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9章:煌煌大明豈輕辱、信手還招、痛入肺腑
可是等他走遠之後,沈淵卻慢慢抬起頭,眼神中恢複了一片清明!
媽的你個死漢奸……老子早晚弄死你!
……
這邊大道格得到了薑先生送來的報告,自然是被誤導得七葷八素。
而當談談判再次開始的時候……其實說談判都抬舉他們了,應該說是道格他們接到了紡織廠方麵的通知。
東印度公司方麵驚訝地得知,上次郡主所說的六十兩一匹的價格,就是最終的成交價!
按照劉彥汐姑娘的說法,總共二十萬匹絲綢,必須一次全部成交,不接受拆分售賣。在普通絲綢這方麵的成交價,六十兩是絕對不會動搖的底線。
至於說更高級的緙絲、雲錦、織金之類的絲綢,價格比照往年也有相應的提高。
大道格得到了這個消息之後,不由得惱恨交加!
自己對郡主的那一句語帶雙關的挑逗之言,一下子就相當於賠出去了兩百萬兩銀子……這代價也太大了吧!
大明方麵不肯就價格做出絲毫的讓步,談判也一時之間陷入了僵局,這時的道格惱恨之下,索性對其他的大明商人發起了狠!
要知道除了采購絲綢之外,他們還要購買很多大明產品。如果說絲綢要占整個成交總量的九成,那麽剩下的一成裏麵,還有一大半是大明的瓷器。
於是那些廣州的瓷器商人就遭了殃,道格惱恨萬分地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競相壓價。
到最後那些大名的瓷器商人們驚訝地發現,他們打算賣給洋商的瓷器,價位已經比較往年給壓下去了三分之一,原本六十兩的瓷器,現在才能賣到四十兩不到!
這些滿心向著大賺洋商一筆的大明商人,頓時就是垂頭喪氣,也不知道為什麽洋商今年會拚命壓價。
而另一的道格,剛剛覺得自己在大明瓷器商身上出了一口惡氣,情況馬上又變了!
等到他和大明商人初步商定好了價格,真正想要成交的時候……卻發現市麵上的瓷器,竟然全沒了!
……
這時他們一打聽才知道,之前他看到的那些用於外洋貿易的大宗瓷器,原來竟然被那位郡主娘娘以高於自己的價格,全都收走了!
想來也不難發現這裏麵的緣故……道格把大明朝瓷器的價格壓下了三分之一,可是他答應給四十兩,人家郡主娘娘就給了五十兩的價格!
於是六十餘家做海貿瓷器的商人,這下子算是見著親人了……他們經營的產品還不像絲綢。
因為很多大宗的瓷器為了外銷,上麵的花紋都是外洋風格的,也就是說是專門為了洋商生產的產品。
所以絲綢一旦不能賣給洋商,在大明國內還能接著賣。可是這種畫著西洋美人兒的瓷盤子茶壺,在大明卻很難賣得出去!
所以一聽說朱羽棋郡主肯花大價錢把這些瓷器買走,跟賣給洋人相比還多賣了一大截的價錢,這些人能不千恩萬謝,對郡主感恩戴德?
可是事實上誰都知道,這是沈淵在和那個姓薑的套了話之後,做出的另一個戰術動作……你不是不合作嗎?我告訴你,我可以讓你什麽都買不成!
於是那些大道格遍尋不著的瓷器,最終還是出現在港口的倉庫裏,而且叫價又是出奇的高!
好家夥六十兩一個盤子你不肯收,非要拚命壓價對不對?這次七十兩一個,你特麽愛要不要!
……
朱羽棋現在對沈淵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這麽一筆銀子花出去,用不了十天的功夫,就有了四成的收益……這誰不服?
用沈淵告訴朱羽棋的話來說,這些洋人購買的大明商品即便再貴,他們迴去以後也是十倍的加價。
另外現在歐洲對於大明瓷器和絲綢的饑渴程度,遠非大明朝絲綢從業者所能想象。所以大道格這些人遠渡重洋而來,一年才跑這一次買賣,他們的船絕對不會空放迴去!
