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張燕的‘讓位\’考題
全民領主:開局打劫李世民 作者:風簫聲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半個時辰沒過,一支十餘人的騎隊來到山腳。
沒等來人報上來曆,便有曾經跟著李易去過小靈山的兒郎小跑出寨門迎接道:“大首領,我家首領在寨子裏等您呢。”
看似一句十分熱情的話從小卒口中說出,坐在馬背上的張燕不由瞳孔猛縮。
知道自己要來,也隻派個嘍囉來接他。
這份舉動已經說明很多東西。
但張燕並沒多說其他,點頭間主動下馬。跟著小卒一直走到飛狐山頂,他才看到在寨廳前站著的李易。
“將軍歸途來訪,李易有失遠迎了。”
“李寨主客氣,當日若沒有你突然殺出取了那拓跋小賊的項上人頭,我黑山軍如何也不能這麽快破敵。”
兩人在寨口寒暄了兩句,李易便帶著張燕走進大廳入席。
兩人席位對坐,一旁也隻有兩張陪坐席位。
不用說,正是留給周處和吳瓊的。
隻不過這會兩人一個還在練兵,另一個在後廚。
揮手讓斟茶的侍婢離開,偌大的聚義廳中隻剩二人,李易抿了一口茶水後開口:“將軍,此番亂戰終究是勝了,不知接下來您有何打算?”
“嗬~”
張燕這時臉上浮出一抹嘲弄,眼睛緊盯著握在手裏的杯子:“隻怕過了今夜,我已不再是這黑山軍之主。”
李易雖然很認同這話,但此時也不得不違心勸道:“將軍怎可這般灰心?我聽聞此時華夏各州俱在剿匪,黑山軍以寥寥萬餘兵馬獨拒幽、冀二州,此等戰果若宣揚出去,誰人敢小覷將軍?”
黑山軍獨拒二州?
這話,也就李易這麽厚的臉皮才能說出口。
且不說幽州僅僅是拓跋燾出兵,冀州入山兵馬更是一支僅僅整頓月餘的新軍罷了。
這兩支兵馬,能代表幽、冀二州?
張燕再狂妄,也不會這麽想。
更別說事實上他張燕連這兩支兵馬都搞不定,如果不是李易南北奔走,此時太行山內的形勢,恐怕早就天翻地覆。
“李寨主不必勸我,今日形勢早在府中就已有猜測,這黑山中群賊能聽我號令,也隻是因為我當初能懾服他們罷了。”張燕笑過之後神情有些悵然,畢竟不管怎麽說,整個黑山軍是他一手創建起來的。
在下定決心把兒子送到李易身邊時,他就知道自己不可能永遠做太行山的王。
“將軍灑脫。”李易這時舉起茶盞,象征性的敬了對方一杯。
這是個沒有被雄踞太行的表象所迷惑的人,哪怕一身本事可能都不如自家母親,但也有他的優點。
也是此時,吳瓊帶著幾名侍者走了進來。
與李易頷首示意後,才向張燕略微躬身行禮:“張將軍遠道而來,少寨主特意命我準備了些美酒菜肴,給您去乏洗塵。”
說完,便示意侍從上菜。
而她本人則走向李易下首席位入座,隨後舉起酒盞:“小女子,先敬您一杯。”
“吳管事,巾幗不讓須眉。”張燕對這位天天跟在李易身邊的女子也不陌生,同樣舉起酒盞一飲而盡。
經曆了這次狼寨之役,張燕也是知道異人有得天獨厚的本事。
不敢輕視呐。
“主公,末將來遲。”一聲渾厚的告罪聲在廳外響起,衣不卸甲的周處滿頭大汗出現在眾人麵前。
李易招了招手讓他進來,隨後對張燕說道:“這位是我麾下驍將周處周子隱,有逐胡過澗、入江鬥蛟的本事。”
張燕是第一次見周處,隻看對方比自己還要健壯的體格,和那撲麵而來的肅殺氣勢,便知對方戰力遠在他之上。
而他也聽說了,李易麾下還有一個武藝非常了得的少年郎,比李易都年輕,卻能在亂軍中斬將殺敵。
再想想李易的母親上官菲兒和近些年愈發深居簡出的李昂,李家通過兩代人努力,在太行山內可以說大勢已成。
隻是就這樣讓位出去,張燕著實不太甘心。
滿桌佳肴卻無心吃喝,張燕開口道:“李寨主剛才問我日後要如何,不知你對黑山今日時局有何見解?”
