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9章:隻因反間成一念、東廠王府、雙雙窺探
“您能確定嗎?”此時的福王朱常洵鄭重地看向了行知大師,似乎要在他口中得到一個確定的答案。
而行知大師卻搖了搖頭說道:“試試看吧,我派金兒到沈淵的家裏查查。”
朱常洵隨即問道:“大師派金先生到沈淵的家裏去查查,就能查得出來?”
“應該不難,”就見行知大師慢慢說道:“金兒善於隱藏自己,化妝偵查之術天下無雙。”
“如果金兒一去不迴,連全身而退都做不到,那就說明青兒真的在他家裏,那個青丫頭直接一眼就能把金兒認出來!”
“可是這代價也太大了吧?”這時的朱常洵納悶地問道:“大師您是怎麽想的?”
“證明一個弟子是不是真的死了,卻有可能搭上另一個弟子的命……這不是得不償失嗎?”
“並不是這麽迴事,”隻見行知大師搖了搖頭笑著說道:“現在沈淵和福王府正在合作,而且他非常清楚,金兒就是我派過去的。”
“所以即便是金兒被抓住,他也不至於立刻把人殺掉滅口。”
“至於我這次派金兒去,還有另外一個原因……”行知大師說到這裏時笑了笑,看了看朱常洵說道:“剛才趴在別人的房頂上,聽到了一個很厲害的消息。”
“早在很久以前,沈淵還在籌備萬國博覽會的時候,他就得到了《移山策》確切的藏匿地點,而且一度把它拿出來了。”
“什麽?”聽到這裏,朱常洵被震驚得“騰”的一下站了起來!隻見他年輕的臉上,一下就脹得一片通紅。
《移山策》是何等重要的東西?沈淵居然這麽早就將它得到了?而且聽行知大師的意思,他居然還很有可能抄錄了副本,又把原本給放了迴去。
媽的這簡直讓人難以置信,這能是真的嗎?
行知大師笑著說道:“此事出自萬國博覽會裏,沈淵的一個仇人之口,昨天晚上沈淵還到詔獄裏想要將他滅口卻沒成功。”
“然後這件事被東廠督公李浚知道了,他今早審問犯人的時候,我就趴在他頭上的房頂上。”
“李浚雖然還不知道什麽是《移山策》,但是他已經知道這東西很有用了,於是派了刁乘風、刁乘雲兩兄弟,明天到沈家梁園去把《移山策》拿到手……”
“所以我派金兒過去,也是為了當場觀察一下沈淵,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得到了《移山策》。”
“……或許整件事都是他在演戲,那也說不定。”說到這裏,就見行知大師苦笑著搖了搖頭:
“王爺您不知道,沈淵那家夥連自己都騙,他有時候說的謊連自己都覺得是真的。所以我也很難判定,他是在什麽時候開始演戲的。”
“這家夥真的這麽難纏?”此時朱常洵驚愕地坐在椅子裏,看向行知大師的眼神裏還有些難以置信。
“總而言之從沈淵嘴裏說出來的話,每一句都不可輕信,他做的事從頭到尾都可能是個圈套。”隻見行知大師無奈地說道:
“這家夥的陰謀詭計總是一層套著一層,我都不知道該用什麽來形容。”
“就好像我穿著十八件僧袍,裏邊有紅的有綠的,我每脫一件,你都想不到下麵那一件是什麽顏色!”
“是呢!太討厭了!”這時的朱常洵,也深以為然的用力地點了點頭。
……
“不對,大師,那您告訴我。”
卻見這時的朱常洵好像突然想起了什麽,他又向著鬼佛行知問道:“要是《移山策》真的在沈淵的手裏,明天萬一被東廠的人拿到,那怎麽辦?”
“落到東廠的手裏,就相當於落到了天子的手裏,就相當於迴到了福王殿下的手裏,”鬼佛行知笑著說道:“您還有什麽可擔心的?”
“反過來,這件事可以證明沈淵早早的就圖謀《移山策》,他有可能就是名山九影之一。”
“您大概沒想到,還有另一種可能,”就見這時的鬼佛行知向著福王朱常洵說道:“如果太子的人就在附近,這部《移山策》最終鬼使神差,被太子所得到呢?”
