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德威這次迴到南京城,想與他聚會的人實在太多了。


    可以說全南京城但凡能說得上話的人,都想請秦德威吃飯喝酒。


    但無論有多少人等著,秦德威迴到南京的第一頓飯,肯定要與守備太監李環、守備大臣徐源、兵部尚書秦金這三大員一起。


    倒不是秦德威有求於他們,主要是如果不吃這頓飯,這三個待罪的倒黴蛋就不會安心。


    畢竟秦德威是作為朝廷使節來勘察情況的,給京師寫勘察報告的也是秦德威。


    秦德威倒是沒有為難他們的意思,大型木製建築發生雷擊火災這種事,實在是防不勝防,他們也挺無辜的。


    南京這邊的宮城格局與京師大體相似,但皇宮裏基本維持修繕的也就中軸主殿和廟、社,以及宮牆了,其他地方大多荒廢。


    看完不太嚴重的太廟受災現場,秦德威就撤出了敝舊的皇城。


    然後就去了西安門外的內守備廳,與三大員商議祭祀孝陵的事項安排。


    等天色黑了後,三大員就在內守備廳設宴,招待秦德威,其餘隨從都安置到館舍去。


    第一天就這樣公事公辦的過去了,晚上秦德威沒有去館舍,直接迴了家。


    其實這個位於武定橋之西,秦淮河南岸的新家,對秦德威而言是很陌生的。


    借著月光看到了巍峨的狀元石坊,看到了超出普通人家一截的高大朱門,秦德威還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叔父很體貼的打發了仆役在門上傳話,說今晚不見了,讓秦德威直接去休息。


    然後就有婢女引著秦德威往後院走,穿過幾道廳堂迴廊,就看到顧瓊枝抱著個周歲幼兒,站在內院的影壁前迎接。


    秦德威走過主動道一聲:“辛苦了。”


    然後好奇地看了幾眼這個已經睡著的幼兒,與顧娘子一起往屋裏麵走。


    秦德威在屋裏又看了一會兒子,伸手摸了幾把,此後又有專門的奶媽和婢女將兒子抱走。


    此時就隻剩下秦德威和顧娘子兩個人了,秦德威再也不講究形象了,疲憊不堪的倒在床上。


    側頭對顧瓊枝說:“這地方怪陌生的,直到看見你,才有點自家的感覺。”


    顧娘子幫秦德威脫了外衣,答道:“叔父說,隻有這樣的門戶,才能配得上小魁兒。”


    秦德威心裏覺得,從小養於深宅未見得好,但這麽敗興的話不至於說出口。


    而且從安全性角度來說,原來那種小宅院,對一個大型錢莊的小主人來說確實比較危險,綁架起來太容易了。


    顧娘子也褪去了衣裙,上了床問道:“你這次要在南京留多久?”


    秦德威一邊慢慢動手找迴熟悉感覺,一邊迴話說:“多住兩個月,過了夏天涼快時再走吧。”


    顧娘子又問:“那你打算如何安置我們母子?”


    秦德威毫不猶豫的答道:“我當然是想都把你們帶在身邊,但不知你,還有叔父是怎麽想的。”


    顧娘子歎口氣說:“夫君你的變化實在太快了,快的讓人目不暇接,簡直追不上你的腳步啊。”


    普通人的日子,可能幾十年都沒有太大變化,但秦德威這人,幾年時間就天翻地覆,讓人無所適從。


    如果男人沒本事,令人發愁,可男人太有本事,還是令人發愁。


    其實對絕大多數南京親朋來說,秦德威中舉後,能先安安穩穩十來年才好。


    秦德威大概也感受到了枕邊人的惶恐心理,感慨說:“先不急說以後,我現在還有點其他事情想說。”


    顧瓊枝忍無可忍,抓起了秦德威的把柄說:“我也不急說以後,你先說今晚要怎樣!”


    秦德威隻好翻身,盡起一個久別重逢的丈夫所應該盡的義務。


    風風雨雨過後,顧娘子心滿意足的側著頭,看著這張熟悉的臉。


    她忽然忍不住說出了所有親朋好友共有的、發自靈魂的一個疑惑:“狀元怎麽就是你?早些年實在看不出來啊。”


    親朋誰不知道底細,當年這是一個被社學退學、然後學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少年。


    但就這樣一個少年,居然能考中狀元,打破了親朋們對狀元的一切美好幻想。


    “睡覺!”秦德威無語,這可真是親人啊。


    顧娘子扯了扯夫君:“再說說話兒啊,難道這麽久不見,你就沒有什麽話跟我說?”


    秦德威也側過身子,與顧娘子臉對臉的說:“我那師叔當了戶部尚書,趁著這個機會,在京師把錢莊開起來,你有什麽建議?”


    顧瓊枝忽然覺得,還不如睡覺。


    秦德威蹭了幾下:“好娘子,你就說說,戶部尚書是自己人的機會多難得,不能錯過啊。”


    顧瓊枝懶洋洋的說:“要我說,京師那個地方,根本就不適合經營錢莊,或者說不適合用南京這邊的思路經營錢莊。”


    然後顧娘子又詳細說:“江南這邊,無論怎樣,各行各業多是民間所為,都是我們錢莊極好的客戶。


    而在京師,皇店、勳戚實在太多了,而且很多匠戶商戶都是官營,風氣也更浮躁,隻怕就沒有幾個踏踏實實做事業的。


    這樣的環境,怎麽能開我們這樣的錢莊?”


    秦德威點點頭道:“你說的不錯,所以如果在京師那邊開錢莊,不能照搬南京這邊做法,要有點不同。


    主要業務就不是工商戶了,一是與江南地方的匯通,二是做官員的生意。而且還要設個規矩,防範來自權貴的風險。”


    顧瓊枝問道:“你真的想做這種南北錢票匯通的生意?”


    交往這麽幾年了,她發現,小夫君對這種異地匯兌生意,有一種出奇的熱衷。


    “是啊。”秦德威也沒什麽可瞞的。


    顧瓊枝就提議道:“如果你想南北匯通,那首先要保證消息能快速暢通的傳遞。


    我給你出個主意,出錢讚助沿途的急遞鋪,每處每年給五兩,然後允許急遞鋪投送錢莊的文書就好。”


    急遞鋪就是專門用來傳遞朝廷公文的,每一二十裏設一鋪,接力式傳送公文。


    秦德威默算了下,南北兩京之間急遞鋪大約二百個左右。


    假設每處五兩,一年一千兩,完全承擔得起,隻要朝廷肯答應。


    “真是賢內助啊。”秦德威又開始動手動腳說:“讓我再來報答你一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小學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輕風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輕風去並收藏大明小學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