十年前有官員鑄過秦檜夫妻跪拜的銅像,後來經常被遊人打砸泄憤,年月久了,銅像就毀壞了。」
秦德威歎道:「那就由幕府出麵,重新鑄四個人像,跪在嶽武穆墓前吧!」
眾人好奇的問:「都鑄誰的?」
秦德威答道:「除了秦檜、王氏夫妻,還加上萬俟高和張俊!
正所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人,這兩句也寫在這裏,警示後人!」
其餘眾人無語,秦中堂你幹脆把嶽王廟重修一遍算了,反正你不缺錢!
-wap.-到進行查看
趙貞吉今年被弄到了吏部文選司員外郎位置上,許穀仍以翰林身份在軍機處值班,都是很要害的官職。
其餘熟人裏,陳鳳這樣的沒有翰林身份加成,按官場規矩想快也很難快,如今先跟著秦德威當幕府屬官,積攢資曆後再升遷。
至於眼前冒出來的三勇士童翰成、高應冕、張瀚這樣的,其實都算是正常人範疇。
嘉靖十四年到現在也不過六年,一般同年還都在六七品的官位上撲騰,跟秦德威差距實在有點遠。
所以秦德威並不是故意推托什麽,關於這三哥們的遭遇,秦德威真的是不知情。
一個主要精力用於和嚴閣老、屠總憲撕逼的人,啊不,主要精力放在國家大政方針上麵的人,一般也關注不到六七品這個層麵。
在激烈的交戰中,三位同年都被「誤傷」,在秦中堂眼裏絕對是個巧合。
當然,秦中堂作為派係首腦,也是有無限連帶責任的,黨羽小弟們做下的事情,秦中堂也不得不背鍋。
「宦海風波險惡,浮沉起伏都乃常事也!今日還是不要說這些煞風景的話題了!「秦德威打了個哈哈說。
道歉是不可能道歉的,秦中堂也不認為黨羽小弟們做錯了。黨爭就是這樣的,宛如台風過境,沒避開被掃到了隻能自認倒楣。
但同年的麵子也不能不給,秦中堂便又指著嶽王廟說:「今日我私下祭拜嶽武穆,湊巧遇見諸君,可願與我同往?」
童漢臣等三人對視一眼,答應道:「那就同去吧!」
作為本地人,去嶽王廟早不知幾次了,但陪著秦德威去的意義又是不一樣。
仗著同年的臉麵,才有資格找秦德威控訴。如果秦德威給了台階,還不就坡下驢,那以後就不好看了。
同年之間正互敘舊情時,忽然旁邊被彪形大漢夾著的少年田藝蘅又忍不住了,驚慌失色的叫了一聲:「父親!「
田公子不是傻子,聽到這邊的對話,立刻就明白自己撞上了超級鐵板,不是傻子也要被嚇傻了!
他現在除了喊父親,也別無他法了。
童漢臣等人這才想起來,他們過來的主要目的似乎是解救田大參兒子。
連忙又轉身看去,隻見田汝成田前輩黑著個臉,一聲不吭地站在後麵。
三人頓時就有點尷尬,這可真是喧賓奪主了!不但搶了田前輩的風頭,還把田前輩的事情耽誤了
秦德威與童漢臣等三人是同年,礙於官場倫理不得不給點麵子,但與田汝成可就沒什麽情麵了。
於是秦德威故意沒理睬田大參,揮了揮手對別人招唿道:「走了!走了!」
童漢臣三人雖然很想幫田前輩說幾句話,但秦德威擺明了不想給麵子,他們也不好再多說什麽。
說白了,他們與秦德威之間的情分還沒大到能幫人說項的地步,同年這點麵子都隻能用在自己身上。
所以三人隻能對田前輩遞了個抱歉的眼神,打算先跟著秦德威一起走,等會兒有機會時再想法子幫著說幾句好了。
「秦中堂慢著!」田大參叫了一聲,又追了幾步靠近了秦德威。
想到自己的目的,秦德威停住了腳步,開口說:「閣下不用擔心,我與令郎一見如故,邀請他同往嶽王廟而已。」
秦中堂主動提起田公子,也是為了給田大參遞話。如果田大參懂事,說幾句軟話,秦中堂肯定就把田公子放了。
這位田大參好歹也是杭州本地文壇盟主級別的
人物,拿捏他幾下,讓他幫著宣傳宣傳,有利於樹立形象和在本地開展工作,這才是秦中堂的目的,叫做收取士心。
每個官員到某地就任後,都會想辦法收取本地士心。隻是各有各的法子,而秦中堂手段比較邪門而已。
但是讓秦德威意外的是,田大參居然沒有接話求情,反而說∶「這個孽畜咎由自取,隨意中堂處置!「
對田大參的態度,秦中堂隻是稍稍詫異。
但還被夾著的田公子頓時大驚失色,父親大人仿佛變得陌生起來,自己還是親生的嗎?
