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元得到秦德威的指示後,此日就返迴了鬆江府。過了幾天,馮家又使人來傳話,約定來年正月十七,在揚州城南門外水碼頭匯合。


    馮家人想早點出發,秦德威也很理解這種心情,隻希望今年北方運河及時化凍,不要阻礙行程。


    然後秦德威在臨近過年的氛圍中,開始準備北上。作為一個過完年才十五歲的少年,大人們也是不可能讓他單獨出遠門的。


    叔父秦捕頭的意思,找幾個差役充當長隨,但秦德威覺得太多人沒用還費錢,隻讓馬二跟隨了。


    徐指揮那邊也派了個壯漢叫段慶的過來,長得人高馬大虎背熊腰。


    又說此人是本衛軍戶子弟,因為辦差去過京師三次,比較熟悉京師情況,而且身手也不錯,讓他跟隨秦德威聽用,順便兼做護衛。


    然後就是盤纏問題了,徐家讚助了五十兩程儀,再多秦德威也不想要了。收個五十兩算是正常人情往來,再多就變味了。


    臨走前幾天,秦德威就又去了叔父家,趁著嬸娘蔣氏出去買年貨的工夫,想找叔父要點錢。


    秦捕頭笑嗬嗬說:“你怎麽不去找顧娘子要了?”


    秦德威有點苦惱,不太好意思再張這個口。


    前年曾後爹上京,去年自己重金買了八個月考第一,又給自己家裏修進士牌坊,還有日常大手大腳的花銷,早把分紅預支完了。


    而且總是找顧娘子要錢,實在是太沒麵子了。


    秦捕頭卻又說:“前陣子閑錢都買了源豐號錢莊股子了,哪有大錢給你當盤纏,你還是去找顧娘子要錢吧!“


    秦德威狐疑的說:“叔父你不對勁!原來你總是阻攔我去找顧娘子,後來雖然不阻攔了,但也沒鼓勵過,今天為何明著暗著縱容我去找顧娘子?”


    秦捕頭很感傷的說:“原來叔父我怕你把持不住啊,可過完年你都十五了,漸漸也是大了。我秦家人丁稀少,你一人兼祧兩房,早點開枝散葉早點讓叔父我安心。


    省得哪天我合了眼,逢年過節連個燒紙錢的都沒有。我偷偷找人看過麵相,顧娘子就挺好的,年紀也正成熟結實。


    你們大房的正妻你隨便娶誰,生幾個都是你親爹的香火,或者跟了你後爹我也不管。但叔父我這二房的香火,就靠顧娘子了。”


    秦德威:“......”


    代溝,這就是代溝,這就是橫跨五百年的代溝。


    他才十五歲啊,放五百年後還是個初中生,叔父就琢磨著讓自己開始承擔播種機的工作了?


    十幾歲就就喜當爹,太可怕了,這是國產青春片才有的劇情。


    他之所以對顧娘子越來越慫,那是因為顧娘子是良家婦女啊,這年頭還是要講責任的,勾搭良家上床是道德敗壞的行為!


    在王憐卿麵前放的開,是因為王美人身處賤籍,當初還以為她是個老司機,責任感比較輕,沒想到她竟然是個處。


    秦捕頭還在絮絮叨叨:“當今皇帝都一人祧兩宗,我們又有什麽不可的,難道我們秦家香火就不是香火了?”


    秦德威:“......”


    這大禮議可真踏馬的深入人心啊,不愧是嘉靖初年的最熱點話題。


    最終秦德威也沒在叔父家要到錢,就神使鬼差的來到了三山街顧娘子家,他總覺得事情沒這麽簡單。


    然後秦德威坐在堂上等待時,顧娘子卻沒出現,隻讓婢女拿著銀子出來了,並傳話說:“小郎君早日迴家,不要留戀外麵風景。”


    秦德威手裏捧著二百兩銀子,心裏卻莫名其妙。這都認識快三年了,怎麽還害起羞了?


    “還有這個,小郎君收好你這份。”顧家婢女又塞給秦德威一份文書。


    秦德威一頭霧水的打開文書,卻發現這是一張婚契。正房正妻的叫婚書,其他形式的叫婚契。


    秦德威嚇了一大跳,難道顧娘子守不住寡想嫁人了?所以有意避嫌,不肯出來見自己了?


