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嚴閣老從一開始就看的很明白,當前如果想讓秦德威立刻直接倒台,隻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就是有個絕對權威,能動怒並問罪秦德威,比如清醒狀態下的嘉靖皇帝,但目前沒有這樣的人。


    皇帝昏迷不醒,從攝政太後到監國太子,當前都不具備直接廢掉泰德威的威權。


    第二種可能就是秦德威自己臉皮薄,因為麵子上掛不住,就主動謝罪辭職,君子欺之以方就是這個道理。


    可是目前看來也沒多大希望,秦中堂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臉皮厚度完全在一名政客的合格範圍內!


    剛才左都禦史屠僑對著秦德威指責了半天,秦德威都死撐著沒鬆口,就是不肯認錯謝罪!


    而且說了半天,最終也沒有形成強大的輿論場,沒有形成“公憤”和“公論”,大部分中立者都在觀望,沒有紛紛跳出來指責泰德威。


    這一切終於也讓嚴閣老認清了現實,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泰德威這些在朝廷積累的威望和勢力也不是白積累的。


    所以嚴閣老的思路就被迫清晰起來,若想利用這次倭寇事件做點什麽,所能使用的也隻有調虎離山之計了。


    請秦德威離開京城離開中樞,然後再設法搶班奪權。


    一方麵要搞奧論動員,給秦德威施加親自收拾爛攤子的道德責任;


    另一方麵就是根據秦德威情況量體裁衣,提出了四個條件,仿佛欽差非秦德威不可!


    他設想過秦德威可能會顧左右而言它的岔開話題,假想過秦德威會裝糊塗,甚至也猜測過秦德威會暗示黨羽出麵反對。


    但是嚴閣老真沒想到過泰德威竟會舉薦自己的後爹!


    其他人也是錯愕不已,不熟悉的或者反應慢的,想了一圈才想到曾巡撫是誰。


    全大明加起來有二三十個督撫,除了秦德威,又有誰能在第一時間把曾鐵這個人扒拉出來?


    然後再細想,大家又發現,曾鐵這個人居然完美契合嚴閣老所提出的四大標準。


    首先稱得上年富力強,四十來歲正值壯年,在督撫裏絕對算年輕的;


    在遼東當過巡按,又當了幾年巡撫,治理地方經驗也夠了;而且在遼東邊鎮多年,有過用兵應對邊境摩擦經驗,也平過亂,都符合標準。


    至於最後一條標準,在朝廷裏擁有足夠影響力這點,完全沒有人懷疑曾巡撫。


    傻子都能想到,假如你有一個叫秦德威的兒子,就算你是個種地的農夫,沿街賣油的小販,一樣對朝廷具備巨大影響力!


    直到這時眾人才懂了,為什麽秦中堂剛才明知道嚴閣老在挖坑,還是不停附和著。


    就是秦中堂猛得“舉賢不避親”,提出了曾鐵這麽一個人選,一下子又把毫無心理準備的嚴閣老整懵了。


    甚至嚴閣老還下意識的反問了一句:“你是認真的推薦曾鐵,不是在說笑?”秦德威詫異的說:“在朝堂上也能隨意說笑嗎?還是你嚴閣老喜歡在朝堂上說笑?“


    “我反對!這絕對不可以!”嚴閣老厲聲說。


    如果這樣的話,秦德威什麽也沒變,還在中樞霸占著權位,一點代價也沒有付出!


    但曾鐵卻從遼東這樣一個沒什麽政治份量的地方,直接調到政治份量極其重要的東南,而且還是非常攬權的那種欽差!


    結果到最後,秦德威的勢力反而又擴大了!


    那他嚴青折騰這一出,又圖的什麽?所以即便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阻止這樣的情況發生!


    “為什麽不可以?”秦德威瞬間也翻了臉,咄咄遍人的質問道:“嚴閣老你親自提出了四個條件,難道又要出爾反爾?公然言而無信之人,又如何在朝堂立足?”


    嚴高也有些急智,立刻就反駁說:“與出爾反爾無關,隻是為了避嫌!


    這


    次倭寇之亂,用你秦中堂的話說,目前就是責任不明,欽差除了平亂之外,本身就有屋清責任的職責!


    讓曾鐵去東南,你秦中堂在中樞,看在別人眼裏,不免就有父子上下串通的嫌疑!


    況且朝廷用人法度,本來就有父子迴避的原則,就為了避免產生人倫與公義之間的衝突!


    所以曾鐵不可以為欽差,朝廷應該另外用人!”


