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象神宮!
女皇看著蕭業上的折子,麵色鐵青!
她是萬萬想不到,武三思初到太原,就能捅出這麽大的簍子,虧她還一直看好武三思呢。
尤其是,蕭業把此事處理的非常漂亮,還親自上折,一五一十道明,並讓大理寺審訊張開則,更是讓她的臉頰火辣辣。
這是要把武三思從棺材裏拖出來鞭屍啊,讓全天下都看清楚,她的武家是多麽的不堪!
女皇玩了一輩子的政治,蕭業打擊武家的心思瞞不過她,可問題是,知道是一迴事,如何化解又是另一迴事。
她還真不好以強權把案子壓下。
而且武三思也是蠢的可以,居然同意蕭業把案子往大理寺捅。
‘難道武家真的如此不堪?’
女皇不禁反思。
武承嗣之後,她曾寄予厚望於武三思,但武三思太讓她失望了。
站女皇身後的上官婉兒,嘴角微微一撇。
“婉兒,蕭卿提議,由朕帶領百官於元日拜祭萬象神宮,你看如何?”
女皇迴頭問道。
上官婉兒忙肅容道:“奴婢以為,尚可,陛下為天下之主,自當為天下表率。”
“嗯~~”
女皇緩緩點頭。
“陛下,有太原消息!”
這時,外麵一個黑衣女子喚道。
“哦?呈進來!”
女皇招手。
“諾!”
黑衣女子進殿,奉上一張字條。
太後一看,就麵色大變。
字條隻有寥寥數語:梁王代行太原尹事!
“該死!”
女皇大怒!
她倒不是氣憤武三思自做主張,而是擰不清輕重!
自個兒什麽料子難道沒點數,從來沒有治政的經驗,更沒有禦下之術,一府的令尹有那麽好當?
這是蠢招一波接一波啊,連她都抗不住,她預感武三思必焦頭爛額,成為群臣的嘲笑對象。
武承嗣雖然讓她失望,但是不蠢,隻是庸碌罷了,況且身邊還有蔡恆遠輔佐,雖然與蕭業屢戰屢敗,卻從未有過出格之舉,是正常的失敗。
而武三思的自以為是,讓她極為頭疼,她終於明白了,自作聰明的蠢人,比有自知之明的蠢人破壞力更大。
“是誰提的議?”
女皇問道。
“好象……好象是蕭大人以太原暫無主官,以梁王身份最高為由,勸說了梁王。”
黑衣女子吞吞吐吐道。
“豎子,著實可恨!”
女皇終於忍不住破口大罵,氣的臉色都通紅!
這就是個大坑啊,偏偏武三思還強著脖子往裏麵跳,自以為占了天大的便宜!
“陛下,梁王未必做不好。”
上官婉兒小心翼翼勸道。
這話的潛台詞是太原確實需要人主持,原本可由同知代為署理,但武三思是梁王,兼並州牧,人又在太原,給同知十個膽子,也不敢代署,由武三思主政,合情合理。
進而推衍出,蕭業提這樣的建議,也合乎情理,沒有壞心。
女皇冷靜了些,她知道在此事上沒法拿住蕭業的痛腳,更不可能立刻將武三思召迴來,不然就是明著告訴別人,武三思不堪勝任。
連一府之尹都當不了,還有什麽出息?
‘興許……三思能帶來驚喜呢?’
女皇安慰自己,不過也沒什麽底氣,她覺得,還是應該給武三思配些僚屬輔助,這讓她再次想到了蔡先生的好。
蔡先生擔任中書舍人期間,處理事務井井有條,極有針對性,完全是能臣良吏的底子,而且給武承肆出謀劃策,雖然最終都敗在了蕭業手上,但從謀劃本身來看,連她都拍案叫絕,隻是因為蕭業有氣運,才未能得逞。
可惜這樣一個人才,被蕭業一擊致命,弄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境地,否則,去輔佐武三思該有多好?
那她能放一萬個心!
也讓女皇對蕭業的恨意更深!
“唿~~”
女皇一邊暗暗斟酌著配給武三思的人手名單,一邊長吸了口氣道:“傳令,太原已事了,著那小子帶梅花內衛速速返京!”
是的,她不敢再讓蕭業呆在武三思身邊了,她實在是被武三思蠢怕了!
“諾!”
