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白衣平叛少年心、奉天翊運、封賞功臣


    “這就好,這就好啊!”趙巡撫心中暗自想道:“他沒犯糊塗,這家夥還是過去那個滴水不漏、針紮不進的沈少爺!”


    等到沈淵來到近前,趙宏圖笑嗬嗬地讓他接旨,於是沈淵帶領全軍同時下拜。


    此時那些出來歡迎沈郎君的揚州百姓,見到沈少爺身後千餘軍兵身上鐵甲閃亮如銀。一刹時單膝跪地的景象,就像是一群鋼鐵浪潮齊刷刷湧動。


    在百姓人群中,立刻響起了一片驚歎之聲。


    隨即巡撫趙宏圖開始宣讀聖旨……自然是對所有此戰有功的人員,大加褒賞與稱讚。


    在這之後就是從上至下,所有立功人員的獎賞。


    沈玉亭因為為朝廷收複江南失地,居功至偉,因此被授予揚州都司都指揮使一職……正二品!


    沈玉亭一下子從從四品跳到了正二品,這可真是朝廷破格提拔,這種升官的速度堪稱是驚心動魄!


    都司的上一任都指揮使,還是那個被小七爺捅死的魏難陀。這迴沈玉亭在揚州就地走馬上任,可謂是拔出蘿卜進了坑,連窩兒都不用挪。


    此外沈玉亭還被加上了一堆勳位封賜,除了能夠領取俸祿的爵位之外,還有大筆金銀賞賜。


    在這之後,就是沈淵的一幹手下。


    鐵槍趙原因為是首倡出城,跟隨沈淵的第一人……風傾野不能當官,所以沈淵也沒把他的功勞往上報,趙原就成了第一個。


    朝廷對趙原的封賞是:中軍都督府直隸揚州衛都指揮使……也就是揚州所有軍兵的領軍大將!


    當然這些軍兵還要歸沈玉亭的都司節製,不過這一下子,幾乎揚州所有的兵都處在趙原的管轄範圍之內,真可稱是位高權重!


    在這之後,就是小王爺朱常津。


    朱常津就跟著旁邊單膝跪地,聽著巡撫趙宏圖念誦聖旨。


    他的封賞是:奉天翊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崇端王世子封昭武將軍,授……食祿兩千石。


    當朱常津聽到直隸大都督府參左都督的後邊,沒有“領大都督府事”,就知道這是個虛銜,實際上對直隸大都督府沒有任何管轄權,跪在那裏的朱常津不由得遺憾地歎了口氣。


    按照大明朝的慣例,在官稱的前麵要是加上“董”、“總”,“權”等字眼,就表示這個官職是臨時委派。


    另外像是“參軍國事”、“同知軍國事”,“參、錄軍國事”之類的官號,基本上就是屬於禮儀稱號的性質。


    像是“昭武將軍”這樣的封號,屬於勳貴立功之後經常被授予的榮譽,這一次朱常津自然也有。


    至於他封號最前麵的四個字,卻是在整個大明朝期間不斷的變化。


    太祖朱元璋時代是“開國輔運”。成祖朱棣那時候是“奉天靖難”後來就是朱常津現在得到的“奉天翊運”了。


    另外朱常津作為親王世子,在他十歲的時候就被視為一品。可是這昭武將軍卻是三品……這裏頭卻是大有文章。


    因為此戰的三大功臣,受封最高的就是沈玉亭,可沈玉亭才隻是個正二品。


    所以正應了那句俗話:“水再大也漫不過船去”,朱常津隻好委屈的得了個三品將軍。


    不過朝廷也知道在這件事上委屈了朱常津,所以給他的食祿是兩千石……屬於郡王級別的待遇了。


    然後沈淵報上去的功臣,也一律都是封賞優厚,最早隨他出城的五百騎兵裏,那些民間人士全都得到了厚賞,所有軍中將士一概升為校尉。


    除此之外還有銀錢賞賜,當然這校尉隻是軍銜並非職務。這四百人從此另成一軍,不過全軍都是校尉軍銜,卻是奇事一樁了。


    沈淵的二十名特戰隊員和經受過軍訓的天元票號護衛,也因此成了軍中的將領和指揮官。畢竟報功的文書在沈少爺的手裏攥著,他說誰有功誰就有功。


    況且在橫掃江南叛匪這一戰中,所有沈淵手下的戰士全都衝鋒在前,廝殺的時候頂在陣型的最前方,所以他們的職務晉升,全軍上下也是心服口服。


    這支四百人的部隊被命名為江南猛虎營,帶領他的人是沈淵麾下大將南宮墨。


    當年追隨沈淵的這些樁會兄弟們,如今從軍銜上來說最小的也是個參將,當真是一下子就翻了身,從修運河的民夫變成了朝廷官員。


    同時赴死軍那一千軍隊,朝廷也準許他們獨自成軍,成為揚州守備部隊建製中的一支,由鐵槍趙原親自帶領。


    至此沈淵的手上,實際上掌握著揚州衛所有的軍隊,而這其中還有一千四百人,基本上屬於沈淵的私人武裝。


    江南這一戰雖然分外艱苦,但是在人員上的損失並不大,要是說起來,王府讚助的那五百付盔甲真是至關重要。


    當然這也和反賊軍隊的戰鬥力實在有限,同時他們手裏也沒有火槍弓箭這樣的遠程武器有關。


    ……


    城門口這邊,當趙宏圖的聖旨宣讀完之後,他還笑嗬嗬地告訴沈淵。


    封賞此戰有功人員的聖旨發到揚州之際,沈淵的家中也降下了一道聖旨。


    沈淵的母親一下從三品誥命變成了一品……聽到了這個消息,不知道有多少人笑著看向了沈少爺。


    他們都知道這已經成了慣例,沈少爺因為要走科舉正途,所以上次連朝廷賜予的同進士出身都不要。


    所以這迴朝廷給沈淵封賞的時候,天子也明知道沈淵一定會推辭。


    因此給予沈淵的賞賜,實際上被劃成了兩部分。一是在提拔沈玉亭官位的時候,實際上已經是從優從厚了。朝廷是把打算獎賞給沈淵的官職,落在了他父親的頭上。


    其次則是沈淵母親的誥命,天子這麽做,卻是正中沈淵的下懷。


    不過在其他人看起來,卻有一種沈淵和皇帝兩人心照不宣的味道,這也是大家一起笑著看向沈淵的原因。


    要論及沈淵在這一場平叛江南的大戰中得到的好處,其實還真是不少,其中也有很多方麵的收獲,甚至遠超沈淵的預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狂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淵並收藏大明第一狂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