    每個人都意識到,曾鐵出任東南欽差對秦德威的好處實在太大了。


    眾人皆以為秦德威要與嚴閣老爭辯到底的時候,秦德威忽然很飄忽的話風一轉,又推薦了別人:


    “其實也不是沒有別的人選,我看刑部尚書毛伯溫也可以!雖說毛尚書不是壯年,但身體硬朗,精力沒有問題!”


    嚴齋沒想到秦德威居然推薦自己這邊的黨羽,但仍然不同意,他的布局是調虎離山,並不是被你秦德威釜底抽薪!


    又聽到秦德威繼續侃侃而談:“而且毛尚書有過率師征安南的經曆,對在南方用兵也有心得經驗,實乃不可多得!


    何況毛尚書也當過總督,這條也符合嚴閣老所擬定的人選標準!


    ”聽到這裏,很多人就疑惑了一下,毛伯溫當過總督?


    隨即大家又反應過了來了,似乎毛某人去年當過半個多月宣大總督,然後因為秦德威搞亂就被罷了……


    不得不承認,即便是當過半個月總督也算是當過。


    站在不遠處得毛伯溫差點氣得衝上去就動手,你秦德威還好意思說?當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那半個多月宣大總督經曆簡直就是官場生涯得最大噩夢!


    “我反對!”嚴閣老喝道:“毛尚書並不合適,主要有五點原因,第一…….”


    秦德威很粗暴的讚同說:“既然閣老反對,那就不用毛伯溫了!”


    隨後泰德威左右掃視了幾眼後,又開口說:“看來看去,戶部王尚書也挺適合!”


    戶部尚書王以族愣了愣,沒想到這次推舉人選,還有自己的事?


    秦德威侃侃而談的說:“當年大司徒出任過河漕總督,也算是熟悉地方事務。而且統領過漕軍剿滅過厘盜,平息過亂民!


    況且大司徒隻不過五十多歲年紀,在朝廷廟堂高層裏還算年輕了!怎麽看,大司徒也符合嚴閣老提出的標準!”


    眾人齊齊無語,明明嚴閣老提出的四大標準加起來很苛刻,滿足要求的人真不多,大概隻是為了套住秦德威而已。


    可沒想到,秦德威總是能扒拉出符合標準的人選!


    “我反對!”嚴閣老又一次表態,要否決掉王以旗。


    秦德威歎道:“你嚴閣老這也反對,那也反對,難不成你就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如果你嚴閣老沒有最合意的人選,不如就請遼東曾巡撫去了,至少對朝廷產生的影響小一些!”


    繞來繞去,秦德威又把人選扯迴了曾鐵,很明顯這就是死心不改的表現。


    眾人都看出來了,秦德威心目中的真正人選其實就是曾鐵!剛才另外說到的毛伯溫、王以於等人,都是幌子!


    如果不出所料的話,秦中堂這次真要強行力推曾鐵上位了。


    如果從邊緣四品遼東巡撫一躍而為東南欽差,對曾鐵的政治生涯而言,就是一次巨大飛躍。


    不管別人能不能忍,嚴嵩是絕對忍不了的。父子關係不同於尋常官場關係,不能讓秦德威的勢力再增長和膨脹了!


    故而嚴閣老義正詞嚴的怒斥道:“朝中又不是沒有別的候選人,為何一定要用曾鐵?你秦德威就真不知道避嫌的道理?”


    秦中堂可能是裝傻,明知故問的說:“還有什麽候選人?都被閣老你否掉了。”


    刑部尚書毛伯溫忍無可忍的喊了一聲:“秦中堂你就不照照鏡子嗎!”


    秦德威連忙


    自我否定道:“我不行!如今中樞人數本來就不多,內閣隻有霍、嚴二閣老,明顯少於往常。


    然後就隻有我在文淵閣值守了,哪能輕易離開?若因少了人,導致中樞運轉凝塞,反而是因小失大也!


    所以還是遼東曾巡撫最合適!絕非因為與我有什麽關係而推薦!”


    眾人都明白秦中堂是在找借口,但也算是實情。公文總量不變的情況下,中樞缺了人就肯定嚴重降低運轉效率。


    嚴閣老感覺今天扯了半天,終於上了正軌,迴應說:“中樞少人有什麽難辦的?增補人選入閣就是了!


    難不成你秦德威認為,朝廷離了你秦德威,就不能運轉了?”


    在嚴閣老心目中,隻要能讓秦德威離開,再補充一個大學士閣老也不算什麽,都是值得的。


    如今公認的內閣大學士候選人其實隻有兩個半,一個是更部天官許璜,另一個是禮部尚書張潮,別人都沒有資格與這兩個競爭。


    秦德威就看著許天官,口中猶豫不定的道:“算了算了,我還是留守中樞吧。東南欽差的重任,讓曾巡撫去了就好。”


    嚴需直接就接上話說:“難道秦中堂就沒想到過,也許朝臣會推舉禮部張尚書入閣!”