“嗯?”朱常洵顯然沒有想到這種可能,他愣了一下不知該怎麽說。
卻見行知大師繼續說道:“‘移山策’這三個字,知道的人一共就隻有這麽幾個人,咱們府裏的紫白金青和我,還有您。”
“天子知道,他告訴了沈淵,所以沈淵也知道。”
“白丫頭叛變了您,投靠了名山,所以名山也知道……當然還有那個搶走《移山策》的古劍先生。”
“一共就這麽幾個人知道這件事,所以反過來說,如果青丫頭真的死了呢?”
聽行知大師說到這裏,福王又是一愣,顯然他那點腦子都要被這複雜的問題給烤幹了。
隻見行知大師笑著說道:“如果青丫頭已死,那麽泄露白丫頭底細的就隻能是兩個人,要麽就是紫兒,要麽就是金兒……”
“所以我才會派金兒去,這件事假如真的被名山提前知道,設伏謀奪《移山策》,那金兒就有背叛您投靠名山的嫌疑。”
“和尚一共就教出了這四個弟子,為殿下效力,”此時的行知無奈而又感慨地說道:“如今已經沒了兩個,剩下的這倆啊,還是讓她們盡快擺脫嫌疑的好!”
沒辦法,聽不懂又想不明白,這時的朱常洵好歹知道,大師派金先生去沈淵的家中查看,是行知大師深入考慮之後謹慎做出的決定,於是他也點頭答應了下來。
……
其實朱常洵還不知道,更深入的事,行知大師還沒對他說……因為他聽不明白。
明天《移山策》很有可能出現,而那場最終博弈,一定是圍繞它展開的。
不管怎麽樣,隻要《移山策》一離開梁園,太子那邊的名山就有派人搶奪的可能。這樣就會產生幾種結果:
《移山策》到了東廠手裏,就相當於給了皇上,沒威脅。
《移山策》到了金兒的手裏,就迴到了原主人的家裏,還是沒威脅。
《移山策》被太子搶奪,自己這邊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擊敗太子的手下。由自己親自把《移山策》搶在手裏……依然沒威脅!
想到這裏時,行知大師不由得苦笑了一聲。
明天的行動引發了這麽多方的勢力,牽動著這麽多強者的心,也不知道那《移山策》,會不會真的出現?
要是那個伍嶽陽聽錯了,把香餑餑聽成了移山策。如果沈淵手裏有《移山策》的事根本就沒發生過……那可就是件天大的笑話了!
“您能確定嗎?”此時的福王朱常洵鄭重地看向了行知大師,似乎要在他口中得到一個確定的答案。
而行知大師卻搖了搖頭說道:“試試看吧,我派金兒到沈淵的家裏查查。”
朱常洵隨即問道:“大師派金先生到沈淵的家裏去查查,就能查得出來?”
“應該不難,”就見行知大師慢慢說道:“金兒善於隱藏自己,化妝偵查之術天下無雙。”
“如果金兒一去不迴,連全身而退都做不到,那就說明青兒真的在他家裏,那個青丫頭直接一眼就能把金兒認出來!”
“可是這代價也太大了吧?”這時的朱常洵納悶地問道:“大師您是怎麽想的?”
“證明一個弟子是不是真的死了,卻有可能搭上另一個弟子的命……這不是得不償失嗎?”
“並不是這麽迴事,”隻見行知大師搖了搖頭笑著說道:“現在沈淵和福王府正在合作,而且他非常清楚,金兒就是我派過去的。”
“所以即便是金兒被抓住,他也不至於立刻把人殺掉滅口。”
“至於我這次派金兒去,還有另外一個原因……”行知大師說到這裏時笑了笑,看了看朱常洵說道:“剛才趴在別人的房頂上,聽到了一個很厲害的消息。”
“早在很久以前,沈淵還在籌備萬國博覽會的時候,他就得到了《移山策》確切的藏匿地點,而且一度把它拿出來了。”
“什麽?”聽到這裏,朱常洵被震驚得“騰”的一下站了起來!隻見他年輕的臉上,一下就脹得一片通紅。
《移山策》是何等重要的東西?沈淵居然這麽早就將它得到了?而且聽行知大師的意思,他居然還很有可能抄錄了副本,又把原本給放了迴去。
媽的這簡直讓人難以置信,這能是真的嗎?
