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老太太和朱春蓮轉身帶著秦老太爺的花轎離去。</p>
蘇半夏求助桂花嬸道:“嬸子現在隻能求你幫我們母女了,你家旁邊的牛棚空著,我想和娘暫時借住一段時間。”</p>
沒了崔老太太和朱春蓮在,江氏的膽子也大了起來:“半夏我們真的要搬走啊。”從嫁到蘇家,就一直住在這破房子裏,雖然下雨的時候會漏雨,刮風的時候會掉茅草下來,但至少這是家啊。</p>
桂花嬸安慰道:“別擔心,牛棚去年還修葺過呢,輪著我家養牛還得一年多時間,牛棚很大把你家的家什都搬進去,牛棚外麵再給你搭個小棚子做飯,不比你家這破房子差,你看看你家院牆都快垮沒了,房頂也破爛不堪了,還給蘇家是最好的選擇,往後你們母女繡花賺點銀錢,再去采些野菜,日子也能過下去。”</p>
把江氏勸住後,蘇半夏就開始行動起來,至於朱春蓮和崔老太太怎麽送蘇小竹上的花轎,她是一點都不關心。</p>
之前沒有仔細觀察屋內的情況,如今進屋一看,腦子裏麵隻想到一個詞形容,家徒四壁!</p>
屋內可以說沒有家具,三間開間的格局,堂屋中隻有一張破桌子,兩條凳子,而裏屋裏,除了一張木床,就連櫃子都沒有,衣物放在一個籮筐裏麵,灶房裏也隻有一口鍋和幾隻缺了口的碗,剩下的一隻木桶都在漏水。</p>
三年前原主的爹和哥哥被崔老太太逼著從軍後,朱春蓮就三天兩頭的上門找茬,稍微像樣一點的東西都被拿走了。</p>
桂花嬸招唿了幾個人來幫忙抬東西,村裏人都知道崔老太太的為人,隻怕過一會就會來收房子,都是鄰居,加之江氏平日裏為人不錯,大家都很樂意幫忙。</p>
蘇半夏提著裝著碗筷的木桶來到了不遠處的牛棚,牛棚是用木頭做的房梁,牆壁是用篾條編好的,內部空間倒是大,放下床後還有地方放一些雜物,眼前的情況也不允許她挑剔,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已經很知足了。</p>
牛棚中本就是幹淨的,桂花嬸招唿人把喂牛的牛槽搬出去後,屋內很快清掃出來,木床已經被卸開一塊塊搬進了牛棚等待安裝,鍋也被搬了過來。</p>
很快木床搭好,舊房子那邊的所有東西都搬了過來。</p>
江氏沒說話,默默的搬著東西,蘇半夏知道江氏心情不好,也沒有去多餘勸說。</p>
江氏的脾氣實在是太軟弱,稍微強勢一點原主也不會死,她倒是不怪江氏,畢竟江氏真的很疼愛原主,和天下所有母親一樣,所有好的都留給了原主。</p>
東西搬完,蘇半夏很感激和大家道謝。</p>
崔老太太和朱春蓮並沒有過來,估摸著蘇小竹的事沒讓兩人緩過來。</p>
桂花嬸幫著收拾好後道:“等會我讓你謝華叔紮幾個稻草檔子過來,圍在這棚子四周,這樣風就透不進來了。”</p>
蘇半夏真的很感激桂花嬸,趕緊道謝:“嬸子的恩情半夏此生不忘,下午我就和謝華叔一起紮稻草。”</p>
江氏坐在床沿上,雙眼有些無神,也不知道在想什麽。</p>
桂花嬸安慰了江氏好大一會,這才出來,而蘇半夏趁著這段時間已經搭好了一個臨時灶,鍋已經放在了灶上,水井就在旁邊,提了一桶水倒了進去,渾身上下已經捂幹了,這個季節的天氣很容易染上風寒,還是洗個熱水澡比較好。</p>
送走離開的桂花嬸,進了屋子,江氏已經拿著繡活在繡了,隻是沉默不語的場景有些壓抑。</p>
把凳子搬到江氏身邊坐下,覺得有必要好好談談心:“娘是不是在怪我自作主張從老房子搬出來?”</p>
江氏一走神,針刺在了手指上,趕緊把手指放在嘴中抿了一下。</p>
失神的放下繡活,滿是愧疚:“娘不埋怨你,老太太那人我很清楚,就算我們不搬走,她們也會趕走我們的,之前沒有和我們母女斷絕關係,是因為她打你的主意,這一切我都清楚。”</p>