黑衣女子施禮離去。
上官婉兒的嘴角又浮現出一抹淺淺的笑意。
在女皇身邊服侍,未必是個好差使,除了每日如履薄冰,她還犧牲了自己的興趣愛好與青春年華,日子枯躁乏味。
也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每每看到女皇在蕭業手裏吃憋,足以讓她開心一整天!
……
次日,蕭業接到梅花內衛的傳訊,讓他立刻、馬上、火速離開太原,迴返洛陽。
“陛下怎麽這麽急啊!”
正要輪到心如吸收神格時,命令下來了,不禁抱怨道。
“嘿嘿~~”
蕭業似是猜到了女皇的心思,分明是怕自己壞了武三思的事,嘿嘿一笑:“迴衛裏也一樣,不差這一時半會兒,既然陛下有旨,我們先收拾一下,稍後就走,對了,我出趟門!”
隨即轉身而去。
蕭業要去拜托蘇峻照料春蘭四女,雖然四女隻是依附於神像的一縷元神,就算被毀掉,也隻是傷些元氣,真身仍在他的身上,他會帶迴花神宮,但多做些準備,總是沒錯。
約摸正午時分,一切安排妥當,蕭業又做足禮數,向武三思辭行,才與梅花內衛迴返洛陽。
迴程的路上,倒是不著急了,騎著馬慢慢行走。
可是外界,已經被兩條消息攪的沸沸揚揚。
其一,佛道二門將給所有參拜一宮九塔的民眾配發龍牙米,每月丁男五兩,丁女老幼三兩。
其二,佛道二門曆數陰山宗勾結外域的罪狀,宣布為叛逆,將於年後剿滅陰山宗,對九州發起戰爭總動員,所有宗門,金丹以上,除必要留守人員,必須參加,金丹以下,酌情派遣。
這可是一石激起了千層浪,當初道門剿滅陰陽宗,全憑一己之力,都沒有發起過動員!
洛陽,素心宗駐地!
嬉阿妃、姒昭君等元嬰匆匆趕來,個個麵色凝重!
“佛道二門為何會弄出這樣大的動靜,並州小小邪神,不至於如此吧?”
一名元嬰不解道。
姒昭君沉聲道:“大劫就要來了,而九州安寧日久,需要通過對陰山宗的滅宗之戰,檢驗自己的疏漏,陰山宗雖有陽神,但根基遠不如佛道二門,是個最合適的對手。”
“不錯!”
蘇小小點頭道:“或許佛道二門還有警告我之意,若是能格殺陰山宗陽神,也可以格殺我,讓我不要以為自己僥幸成了陽神,就可以妄圖與佛道二門叫板。”
席間一片沉默,雖然大家都不願意承認,但確實是這個道理。
沒錯,陽神是難殺,可真要下定決心殺,隻是付出代價多少的問題,而且蘇小小初入陽神,碰到上清宮的青衣老道,怕是連一招都過不了。
“哎~~”
蘇月兒歎了口氣道:“蕭郎有話說的好,活著才是硬道理,再說我宗純由女子構成,對佛道二門能有什麽威脅?所做所為,無非是自保罷了,相信佛道二門也能看的明白。”
“嗯~~”
蘇小小讚同道:“月兒說的不錯,既然佛道二門下了召集令,我宗不參加也得參加,但是也要防著那些人借故削弱我宗,此等情況,要盡最大可能避免。
這樣罷,嬉師妹姒師妹和月兒留下,與梅花內衛協商,同進共退,聯手出戰,其餘人隨我先返迴山門,做戰前最後的安排。”
“是!”
屋裏眾女,齊齊應諾。
陰山宗!
陰山連綿數千裏,山南是連綿的草原,不時有牧人放牧,潔白的羊群啃著殘雪間的枯草,一片詳和。
而山北弋壁連片,幾乎寸草不生,與山南完全是兩個世界,也是大自然陽陰分隔的交界線。
陰山宗位於大青山上,一座座帳篷式建築延綿不斷,直通到山頂的一副碩大帳篷。
帳內,氣氛凝重!
上首高坐兩名麵色黑黃,滿麵虯髯的頭巾老者。
這正是陰山宗的兩大陽神,陰長春與陰丹陽。
下首,分坐宗內數十元嬰,還有薩滿教的一些主要人物。
“中原佛道二門對我宗下了絕殺令,我宗生死存亡在即,還望諸位暢所欲言,有什麽法子都說出來,大家合計合計!”
