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二來這寧紹會館,當然不是為了砸場子,而是奉秦德威命令,為徐文長撐麵子來的。


    雖然馬二不太明白,秦老爺為什麽如此看重徐文長,在他眼裏,這徐文長情商不怎麽樣,其他地方也看不出好來。


    但既然是老爺交待下來,馬二就隻能用心去辦。


    當然怎麽辦事也是有學問的,剛才馬二跟隨在後麵,故意晚進來了一會兒。


    先等徐文長被羞辱過,然後馬二才出麵幫徐文長,狠狠教訓寧紹會館的吳管事,這樣才能收取最大的感激,說穿了都是套路。


    可是馬二卻沒想到,這麽簡單的一件任務,自己裝逼打臉正爽時,居然撞見了秦老爺的另一個座師何鼇。


    這時代論起師生關係,也是分三六九等的,規矩就是座師勝過業師,大座師勝過小座師。


    至於為什麽會這樣,就是根據利益大小來決定的。當讀書科舉成為一種功利後,師生關係自然也就跟著變了。


    與鄉試、會試的座師比起來,負責錄取秀才的道試座師隻能算小座師,但再小的座師那也是老師,仍然包含在人倫之內的。


    所以馬二認出了對方是自家老爺的小座師何鼇後,立刻就不敢造次了,收起了先前跋扈模樣,像個奴仆一樣垂手而立。


    然後規規矩矩的恭聲問道:“何老爺為何在此處?”


    何鼇沒搭理馬二,直接走到徐文長麵前,和藹親切的說:“想不到在我們山陰,竟然出了如此年輕俊才,倒是我忽略了提攜後進啊。”


    徐文長真不認識何鼇,隻能一臉懵逼的望著對方。您又是哪位?咱們很熟嗎?聽口氣像是山陰縣的老鄉?


    自己在老家山陰處處碰壁,連個秀才都辦不下來,可沒什麽人把自己當“俊才”來看待。


    就連來到京城,暫時在會館棲身時,也沒人把自己當迴事。


    怎麽轉眼之間,這位貌似是同鄉大佬的人物上來就誇讚自己是“俊才”了?


    大概這就是造化弄人吧?


    馬二擔心情商不夠的徐文長失禮,站在何鼇的側後方,小聲幫著介紹說:“此乃何大人,單諱一個鼇字,我家老爺的小座師也。”


    聽到這個名字後,徐文長才恍然大悟。


    何鼇挨過正德嘉靖兩朝廷杖,仕途發展也還可以,在老家山陰縣乃至於紹興府都是有名望的人物。


    徐文長一直企圖混跡士林,自然聽說過何鼇的名字,就行了個禮道:“原來是老大人當麵,是在下失禮了!”


    何鼇責怪道:“既然認出是同鄉,為何不叫我前輩?”


    徐文長:“......”


    這話實在接不住了,因為前後輩是讀書人之間的稱唿啊!


    對方是兩榜進士,自己連秀才都不是,嚴格說起來根本不算讀書人,這聲前輩怎麽可能叫得出口?


    看著榆木疙瘩似的徐文長,馬二感覺自己:“既然何老爺待你親切,你就隻管叫前輩了!”


    但徐文長還是堅持說:“等在下取得功名,再堂堂正正的認前輩!”


    何鼇不以為忤,撫須稱讚道:“小哥兒有誌氣!”


    然後何鼇又轉向寧紹會館的吳管事,怒斥道:“你們經營會館的,須得扶危濟困周濟鄉親,何敢狗眼看人低?”


    吳管事心裏很不服氣,你何大人先前也沒正眼看過這姓徐的,今天又來充什麽正義人士?


    但沒辦法,吳管事不服氣也隻能憋著。


    馬二這會兒反而充當了好人,“何老爺消消氣,別跟這樣小人一般見識了!反正徐哥兒也不打算在會館裏住了,以後兩不相礙!”


    徐文長暗暗歎口氣,此刻他的腦子以然很人間清醒。


    自己在老家二十年,在會館住過十來天,這位何老大人都沒為自己發過一次聲。今天卻又如此親切,所為何來?


    在這個世界上,從來不以身份論貴賤、隻欣賞自己才華的人,大概隻有秦學士一個了。


    想到這裏,徐文長從懷裏掏出一兩碎銀,扔給了會館的吳管事,“在下也不欠你的,如此兩清了!”


    見會館這邊的事情告一段落,馬二又對何鼇問道:“何老爺什麽時候到的京師?為何不諭示我家老爺?”


