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各種事情安排的差不多,到了四月中旬時,秦德威就打算出發北上了。
這次他前前後後在家鄉南京城裏也就呆了十幾天,看著時間不多,但真已經是天恩浩蕩了。
要知道,對絕大多數大明官員而言,進入仕途意味著賣身給了皇帝,隻有致仕或者罷官才能重新迴到家鄉。
除此之外隻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是父母去世要迴家守製;第二種就是去別處上任時路過家鄉;第三種就是京師人或者南京人。
有的時候,在史書上看到有些官員莫名其妙的辭官或者被罷,然後過兩年又起複的,沒準就是因為此人思鄉了。
這次秦德威北上,帶上了顧娘子和次子秦國泰,還有一些財產。
最後還是將長子秦國祚留在了南京,不然真怕叔父秦祥想不開有個三長兩短的。
然後臨走前,秦德威又囑咐叔父,南京這邊的源豐號錢莊以穩為主,暫時不要再擴張了,等京師那邊開拓出新路子再說。
為了安全起見,避免半路出現遭遇盜匪的意外,又從魏國公那裏借了三十名強壯官軍護衛。
這樣北上隊伍就頗具排麵了,連人帶物裝載了十餘艘,相當對得起小權臣的身份。
按照老規矩,還是從龍江關出發。對這段水路秦德威也是來來迴迴走過好幾次了,並不陌生。
不過啟程後,還是出了點狀況。
秦德威嫌棄船艙裏憋悶,坐在船頭甲板上一邊吹風,一邊捏著小茶壺品茗,而前方就是開路的護衛船。
忽然秦德威就看到,前方船裏鑽出個胸前正五品走獸補子的青年,對著自己招了招手。
“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徐世安徐老三站在前麵船上,高聲對著秦德威喊道。
秦德威:“......”
徐世安又隔著水麵喊道:“三爺我從來沒離開過南京,這次親自護送你北上,見見世麵去!”
一路晃晃悠悠的兩天後抵達揚州城,住在南水關外的水驛,然後秦德威就進了城。
馮恩馮老爺在這裏擔任兩淮巡鹽禦史,既然路過,就少不得拜訪一下。再說鹽法改製是秦德威提議並推動的,也不能不關心實際情況。
不過當秦學士來到巡鹽禦史察院時,卻撲了個空,馮老爺並不在官署裏麵。
秦學士亮明了身份後,就有書辦稟報道:“馮大人身先士卒,親自率領鹽丁,去東邊的運鹽河上緝捕私鹽販子了。”
秦德威無語。很好,很有精神,很有馮老爺的個人特色。
堂堂一位兩淮鹽政最頂層的人物,親自帶隊行動去一線抓捕私鹽販子,秦德威不知該如何評價了。
半夜三更,秦德威正在驛館裏的豪華大院裏唿唿大睡,忽然被守夜的人叫起來了。
有驛站仆役在院裏稟報道:“兩淮巡鹽禦史馮大人來了,正在驛館大堂裏等候!”
半夜三更吵人,這也就是馮老爺才能幹出的事兒!秦德威無話可說,用涼水強迫自己清醒過來,然後穿衣而出。
馮老爺看起來還是那麽年輕,一點都不像是四十的人,在遼東積攢下來的風霜之色都漸漸褪去了,興奮的說:“聽到你路過揚州,我便連夜來訪!”
秦德威打了個哈欠,忍不住迴應道:“若不是遇到了我,你做官最多做到六品!還是雜的!”
兩人換了個更私密的花廳,然後馮老爺主動說起鹽法改製的事情,“原先西商所占份額已經萎縮到兩成,但恢複開中法後,如今西商份額已經恢複至六七成了。”
“這個勢頭很好。”秦德威點頭讚許了一聲。
開中法就是用邊境物資換取鹽引,這是陝西、山西這些邊境省份商人的強項,所以西商在鹽業份額的擴大就意味著邊境物資的增多。
西商份額從兩成擴大到六七成,就意味著每年有價值數十萬兩白銀的糧食等物資向邊鎮輸送。放眼全國來看,就相當於是東南向西北的轉移支付。
報完喜之後,馮恩又開始說起問題:“原先私鹽販子都是零星小團夥,甚至個人單打獨鬥。
但如今出現了大批失去鹽引的南方鹽商,他們很多人也就開始販運私鹽了,而且這些人比原先的小私鹽販子更猛烈。”
這種現象,秦德威也沒辦法徹底杜絕,任何改製都有利益受損的人。
秦德威隻能建議說:“堵不如疏,還是想法子給他們一條出路,盡可能減少後患。”
馮老爺很熟練的就問道:“計將安出?”