陰長春銳目一掃,向下喝道。
女皇看著蕭業上的折子,麵色鐵青!
她是萬萬想不到,武三思初到太原,就能捅出這麽大的簍子,虧她還一直看好武三思呢。
尤其是,蕭業把此事處理的非常漂亮,還親自上折,一五一十道明,並讓大理寺審訊張開則,更是讓她的臉頰火辣辣。
這是要把武三思從棺材裏拖出來鞭屍啊,讓全天下都看清楚,她的武家是多麽的不堪!
女皇玩了一輩子的政治,蕭業打擊武家的心思瞞不過她,可問題是,知道是一迴事,如何化解又是另一迴事。
她還真不好以強權把案子壓下。
而且武三思也是蠢的可以,居然同意蕭業把案子往大理寺捅。
‘難道武家真的如此不堪?’
女皇不禁反思。
武承嗣之後,她曾寄予厚望於武三思,但武三思太讓她失望了。
站女皇身後的上官婉兒,嘴角微微一撇。
“婉兒,蕭卿提議,由朕帶領百官於元日拜祭萬象神宮,你看如何?”
女皇迴頭問道。
上官婉兒忙肅容道:“奴婢以為,尚可,陛下為天下之主,自當為天下表率。”
“嗯~~”
女皇緩緩點頭。
“陛下,有太原消息!”
這時,外麵一個黑衣女子喚道。
“哦?呈進來!”
女皇招手。
“諾!”
黑衣女子進殿,奉上一張字條。
太後一看,就麵色大變。
字條隻有寥寥數語:梁王代行太原尹事!
“該死!”
女皇大怒!
她倒不是氣憤武三思自做主張,而是擰不清輕重!
自個兒什麽料子難道沒點數,從來沒有治政的經驗,更沒有禦下之術,一府的令尹有那麽好當?
這是蠢招一波接一波啊,連她都抗不住,她預感武三思必焦頭爛額,成為群臣的嘲笑對象。
武承嗣雖然讓她失望,但是不蠢,隻是庸碌罷了,況且身邊還有蔡恆遠輔佐,雖然與蕭業屢戰屢敗,卻從未有過出格之舉,是正常的失敗。
而武三思的自以為是,讓她極為頭疼,她終於明白了,自作聰明的蠢人,比有自知之明的蠢人破壞力更大。
“是誰提的議?”
女皇問道。
“好象……好象是蕭大人以太原暫無主官,以梁王身份最高為由,勸說了梁王。”
黑衣女子吞吞吐吐道。
“豎子,著實可恨!”
女皇終於忍不住破口大罵,氣的臉色都通紅!
這就是個大坑啊,偏偏武三思還強著脖子往裏麵跳,自以為占了天大的便宜!
“陛下,梁王未必做不好。”
上官婉兒小心翼翼勸道。
這話的潛台詞是太原確實需要人主持,原本可由同知代為署理,但武三思是梁王,兼並州牧,人又在太原,給同知十個膽子,也不敢代署,由武三思主政,合情合理。
進而推衍出,蕭業提這樣的建議,也合乎情理,沒有壞心。
女皇冷靜了些,她知道在此事上沒法拿住蕭業的痛腳,更不可能立刻將武三思召迴來,不然就是明著告訴別人,武三思不堪勝任。
連一府之尹都當不了,還有什麽出息?
‘興許……三思能帶來驚喜呢?’
女皇安慰自己,不過也沒什麽底氣,她覺得,還是應該給武三思配些僚屬輔助,這讓她再次想到了蔡先生的好。
蔡先生擔任中書舍人期間,處理事務井井有條,極有針對性,完全是能臣良吏的底子,而且給武承肆出謀劃策,雖然最終都敗在了蕭業手上,但從謀劃本身來看,連她都拍案叫絕,隻是因為蕭業有氣運,才未能得逞。
可惜這樣一個人才,被蕭業一擊致命,弄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境地,否則,去輔佐武三思該有多好?
那她能放一萬個心!
也讓女皇對蕭業的恨意更深!
“唿~~”
女皇一邊暗暗斟酌著配給武三思的人手名單,一邊長吸了口氣道:“傳令,太原已事了,著那小子帶梅花內衛速速返京!”
是的,她不敢再讓蕭業呆在武三思身邊了,她實在是被武三思蠢怕了!
“諾!”
