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以李易大首領馬首是瞻
全民領主:開局打劫李世民 作者:風簫聲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日後,黑山寨有頭有臉的大小首領紛紛趕至白馬寨。就連之前失去了山寨的於氐根、劉石二人也都來了。
“上官首領當真是生了個好兒子,此番能我黑山軍能將南北兩路官兵趕出山外,幾乎全賴令郎奮勇。”
“是啊是啊,我們北巒幾兄弟可是沾了光了,不然狼寨一戰結果如何實不敢想。”
“說來慚愧,我與於氐根二人還未當麵謝過李首領。”
“今日一定要和李首領多飲幾杯。”
眾多首領先後趕到後就在前廳落座,比其他人更早一日趕到的上官菲兒此刻正代自家寶貝兒子招待客人。
聽著這些往日在太行山橫行霸道的山賊首領說出那些恭維討好的話,上官雖看不上他們但心底不免得意。
至少從眼前狀況來看,這些人並不反對自家兒子‘上位’。
原因其實很簡單,再多的不服氣、再多的羨慕嫉妒恨,在外界巨大壓力下,都會化為無形。
李易能保全整個黑山軍,他就有資格當黑山軍的王。
這便是大勢所趨。
就在眾多首領幾乎來齊入座後,上官才示意一旁侍從去請李易。
片刻後,伴隨著一陣腳步聲。
李易和張燕一同從後門走進來,在兩人身後還跟著冉閔、周處以及表情很有幾分不自然的盜蹠。
呆在山上的這些天,盜蹠一邊靜觀華夏烽火四起,一邊親眼目睹白馬寨在征戰中變得更加興盛。
都是山賊頭領,盜蹠原本覺得李易和他沒什麽兩樣,至多隻是武力更強些罷了。可在細細了解白馬寨之後,盜蹠才發現自己那一套在李易這最多隻能算苟延殘喘。
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吃空之後,再去幹一票。
這麽幹要真行的話,現在也不會成為階下囚了。
又或者說,他盜蹠這輩子就隻能欺負一些實力弱小的小地主,一些偏僻窮困的小縣小鎮?
這不符合他對自己的‘俠盜’定位。
若是再繼續沉淪下去,日後他盜蹠眼裏是否就隻剩下錢帛?
事實是勝於雄辯,李易不敢當一名小賊,他現在已經快要成功,馬上就能坐擁整個太行。而日後太行還會建立水師,縱橫江上乃至出海揚威。
不得不說,在山上呆了許久的盜蹠心動了。
而他又不像單雄信一樣還有另一層顧慮,相反他還可以召集舊部,在太行八陘的大河渡口處建立水寨,背靠整個太行山,即便有難也不用像以前一樣需要四處流竄逃亡了。
盜蹠歸降,是李易順其自然的效果。
作為白馬寨繼冉瞻、冉閔、周處之後的第四位大將,雖說實力勉勉強強也就是軍事、勇武均隻有準90的水準,但對於手頭缺人的李易來說實在是不可多得。
像今天這種大會議,當然要帶著他一起來。
一行人步入正廳,李易抬手對身側張燕說道:“將軍,請。”
“賢侄,請。”
二人互相謙讓一番,然後同時在上首坐下。
一人在左,一人在右。
冉閔、周處、盜蹠三人跟著入席,三人席位緊靠著李易,和上官一樣坐在了下方前排。
“大家千裏迢迢趕來,我李易深感榮幸。”
隨著李易坐下開口,場中一些交頭接耳的低語聲很快消失,李易掃視周遭一圈,繼續道:“今日請大家來,目的也很簡單,官府以剿賊之名擴張地盤收攏各種物資,我們黑山軍要如何抵擋?”
問話剛說出口,馬上有人接話:“劉首領,你是說幾州官府還會再次來犯?”
這話問的,李易差點以為對方是母親安排的托。
因為知道對方身份,所以李易十分從容的笑了笑:“劉首領你覺得,你與幽州還能和解不成?”