秦德威沒好氣的說:“你自己也要多琢磨琢磨了,不用都來問我!這次我隻說一個大體,我記得兩淮鹽業行銷鹽區是南直隸、江西、湖廣。
每府算一個片區,由一個或者幾個分銷商人專營,然後將那些南方鹽商逐漸變成承包片區的下級分銷,也算是給他們活路了。
其中具體章程,你自己拿捏,但切記官府要掌握最大的主動!”
馮老爺想起什麽,又笑道:“我近日忽然覺得,你提議鹽法改製,其實你我也是損失重大!
原來鹽商在揚州交了銀子,然後就可以領取鹽引,然後揚州這邊要向京師輸送銀子數十萬兩。
對錢莊來說,這其實是個巨大機遇,尤其你一直夢想南北匯通。我在這裏做禦史,就可以盡力幫你達成心願。
如今改迴了開中法,邊鎮輸送物資才能換鹽引,揚州這裏銀錢流通就少了,也不用大量向朝廷輸送銀子了,對錢莊角度來說利益就小多了。”
秦德威歎口氣,錢這個東西夠用就好了,穿越者覺悟就是這麽高。
這個時代沒有人能想象到百年後的慘狀,更想不到三四百年後的神州沉淪,雖然不知道自己能做到什麽地步,但能挽迴一點是一點。
兩人許久不見,談話一直談到了天亮。然後秦德威繼續趕路,其實他並沒有多少時間可以耽擱在路上。
一路再無他事,時間剛進入五月中旬的時候,在初夏的熱情裏,詹事府少詹事、左春坊大學士兼翰林學士、提督四夷館秦德威迴到了京師。
京師秦府的正房大婦徐妙璿格外激動,匆忙協助安頓好顧氏和秦國泰後,天剛擦黑,就主動要拉著夫君上床。
徐小弟出去一圈迴來,就榮升錦衣衛指揮使並協理北鎮撫司,還成了民間傳說中的禦前帶刀侍衛,堪稱光宗耀祖,甚至是超越先祖了。
徐妙璿這個當姐姐的自思無以為報,隻好以身相許多犒勞幾次秦德威了。
秦德威有點吃不消這個熱情勁,連忙叫停道:“慢著慢著,我找人去喊小弟過來,等我先見過小弟!”
作為一個合格的政治人物,迴到京師後,當然是要先了解目前局勢,不然睡覺都睡不安穩。
沒多久,徐妙璟就匆匆趕了過來,向秦德威匯報起最近的各種情況。
原來嘉靖皇帝早在一個月前就迴來了,又親自去了昌平大峪山勘察一圈,最終確定大峪山風水真的不如承天府純德山。
再然後,嘉靖皇帝就躲在宮裏,沒再出現過了,朝會更是停擺。
徐妙璟對此沒有太在意,隨口道:“陛下龍體向來並不強健,如今又奔波勞累了兩三個月,故而需要休養。”
但秦德威聽到這個關鍵信息後,心裏就非常清楚,嘉靖皇帝他他他終於開啟修仙模式了,隻怕以後修仙就是主業,皇帝是副業了。
所以就搖搖頭說:“隻怕成化朝故事再現啊。”
成化朝是什麽樣,徐妙璟早被科普過了,他不能置信的說:“不至於如此吧?”
如果皇帝不上朝也不見大臣,那他這個值殿錦衣衛官差事不就隻是個噱頭了?
秦德威雖然知道趨勢,但沒法具體實證說明,隻能以後讓事實教育還存在幻想的徐小弟。
至於嘉靖皇帝如此轉折的動機和原因,足夠寫本論文了。
簡單來說,一是幻滅感,媽寶男皇帝遭遇父母雙亡後,精神被嚴重打擊,心態格外的孤獨,更加偏向宗教慰籍了;
二是挫敗感,嘉靖皇帝是個非常敏感的人,南巡沿途所見所聞不盡如人意,讓他產生了辛苦十幾年白費勁的念頭,那他還折騰個什麽?