一直愧疚沒有保護好蘇半夏,如今想來當初的她太愚蠢,居然想崔老太太會看在親情的麵上,給蘇半夏找一門好一點的親事。</p>
蘇半夏一陣心疼,安慰道:“你先前也是為了我好,爹和哥哥不在家裏就沒了主心骨,往後離那家人遠一點就好,這個家以後就交給我,說句不好聽的,娘的脾氣還是太軟弱,這世上但凡是軟弱的人都會被欺負,以前的我們就是證據,家裏沒糧食了,明日一早我們去鎮上換一些迴來,順帶接一些繡活。”</p>
對這個世界的了解隻限於原主的記憶,這裏是隸屬天寧國的長平郡,清溪村又位於秦羽山脈的腹地,總得要過日子,首要的還是去換一些糧食迴來。</p>
提水在老房子那邊洗了個熱水澡,迴來的時候江氏煮好了雜糧糊糊,幾種雜糧混合在一起磨成的細末,價錢比起單買一種雜糧要便宜很多,畢竟混合在一起的都是最差的邊角料,饒是如此,對母女二人來說,依舊是奢侈的東西。</p>
雜糧糊糊裏煮著曬幹的野菜,這個季節的新鮮野菜並不多,忙著繡花賺錢母女兩人也沒時間上山。</p>
地木耳混著一些曬幹切碎的婆婆丁,放了一點鹽,一人半碗糊糊很快吃完,糊糊吃起來味道很怪,而且喉嚨裏特別難受,這讓蘇半夏更確定,要賺錢吃好的。</p>
江氏吃完飯就去繡花,如今母女二人連遮風避雨的家都沒了,那兩畝薄地也沒了,以後隻能靠繡花賺錢,可不敢耽擱半點時間。</p>
蘇半夏正在洗碗,遠遠的就看見崔老太太和朱春蓮走了過來。</p>
兩人的臉色很差勁,特別是朱春蓮黑著一張臉就像是抹了鍋底灰,兩人這個時候來肯定是找茬,把洗好的碗放在鍋裏,站起來甩了甩手靜靜的看著兩人。</p>
朱春蓮心裏那叫一個恨啊!蘇小竹已經被送走,沒有明媒正娶,僅僅是兩頭豬和一兩銀子就被買走了,還嫁給了快要入土的秦老爺,養了十六年的女兒,本以為能嫁一戶好人家,如今這般讓她怎能甘心,看蘇半夏的眼神也越發的惡毒起來。</p>
</p>
蘇半夏求助桂花嬸道:“嬸子現在隻能求你幫我們母女了,你家旁邊的牛棚空著,我想和娘暫時借住一段時間。”</p>
沒了崔老太太和朱春蓮在,江氏的膽子也大了起來:“半夏我們真的要搬走啊。”從嫁到蘇家,就一直住在這破房子裏,雖然下雨的時候會漏雨,刮風的時候會掉茅草下來,但至少這是家啊。</p>
桂花嬸安慰道:“別擔心,牛棚去年還修葺過呢,輪著我家養牛還得一年多時間,牛棚很大把你家的家什都搬進去,牛棚外麵再給你搭個小棚子做飯,不比你家這破房子差,你看看你家院牆都快垮沒了,房頂也破爛不堪了,還給蘇家是最好的選擇,往後你們母女繡花賺點銀錢,再去采些野菜,日子也能過下去。”</p>
把江氏勸住後,蘇半夏就開始行動起來,至於朱春蓮和崔老太太怎麽送蘇小竹上的花轎,她是一點都不關心。</p>
之前沒有仔細觀察屋內的情況,如今進屋一看,腦子裏麵隻想到一個詞形容,家徒四壁!</p>
屋內可以說沒有家具,三間開間的格局,堂屋中隻有一張破桌子,兩條凳子,而裏屋裏,除了一張木床,就連櫃子都沒有,衣物放在一個籮筐裏麵,灶房裏也隻有一口鍋和幾隻缺了口的碗,剩下的一隻木桶都在漏水。</p>
三年前原主的爹和哥哥被崔老太太逼著從軍後,朱春蓮就三天兩頭的上門找茬,稍微像樣一點的東西都被拿走了。</p>
桂花嬸招唿了幾個人來幫忙抬東西,村裏人都知道崔老太太的為人,隻怕過一會就會來收房子,都是鄰居,加之江氏平日裏為人不錯,大家都很樂意幫忙。</p>
蘇半夏提著裝著碗筷的木桶來到了不遠處的牛棚,牛棚是用木頭做的房梁,牆壁是用篾條編好的,內部空間倒是大,放下床後還有地方放一些雜物,眼前的情況也不允許她挑剔,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已經很知足了。</p>