和解是不可能和解的,他劉石這輩子都不可能和幽州拓跋家和解。
滅族之仇,已經不是不共戴天就能比擬的了。
劉石不用說話,就那憤恨的眼神足以說明一切。
李易隨即頷首,輕飄飄說道:“和解,往往是打不過、不想打那才需要和解,我們不把周遭官府打疼打怕,他們如何知曉太行山不是他們能進來的?前幾日與涿郡拓跋燾一戰我們固然勝了,但對比傷亡隻算慘勝,不想日後再有此生死惡戰,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招兵買馬。”
“敢問李首領,兵馬何來?”問這個問題的,是少數幾個沒被這次活動波及到的山寨首領中的程涸。
李易隨手一抬:“此時此刻,我白馬寨周遭便有精兵數萬。”
“異人?”在場眾人不禁蹙眉。
他們其實不瞎不聾,異人能不能打這個問題是不需要商議的。
可問題的關鍵,還是異人本身。
異人成群結隊動輒成百上千,他們小門小廟的怎麽養?
即便養的了,日後不怕客大欺主?
李易從沒考慮這個問題,是因為他夠強,異人在他眼裏隻是一個個工具人。可對於在場不少實力平平的山賊,卻是不願讓異人上山。
“黑山軍中,有能力統帥十萬、百萬之眾的”
“唯有我兒一人。”
眾人一時躊躇不定,上官忽然出言開口;“我兒已把話說到這份上,剩下的也就無需遮遮掩掩,張將軍你說呢?”
原本李易和張燕商量著今日議會,是沒有李母這一出的,但上官不願看這些人磨蹭猶豫,卻是逼張燕趕緊表態。
張燕明白其中含義,也覺得這事早定下來他也好早點解脫,索性開口:“上官首領說的沒錯,我張燕昔日創立黑山軍所謂隻是自保,可如今時局變幻,黑山軍也到了求變的時候。李易是我看著長大的,我黑山軍中能出這等英才,我為之高興。”
“現在李易有能力保全黑山軍,且又在戰場上證明過他的能力,所以我支持他的那些改變,並且已經下定決心,要將黑山軍托付與他。”
“不論你等願不願意,從今日起李易將是黑山軍的大首領,總領黑山軍一切事宜。我已與李易商議,誰要不願意,大可現在離開脫離黑山軍另起爐灶,念在往日情分,不會趕他出太行。願意的便留下吃酒,日後以李易大首領馬首是瞻,不得有半分別樣心思。”
“上官首領當真是生了個好兒子,此番能我黑山軍能將南北兩路官兵趕出山外,幾乎全賴令郎奮勇。”
“是啊是啊,我們北巒幾兄弟可是沾了光了,不然狼寨一戰結果如何實不敢想。”
“說來慚愧,我與於氐根二人還未當麵謝過李首領。”
“今日一定要和李首領多飲幾杯。”
眾多首領先後趕到後就在前廳落座,比其他人更早一日趕到的上官菲兒此刻正代自家寶貝兒子招待客人。
聽著這些往日在太行山橫行霸道的山賊首領說出那些恭維討好的話,上官雖看不上他們但心底不免得意。
至少從眼前狀況來看,這些人並不反對自家兒子‘上位’。
原因其實很簡單,再多的不服氣、再多的羨慕嫉妒恨,在外界巨大壓力下,都會化為無形。
李易能保全整個黑山軍,他就有資格當黑山軍的王。
這便是大勢所趨。
就在眾多首領幾乎來齊入座後,上官才示意一旁侍從去請李易。
片刻後,伴隨著一陣腳步聲。
李易和張燕一同從後門走進來,在兩人身後還跟著冉閔、周處以及表情很有幾分不自然的盜蹠。
呆在山上的這些天,盜蹠一邊靜觀華夏烽火四起,一邊親眼目睹白馬寨在征戰中變得更加興盛。
都是山賊頭領,盜蹠原本覺得李易和他沒什麽兩樣,至多隻是武力更強些罷了。可在細細了解白馬寨之後,盜蹠才發現自己那一套在李易這最多隻能算苟延殘喘。
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吃空之後,再去幹一票。
這麽幹要真行的話,現在也不會成為階下囚了。
又或者說,他盜蹠這輩子就隻能欺負一些實力弱小的小地主,一些偏僻窮困的小縣小鎮?
這不符合他對自己的‘俠盜’定位。
若是再繼續沉淪下去,日後他盜蹠眼裏是否就隻剩下錢帛?