黑衣女子施禮離去。
上官婉兒的嘴角又浮現出一抹淺淺的笑意。
在女皇身邊服侍,未必是個好差使,除了每日如履薄冰,她還犧牲了自己的興趣愛好與青春年華,日子枯躁乏味。
也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每每看到女皇在蕭業手裏吃憋,足以讓她開心一整天!
……
次日,蕭業接到梅花內衛的傳訊,讓他立刻、馬上、火速離開太原,迴返洛陽。
“陛下怎麽這麽急啊!”
正要輪到心如吸收神格時,命令下來了,不禁抱怨道。
“嘿嘿~~”
蕭業似是猜到了女皇的心思,分明是怕自己壞了武三思的事,嘿嘿一笑:“迴衛裏也一樣,不差這一時半會兒,既然陛下有旨,我們先收拾一下,稍後就走,對了,我出趟門!”
隨即轉身而去。
蕭業要去拜托蘇峻照料春蘭四女,雖然四女隻是依附於神像的一縷元神,就算被毀掉,也隻是傷些元氣,真身仍在他的身上,他會帶迴花神宮,但多做些準備,總是沒錯。
約摸正午時分,一切安排妥當,蕭業又做足禮數,向武三思辭行,才與梅花內衛迴返洛陽。
迴程的路上,倒是不著急了,騎著馬慢慢行走。
可是外界,已經被兩條消息攪的沸沸揚揚。
其一,佛道二門將給所有參拜一宮九塔的民眾配發龍牙米,每月丁男五兩,丁女老幼三兩。
其二,佛道二門曆數陰山宗勾結外域的罪狀,宣布為叛逆,將於年後剿滅陰山宗,對九州發起戰爭總動員,所有宗門,金丹以上,除必要留守人員,必須參加,金丹以下,酌情派遣。
這可是一石激起了千層浪,當初道門剿滅陰陽宗,全憑一己之力,都沒有發起過動員!
洛陽,素心宗駐地!
嬉阿妃、姒昭君等元嬰匆匆趕來,個個麵色凝重!
“佛道二門為何會弄出這樣大的動靜,並州小小邪神,不至於如此吧?”
一名元嬰不解道。
姒昭君沉聲道:“大劫就要來了,而九州安寧日久,需要通過對陰山宗的滅宗之戰,檢驗自己的疏漏,陰山宗雖有陽神,但根基遠不如佛道二門,是個最合適的對手。”
“不錯!”
蘇小小點頭道:“或許佛道二門還有警告我之意,若是能格殺陰山宗陽神,也可以格殺我,讓我不要以為自己僥幸成了陽神,就可以妄圖與佛道二門叫板。”
席間一片沉默,雖然大家都不願意承認,但確實是這個道理。
沒錯,陽神是難殺,可真要下定決心殺,隻是付出代價多少的問題,而且蘇小小初入陽神,碰到上清宮的青衣老道,怕是連一招都過不了。
“哎~~”
蘇月兒歎了口氣道:“蕭郎有話說的好,活著才是硬道理,再說我宗純由女子構成,對佛道二門能有什麽威脅?所做所為,無非是自保罷了,相信佛道二門也能看的明白。”
“嗯~~”
蘇小小讚同道:“月兒說的不錯,既然佛道二門下了召集令,我宗不參加也得參加,但是也要防著那些人借故削弱我宗,此等情況,要盡最大可能避免。
這樣罷,嬉師妹姒師妹和月兒留下,與梅花內衛協商,同進共退,聯手出戰,其餘人隨我先返迴山門,做戰前最後的安排。”
“是!”
屋裏眾女,齊齊應諾。
陰山宗!
陰山連綿數千裏,山南是連綿的草原,不時有牧人放牧,潔白的羊群啃著殘雪間的枯草,一片詳和。
而山北弋壁連片,幾乎寸草不生,與山南完全是兩個世界,也是大自然陽陰分隔的交界線。
陰山宗位於大青山上,一座座帳篷式建築延綿不斷,直通到山頂的一副碩大帳篷。
帳內,氣氛凝重!
上首高坐兩名麵色黑黃,滿麵虯髯的頭巾老者。
這正是陰山宗的兩大陽神,陰長春與陰丹陽。
下首,分坐宗內數十元嬰,還有薩滿教的一些主要人物。
“中原佛道二門對我宗下了絕殺令,我宗生死存亡在即,還望諸位暢所欲言,有什麽法子都說出來,大家合計合計!”
陰長春銳目一掃,向下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