    秦德威愣了好一會兒,仿佛這個條件讓他心動了,觸及靈魂的那種心動。


    嚴需就等著秦德威做出反應,付出這個條件可以接受!閣老大學士也不一定就能掌握實權,最後關鍵還是看個人能力!


    他嚴素能架空首輔程蠻,難道還不能邊緣化張潮?付出一個虛名大學士,換取泰德威離開京師,絕對值得!


    許雖然也是近期一直再拉攏的對象,但許瑾這個人自主性太強,而且也一直拿不定主意是否入閣,所以就暫時排除掉!


    眾目聯暖之下,片刻後秦德威又道:“我這個人,牌性也不是很好,為人也專橫,容易與人衝突。


    朝堂裏諸公高義,對我多有包容。但是到了衣冠遍地、同氣連枝的東南,隻怕會惹得物議洶洶,欽差做不安穩啊。


    況且我年紀輕輕隻用一個欽差名頭,又如何鎮得住地方?算了算了,還是讓曾巡撫去吧!


    聽說曾巡撫祖籍浙江海邊的台州,十分有利於安撫地方和平亂!”


    嚴需想也不想得答道:“欽差名頭又有什麽問題?欽差也有很多種類名頭,給浙闡總督兼浙江巡撫的關防,足夠鎮壓地方了吧?”-


    浙黨大佬、左都禦史屠僑聽到這句,臉色都變了。


    在他眼裏,秦德威算是政敵,讓一個政敵在老家獲得這樣的權位,能是好事?


    但嚴需卻顧不上了居僑的心情了,正所謂送佛送到西,幫人幫到底,如果真能讓秦德威去東南,或者讓泰德威難以開口拒絕,給個響亮名頭有什麽緊要?


    或者說,就算不給秦德威名頭,秦德威就沒能力自己搶嗎?還不如當個條件扔出去!


    果不其然,秦中堂似乎被嚴閣老擠兌住了,瞠目結舌的半響沒說話。


    在秦中堂和嚴閣老的交鋒中,這樣秦中堂語塞的情況是非常軍見的,甚至可以說是第一次出現。


    又過了好一會兒,秦中堂才垂死掙紮一樣的掙紮說:“軍機處日夜值班,處置加急公文,真離不了主持之人。”


    嚴考對此迴應說:“辦法總是有的,可以指定一個暫時代替者!”


    秦德威便道:“大司馬王廷相久任地方,熟知各方麵情況,又知兵事,可以暫代主持軍機處。


    嚴閣老稍稍猶豫,他從未染指過軍機處,如果秦德威離開,就是一個染指軍機處的好機會。


    可如果讓王廷相來主持,豈不又很難插手了?


    秦德威忽然又說:“想來想去,我還是不適合離開中樞!還是讓曾巡撫去東南吧!


    如今諸公都在,可以直接開


    始廷推,按著規矩,涉及到總督兼巡撫,該吏部和戶部、兵部先會推!”


    嚴閣老咬了咬牙:“若秦中堂暫離京師,我看可以讓王廷相暫代主持軍機處!”


    這就叫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隻有讓秦德威遠離京師和中樞,才會有機會!


    旁觀者隻感覺,嚴閣老仿佛上了頭,不知不覺陷入了一種詭異的狂熱追求中。


    說完之後,嚴素就死死盯著秦德威,看你索中堂還能提出什麽幺蛾子!


    不過秦中堂卻很痛快的一口答應了:“好,那就這樣安排了!”嚴閣老不禁鬆了一口氣,卻又帳然若失。


    付出了張潮入閣、王廷相入軍機為代價,還付出了總督兼巡撫這樣的官街,究竟值得不值得?


    一定會值得的,不可能不值得!隻要能把秦德威送出京師,沒什麽不值得!


    到了那時,京師就是他嚴閣老說了算,有的是手段掏空秦德威的勢力基本盤!


    正當嚴青陷入了幻想時,忽然聽到秦德威大聲宣布說:“事情火急,事不宜遲!


    我現在就直接選拔出欽差屬員,軍令如山不得有誤!各部堂官迴去後迅速傳達給相關人員準備出發!第一個,工部員外郎嚴世蕃!”


    嚴閣老:“......”


    這是幻聽,一定是幻聽。


    雖說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但想舍的不是這個真孩子啊!到了秦德威手裏麵,那不就成了人質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小學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輕風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輕風去並收藏大明小學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