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之後,杜鬆果然因為燒自家糧草的事兒被下了獄,他自己也覺得這事非常丟臉,曾經好幾次把自己的甲胄都給燒了,口口聲聲說要削發為僧據說當時雖然杜鬆犯了錯誤,朝臣都覺得以杜鬆的勇武,不能建功立業很是可惜,卻始終沒啥人替他講情。
為啥呢?
正是因為這家夥辦事有點太不靠譜了,大家怕給他講情之後,萬一他下迴不燒糧草了,改燒自家房子怎麽辦?
到時候給他講情的人是不是也要跟著倒黴?
於是杜鬆就這樣被閑置了好些年,最終還是因為盤踞在河套一帶的蒙古人大舉進犯大明,朝廷又記起了他的勇武,杜鬆才被重新啟用。
結果這位杜鬆也真是爭氣,上任之後就率領輕騎兵奔襲對方的“火落赤營”,斬敵二百餘,擊退蒙古侵略軍,又立下了一次大功。
在這之後,時值萬曆四十五年,朝廷因為因薊遼地區漸漸的開始不穩定,於是設了一個總兵官專門鎮守山海關,杜鬆就是那個時候開始擔任山海關總兵的。
從他的經曆就可以看得出,杜鬆此人作戰勇猛,身先士卒堪稱一位猛將,而且他善用的戰術就是率領騎兵,向對方發起長途奔襲,以戰術上的突然性擊敗對方。
這次杜鬆選擇快速從撫順關挺進到界凡城,其實這個戰術並沒什麽錯,關鍵是他沒想到自己的頂頭上司,那位遼東經略楊鎬實在是太狠了。
就在他全速向著界凡城奔襲之前的好幾天之前,人家楊鎬就把他進軍的路線和時間,寫信通知了努爾哈赤你說他跑得再快又有什麽用?
人家女真騎兵再怎麽慢,從赫圖阿拉跑到界凡城,也比你從沈陽中衛趕到這裏來得快吧?
所以這時的杜鬆還不知道,他往東跑得越快就死得越快,反而他還在大帳裏,因為大軍不能及時出發暗自生氣呢。
這時帳外忽然有人稟報,說是有一支友軍從沈陽中衛方麵過來,要加入這邊的隊伍。
杜鬆聽見這話便是眉頭一皺,這眼看著就要開兵見仗了,居然還有部隊這個時候才趕到?
於是他走出大帳,示意自己的親兵,把那支隊伍和他們的將領帶過來。
這杜鬆雖然性子粗豪,但是也知道自己的隊伍裏要是混進了來曆不明的軍隊,在打仗的時候可是個不小的隱患,所以他準備親自看上一眼才放心。
隨即那支規模不大的軍隊就被帶進了大營裏,為首的幾名將領也過來向他行禮。
沒錯,來人正是沈少爺和他兄弟們,外加身後的五百近衛軍。
等沈淵過來向杜鬆行禮,軍中因為身穿甲胄不能下跪,所以一律以拱手為禮。
沈淵一臉輕佻的笑意,意氣飛揚地走過來一禮,杜鬆一見他的樣子就是暗自一皺眉。
還沒仔細看眼前的這個人,杜鬆先抬頭看了看他們身後的軍隊好家夥,人沒多少,戰馬倒是不少。
見到這些人的模樣,陸鬆倒是立刻放下了心。
他在遼東鎮守山海關許久,倒是也見過不少女真人,眼前這些人明顯是漢人無疑,絕不可能是什麽女真人。
其實這很好辨認,因為女真人在這個時期的發型叫做“金錢鼠尾”,也就是說把腦袋上所有的頭發全都剃光,就在後腦勺留下一一塊銅錢大小的頭發,然後把這縷頭發編成一個像老鼠尾巴一樣的小辮子。
而漢人卻講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輕易損傷,所以杜鬆一看發型就知道,這些人當然不可能是女真人冒充的。
再看眼前的這位年輕將領,要是冒充的話,也不能弄這麽個玩意兒來冒充吧?