“黑山群賊如今已到了不破不立的時候。”李易沒有謙虛,他很清楚這是張燕在‘讓位’考試中給自己出的考題。
“最直白的一個問題,太行山內才多少山賊,我黑山十八寨已是最強,把老弱一起算上,攏共也不會超出五萬,真正能戰之士最多不過兩萬,這還是數月前,現在能否有萬餘青壯山賊都未可知。”
“可相比黑山群賊勢力的削弱,山外官府勢力日益劇增,特別是數以億計的異人,哪怕平攤至郡縣,真下令召集的話,數萬人馬很快就能拉的出來。劫掠為生的路隻會越走越窄,但凡有一口吃的,誰會喜歡當打家劫舍的山匪?”
誰喜歡?
若是有的選,他張燕也不喜歡。
可他張燕有的選嗎?
張燕沉默好一陣,反問道:“不打家劫舍,你我拿什麽活命?”
“將軍可知一句老話,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李易嘴中蹦出一句話,隨後道:“黑山軍作為一方勢力,想要生存下去,就得按照諸侯的遊戲規則來玩,而不是把自己當成低他們一等的山匪傭兵。”
“況且現在我們機會來了,以前我們勢單力孤隻能劫道糊口,可現在異人出現,借他們的手發展整個太行山,這連綿萬裏的群山,便能像一座開封的寶庫一般,相助我們黑山軍爭得我們的地位。”
“在這場諸侯逐鹿的遊戲裏,大家其實都是賊,無非小賊偷財,大賊謀國罷了。”
小賊偷財,大賊謀國?
張燕是真被李易的‘誌向’給嚇到了。
這小子,怎麽敢?
他張燕平生所願不過是在太行山裏當他的土皇帝,可聽李易這話的意思,和他這幾月所作所為,分明是要與諸公爭天下啊。
張燕灌下一杯酒平複了下內心,隨後問道:“你當真不懼幽州舉重兵來犯?冀州能出兵一次,就能出兵第二次。”
李易當然有辦法應對這種局麵,隻是他沒必要什麽事都和張燕交代,當下調換話題,輕鬆笑道:“將軍這幾日忙於對付拓跋燾,恐怕還不清楚並州之糜爛。張角雖說不能成事,但也是讓晉公頗為頭疼。魏斯短時間抽不出精力來對付我們,想必不會再做無用功。”
“至於幽州鮮卑,在草原和山林作戰是兩迴事,我還擔心他們不來報仇呢。他們敢來,我就敢要他們的命。”
沒等來人報上來曆,便有曾經跟著李易去過小靈山的兒郎小跑出寨門迎接道:“大首領,我家首領在寨子裏等您呢。”
看似一句十分熱情的話從小卒口中說出,坐在馬背上的張燕不由瞳孔猛縮。
知道自己要來,也隻派個嘍囉來接他。
這份舉動已經說明很多東西。
但張燕並沒多說其他,點頭間主動下馬。跟著小卒一直走到飛狐山頂,他才看到在寨廳前站著的李易。
“將軍歸途來訪,李易有失遠迎了。”
“李寨主客氣,當日若沒有你突然殺出取了那拓跋小賊的項上人頭,我黑山軍如何也不能這麽快破敵。”
兩人在寨口寒暄了兩句,李易便帶著張燕走進大廳入席。
兩人席位對坐,一旁也隻有兩張陪坐席位。
不用說,正是留給周處和吳瓊的。
隻不過這會兩人一個還在練兵,另一個在後廚。
揮手讓斟茶的侍婢離開,偌大的聚義廳中隻剩二人,李易抿了一口茶水後開口:“將軍,此番亂戰終究是勝了,不知接下來您有何打算?”
“嗬~”
張燕這時臉上浮出一抹嘲弄,眼睛緊盯著握在手裏的杯子:“隻怕過了今夜,我已不再是這黑山軍之主。”
李易雖然很認同這話,但此時也不得不違心勸道:“將軍怎可這般灰心?我聽聞此時華夏各州俱在剿匪,黑山軍以寥寥萬餘兵馬獨拒幽、冀二州,此等戰果若宣揚出去,誰人敢小覷將軍?”
黑山軍獨拒二州?
這話,也就李易這麽厚的臉皮才能說出口。
且不說幽州僅僅是拓跋燾出兵,冀州入山兵馬更是一支僅僅整頓月餘的新軍罷了。
這兩支兵馬,能代表幽、冀二州?