即便秦學士有意識的拚命扔了幾十篇馬屁詩文進行精神鼓勵,可也掩蓋不了現狀,當今世道並不是嘉靖皇帝所想象裏的盛世。
三是恐懼感。導致產生了對長生的極度渴望,而且這個欲望逐漸壓倒世俗事情,在嘉靖皇帝心目中占了上風。
徐小弟又繼續匯報起其它事項,對他而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南巡期間,國師邵元節掛了......
禦駕迴了京師後,徐小弟的老泰山陶仲文被封為“神霄保國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接替已故邵元節總領道教事務。
也就是說,陶老道,阿不,陶真人正式成為了嘉靖朝第二代國師。
說起這個,徐小弟越發覺得姐夫英明神武了,四年前就能看出陶真人的潛力,這是什麽眼光?
徐妙璟又開口道:“月初陛下去大峪山巡視時,首輔夏桂洲不知為何伴駕遲到,陛下大怒,譴責夏桂洲怠慢無禮。
其後陛下盛怒之下將夏桂洲罷官,並追迴了禦賜銀章,但過了幾天,陛下怒氣消去,又讓夏桂洲官複原職。
不過夏桂洲上疏謝恩時,詞句又惹怒了陛下,再次遭到訓斥,少師被降成了少保。”
秦德威對此也無話可說,這種戲碼未來幾年將會頻頻上演,至於其中有沒有嚴嵩拱火就不知道了。
其實如何處理與夏言、嚴嵩的三角關係,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對了,你小心點,聽說陸詹事對你意見很大。”徐妙璟又提醒說,“詹事府重建後,如今人員漸漸到齊,隻剩你還沒歸位了,導致遲遲不能開府,陸詹事很不爽。”
大洗牌後的詹事府由虛官轉向實職,可謂是群賢盈府了,大批的士林精英被選拔進來,很多都是在外地的。
比如嘉靖八年的狀元羅洪先從江西老家重新入朝,嘉靖八年的會元唐順之也是從老家常州重新入朝,還有大多數人更熟悉的嘉靖二年的探花徐階。
二月份詹事府改組,到四月份的時候,三十五名新任詹事府官員從四麵八方匯聚,基本全部到齊了,唯獨缺席的就是某少詹事。
太子東宮乃是國本,東宮官署重建是非同小可的朝廷大事,詹事府詹事陸深想著等人到齊後,就辦一個隆重的開府儀式。
並讓詹事府全員出席,並互相認識和熟悉一下,畢竟這是一個完全新組成的官署,很多人之間彼此還是陌生狀態。
結果等來等去,最後隻有少詹事兼左春坊大學士還沒歸位,而且一缺席就是一個月過去了,新詹事府的成立大會遲遲沒有召開。
如果別人缺席,陸詹事就不管不顧了。但缺位的是詹事府唯一的二把手,還是左春坊大學士這樣的吉祥物,又是那麽特殊的一個不好惹的人。
所以陸詹事也沒法繞過去,於是就越等就越惱火了。
聽到這個事情,秦德威就很無奈的說:“唉,都是形式主義的東西,何必講究那麽多,他們等我幹什麽!我並不介意的!”
徐妙璟對秦德威看了又看,心裏默默的想道,姐夫你現在是說著不介意,可如果他們真不等你,背著你開府,指不定你又要發飆了。
然後徐妙璟默默給自己點了一個讚,他覺得自己又有所長進了,居然能看出姐夫的言不由衷了。
徐妙璟還有不少消息要說,但他偶然抬頭時,發現不知何時姐姐站在了門口,正對著自己狠狠瞪眼。
於是徐小弟立刻站了起來,主動告辭說:“時候不早了,我要迴去休息了,姐夫若還有話明日再說!”
秦德威目送徐小弟離去後,又對徐妙璿說:“你先去睡吧,我要去西府與父親說說話,還有李涇。
他們應該馬上就要去遼東了,我要抓緊時間與他們談談,不知道多晚,你不用等我了。”
正所謂權力越大,責任越大啊!