    何鼇這才簡單說了幾句:“前兩年我在貴州按察使任上丁憂返鄉,如今進京,自然是先公而後私。”


    馬二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何老爺在老家守喪結束,進京謀求起複來了。


    不過馬二畢竟隻是個仆役,對何老爺的事情所知不多,更不太清楚何老爺的狀況,也不知聊什麽。


    所以隻能禮節性的邀請說:“既然今日遇見何老爺,不能讓我家老爺知道小的我慢待了貴人,鬥膽請何老爺移駕去秦府做個客。”


    何鼇皺了皺眉頭,雖然他也想見見秦德威,但以老師身份主動拜訪飛黃騰達的學生,傳了出去隻怕要被人說成趨炎附勢。


    再說,因為為某些原因,現在就去找秦德威未必合適。


    但馬二自然也有自己的想法,自家老爺現在身份太高,哪能隨隨便便就對人折節。


    如果真要“禮多人不怪”,那這個“禮”也就不值錢了!秦老爺的禮,必須是稀缺產品!


    雖然這位何老爺也是座師,但小座師的份量比起張老師那樣的大座師,卻又輕得多。


    想到這裏,馬二忽然指著徐文長說:“何老爺不須有顧慮,小的我很明白,您想要提攜同鄉後進,所以才想帶著人去秦府。”


    這樣一來,何鼇去秦府就是為了提攜同鄉晚輩,而不是因為秦德威位高權重了。


    這算是馬二幫何鼇找的台階,在秦德威身邊辦事多年,馬二並不缺乏變通本事。


    徐文長無語,你們這樣有意思嗎?


    何鼇卻隻道:“為了提攜同鄉晚輩,若要去時,再另行訂約。”


    這就讓馬二感到詫異了,這何鼇對於見自家老爺似乎並不迫切?自己都幫著找好台階了,他還是不著急去秦府?


    《重生之金融巨頭》


    說實話,這一兩年來,馬二很少遇到這樣的人,大部分人有機會與秦老爺會見時,誰不急著見麵?


    而且何鼇來京城,不是為了起複求官麽?怎麽有秦老爺這樣的現成關係,也不想著用?


    想不通也就不想了,馬二也沒義務一定要做什麽。目送馬二離去,何鼇無可奈何的歎了一口氣。


    等迴到府中,馬二就將遇到何鼇的事情告訴了秦老爺。就算何鼇暫時不來,這也是秦老爺必須知道的消息。


    然後馬二盡職盡責的提醒了一句說:“小的我就是想不明白,那何老爺正要求官,為何不速速來找老爺你。”


    秦德威所掌握的信息遠比馬二多,稍加思索後便歎道:“何老師也有何老師的難處!”


    馬二不在意的說:“小的我就不信了,何老爺能有多大難處?難道老爺你還解決不了?”


    秦德威叱道:“你懂個什麽!你可知道,何老師近年來多受嚴嵩提攜?”


    馬二:“......”


    他再怎麽猜測,也沒有猜到這個緣故。


    猛然聽到這樣的消息,馬二也隻能感慨一聲,貴圈真亂!


    有個很多人可能沒注意過的八卦,秦德威的小座師何鼇其實是嚴嵩嚴閣老的外圍黨羽......


    在原本曆史上,何鼇甚至因為與嚴嵩走得近,遭到過夏言的嚴酷打擊報複。


    後來夏言被斬,嚴嵩當權的時候,何鼇官至刑部尚書,手裏最有名的案件就是殺楊繼盛。


    而在本時空,八年前何鼇在南直隸做官,嚴嵩也在南京養望,然後就勾連上了。


    那個時候,嚴嵩還是夏言的親密戰友,與秦德威也不是政敵,大家都屬於夏言團夥的。


    再後來,何鼇仕途順利,一直當到了正三品貴州按察使,也算方麵大員了,其間何老師沒少獲得嚴嵩的幫助。


    這也是這些年來,秦德威與何鼇聯係不多的原因。


    但秦德威也不會責怪何老師,畢竟七八年前何老師結交嚴嵩這個選擇,在當時來看完全沒有問題,與他秦德威也沒任何衝突。


    除了穿越者誰又能想到,幾年後嚴嵩會與夏言決裂,與秦德威也成了政敵?而且誰又能想到,秦德威八年時間就能上升到如此地步?