絲綢和瓷器這兩種產品,哪怕價格再怎麽嚇人,他們也一樣要忍痛吃進去的。之前是因為大明朝的商人心不齊,才會被洋商分化瓦解,利用他們之前的矛盾來壓低價格。
可是現在,執掌大明商業的權力落在了沈淵的手裏,這些洋商拿什麽和他抗衡?
哦對了,還有京師那邊管理的北方市舶司……萬曆為了和沈淵競爭,在山東萊州府和江蘇淮安府,又新設立了兩個市舶司。
可是對不起……你沒絲綢啊!整個大明絲綢產業的重心在江南,你沒東西賣,光開個鋪麵有啥用?
所以不管沈淵給出的條件如何苛刻,那個大道格終歸還是會乖乖地聽話。
沈淵這番分析,讓朱羽棋也是眼界大開,話說這位沈先生對於外洋的事物,真是如數家珍,讓人一邊聽一邊震驚,他好像什麽都知道!
……
而沈淵卻搖了搖頭,神色淡然的說道:“這才是第一次交鋒而已,以後咱們跟他們打擂台的日子還在後頭呢!”
“這次咱們是仗著對洋商的理解和早有準備,打了他們東印度公司一個措手不及,可是交易過後,就再沒有這種優勢了。”
“他們一定在想方設法了解咱們的底細,然後迴去之後有大半年的時間,仔細研究對付咱們的辦法。”
“這些人老奸巨猾,而且麵對利益無所不用其極,他們的手段也可以卑劣到讓人無法想象。”
“所以這些西洋人貪婪而兇狠,這次咱們雖然可以占到一些便宜,但下次他們一定會抱著將咱們徹底打垮的目的而來。”
“明白了,”這時的朱羽棋也點著頭說道:“咱們有產品方麵的優勢,可是海貿通商的權利,卻掌握在他們手裏。”
“雖然你說的情況一定會發生,但我也相信你一定會有辦法。”隻見朱羽棋笑著搖了搖頭道:
“你從來不是坐在家裏,等別人打上門的脾氣。自從我認識你以來,這種情況一次都沒發生過!”
“所以那些洋商該倒黴了……我敢說勝利的,一定是咱們!”
可是等他走遠之後,沈淵卻慢慢抬起頭,眼神中恢複了一片清明!
媽的你個死漢奸……老子早晚弄死你!
……
這邊大道格得到了薑先生送來的報告,自然是被誤導得七葷八素。
而當談談判再次開始的時候……其實說談判都抬舉他們了,應該說是道格他們接到了紡織廠方麵的通知。
東印度公司方麵驚訝地得知,上次郡主所說的六十兩一匹的價格,就是最終的成交價!
按照劉彥汐姑娘的說法,總共二十萬匹絲綢,必須一次全部成交,不接受拆分售賣。在普通絲綢這方麵的成交價,六十兩是絕對不會動搖的底線。
至於說更高級的緙絲、雲錦、織金之類的絲綢,價格比照往年也有相應的提高。
大道格得到了這個消息之後,不由得惱恨交加!
自己對郡主的那一句語帶雙關的挑逗之言,一下子就相當於賠出去了兩百萬兩銀子……這代價也太大了吧!
大明方麵不肯就價格做出絲毫的讓步,談判也一時之間陷入了僵局,這時的道格惱恨之下,索性對其他的大明商人發起了狠!
要知道除了采購絲綢之外,他們還要購買很多大明產品。如果說絲綢要占整個成交總量的九成,那麽剩下的一成裏麵,還有一大半是大明的瓷器。
於是那些廣州的瓷器商人就遭了殃,道格惱恨萬分地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競相壓價。
到最後那些大名的瓷器商人們驚訝地發現,他們打算賣給洋商的瓷器,價位已經比較往年給壓下去了三分之一,原本六十兩的瓷器,現在才能賣到四十兩不到!
這些滿心向著大賺洋商一筆的大明商人,頓時就是垂頭喪氣,也不知道為什麽洋商今年會拚命壓價。
而另一的道格,剛剛覺得自己在大明瓷器商身上出了一口惡氣,情況馬上又變了!
等到他和大明商人初步商定好了價格,真正想要成交的時候……卻發現市麵上的瓷器,竟然全沒了!
