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朝臣旳眼裏,秦學士是一個很獨特的人物。


    隻要被秦學士針對的人不是自己,那就總能看到別人的樂子,給嚴肅緊張的朝堂增添一絲活潑的氣息。


    今天之前,所有人都沒想到,秦德威突然就出手狙擊首輔夏言了。


    在大家印象裏,秦德威大多數時候都是配合夏言的,從來不公開與夏言唱反調,很多人都將秦德威視為夏黨的鬆散外圍。


    所以大家對驚呆的夏首輔很理解,畢竟夏首輔從來沒被秦德威打過,經驗不足,一時間反應不及也正常。


    不過眾人還是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前有嚴嵩“獨走”,今有秦德威“狙擊”,這夏首輔到底是怎麽了?


    但秦德威並沒有留給大家太多的思考時間,拋下了夏言,忽然轉向嚴嵩,很好奇的問道:


    “方才聽首輔所言,等大禮告成之後,就不用嚴閣老繼續掌管禮部了?所以才要推薦其他人選出任禮部尚書?”


    嚴嵩猜不出秦德威的目的,很謹慎的答道:“等大禮告成之後,諸禮齊畢,我自該退位讓賢。”


    不想讓也沒辦法,哪有大學士長久兼任實職尚書的道理?


    於是秦德威就對嘉靖皇帝奏道:“嚴閣老對禮製貢獻卓越,作用無人可以替代,所以本不該輕易換人掌管禮部!


    若非換不可,大概也隻有嚴閣老明白誰最合適,不如由嚴閣老舉薦人選並付諸廷議!”


    臥槽!文華殿裏眾人聽到這裏,又一次智熄般的齊齊震驚!


    秦德威竟然公開支持嚴嵩,這比剛才秦德威狙擊夏首輔還令人驚悚!


    秦德威與嚴嵩之間的關係,那是有目共睹的,嚴世蕃流放八千裏就是這段關係最好的說明。


    所以秦德威你剛才提議,讓嚴嵩舉薦下一任禮部尚書人選,到底圖什麽?


    眾人隻覺得智商不夠用了,就算是欲擒故縱,也沒這麽狂野的玩法啊!


    先前秦德威還公然上疏彈劾辱罵過嚴嵩,今天又支持嚴嵩,這是不是精分?


    還是說有另一種答案,秦德威與嚴嵩和解,並勾結起來了?


    也不是沒可能,畢竟兩人都是“拋棄”了夏黨的人,某種意義上有共同語言。


    若真是如此,兩人聯手後,朝堂說不定要變天!夏首輔也擋不住!


    就是心思深沉的嚴嵩本人,此刻也是徹底懵逼了,和夏言一起陷入了驚呆的狀態。


    要是秦德威真的支持自己,這可怎麽辦?


    寶座上的嘉靖皇帝還以為自己可能聽錯了,又追問了一句:“秦德威你是說,大禮告成之後,讓嚴嵩推薦禮部人選?”


    秦德威言辭懇切的說:“臣觀古往今來,禮製總是會因人為而變動。


    大禮告成之後,須得有可信之人繼續做禮部尚書。至於誰最合適,嚴閣老應當清楚。”


    嘉靖皇帝稍加思索後,習慣性冷峻的臉色忽然變柔和了幾分,很讚賞的對秦德威說:“你有心了。”


    眾人無語,秦德威剛才那些話非常平平無奇,陛下你到底在感動什麽?


    秦德威本人也莫名其妙的,自己隻是先給嚴嵩挖個坑而已啊,為何又打動了皇帝?


    其實秦德威那個借口說的很冠冕堂皇,意思就是新禮製搞完了後,還需要繼續鞏固。


    所以需要讓大功臣嚴嵩再推薦一個可靠的人,占據住意識形態陣地。


    但嘉靖皇帝從來不相信冠冕堂皇,他隻相信人心算計。


    秦德威的這些借口,在嘉靖皇帝看來都是說給外人聽的,用來糊弄文武百官、天下臣民的。


    而他的帝王心術能戳破一切表麵假象,直接看透了秦德威的內心。


    以秦德威那性格,不罵就不錯了,怎麽會去跪舔嚴嵩?


    但在當前,響應稱宗入廟、辛辛苦苦操辦一係列儀禮的嚴嵩,就是他嘉靖皇帝心目中的“政治正確”,暫時還是無可替代的那種。


    所以秦德威此時支持嚴嵩,就是一種討好皇帝“政治正確”的行為!


    既然皇帝想扶持嚴嵩,那麽秦德威就委屈了自己,為了“政治正確”,為了完成皇帝意圖,捏著鼻子去支持嚴嵩。


    那麽先前秦德威狙擊夏言的動機,也就讓人明白了,畢竟夏言想從嚴嵩手裏搶走這個禮部尚書位置。


    隻要能看破人心,道理就這麽簡單!於是嘉靖皇帝就趁熱打鐵的下旨說:


    “秦德威所言甚善,嚴嵩製禮功勞卓著,大禮告成之後另行升賞,可舉薦賢良替代禮部事務。”


    於是今天這場朝會,又在詭異的氣氛中結束了,很多廟堂老手也大唿看不懂。


    已經有人總結出規律了,一般秦德威跳出來有所表現的朝會,結局都會比較詭異。


    很多人想抓住秦德威問東問西,但沒熟到那地步,也就隻能作罷。


    刑部尚書兼京營總督王廷相神色複雜,看了看鬱悶的老盟友夏言,又招唿秦德威與自己一起走。


    出了午門後,左右附近沒有別人了,王廷相直接問道:“你這是打算與嚴介溪合謀了?”


    秦德威連忙否認:“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


    王廷相忍不住又發出一記靈魂拷問:“我還能不能相信你?”


    秦德威非常肯定的說:“我永遠是老前輩最可信的人。”


    王廷相望著不遠處承天門的門樓,若有所思的說:“也對,或許是老夫多慮了。


    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兩個權奸人物怎麽可能真心合夥?”


    而嚴嵩迴到家裏,將今日朝會之事告訴了兒子,結果嚴世蕃也陷入了迷茫。


    以嚴世蕃的智商,他居然完全理解不了。


    如果說秦德威目的是為了討好皇帝,但讓父親嚴嵩舉薦下一任禮部尚書,對秦德威又能有什麽好處?


    除非秦德威有把握,再次出手狙擊父親,就像今天狙擊夏言一樣!


    可是嚴世蕃絞盡腦汁挖空心思,也猜不到秦德威會怎麽狙擊。


    這種明知道對方有陰謀,但就是找不到線索的感覺,實在糟糕透了。


    “會不會有另一種可能,秦德威與夏言翻了臉,故而意欲與我和解?”嚴嵩忍不住幻想出了另一種可能。


    嚴世蕃斬釘截鐵的說:“那不可能!如果秦德威真有和解之意,大門外的錦衣衛官校為何不撤?”


    嚴嵩歎口氣道:“你先前還斷定,夏言與秦德威爭鬥,我們漁翁得利。


    結果呢,哪有漁翁得利的機會?難道這次秦德威表麵支持,就算我們漁翁得利了?我還能不能相信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小學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輕風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輕風去並收藏大明小學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