張燕再狂妄,也不會這麽想。
更別說事實上他張燕連這兩支兵馬都搞不定,如果不是李易南北奔走,此時太行山內的形勢,恐怕早就天翻地覆。
“李寨主不必勸我,今日形勢早在府中就已有猜測,這黑山中群賊能聽我號令,也隻是因為我當初能懾服他們罷了。”張燕笑過之後神情有些悵然,畢竟不管怎麽說,整個黑山軍是他一手創建起來的。
在下定決心把兒子送到李易身邊時,他就知道自己不可能永遠做太行山的王。
“將軍灑脫。”李易這時舉起茶盞,象征性的敬了對方一杯。
這是個沒有被雄踞太行的表象所迷惑的人,哪怕一身本事可能都不如自家母親,但也有他的優點。
也是此時,吳瓊帶著幾名侍者走了進來。
與李易頷首示意後,才向張燕略微躬身行禮:“張將軍遠道而來,少寨主特意命我準備了些美酒菜肴,給您去乏洗塵。”
說完,便示意侍從上菜。
而她本人則走向李易下首席位入座,隨後舉起酒盞:“小女子,先敬您一杯。”
“吳管事,巾幗不讓須眉。”張燕對這位天天跟在李易身邊的女子也不陌生,同樣舉起酒盞一飲而盡。
經曆了這次狼寨之役,張燕也是知道異人有得天獨厚的本事。
不敢輕視呐。
“主公,末將來遲。”一聲渾厚的告罪聲在廳外響起,衣不卸甲的周處滿頭大汗出現在眾人麵前。
李易招了招手讓他進來,隨後對張燕說道:“這位是我麾下驍將周處周子隱,有逐胡過澗、入江鬥蛟的本事。”
張燕是第一次見周處,隻看對方比自己還要健壯的體格,和那撲麵而來的肅殺氣勢,便知對方戰力遠在他之上。
而他也聽說了,李易麾下還有一個武藝非常了得的少年郎,比李易都年輕,卻能在亂軍中斬將殺敵。
再想想李易的母親上官菲兒和近些年愈發深居簡出的李昂,李家通過兩代人努力,在太行山內可以說大勢已成。
隻是就這樣讓位出去,張燕著實不太甘心。
滿桌佳肴卻無心吃喝,張燕開口道:“李寨主剛才問我日後要如何,不知你對黑山今日時局有何見解?”
“黑山群賊如今已到了不破不立的時候。”李易沒有謙虛,他很清楚這是張燕在‘讓位’考試中給自己出的考題。
“最直白的一個問題,太行山內才多少山賊,我黑山十八寨已是最強,把老弱一起算上,攏共也不會超出五萬,真正能戰之士最多不過兩萬,這還是數月前,現在能否有萬餘青壯山賊都未可知。”
“可相比黑山群賊勢力的削弱,山外官府勢力日益劇增,特別是數以億計的異人,哪怕平攤至郡縣,真下令召集的話,數萬人馬很快就能拉的出來。劫掠為生的路隻會越走越窄,但凡有一口吃的,誰會喜歡當打家劫舍的山匪?”
誰喜歡?
若是有的選,他張燕也不喜歡。
可他張燕有的選嗎?
張燕沉默好一陣,反問道:“不打家劫舍,你我拿什麽活命?”
“將軍可知一句老話,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李易嘴中蹦出一句話,隨後道:“黑山軍作為一方勢力,想要生存下去,就得按照諸侯的遊戲規則來玩,而不是把自己當成低他們一等的山匪傭兵。”
“況且現在我們機會來了,以前我們勢單力孤隻能劫道糊口,可現在異人出現,借他們的手發展整個太行山,這連綿萬裏的群山,便能像一座開封的寶庫一般,相助我們黑山軍爭得我們的地位。”
“在這場諸侯逐鹿的遊戲裏,大家其實都是賊,無非小賊偷財,大賊謀國罷了。”
小賊偷財,大賊謀國?
張燕是真被李易的‘誌向’給嚇到了。
這小子,怎麽敢?
他張燕平生所願不過是在太行山裏當他的土皇帝,可聽李易這話的意思,和他這幾月所作所為,分明是要與諸公爭天下啊。
張燕灌下一杯酒平複了下內心,隨後問道:“你當真不懼幽州舉重兵來犯?冀州能出兵一次,就能出兵第二次。”
李易當然有辦法應對這種局麵,隻是他沒必要什麽事都和張燕交代,當下調換話題,輕鬆笑道:“將軍這幾日忙於對付拓跋燾,恐怕還不清楚並州之糜爛。張角雖說不能成事,但也是讓晉公頗為頭疼。魏斯短時間抽不出精力來對付我們,想必不會再做無用功。”
“至於幽州鮮卑,在草原和山林作戰是兩迴事,我還擔心他們不來報仇呢。他們敢來,我就敢要他們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