田大參對兒子視若無睹,卻指著童漢臣等三人,對秦德威繼續說∶「秦中堂有所不知,我與他們三個遭遇是很相像的啊。
我在廣西左參議左江分守道任滿,按照功績應該升為按察副使,然而卻在廷議上沒有通過,故而我一氣之下辭官迴鄉。」
秦德威∶「…」
自己又不是對天下負有無限責任的皇帝怎麽阿貓阿狗「懷才不遇」了都要賴上自己他秦德威真沒有那麽大的臉!
高級別官員任命一般都要在廷議上推舉,而廷議都是外朝部院大佬參加,然後廷議結果奏報內閣。
至於外朝部院大佬裏,秦中堂的黨羽分布和勢力占比就不必贅述了。所以田大參的遭遇,很可能又是激烈黨爭中的無差別「誤傷」。
可問題在於,秦德威的同年被黨爭台風掃到了算是「誤傷」,所以才有資格在秦德威麵前「控訴」。
而你田大參和秦中堂又有什麽關係沒有這個關係和情麵,被掃到了就是活該,哪有資格在秦中堂麵前控訴遭遇不公?
童漢臣等三人頓時就覺得,田前輩實在有點強人所難了,這簡直就是想搭便車,想硬蹭他們三人的麵子啊!
秦中堂作為金字塔頂端的權臣,有時候就像是俯視芸笑眾生的神明,耳朵裏能聽到的唿聲太多了,不可能對所有人都有迴應。
所以對田大參的「控訴」宛如沒有聽見,轉身就要走。
但卻又聽到田大參說「其實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我與令尊曾大人也是熟識的
想當年,朝廷要征伐安南,曾大人為偏師主將。我在廣西為官,亦參與其事,當時負責給曾大人籌集補給,結下了深厚交情啊!」
秦德威很懷疑,你田大參真的與曾後爹有交情?別是現編的吧?
不是秦中堂多疑,實在是官場上這種胡亂吹噓「我與某某很熟」的情況太多了,尤其是通信不便利的年代,很能忽悠人。
田大參沒等秦德威說什麽,突然又從懷中掏出一疊稿件,展示出來說∶
「當年我與曾大人多有唱酬,這些都是曾大人寫給我的詩文啊,秦中堂一看便知!」
秦德威∶「……「
我靠,這又是什麽鬼?怎麽忽然又冒出曾後爹的詩稿了?
鐵骨錚錚聲討秦中堂三人組瞠目結舌,原來薑還是老的辣,田前輩還藏著這一手!
跟秦德威他爹有密切關係的話,實際上情麵不比同年差了,找秦中堂這個「侄輩」控訴遭遇不公,也是理所應當。
不知不覺之間,一下子把風頭都搶了迴去。
難怪田前輩剛才說什麽「故人之後」,原來在這裏打著埋伏。
另外這三人還有點細思極恐,田前輩為什麽會隨身帶著秦中堂他爹的詩稿?
按道理說在今天之前,田前輩並不知道會遇到秦中堂,不可能是為了應付秦中堂而把詩稿揣在懷裏。
今天本來的計劃是召開西湖詩社雅集,田前輩就算要有所準備,也隻能是準備雅集。
所以綜合起來推斷,田前輩揣著秦中堂他爹詩稿
,本意是為了在西湖詩社雅集上用
在某權臣駕臨本地時,一個文壇盟主在雅集上拿出權臣他爹的詩文,這又是給誰看的出於孝道,權臣能不表示表示?
總不能是拿出來批判的吧!簡直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而且這樣做事,本身就是一種跪舔的態度了,稍微會做人的權臣也要領這個情,不然如何鼓勵其他人來巴結自己?
秦德威這樣機智的人,立刻就想通了前因後果,整個人登時就無話可說!
縱然英明神武如秦中堂,麵對層出不窮的跪舔逢迎手段,那也是防不勝防啊!
身居高位的大佬就是所有人的目標,每個人都會把大佬研究的透透!
秦中堂先前還想著,既然能當盟主必定是懂事的,不然也擺不平方方麵的關係,卻沒想到竟然這麽懂事!