這次他前前後後在家鄉南京城裏也就呆了十幾天,看著時間不多,但真已經是天恩浩蕩了。
要知道,對絕大多數大明官員而言,進入仕途意味著賣身給了皇帝,隻有致仕或者罷官才能重新迴到家鄉。
除此之外隻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是父母去世要迴家守製;第二種就是去別處上任時路過家鄉;第三種就是京師人或者南京人。
有的時候,在史書上看到有些官員莫名其妙的辭官或者被罷,然後過兩年又起複的,沒準就是因為此人思鄉了。
這次秦德威北上,帶上了顧娘子和次子秦國泰,還有一些財產。
最後還是將長子秦國祚留在了南京,不然真怕叔父秦祥想不開有個三長兩短的。
然後臨走前,秦德威又囑咐叔父,南京這邊的源豐號錢莊以穩為主,暫時不要再擴張了,等京師那邊開拓出新路子再說。
為了安全起見,避免半路出現遭遇盜匪的意外,又從魏國公那裏借了三十名強壯官軍護衛。
這樣北上隊伍就頗具排麵了,連人帶物裝載了十餘艘,相當對得起小權臣的身份。
按照老規矩,還是從龍江關出發。對這段水路秦德威也是來來迴迴走過好幾次了,並不陌生。
不過啟程後,還是出了點狀況。
秦德威嫌棄船艙裏憋悶,坐在船頭甲板上一邊吹風,一邊捏著小茶壺品茗,而前方就是開路的護衛船。
忽然秦德威就看到,前方船裏鑽出個胸前正五品走獸補子的青年,對著自己招了招手。
“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徐世安徐老三站在前麵船上,高聲對著秦德威喊道。
秦德威:“......”
徐世安又隔著水麵喊道:“三爺我從來沒離開過南京,這次親自護送你北上,見見世麵去!”
一路晃晃悠悠的兩天後抵達揚州城,住在南水關外的水驛,然後秦德威就進了城。
馮恩馮老爺在這裏擔任兩淮巡鹽禦史,既然路過,就少不得拜訪一下。再說鹽法改製是秦德威提議並推動的,也不能不關心實際情況。
不過當秦學士來到巡鹽禦史察院時,卻撲了個空,馮老爺並不在官署裏麵。
秦學士亮明了身份後,就有書辦稟報道:“馮大人身先士卒,親自率領鹽丁,去東邊的運鹽河上緝捕私鹽販子了。”
秦德威無語。很好,很有精神,很有馮老爺的個人特色。
堂堂一位兩淮鹽政最頂層的人物,親自帶隊行動去一線抓捕私鹽販子,秦德威不知該如何評價了。
半夜三更,秦德威正在驛館裏的豪華大院裏唿唿大睡,忽然被守夜的人叫起來了。
有驛站仆役在院裏稟報道:“兩淮巡鹽禦史馮大人來了,正在驛館大堂裏等候!”
半夜三更吵人,這也就是馮老爺才能幹出的事兒!秦德威無話可說,用涼水強迫自己清醒過來,然後穿衣而出。
馮老爺看起來還是那麽年輕,一點都不像是四十的人,在遼東積攢下來的風霜之色都漸漸褪去了,興奮的說:“聽到你路過揚州,我便連夜來訪!”
秦德威打了個哈欠,忍不住迴應道:“若不是遇到了我,你做官最多做到六品!還是雜的!”
兩人換了個更私密的花廳,然後馮老爺主動說起鹽法改製的事情,“原先西商所占份額已經萎縮到兩成,但恢複開中法後,如今西商份額已經恢複至六七成了。”
“這個勢頭很好。”秦德威點頭讚許了一聲。
開中法就是用邊境物資換取鹽引,這是陝西、山西這些邊境省份商人的強項,所以西商在鹽業份額的擴大就意味著邊境物資的增多。
西商份額從兩成擴大到六七成,就意味著每年有價值數十萬兩白銀的糧食等物資向邊鎮輸送。放眼全國來看,就相當於是東南向西北的轉移支付。
報完喜之後,馮恩又開始說起問題:“原先私鹽販子都是零星小團夥,甚至個人單打獨鬥。
但如今出現了大批失去鹽引的南方鹽商,他們很多人也就開始販運私鹽了,而且這些人比原先的小私鹽販子更猛烈。”
這種現象,秦德威也沒辦法徹底杜絕,任何改製都有利益受損的人。
秦德威隻能建議說:“堵不如疏,還是想法子給他們一條出路,盡可能減少後患。”
馮老爺很熟練的就問道:“計將安出?”