    那婚契為啥給自己一份?他再往下看,就在婚契上看到了顧娘子簽字,可後麵就是自己名字,而且名字上麵有手印!


    臥槽!秦德威又驚呆了,自己什麽時候按的手印?


    繼續看了幾眼,卻在作保人欄裏,驚悚的看到了禮房姚司吏的名字,然後又看到了叔父代表長輩簽押!


    這時候,秦德威不由得記起,除夕在叔父家大吃大喝的時候,被叔父強行灌了幾杯酒,然後睡了一覺,再醒過來還奇怪手指頭為何紅彤彤的......


    秦德威想哭,還不想承擔責任,更不想受婚姻關係羈絆的單身十五歲少年,居然被長輩強壓下了重擔,萬惡的封建社會。


    轉眼到了一月中旬出發日子,秦德威帶著兩個隨從以及二百五銀子,也和無數前人一樣出了龍江關,順江而下,然後又從瓜洲渡沿運河北上。


    在揚州城南水關外,與馮家人會合後,秦德威就換乘了馮家的船隻,繼續北上。


    馮家不愧是大戶人家,這次出門除了馮恩母親吳氏和馮恩長子馮行可,還帶了四名婢女,八名健仆,共用了五艘船,另外還有個管事先行打前站。


    秦德威這時候發現,自己不帶錢也沒事,一路完全可以蹭著馮家的。


    說起大運河,堪稱北方京師生命線,從東南向京師每年輸送四百萬石漕糧,全靠大運河,為河漕之事還要專門設總督。


    如果不是急著前往京師,沿運河北上對秦德威而言,可以是很愉快的旅程,沿途尋親訪友,不會寂寞枯燥。


    在揚州城裏,有曾後爹的舊居,可以去參觀考察,題個詩詞什麽的。


    再學學李佑,去城北把瘦西湖這個名字搶注了,小秦淮就算了,還得再等二三十年大概才有這個地理原型。


    可惜,要著急趕路,沒這個工夫。


    離開揚州城,再往北就到了高郵碼頭,可以下船前往東邊的興化縣,安慰一下李春芳李洞主。


    聽說一直依賴小聰明的李洞主去年會試被打擊得不輕,居然開始到處尋訪名師,打算認真學上十年八年再出山。


    可惜,要著急趕路,沒這個工夫。


    秦德威隻能提筆給李春芳寫了封信,附帶詩一首,並在高郵碼頭花錢找了個人,托他跑幾十裏路去興化縣送信。


    李洞主收到信後,隻見這首詩曰:“舟中夜書所見。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好詩!李洞主不禁拍案叫絕,不愧是秦德威!隨即他又萬分疑惑的想到,現在這大正月的時候,又是大晚上的,哪來的漁船?


    算了算了,太機智就沒朋友了,人生在世,難得糊塗。


    從高郵繼續向北,沒多遠就到了漕運樞紐重鎮淮安。去年會試落榜的沈坤,前年鄉試落榜的吳承恩都是淮安人。


    可惜,要著急趕路,沒時間耽擱蹭吃蹭喝,順便指點指點吳承恩寫西遊記。


    秦德威還是隻能寫信兩封,在碼頭上請找了兩個人送信。附帶的還是那首詩,舟中夜書所見......重複投稿節省資源。


    幸虧大明此時還沒進入小冰河周期,不然北方還在全凍著。從淮安再往北行船,漸漸的就進入了山東西部。


    此時山東西部地區也是大明最繁華的地方之一,就因為運河沿途經過,有好幾個水旱碼頭交匯之處。


    為什麽一代奇書《金平莓》背景設定在山東西部,那也是有曆史原因的,隻有經濟繁榮的地方才能催生出如此豪闊縱欲的西門大官人。


    所以運河沿線的濟寧州、聊城、臨清州、德州都算是當今很發達的州縣。


    沒看錯,曾後爹任職的聊城也在其中......所以說,如果不著急趕路的話,秦德威沿途不會寂寞。


    就算馮家人再著急趕路,也不好妨礙秦德威去拜見父母,隻能在聊城下船耽擱幾天了。


    正好一路辛苦,大家在聊城休息幾天也不錯,又聽說滄州再往北還沒完全化凍,順便等一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小學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輕風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輕風去並收藏大明小學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