杜鬆原本看著他們帶了不少戰馬,心裏還挺高興,可是看見這位領頭的小將,卻又是一股火從心裏冒了出來。
話說沈淵帶來的這支近衛軍,當然沒有穿著他們精良的甲胄和軍服,而是穿著普通大明軍兵的衣服,他們把火器全都藏在了裝載糧草的馬匹上,手裏拿的基本上還是大明的製式武備。
因此除了戰馬雄壯,戰士的精氣神非同凡響之外,倒是和一般的明軍沒什麽差別。
沈淵的樣子卻有些討厭,他見到杜鬆之後,並沒有平常領軍的營官那種戰戰兢兢的神色,臉上更是麵帶笑意,一看就對這位杜鬆總兵不是很尊重。
於是杜鬆等著麵前這位唱完名,好在知道了他是隸屬於哪支部隊和官員級別之後才好說話。
而這時的沈淵拿著手本這玩意兒是麵見上級官員時用的,上麵寫的一般是自己的職務和任務還有履曆什麽的,方便初次見麵的上官了解自己。
他笑嗬嗬地說道:“在下京師神機營,五千下營右哨營官嗯”說到這裏時,沈淵居然還打開自己的手本,朝上麵看了一眼,這個動作差點把杜鬆身邊的參將副將給氣樂了!這小子一看就不像是個正經玩意兒,居然還拿了個手本,那手本是給你看的嗎?
你連自己的履曆都記不住?
或者他弄出這副樣子,就是特意來氣人的?
而這時的沈淵看了一眼手本上的名字,立刻愣了一下,然後轉頭看了一下他旁邊的花爺。
“拜見總兵大人!屬下右哨營官花滿樓。”
沈淵說完這句話之後,就聽他的鼻子裏發出了“吭”的一聲,差點就把自己都給逗樂了,卻又強忍了迴去。
媽的這個花爺,原來他大名叫花滿樓?
此時的沈淵心裏暗自好笑得不行,卻又拚命板著臉忍住,心裏真恨不得朝後撂一蹶子,把那個花爺踢翻了再說!原來這次按照沈淵的計劃,他們想要混進總兵杜鬆的中路軍裏,好在戰時緊急時營救大明軍隊。
可這樣一來,他們原來路過山海關時準備的那套說辭就不管用了。
因為那個時候他們說自己是一群親兵,要去投奔自家將主爺。
而現在到了杜鬆這裏,你要是再這麽說,人家問你要投奔的是誰,這謊言當時不就拆穿了嗎?
為啥呢?
正是因為這家夥辦事有點太不靠譜了,大家怕給他講情之後,萬一他下迴不燒糧草了,改燒自家房子怎麽辦?
到時候給他講情的人是不是也要跟著倒黴?
於是杜鬆就這樣被閑置了好些年,最終還是因為盤踞在河套一帶的蒙古人大舉進犯大明,朝廷又記起了他的勇武,杜鬆才被重新啟用。
結果這位杜鬆也真是爭氣,上任之後就率領輕騎兵奔襲對方的“火落赤營”,斬敵二百餘,擊退蒙古侵略軍,又立下了一次大功。
在這之後,時值萬曆四十五年,朝廷因為因薊遼地區漸漸的開始不穩定,於是設了一個總兵官專門鎮守山海關,杜鬆就是那個時候開始擔任山海關總兵的。
從他的經曆就可以看得出,杜鬆此人作戰勇猛,身先士卒堪稱一位猛將,而且他善用的戰術就是率領騎兵,向對方發起長途奔襲,以戰術上的突然性擊敗對方。
這次杜鬆選擇快速從撫順關挺進到界凡城,其實這個戰術並沒什麽錯,關鍵是他沒想到自己的頂頭上司,那位遼東經略楊鎬實在是太狠了。
就在他全速向著界凡城奔襲之前的好幾天之前,人家楊鎬就把他進軍的路線和時間,寫信通知了努爾哈赤你說他跑得再快又有什麽用?
人家女真騎兵再怎麽慢,從赫圖阿拉跑到界凡城,也比你從沈陽中衛趕到這裏來得快吧?
所以這時的杜鬆還不知道,他往東跑得越快就死得越快,反而他還在大帳裏,因為大軍不能及時出發暗自生氣呢。
這時帳外忽然有人稟報,說是有一支友軍從沈陽中衛方麵過來,要加入這邊的隊伍。
杜鬆聽見這話便是眉頭一皺,這眼看著就要開兵見仗了,居然還有部隊這個時候才趕到?