秦德威沒好氣的說:“你自己也要多琢磨琢磨了,不用都來問我!這次我隻說一個大體,我記得兩淮鹽業行銷鹽區是南直隸、江西、湖廣。
每府算一個片區,由一個或者幾個分銷商人專營,然後將那些南方鹽商逐漸變成承包片區的下級分銷,也算是給他們活路了。
其中具體章程,你自己拿捏,但切記官府要掌握最大的主動!”
馮老爺想起什麽,又笑道:“我近日忽然覺得,你提議鹽法改製,其實你我也是損失重大!
原來鹽商在揚州交了銀子,然後就可以領取鹽引,然後揚州這邊要向京師輸送銀子數十萬兩。
對錢莊來說,這其實是個巨大機遇,尤其你一直夢想南北匯通。我在這裏做禦史,就可以盡力幫你達成心願。
如今改迴了開中法,邊鎮輸送物資才能換鹽引,揚州這裏銀錢流通就少了,也不用大量向朝廷輸送銀子了,對錢莊角度來說利益就小多了。”
秦德威歎口氣,錢這個東西夠用就好了,穿越者覺悟就是這麽高。
這個時代沒有人能想象到百年後的慘狀,更想不到三四百年後的神州沉淪,雖然不知道自己能做到什麽地步,但能挽迴一點是一點。
兩人許久不見,談話一直談到了天亮。然後秦德威繼續趕路,其實他並沒有多少時間可以耽擱在路上。
一路再無他事,時間剛進入五月中旬的時候,在初夏的熱情裏,詹事府少詹事、左春坊大學士兼翰林學士、提督四夷館秦德威迴到了京師。
京師秦府的正房大婦徐妙璿格外激動,匆忙協助安頓好顧氏和秦國泰後,天剛擦黑,就主動要拉著夫君上床。
徐小弟出去一圈迴來,就榮升錦衣衛指揮使並協理北鎮撫司,還成了民間傳說中的禦前帶刀侍衛,堪稱光宗耀祖,甚至是超越先祖了。
徐妙璿這個當姐姐的自思無以為報,隻好以身相許多犒勞幾次秦德威了。
秦德威有點吃不消這個熱情勁,連忙叫停道:“慢著慢著,我找人去喊小弟過來,等我先見過小弟!”
作為一個合格的政治人物,迴到京師後,當然是要先了解目前局勢,不然睡覺都睡不安穩。
沒多久,徐妙璟就匆匆趕了過來,向秦德威匯報起最近的各種情況。
原來嘉靖皇帝早在一個月前就迴來了,又親自去了昌平大峪山勘察一圈,最終確定大峪山風水真的不如承天府純德山。
再然後,嘉靖皇帝就躲在宮裏,沒再出現過了,朝會更是停擺。
徐妙璟對此沒有太在意,隨口道:“陛下龍體向來並不強健,如今又奔波勞累了兩三個月,故而需要休養。”
但秦德威聽到這個關鍵信息後,心裏就非常清楚,嘉靖皇帝他他他終於開啟修仙模式了,隻怕以後修仙就是主業,皇帝是副業了。
所以就搖搖頭說:“隻怕成化朝故事再現啊。”
成化朝是什麽樣,徐妙璟早被科普過了,他不能置信的說:“不至於如此吧?”
如果皇帝不上朝也不見大臣,那他這個值殿錦衣衛官差事不就隻是個噱頭了?
秦德威雖然知道趨勢,但沒法具體實證說明,隻能以後讓事實教育還存在幻想的徐小弟。
至於嘉靖皇帝如此轉折的動機和原因,足夠寫本論文了。
簡單來說,一是幻滅感,媽寶男皇帝遭遇父母雙亡後,精神被嚴重打擊,心態格外的孤獨,更加偏向宗教慰籍了;
二是挫敗感,嘉靖皇帝是個非常敏感的人,南巡沿途所見所聞不盡如人意,讓他產生了辛苦十幾年白費勁的念頭,那他還折騰個什麽?
