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是彈彈咬肉,一槍一個!咱也不能慫,給我穩穩的端住火銃射擊,成排開槍不許亂放!”
“那幫女真人要想繞到沈郎的後麵衝鋒,他們得問問咱們的火銃答不答應!給我狠狠地打!”
隨著杜鬆的命令,那些官兵軍火槍手集結到了城牆垛口後。
他們把裝填好的火銃靠在城牆上,隨即就瞄準好了各自的目標。
隨著一聲鑼響,城上的兩三千火槍手同時轟然開火!雖然他們的火槍也差,準頭也有限,但是架不住人多啊!這片彈雨一掃過去,那些想要繞後的女真騎兵,立刻就被大片的鉛彈打倒了一片。
此外還有不少戰馬被火槍打死,弄得栽倒在地的女真兵,被摔得連爬都爬不起來。
這些大明軍隊的火槍手雖然素質非常有限,但是他們這次射擊的效果卻相當不錯,那是因為這些大明將士的心裏第一次有了底。
現在他們不用再冒著敵人的箭雨向下開槍,也不用擔心敵人會爬上城頭跟他們肉搏,因此心態自然是極其穩定。
更何況下麵那些穿黑衣的兄弟,身在萬軍之中卻巋然不動,這也給他們的心裏造成了極大的震撼。
相比之下自己站在安全的城頭,要是連瞄準敵人開火都做不到,那也太讓人瞧不起了吧?
因此這些關寧軍火槍手也是並住了唿吸瞄準開火,讓自己的火銃打得盡量精準。
城頭上那位明軍火槍手趙滿倉就是之前接二連三往自己槍裏裝彈的那位。
他在一槍之後,清晰地感到了火銃槍尾撞擊自己的肩頭之後,一迴身便單膝跪在了城牆垛口後麵。
這之後趙滿倉把火槍端起來用力吹了一下火門,發覺氣流暢通。
他隨即就把槍口朝上開始清理槍管,裝填火藥上膛。
他一邊奮力調整著唿吸,一邊盡快完成了裝彈。
之後他正想端槍站起來開火,卻突然一伸手,把旁邊的那位火槍手拽了個趔趄!“你幹嘛?”
旁邊那位火槍手正要開槍,卻忽然被拽了一下,他立刻轉過頭來向著趙滿倉怒目而視。
“通條拔出來!傻了吧你!”
趙滿倉一指他的槍口,這時那個火槍手才發覺自己上彈後通條沒拔,還插在槍口裏呢,他隨即就羞愧地一咧嘴。
其實像這種情況在大明軍隊裏常有,由於極度緊張,在戰場上發生什麽事都是有可能的。
通條其實就是一根長長的鐵釺子,它對於一把火銃來說可是至關重要,清理槍膛和夯緊火藥子彈全都要用它。
所以一旦它被忘在槍管裏,被一槍打出去之後,沒了通條後就再也無法清膛裝彈了剛剛那個火槍手顯然是由於緊張,忘了這一點。
等到趙滿倉站起身仔細瞄準,開了一槍之後他一邊快速裝彈,一邊向著旁邊那位裝彈哥們兒說道:“你慌什麽!”
“別說現在沒有人往上射箭,哪怕就是女真人衝到眼巴前兒,咱也不能慌!”
“那位江南軍的將爺告訴過我,就當自己的命早就沒了。
在戰場上隻有不怕死的人,才能活下來!”
“知道知道鉛子兒大的給我!”