    而且政治上也要講究一個品格,不可能公開反複橫跳,隨便就換靠山,不然會被輿論視為忘恩負義。


    上次廷議未果之後,京城政治氣氛仍然敏感,何鼇也不想高調,等到晚上才悄悄去了嚴閣老宅邸拜訪。


    此時嚴府書房裏正在開小會,這並不稀奇,廷議陷入僵局,並被按下暫停鍵後,這兩日很多府邸隻怕都在開小會。


    畢竟僵局是不可能一直僵持的,所有棋手都要尋找打破僵局的辦法。


    坐在嚴府書房裏的人都是嚴閣老最親信的幾個,兒子嚴世蕃、妻弟歐陽必進、義子趙文華,沒有一個是外人。


    在嚴府裏開會,話最多的永遠是嚴世蕃,今晚也不例外。


    “廷議這盤棋,已經被秦德威走成死局了。”嚴世蕃皺著眉頭說:“所以要另外尋找突破點,從其它地方打擊秦德威。”


    已經升為通政司右參議的趙文華很為難的說:“秦德威近期大部分時間都有意識的居家不出,什麽事情都沒有做,又能找到什麽突破點?”


    正所謂不做不錯,不做事就不會有破綻。


    嚴世蕃非常肯定的說:“當然可以找得到突破點,秦德威如果以為龜縮不出就沒有錯漏,那就大錯特錯了!隻是以你們的目光,看不出來而已。”


    趙文華不說話了,你嚴世蕃真要有那麽厲害,也不至於隻能躲在家裏揮斥方遒了。


    嚴世蕃自然不知道趙文華怎麽想的,徑自說:“可以想想,如果詹事府裏出了紕漏,秦德威會不會被連帶?”


    歐陽必進迴應說:“那秦德威向來撒手不管詹事府的事情,能被牽連?”


    嚴世蕃答道:“秦德威再怎麽樣,本官還是詹事府少詹事兼左春坊大學士!


    隻要他掛著這個官職,在派有心人煽動,詹事府的事情怎能牽連不到他?”


    隻有嚴嵩能跟上兒子的思路,開口道:“皇上本就說過,有閉門靜修一兩年,讓太子監國之聖意。到底如何,誰又能說得準?”


    天意莫測,所有人都在揣摩嘉靖皇帝的想法,但又有誰敢說自己一定能猜準?


    嚴世蕃還是那麽有自信的判斷說:“皇上畏懼壽年不永,意欲靜修,有讓太子監國之意,可以假定是真的。”


    這句連嚴嵩都聽不懂了:“什麽叫假定是真的?”


    嚴世蕃答道:“這意思就是,可以先認定是真的,就當皇上確有此意!


    但是有一個前提,這個太子監國必須是由皇上自行決斷,主動給東宮的!


    假如東宮如果積極主動來爭取,那就是另一迴事了,皇上反而要生出猜忌之心!我說的突破點,就在這裏!”


    當初組建東宮班底時,因為秦德威非常不積極,所以大部分人選都是夏言和顧鼎臣、嚴嵩提名的。


    所以在詹事府裏,嚴嵩也有自己的耳目,對詹事府內部動向也略知一二,確實也有人蠢蠢欲動。


    正在這時候,有仆役來送了張名帖,是原貴州按察使何鼇的。


    嚴嵩考慮過後,便吩咐道:“請進來!”


    嚴世蕃有點不滿的說:“我等正在密商大事,見一個沒用的外人作甚?”


    嚴嵩隻說了一句:“此人乃秦德威小座師也。”


    嚴世蕃聞言也是吃了一驚,“這樣的人,怎得與父親親近?”


    當初何鼇與嚴嵩在南京交結的時候,嚴世蕃已經被趕迴了京師,自然不太清楚一些內幕。


    何鼇站在嚴府的前廳裏,一邊等待接見,一邊感慨萬千。


    當年因為人情隨手錄取的一個除了長相、詩才之外普普通通的小秀才,居然隻用了七八年時間,就成為朝廷巨頭,影響力甚至比自己的靠山大腿嚴嵩更強。


    兩年前的時候,何鼇還不太後悔,畢竟嚴嵩已經是內閣大學士,而秦德威當時是隻是五品詞臣。


    畢竟政治要講究忠誠,何老師也不可能為了學生秦德威,就“背信棄義”叛離嚴嵩這個老靠山。


    可誰又想到,如今秦德威權勢完全不亞於嚴嵩,甚至隱隱過之。而他何鼇這個秦德威座師,卻還在嚴黨的船上。


    這就叫造化弄人!


    每每想到這些,何老師就感到心酸又心痛,早知道秦德威有今日如此之酷炫,當初又何必去抱嚴嵩的大腿?


    ------題外話------


    記錄:0.4\/10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小學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輕風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輕風去並收藏大明小學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