……
這時他們一打聽才知道,之前他看到的那些用於外洋貿易的大宗瓷器,原來竟然被那位郡主娘娘以高於自己的價格,全都收走了!
想來也不難發現這裏麵的緣故……道格把大明朝瓷器的價格壓下了三分之一,可是他答應給四十兩,人家郡主娘娘就給了五十兩的價格!
於是六十餘家做海貿瓷器的商人,這下子算是見著親人了……他們經營的產品還不像絲綢。
因為很多大宗的瓷器為了外銷,上麵的花紋都是外洋風格的,也就是說是專門為了洋商生產的產品。
所以絲綢一旦不能賣給洋商,在大明國內還能接著賣。可是這種畫著西洋美人兒的瓷盤子茶壺,在大明卻很難賣得出去!
所以一聽說朱羽棋郡主肯花大價錢把這些瓷器買走,跟賣給洋人相比還多賣了一大截的價錢,這些人能不千恩萬謝,對郡主感恩戴德?
可是事實上誰都知道,這是沈淵在和那個姓薑的套了話之後,做出的另一個戰術動作……你不是不合作嗎?我告訴你,我可以讓你什麽都買不成!
於是那些大道格遍尋不著的瓷器,最終還是出現在港口的倉庫裏,而且叫價又是出奇的高!
好家夥六十兩一個盤子你不肯收,非要拚命壓價對不對?這次七十兩一個,你特麽愛要不要!
……
朱羽棋現在對沈淵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這麽一筆銀子花出去,用不了十天的功夫,就有了四成的收益……這誰不服?
用沈淵告訴朱羽棋的話來說,這些洋人購買的大明商品即便再貴,他們迴去以後也是十倍的加價。
另外現在歐洲對於大明瓷器和絲綢的饑渴程度,遠非大明朝絲綢從業者所能想象。所以大道格這些人遠渡重洋而來,一年才跑這一次買賣,他們的船絕對不會空放迴去!
絲綢和瓷器這兩種產品,哪怕價格再怎麽嚇人,他們也一樣要忍痛吃進去的。之前是因為大明朝的商人心不齊,才會被洋商分化瓦解,利用他們之前的矛盾來壓低價格。
可是現在,執掌大明商業的權力落在了沈淵的手裏,這些洋商拿什麽和他抗衡?
哦對了,還有京師那邊管理的北方市舶司……萬曆為了和沈淵競爭,在山東萊州府和江蘇淮安府,又新設立了兩個市舶司。
可是對不起……你沒絲綢啊!整個大明絲綢產業的重心在江南,你沒東西賣,光開個鋪麵有啥用?
所以不管沈淵給出的條件如何苛刻,那個大道格終歸還是會乖乖地聽話。
沈淵這番分析,讓朱羽棋也是眼界大開,話說這位沈先生對於外洋的事物,真是如數家珍,讓人一邊聽一邊震驚,他好像什麽都知道!
……
而沈淵卻搖了搖頭,神色淡然的說道:“這才是第一次交鋒而已,以後咱們跟他們打擂台的日子還在後頭呢!”
“這次咱們是仗著對洋商的理解和早有準備,打了他們東印度公司一個措手不及,可是交易過後,就再沒有這種優勢了。”
“他們一定在想方設法了解咱們的底細,然後迴去之後有大半年的時間,仔細研究對付咱們的辦法。”
“這些人老奸巨猾,而且麵對利益無所不用其極,他們的手段也可以卑劣到讓人無法想象。”
“所以這些西洋人貪婪而兇狠,這次咱們雖然可以占到一些便宜,但下次他們一定會抱著將咱們徹底打垮的目的而來。”
“明白了,”這時的朱羽棋也點著頭說道:“咱們有產品方麵的優勢,可是海貿通商的權利,卻掌握在他們手裏。”
“雖然你說的情況一定會發生,但我也相信你一定會有辦法。”隻見朱羽棋笑著搖了搖頭道:
“你從來不是坐在家裏,等別人打上門的脾氣。自從我認識你以來,這種情況一次都沒發生過!”
“所以那些洋商該倒黴了……我敢說勝利的,一定是咱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