這時旁邊那位兄弟也一邊點頭一邊朝著趙滿倉大聲嚷嚷,借以掩飾自己的尷尬。
這些明軍的火槍手一邊朝下開槍,一邊還得相互交換鉛子因為大明軍隊裏每一把火銃的槍口大小都不太一樣。
所以一個棚裏的幾個槍手心裏都清楚,同樣的一個鉛子,他這把槍裝不進去,誰的槍膛大點兒能裝得進去。
不過戰鬥現場交換鉛彈這種情況,之前卻是很難發生的。
因為他們之前作戰的時候擔心的是身後的督戰隊,還有身邊的夥伴什麽時候開始朝後跑。
所以在極度緊張的情況下,有的人甚至發覺鉛彈裝不進槍口的時候,就會直接把子彈一扔,端著滿膛的火藥就朝敵人開火反正隻要槍響了就行!對他們來說反正前麵千軍萬馬,自己這把槍的準頭也是歪歪斜斜,打中打不中也沒區別可現在卻截然不同。
這些戰士們心中,那股血性和勇氣已經被漸漸激發了出來。
那是因為當你發現別人敢進到老虎籠子裏,和猛獸對抗。
而你站在籠子外邊兒還嚇得直哆嗦時,他們心裏的自卑和慚愧,就會讓勇氣急速上升!而這時的杜鬆顯然也發現了這些關寧軍火槍手的異樣,在這一刻,他不由得長歎了一聲!原來這就是沈淵說的,率軍向外衝殺,提振我軍士氣!這時的杜鬆才知道,為什麽這位江南統帥平生作戰從無一敗,甚至如此年輕就創下這樣一番基業。
他忽然就懂了沈淵,他知道這位江南王在平生每一次作戰時,隻怕都像今天這般,帶著部隊衝在了最前麵!下麵的女真騎兵,衝鋒的勢頭依然是絲毫不減。
那些兇悍之極的戰士即便是被一排一排打倒,卻依舊狂吼著揮舞兵刃向前猛衝。
近衛軍方陣的周圍,三麵都由沈淵部隊的攔阻射,將敵軍控製在三四十丈外。
而靠近城牆的那一麵,則是由關寧軍火槍手,大量殺傷繞後進攻的騎兵。
沈淵的方陣裏,依然有戰士在飛快的挖掘野戰工事。
工兵和擲彈兵將單兵掩體,漸漸挖深到了可以坐姿射擊的深度,然後又將他們一個個連接起來。
在這之後他們用挖掘出來的土,又在前一排戰士的身後,構成了第二排工事因為坡度的緣故,兩排工事裏的戰士可以一起向前開槍,完全不用擔心誤傷自己人。
麵前的女真騎兵簡直是殺之不盡,他們一排排的被擊倒,又前赴後擁而來。
不知不覺之間,近衛軍戰士們已經開始向遠出延伸射擊敵軍因為地上大量死屍死馬的阻礙,前進開始越來越困難。
而那些方陣裏的近衛軍戰士,卻因為地勢較高的緣故,可以始終毫無阻礙的向騎兵陣型的縱深處開槍!此刻遠處觀戰的努爾哈赤,已經快把牙都咬碎了!傷亡接近五千,他的正黃旗已經沒了三分之一!就這不到半個時辰的工夫!
“那幫女真人要想繞到沈郎的後麵衝鋒,他們得問問咱們的火銃答不答應!給我狠狠地打!”
隨著杜鬆的命令,那些官兵軍火槍手集結到了城牆垛口後。
他們把裝填好的火銃靠在城牆上,隨即就瞄準好了各自的目標。
隨著一聲鑼響,城上的兩三千火槍手同時轟然開火!雖然他們的火槍也差,準頭也有限,但是架不住人多啊!這片彈雨一掃過去,那些想要繞後的女真騎兵,立刻就被大片的鉛彈打倒了一片。
此外還有不少戰馬被火槍打死,弄得栽倒在地的女真兵,被摔得連爬都爬不起來。
這些大明軍隊的火槍手雖然素質非常有限,但是他們這次射擊的效果卻相當不錯,那是因為這些大明將士的心裏第一次有了底。
現在他們不用再冒著敵人的箭雨向下開槍,也不用擔心敵人會爬上城頭跟他們肉搏,因此心態自然是極其穩定。
更何況下麵那些穿黑衣的兄弟,身在萬軍之中卻巋然不動,這也給他們的心裏造成了極大的震撼。
相比之下自己站在安全的城頭,要是連瞄準敵人開火都做不到,那也太讓人瞧不起了吧?
因此這些關寧軍火槍手也是並住了唿吸瞄準開火,讓自己的火銃打得盡量精準。
城頭上那位明軍火槍手趙滿倉就是之前接二連三往自己槍裏裝彈的那位。
他在一槍之後,清晰地感到了火銃槍尾撞擊自己的肩頭之後,一迴身便單膝跪在了城牆垛口後麵。
這之後趙滿倉把火槍端起來用力吹了一下火門,發覺氣流暢通。
他隨即就把槍口朝上開始清理槍管,裝填火藥上膛。
他一邊奮力調整著唿吸,一邊盡快完成了裝彈。
之後他正想端槍站起來開火,卻突然一伸手,把旁邊的那位火槍手拽了個趔趄!“你幹嘛?”
旁邊那位火槍手正要開槍,卻忽然被拽了一下,他立刻轉過頭來向著趙滿倉怒目而視。
“通條拔出來!傻了吧你!”