牛棚中本就是幹淨的,桂花嬸招唿人把喂牛的牛槽搬出去後,屋內很快清掃出來,木床已經被卸開一塊塊搬進了牛棚等待安裝,鍋也被搬了過來。</p>
很快木床搭好,舊房子那邊的所有東西都搬了過來。</p>
江氏沒說話,默默的搬著東西,蘇半夏知道江氏心情不好,也沒有去多餘勸說。</p>
江氏的脾氣實在是太軟弱,稍微強勢一點原主也不會死,她倒是不怪江氏,畢竟江氏真的很疼愛原主,和天下所有母親一樣,所有好的都留給了原主。</p>
東西搬完,蘇半夏很感激和大家道謝。</p>
崔老太太和朱春蓮並沒有過來,估摸著蘇小竹的事沒讓兩人緩過來。</p>
桂花嬸幫著收拾好後道:“等會我讓你謝華叔紮幾個稻草檔子過來,圍在這棚子四周,這樣風就透不進來了。”</p>
蘇半夏真的很感激桂花嬸,趕緊道謝:“嬸子的恩情半夏此生不忘,下午我就和謝華叔一起紮稻草。”</p>
江氏坐在床沿上,雙眼有些無神,也不知道在想什麽。</p>
桂花嬸安慰了江氏好大一會,這才出來,而蘇半夏趁著這段時間已經搭好了一個臨時灶,鍋已經放在了灶上,水井就在旁邊,提了一桶水倒了進去,渾身上下已經捂幹了,這個季節的天氣很容易染上風寒,還是洗個熱水澡比較好。</p>
送走離開的桂花嬸,進了屋子,江氏已經拿著繡活在繡了,隻是沉默不語的場景有些壓抑。</p>
把凳子搬到江氏身邊坐下,覺得有必要好好談談心:“娘是不是在怪我自作主張從老房子搬出來?”</p>
江氏一走神,針刺在了手指上,趕緊把手指放在嘴中抿了一下。</p>
失神的放下繡活,滿是愧疚:“娘不埋怨你,老太太那人我很清楚,就算我們不搬走,她們也會趕走我們的,之前沒有和我們母女斷絕關係,是因為她打你的主意,這一切我都清楚。”</p>
一直愧疚沒有保護好蘇半夏,如今想來當初的她太愚蠢,居然想崔老太太會看在親情的麵上,給蘇半夏找一門好一點的親事。</p>
蘇半夏一陣心疼,安慰道:“你先前也是為了我好,爹和哥哥不在家裏就沒了主心骨,往後離那家人遠一點就好,這個家以後就交給我,說句不好聽的,娘的脾氣還是太軟弱,這世上但凡是軟弱的人都會被欺負,以前的我們就是證據,家裏沒糧食了,明日一早我們去鎮上換一些迴來,順帶接一些繡活。”</p>
對這個世界的了解隻限於原主的記憶,這裏是隸屬天寧國的長平郡,清溪村又位於秦羽山脈的腹地,總得要過日子,首要的還是去換一些糧食迴來。</p>
提水在老房子那邊洗了個熱水澡,迴來的時候江氏煮好了雜糧糊糊,幾種雜糧混合在一起磨成的細末,價錢比起單買一種雜糧要便宜很多,畢竟混合在一起的都是最差的邊角料,饒是如此,對母女二人來說,依舊是奢侈的東西。</p>
雜糧糊糊裏煮著曬幹的野菜,這個季節的新鮮野菜並不多,忙著繡花賺錢母女兩人也沒時間上山。</p>
地木耳混著一些曬幹切碎的婆婆丁,放了一點鹽,一人半碗糊糊很快吃完,糊糊吃起來味道很怪,而且喉嚨裏特別難受,這讓蘇半夏更確定,要賺錢吃好的。</p>
江氏吃完飯就去繡花,如今母女二人連遮風避雨的家都沒了,那兩畝薄地也沒了,以後隻能靠繡花賺錢,可不敢耽擱半點時間。</p>
蘇半夏正在洗碗,遠遠的就看見崔老太太和朱春蓮走了過來。</p>
兩人的臉色很差勁,特別是朱春蓮黑著一張臉就像是抹了鍋底灰,兩人這個時候來肯定是找茬,把洗好的碗放在鍋裏,站起來甩了甩手靜靜的看著兩人。</p>
朱春蓮心裏那叫一個恨啊!蘇小竹已經被送走,沒有明媒正娶,僅僅是兩頭豬和一兩銀子就被買走了,還嫁給了快要入土的秦老爺,養了十六年的女兒,本以為能嫁一戶好人家,如今這般讓她怎能甘心,看蘇半夏的眼神也越發的惡毒起來。</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