即便秦學士有意識的拚命扔了幾十篇馬屁詩文進行精神鼓勵,可也掩蓋不了現狀,當今世道並不是嘉靖皇帝所想象裏的盛世。
三是恐懼感。導致產生了對長生的極度渴望,而且這個欲望逐漸壓倒世俗事情,在嘉靖皇帝心目中占了上風。
徐小弟又繼續匯報起其它事項,對他而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南巡期間,國師邵元節掛了......
禦駕迴了京師後,徐小弟的老泰山陶仲文被封為“神霄保國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接替已故邵元節總領道教事務。
也就是說,陶老道,阿不,陶真人正式成為了嘉靖朝第二代國師。
說起這個,徐小弟越發覺得姐夫英明神武了,四年前就能看出陶真人的潛力,這是什麽眼光?
徐妙璟又開口道:“月初陛下去大峪山巡視時,首輔夏桂洲不知為何伴駕遲到,陛下大怒,譴責夏桂洲怠慢無禮。
其後陛下盛怒之下將夏桂洲罷官,並追迴了禦賜銀章,但過了幾天,陛下怒氣消去,又讓夏桂洲官複原職。
不過夏桂洲上疏謝恩時,詞句又惹怒了陛下,再次遭到訓斥,少師被降成了少保。”
秦德威對此也無話可說,這種戲碼未來幾年將會頻頻上演,至於其中有沒有嚴嵩拱火就不知道了。
其實如何處理與夏言、嚴嵩的三角關係,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對了,你小心點,聽說陸詹事對你意見很大。”徐妙璟又提醒說,“詹事府重建後,如今人員漸漸到齊,隻剩你還沒歸位了,導致遲遲不能開府,陸詹事很不爽。”
大洗牌後的詹事府由虛官轉向實職,可謂是群賢盈府了,大批的士林精英被選拔進來,很多都是在外地的。
比如嘉靖八年的狀元羅洪先從江西老家重新入朝,嘉靖八年的會元唐順之也是從老家常州重新入朝,還有大多數人更熟悉的嘉靖二年的探花徐階。
二月份詹事府改組,到四月份的時候,三十五名新任詹事府官員從四麵八方匯聚,基本全部到齊了,唯獨缺席的就是某少詹事。
太子東宮乃是國本,東宮官署重建是非同小可的朝廷大事,詹事府詹事陸深想著等人到齊後,就辦一個隆重的開府儀式。
並讓詹事府全員出席,並互相認識和熟悉一下,畢竟這是一個完全新組成的官署,很多人之間彼此還是陌生狀態。
結果等來等去,最後隻有少詹事兼左春坊大學士還沒歸位,而且一缺席就是一個月過去了,新詹事府的成立大會遲遲沒有召開。
如果別人缺席,陸詹事就不管不顧了。但缺位的是詹事府唯一的二把手,還是左春坊大學士這樣的吉祥物,又是那麽特殊的一個不好惹的人。
所以陸詹事也沒法繞過去,於是就越等就越惱火了。
聽到這個事情,秦德威就很無奈的說:“唉,都是形式主義的東西,何必講究那麽多,他們等我幹什麽!我並不介意的!”
徐妙璟對秦德威看了又看,心裏默默的想道,姐夫你現在是說著不介意,可如果他們真不等你,背著你開府,指不定你又要發飆了。
然後徐妙璟默默給自己點了一個讚,他覺得自己又有所長進了,居然能看出姐夫的言不由衷了。
徐妙璟還有不少消息要說,但他偶然抬頭時,發現不知何時姐姐站在了門口,正對著自己狠狠瞪眼。
於是徐小弟立刻站了起來,主動告辭說:“時候不早了,我要迴去休息了,姐夫若還有話明日再說!”
秦德威目送徐小弟離去後,又對徐妙璿說:“你先去睡吧,我要去西府與父親說說話,還有李涇。
他們應該馬上就要去遼東了,我要抓緊時間與他們談談,不知道多晚,你不用等我了。”
正所謂權力越大,責任越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