趙滿倉一指他的槍口,這時那個火槍手才發覺自己上彈後通條沒拔,還插在槍口裏呢,他隨即就羞愧地一咧嘴。
其實像這種情況在大明軍隊裏常有,由於極度緊張,在戰場上發生什麽事都是有可能的。
通條其實就是一根長長的鐵釺子,它對於一把火銃來說可是至關重要,清理槍膛和夯緊火藥子彈全都要用它。
所以一旦它被忘在槍管裏,被一槍打出去之後,沒了通條後就再也無法清膛裝彈了剛剛那個火槍手顯然是由於緊張,忘了這一點。
等到趙滿倉站起身仔細瞄準,開了一槍之後他一邊快速裝彈,一邊向著旁邊那位裝彈哥們兒說道:“你慌什麽!”
“別說現在沒有人往上射箭,哪怕就是女真人衝到眼巴前兒,咱也不能慌!”
“那位江南軍的將爺告訴過我,就當自己的命早就沒了。
在戰場上隻有不怕死的人,才能活下來!”
“知道知道鉛子兒大的給我!”
這時旁邊那位兄弟也一邊點頭一邊朝著趙滿倉大聲嚷嚷,借以掩飾自己的尷尬。
這些明軍的火槍手一邊朝下開槍,一邊還得相互交換鉛子因為大明軍隊裏每一把火銃的槍口大小都不太一樣。
所以一個棚裏的幾個槍手心裏都清楚,同樣的一個鉛子,他這把槍裝不進去,誰的槍膛大點兒能裝得進去。
不過戰鬥現場交換鉛彈這種情況,之前卻是很難發生的。
因為他們之前作戰的時候擔心的是身後的督戰隊,還有身邊的夥伴什麽時候開始朝後跑。
所以在極度緊張的情況下,有的人甚至發覺鉛彈裝不進槍口的時候,就會直接把子彈一扔,端著滿膛的火藥就朝敵人開火反正隻要槍響了就行!對他們來說反正前麵千軍萬馬,自己這把槍的準頭也是歪歪斜斜,打中打不中也沒區別可現在卻截然不同。
這些戰士們心中,那股血性和勇氣已經被漸漸激發了出來。
那是因為當你發現別人敢進到老虎籠子裏,和猛獸對抗。
而你站在籠子外邊兒還嚇得直哆嗦時,他們心裏的自卑和慚愧,就會讓勇氣急速上升!而這時的杜鬆顯然也發現了這些關寧軍火槍手的異樣,在這一刻,他不由得長歎了一聲!原來這就是沈淵說的,率軍向外衝殺,提振我軍士氣!這時的杜鬆才知道,為什麽這位江南統帥平生作戰從無一敗,甚至如此年輕就創下這樣一番基業。
他忽然就懂了沈淵,他知道這位江南王在平生每一次作戰時,隻怕都像今天這般,帶著部隊衝在了最前麵!下麵的女真騎兵,衝鋒的勢頭依然是絲毫不減。
那些兇悍之極的戰士即便是被一排一排打倒,卻依舊狂吼著揮舞兵刃向前猛衝。
近衛軍方陣的周圍,三麵都由沈淵部隊的攔阻射,將敵軍控製在三四十丈外。
而靠近城牆的那一麵,則是由關寧軍火槍手,大量殺傷繞後進攻的騎兵。
沈淵的方陣裏,依然有戰士在飛快的挖掘野戰工事。
工兵和擲彈兵將單兵掩體,漸漸挖深到了可以坐姿射擊的深度,然後又將他們一個個連接起來。
在這之後他們用挖掘出來的土,又在前一排戰士的身後,構成了第二排工事因為坡度的緣故,兩排工事裏的戰士可以一起向前開槍,完全不用擔心誤傷自己人。
麵前的女真騎兵簡直是殺之不盡,他們一排排的被擊倒,又前赴後擁而來。
不知不覺之間,近衛軍戰士們已經開始向遠出延伸射擊敵軍因為地上大量死屍死馬的阻礙,前進開始越來越困難。
而那些方陣裏的近衛軍戰士,卻因為地勢較高的緣故,可以始終毫無阻礙的向騎兵陣型的縱深處開槍!此刻遠處觀戰的努爾哈赤,已經快把牙都咬碎了!傷亡接近五千,他的正黃旗已經沒了三分之一!就這不到半個時辰的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