行知大師笑著說道:“此事出自萬國博覽會裏,沈淵的一個仇人之口,昨天晚上沈淵還到詔獄裏想要將他滅口卻沒成功。”
“然後這件事被東廠督公李浚知道了,他今早審問犯人的時候,我就趴在他頭上的房頂上。”
“李浚雖然還不知道什麽是《移山策》,但是他已經知道這東西很有用了,於是派了刁乘風、刁乘雲兩兄弟,明天到沈家梁園去把《移山策》拿到手……”
“所以我派金兒過去,也是為了當場觀察一下沈淵,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得到了《移山策》。”
“……或許整件事都是他在演戲,那也說不定。”說到這裏,就見行知大師苦笑著搖了搖頭:
“王爺您不知道,沈淵那家夥連自己都騙,他有時候說的謊連自己都覺得是真的。所以我也很難判定,他是在什麽時候開始演戲的。”
“這家夥真的這麽難纏?”此時朱常洵驚愕地坐在椅子裏,看向行知大師的眼神裏還有些難以置信。
“總而言之從沈淵嘴裏說出來的話,每一句都不可輕信,他做的事從頭到尾都可能是個圈套。”隻見行知大師無奈地說道:
“這家夥的陰謀詭計總是一層套著一層,我都不知道該用什麽來形容。”
“就好像我穿著十八件僧袍,裏邊有紅的有綠的,我每脫一件,你都想不到下麵那一件是什麽顏色!”
“是呢!太討厭了!”這時的朱常洵,也深以為然的用力地點了點頭。
……
“不對,大師,那您告訴我。”
卻見這時的朱常洵好像突然想起了什麽,他又向著鬼佛行知問道:“要是《移山策》真的在沈淵的手裏,明天萬一被東廠的人拿到,那怎麽辦?”
“落到東廠的手裏,就相當於落到了天子的手裏,就相當於迴到了福王殿下的手裏,”鬼佛行知笑著說道:“您還有什麽可擔心的?”
“反過來,這件事可以證明沈淵早早的就圖謀《移山策》,他有可能就是名山九影之一。”
“您大概沒想到,還有另一種可能,”就見這時的鬼佛行知向著福王朱常洵說道:“如果太子的人就在附近,這部《移山策》最終鬼使神差,被太子所得到呢?”
“嗯?”朱常洵顯然沒有想到這種可能,他愣了一下不知該怎麽說。
卻見行知大師繼續說道:“‘移山策’這三個字,知道的人一共就隻有這麽幾個人,咱們府裏的紫白金青和我,還有您。”
“天子知道,他告訴了沈淵,所以沈淵也知道。”
“白丫頭叛變了您,投靠了名山,所以名山也知道……當然還有那個搶走《移山策》的古劍先生。”
“一共就這麽幾個人知道這件事,所以反過來說,如果青丫頭真的死了呢?”
聽行知大師說到這裏,福王又是一愣,顯然他那點腦子都要被這複雜的問題給烤幹了。
隻見行知大師笑著說道:“如果青丫頭已死,那麽泄露白丫頭底細的就隻能是兩個人,要麽就是紫兒,要麽就是金兒……”
“所以我才會派金兒去,這件事假如真的被名山提前知道,設伏謀奪《移山策》,那金兒就有背叛您投靠名山的嫌疑。”
“和尚一共就教出了這四個弟子,為殿下效力,”此時的行知無奈而又感慨地說道:“如今已經沒了兩個,剩下的這倆啊,還是讓她們盡快擺脫嫌疑的好!”
沒辦法,聽不懂又想不明白,這時的朱常洵好歹知道,大師派金先生去沈淵的家中查看,是行知大師深入考慮之後謹慎做出的決定,於是他也點頭答應了下來。
……
其實朱常洵還不知道,更深入的事,行知大師還沒對他說……因為他聽不明白。
明天《移山策》很有可能出現,而那場最終博弈,一定是圍繞它展開的。
不管怎麽樣,隻要《移山策》一離開梁園,太子那邊的名山就有派人搶奪的可能。這樣就會產生幾種結果:
《移山策》到了東廠手裏,就相當於給了皇上,沒威脅。
《移山策》到了金兒的手裏,就迴到了原主人的家裏,還是沒威脅。
《移山策》被太子搶奪,自己這邊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擊敗太子的手下。由自己親自把《移山策》搶在手裏……依然沒威脅!
想到這裏時,行知大師不由得苦笑了一聲。
明天的行動引發了這麽多方的勢力,牽動著這麽多強者的心,也不知道那《移山策》,會不會真的出現?
要是那個伍嶽陽聽錯了,把香餑餑聽成了移山策。如果沈淵手裏有《移山策》的事根本就沒發生過……那可就是件天大的笑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