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遠望京師霧千重、分別在即、何日重逢


    大家一說要修橋,誰不想把這座橋修在人最多的地方,讓更多的人知道這番佳話?


    可偏偏人家沈公子,就把他們江南百姓的心意,變成了便利瘦西湖兩岸百姓通行的好事!


    大家一想也對,若沒有這等胸懷和人品,沈公子又怎麽能為了江南百姓的安危,率領著四百騎兵就和十餘萬江南叛匪作戰?


    真是好人呐!這時的大家忍不住心中想道:若是讓沈少爺中了狀元,再到我們江南當官……那可真是我們積了大德了!


    以沈少爺這樣的能力,若是他能管得一縣便能造福一縣,若是他能管得一府便能造福一府!


    要是他小小的年紀就到我江南當官,我們就死活不讓他走了!讓他一直當上幾省督撫,讓我們江南百姓在他的福德之下,一口氣過上五六十年好日子!


    想到這裏,每個人心中都暗自希望沈淵這次京城會試真的能金榜題名。


    這時已經有的人大聲喊著,把沈淵中了進士之後,一定要到江南當官這件事叫了出來。


    大家自然是一片歡笑,沈淵也笑著謝過了大家的好意。


    然後他把自己的詩詞交給那幾位士紳首領,笑著對他們說道:“四元橋這個名字還是改改吧。”


    “瘦西湖上何等風雅?別讓大家看了一腦門子都是當官兒的心思……我這首詞裏有流虹映雪四個字,不如就叫‘流虹映雪橋’好不好?”


    大家知道這是沈解元的心願,自然也是點頭答應下來。


    在這之後他們便紛紛告辭,在吳六狗的帶領下,到自家酒樓吃席去了。


    可是讓沈淵沒想到的是,這世間事卻往往不會按照他的意願去發展。


    雖然這座橋的名字被他改成了“流虹映雪”,但等到它修好之後,因為過往的行人都感謝沈淵的恩德,因此這座橋終究還是慢慢的被人叫成了“流虹映雪四元橋!”


    從此之後,過往的行人都會知道這座橋的由來,所有的揚州人經過它時都會驕傲地說起。


    在我們揚州曾經出過一個書生,他帶著五百人便殺出揚州城,平叛十七萬,收複江南三省!


    即便是再堅固的石橋也難以屹立千年,但這一次,沈淵卻終究還是把他的名字刻在了萬千百姓的心裏。


    從此人間有了他的傳說,至此之後咱們這位沈少爺又將開始一段更加艱辛,卻又精彩嶄新的旅程!


    ……


    等到這次高中解元,接連慶賀了數天之後,沈淵也開始著手籌備他這一次去京師趕考的事。


    從揚州順著大運河北上就能到達京師,大概是二十天左右的路程,到了京師還要安頓下來,熟悉一段京師的風土。


    所以這次春闈會試是在二月中旬,沈淵要過了春節之後,出正月十五就動身。


    話說他要準備的可也真不少,從初見成效的信鴿站,到三線配置的情報線路,還有大量地挑選人員,培訓課程也要他自己操心。


    好在沈淵一直很注意收集人才,很多事情都有專業人士在操辦。


    ……


    春節之前沈淵還去了一趟華亭,把自己的老師陳眉公送迴了家。


    在這之前他已經派人給老師重建了府邸,反正鬆江那邊的分號也要重新翻蓋,索性也就一並辦了。


    一路上往返的十餘天之間,沈淵心無旁騖,誠心誠意地跟隨著老師學習時文技巧。


    京城會試可不比揚州鄉試,那是匯聚了天下英才的所在。沈淵身上案首解元什麽的,在揚州這裏自然是名聲赫赫,可是到了會試時卻是高手如雲,這次沈淵可是一點把握都說不上。


    老師陳眉公對他自然也是傾囊傳授,這一路上把沈淵寫作時文的思路重新整理歸納,細細地梳理了一遍。


    在這之後老師還囑咐他說,到了京師一定要注意收集這一任會試考官的資料,尤其是要仔細鑽研考官曾經寫下的文章。


    對於考官喜歡什麽樣的文風和詞藻,一定要牢記於心。


    雖不能說要事事迎合考官的喜好,但是對於主考官的心思了解得越深刻,沈淵這次中試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等到沈淵往返十日迴來之後,眼看著過了臘八,過年的味道也越來越濃了。


    ……


    很多需要準備的東西甚至沈淵自己都沒想到,卻是他身邊的人替他一一想清楚了。


    首先就是銀子的問題,沈淵現在名義上和天工坊、天元票號全都割裂開來,而他的父親才剛剛升官不久,若是有需要必須在京師拿出大筆錢財,這些銀錢的來曆卻是很難交代得清。


    不過這個問題很快就得到了解決,王府那幫到柳成林三家逼債的侍衛,把他們贏來的銀子全都交到了沈淵的手裏。


    這裏邊小王爺的五十萬兩沈淵自然是不會要的,朱常津也知道老師真是不缺這倆錢兒。於是相讓了幾次,就笑嘻嘻的把這五十萬兩收做了自己的私房銀子。


    而沈淵手裏,藍姑娘從盤口裏贏的三萬兩卻是名正言順的來路,隻說是沈淵下的注就行。


    這一下,沈淵在京城裏再怎麽花銷也不會有問題,最起碼人家問起來,這些銀錢自有來路,也能解釋得清楚。


    在這之後就是他要帶到京師去的人,首先留下的就是鐵槍趙原。


    因為趙原現在是揚州的朝廷命官,另外他還是沈淵布下的關鍵一步棋,除此之外趙原還負擔著保護沈淵家裏的重任。


    所以這位鐵槍兄,是無論如何不能跟著沈淵去京師的。


    不過沈淵還是和趙原長談了一番,這家夥心裏還是想追隨沈淵。但是沈淵跟他說,若是朝廷有用兵的需要,看目前的情況,隻怕能拿出來征戰的軍隊都很成問題。


    大明朝各地的衛所軍就不用說了,這些世代都是軍戶的士兵,身體素質差,缺乏訓練,紀律也是鬆散得一塌糊塗。


    現在大明朝能拉出去打仗的,也就隻有關寧鐵騎和京營火器營。還有在萬曆三年在朝鮮和和倭寇血戰的南軍火炮隊,這三支軍隊戰鬥力還能讓人放心。


    所以鐵槍趙原在沈淵不在揚州的這段時間裏,一定要利用沈淵給他謀取的武將官職,還有沈淵給他提供的海量資金,加上身為都司指揮使的老爹沈玉亭的幫助,把揚州衛所軍練成一支鐵軍才行。


    因此沈淵在這之前,才會拚命的給趙原灌輸訓練軍隊帶兵打仗的訣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狂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淵並收藏大明第一狂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