於是他走出大帳,示意自己的親兵,把那支隊伍和他們的將領帶過來。
這杜鬆雖然性子粗豪,但是也知道自己的隊伍裏要是混進了來曆不明的軍隊,在打仗的時候可是個不小的隱患,所以他準備親自看上一眼才放心。
隨即那支規模不大的軍隊就被帶進了大營裏,為首的幾名將領也過來向他行禮。
沒錯,來人正是沈少爺和他兄弟們,外加身後的五百近衛軍。
等沈淵過來向杜鬆行禮,軍中因為身穿甲胄不能下跪,所以一律以拱手為禮。
沈淵一臉輕佻的笑意,意氣飛揚地走過來一禮,杜鬆一見他的樣子就是暗自一皺眉。
還沒仔細看眼前的這個人,杜鬆先抬頭看了看他們身後的軍隊好家夥,人沒多少,戰馬倒是不少。
見到這些人的模樣,陸鬆倒是立刻放下了心。
他在遼東鎮守山海關許久,倒是也見過不少女真人,眼前這些人明顯是漢人無疑,絕不可能是什麽女真人。
其實這很好辨認,因為女真人在這個時期的發型叫做“金錢鼠尾”,也就是說把腦袋上所有的頭發全都剃光,就在後腦勺留下一一塊銅錢大小的頭發,然後把這縷頭發編成一個像老鼠尾巴一樣的小辮子。
而漢人卻講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輕易損傷,所以杜鬆一看發型就知道,這些人當然不可能是女真人冒充的。
再看眼前的這位年輕將領,要是冒充的話,也不能弄這麽個玩意兒來冒充吧?
杜鬆原本看著他們帶了不少戰馬,心裏還挺高興,可是看見這位領頭的小將,卻又是一股火從心裏冒了出來。
話說沈淵帶來的這支近衛軍,當然沒有穿著他們精良的甲胄和軍服,而是穿著普通大明軍兵的衣服,他們把火器全都藏在了裝載糧草的馬匹上,手裏拿的基本上還是大明的製式武備。
因此除了戰馬雄壯,戰士的精氣神非同凡響之外,倒是和一般的明軍沒什麽差別。
沈淵的樣子卻有些討厭,他見到杜鬆之後,並沒有平常領軍的營官那種戰戰兢兢的神色,臉上更是麵帶笑意,一看就對這位杜鬆總兵不是很尊重。
於是杜鬆等著麵前這位唱完名,好在知道了他是隸屬於哪支部隊和官員級別之後才好說話。
而這時的沈淵拿著手本這玩意兒是麵見上級官員時用的,上麵寫的一般是自己的職務和任務還有履曆什麽的,方便初次見麵的上官了解自己。
他笑嗬嗬地說道:“在下京師神機營,五千下營右哨營官嗯”說到這裏時,沈淵居然還打開自己的手本,朝上麵看了一眼,這個動作差點把杜鬆身邊的參將副將給氣樂了!這小子一看就不像是個正經玩意兒,居然還拿了個手本,那手本是給你看的嗎?
你連自己的履曆都記不住?
或者他弄出這副樣子,就是特意來氣人的?
而這時的沈淵看了一眼手本上的名字,立刻愣了一下,然後轉頭看了一下他旁邊的花爺。
“拜見總兵大人!屬下右哨營官花滿樓。”
沈淵說完這句話之後,就聽他的鼻子裏發出了“吭”的一聲,差點就把自己都給逗樂了,卻又強忍了迴去。
媽的這個花爺,原來他大名叫花滿樓?
此時的沈淵心裏暗自好笑得不行,卻又拚命板著臉忍住,心裏真恨不得朝後撂一蹶子,把那個花爺踢翻了再說!原來這次按照沈淵的計劃,他們想要混進總兵杜鬆的中路軍裏,好在戰時緊急時營救大明軍隊。
可這樣一來,他們原來路過山海關時準備的那套說辭就不管用了。
因為那個時候他們說自己是一群親兵,要去投奔自家將主爺。
而現在到了杜鬆這裏,你要是再這麽說,人家問你要投奔的是誰,這謊言當時不就拆穿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