拿捏不成反被跪舔的秦德威長歎一聲,意興闌珊的對親兵吩咐道:「既然都不是外人,就放人吧!「
你這個姓田的壞得很,有這樣的關係,卻一直隱忍,到現在才亮出來!
田大參看都不看自己兒子,趁熱打鐵的對秦德威說∶「恰好今日有西湖詩社雅集,遇上中堂祭拜嶽武穆,不如讓同道們一起追隨中堂祭拜。」
因為沒有展示出「恩威並施」手段,就被跪舔成功的秦中堂有點不爽,直接拒絕了說∶
「不必了!我又不是為了給別人看的!我隻想著,以個人身份低調前來祭拜,不想大張旗鼓!」
環視四周後,秦中堂又詢問道:「你們雅集地方多遠?」
田大參還以為秦中堂對雅集有興趣,喜滋滋的答道∶「不遠,距此不過一裏地!」
秦德威冷哼一聲,又指著已經被嚇癱的趙美人說:「你們雅集還請了美人助興」
田大參又笑著答道:「確實也請了些,以為雅集點綴,若秦中堂有意參加……」
秦中堂大怒道「荒唐嶽王廟就在邊上,嶽武穆之墓就在這裏你們居然在旁邊管弦絲竹、聲色犬馬,這是對忠烈的褻瀆!「
田大參呆住了,不知該如何迴答。本來舔得好端端的,突然說翻臉就翻臉,這誰能反應的過來!
難道嶽王廟在西湖邊上,就不能在西湖玩了?
秦德威對左右吩咐說「傳我的命令,為彰示對嶽武穆敬意,嶽王廟周邊必須保持絕對肅穆!今後在方圓二裏之內,禁止聲色娛樂和雅集慶典!」
旁邊眾人:「……」
你秦德威逛個嶽王廟,還逛出責任感來了?
但也不能不服,什麽叫權力?這就叫權力,有了這個就可以任性!一句話就把方圓二裏內所有的娛樂都禁止了。
其實再想想,這也不能叫任性。大人物的任何公開表態,都是有其深意的,秦中堂也不例外,想必是為了刷聲望吧?
琢磨出秦中堂的心態後,大家大致也都知道,接下來該如何配合了。
此後秦中堂又指著廟前神道上的木牌坊說:「這牌坊也太簡陋了,與嶽武穆不般配。」
童漢臣就答話說:「秦板橋所言極是,我看我等可以捐資重建一個規製更大的石牌坊。」
秦中堂不置一詞,繼續向前走。
田大參瞥了眼童漢臣,也答話說∶「應該由秦中堂向朝廷奏請重新表彰嶽武穆,然後由秦中堂幕府出麵,重建牌坊.「
秦中堂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合該如此!」
童漢臣暗叫一聲「說差了」,連忙補救說「到時本地父老可聯名***,請秦板橋為牌坊題字!」
秦中堂謙遜的說:「我何德何能啊,可以獻醜?」
過了牌坊,就來到嶽
王廟門樓,秦德威欣賞了門聯後,搖頭歎道∶「不佳不佳!」
童漢臣又老調重彈的說:「本地父老爺也可聯名***,請秦板橋來題字!」
幾人穿過了門樓,又穿過院落,便來到了正殿。既然要祭拜嶽飛,在這裏燒燒香、上上供品也是必不可少的。
此後又向西而行,便來到了嶽武穆的墓園,氣氛陡然沉重起來,連一心巴結秦德威的田大參也不怎麽說話了。
在仆役的協助下,祭拜完畢後,秦德威長歎一聲,終於說出了那兩句可以流傳五百年的句子「人從宋後少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
後麵眾人聽到這兩句,心內十分平靜,但嘴上一起叫好。
這兩句要說好當然好,也說巧妙也足夠巧妙,但從秦中堂嘴裏無論說出什麽樣的精妙詩句,似乎都不值得稀奇和震驚了。
秦德威左看右看,覺得少了點什麽,疑惑的問道∶「沒有銅像?」
田大參答道:「數十年前有官員鑄過秦檜夫妻跪拜的銅像,後來經常被遊人打砸泄憤,年月久了,銅像就毀壞了。」
秦德威歎道:「那就由幕府出麵,重新鑄四個人像,跪在嶽武穆墓前吧!」
眾人好奇的問:「都鑄誰的?」
秦德威答道:「除了秦檜、王氏夫妻,還加上萬俟高和張俊!
正所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人,這兩句也寫在這裏,警示後人!」
其餘眾人無語,秦中堂你幹脆把嶽王廟重修一遍算了,反正你不缺錢!
-wap.-到進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