事實是勝於雄辯,李易不敢當一名小賊,他現在已經快要成功,馬上就能坐擁整個太行。而日後太行還會建立水師,縱橫江上乃至出海揚威。
不得不說,在山上呆了許久的盜蹠心動了。
而他又不像單雄信一樣還有另一層顧慮,相反他還可以召集舊部,在太行八陘的大河渡口處建立水寨,背靠整個太行山,即便有難也不用像以前一樣需要四處流竄逃亡了。
盜蹠歸降,是李易順其自然的效果。
作為白馬寨繼冉瞻、冉閔、周處之後的第四位大將,雖說實力勉勉強強也就是軍事、勇武均隻有準90的水準,但對於手頭缺人的李易來說實在是不可多得。
像今天這種大會議,當然要帶著他一起來。
一行人步入正廳,李易抬手對身側張燕說道:“將軍,請。”
“賢侄,請。”
二人互相謙讓一番,然後同時在上首坐下。
一人在左,一人在右。
冉閔、周處、盜蹠三人跟著入席,三人席位緊靠著李易,和上官一樣坐在了下方前排。
“大家千裏迢迢趕來,我李易深感榮幸。”
隨著李易坐下開口,場中一些交頭接耳的低語聲很快消失,李易掃視周遭一圈,繼續道:“今日請大家來,目的也很簡單,官府以剿賊之名擴張地盤收攏各種物資,我們黑山軍要如何抵擋?”
問話剛說出口,馬上有人接話:“劉首領,你是說幾州官府還會再次來犯?”
這話問的,李易差點以為對方是母親安排的托。
因為知道對方身份,所以李易十分從容的笑了笑:“劉首領你覺得,你與幽州還能和解不成?”
和解是不可能和解的,他劉石這輩子都不可能和幽州拓跋家和解。
滅族之仇,已經不是不共戴天就能比擬的了。
劉石不用說話,就那憤恨的眼神足以說明一切。
李易隨即頷首,輕飄飄說道:“和解,往往是打不過、不想打那才需要和解,我們不把周遭官府打疼打怕,他們如何知曉太行山不是他們能進來的?前幾日與涿郡拓跋燾一戰我們固然勝了,但對比傷亡隻算慘勝,不想日後再有此生死惡戰,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招兵買馬。”
“敢問李首領,兵馬何來?”問這個問題的,是少數幾個沒被這次活動波及到的山寨首領中的程涸。
李易隨手一抬:“此時此刻,我白馬寨周遭便有精兵數萬。”
“異人?”在場眾人不禁蹙眉。
他們其實不瞎不聾,異人能不能打這個問題是不需要商議的。
可問題的關鍵,還是異人本身。
異人成群結隊動輒成百上千,他們小門小廟的怎麽養?
即便養的了,日後不怕客大欺主?
李易從沒考慮這個問題,是因為他夠強,異人在他眼裏隻是一個個工具人。可對於在場不少實力平平的山賊,卻是不願讓異人上山。
“黑山軍中,有能力統帥十萬、百萬之眾的”
“唯有我兒一人。”
眾人一時躊躇不定,上官忽然出言開口;“我兒已把話說到這份上,剩下的也就無需遮遮掩掩,張將軍你說呢?”
原本李易和張燕商量著今日議會,是沒有李母這一出的,但上官不願看這些人磨蹭猶豫,卻是逼張燕趕緊表態。
張燕明白其中含義,也覺得這事早定下來他也好早點解脫,索性開口:“上官首領說的沒錯,我張燕昔日創立黑山軍所謂隻是自保,可如今時局變幻,黑山軍也到了求變的時候。李易是我看著長大的,我黑山軍中能出這等英才,我為之高興。”
“現在李易有能力保全黑山軍,且又在戰場上證明過他的能力,所以我支持他的那些改變,並且已經下定決心,要將黑山軍托付與他。”
“不論你等願不願意,從今日起李易將是黑山軍的大首領,總領黑山軍一切事宜。我已與李易商議,誰要不願意,大可現在離開脫離黑山軍另起爐灶,念在往日情分,不會趕他出太行。願意的便留下吃酒,日後以李易大首領馬首是瞻,不得有半分別樣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