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為民除害趁夜行、父輩仇敵、細問眉公
說著沈淵一抬手,就把那位捕快的鐵鏈擋到了一邊:“這人是官員之後,他不會跑的!”
“你是個什麽東……”可是這時,那位被擋開的捕快眼睛一瞪,就想朝著沈淵喝罵!
可是在他旁邊的小山子,卻頭也不迴地反手一掌。手背“啪”的一聲打在了他的嘴上。這一下就把他的下半句話,給抽得憋了迴去!
沈淵沒管他們,伸手把陳述扶起來,一邊幫他整理著身上的衣裳一邊輕聲說道:“我知道你害怕,用不著怕。”
“現在你跟著他們去,該說什麽就說什麽,我會跟過去的,一切都由我為你做主。”
“你放心好了,”沈淵替陳述整理好了衣服,然後探頭過去,在他耳邊輕聲說道:
“人不是你殺的,不用怕啊!”
沈淵的聲音低沉而又淡然,雖然極輕卻有一種震懾人心的力量,讓人不得不相信。
不知道為什麽,聽到了他這句話之後,陳述居然也鬆了口氣。
然後就見他緩緩地向眉公和沈淵一一施禮,之後他就跟著捕快向外走去。
等到眾人紛紛往外走,小山子卻留到了最後,他還迴過頭,向沈淵投來了詢問的眼神。
他剛才已經聽見了,這沈少爺打算介入此案。他也不知道沈少爺有沒有要吩咐他的話,所以才有意落到了最後。
“在哪兒呢?”沈淵張開嘴,小聲地向他問了一句。
“案發的李家,”小山子毫不猶豫地迴答了沈淵的問題。
他當然知道沈少爺問的,是案犯陳述要被押送到哪裏,也就是斷案的地方是在哪兒。
而他的迴答也早在沈淵的預料之中,現在是午夜,那件案子是前半夜發生的。如此說來案發現場和所有的涉案人員,應該全都被官差堵在了李家。
現在看來,那位負責破案的官員是想來個當場辦案,在人證物證俱在的情況下,就在案發現場把案子給破了,所以陳述被押送去的地點也是在那邊。
沈淵點了點頭,小山子隨即就帶著人走了。
……
之後沈淵倒是並沒急著走,而是轉身安慰了陳眉公幾句。
隨即陳眉公和沈淵兩個人,也簡短地談了一下各自對陳述的看法。
他們倆的想法出奇的一致,這個年輕人品質不錯,斷然做不出殺人這樣喪心病狂的事。
陳眉公可以說對他的侄子分外了解,而沈淵也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卻讓他未免覺得有些奇怪。
當陳眉公向沈淵問起這事的時候,就見沈淵笑著說:“第一,我覺得陳兄幹不出那麽蠢的事……即便是他有那個心去殺人,也不至於事先毫無準備,弄得那麽狼狽才對。”
“所以這種衝動殺人的情況,顯然不像是他做的……另外當時的情況也很有些詭異。”
“陳述眼看著自己把二小姐掐死,卻是身不由己,還有掐死二小姐那隻手,居然是黑色的!”
“像這樣的事,即便是他殺了人也不該這麽編。反過來說,既然他說出來了,就說明他很有可能是被人算計了……老師盡管放心就是。”
“等我去了案發現場,看看他們破案的情況,到時候我自然會幫陳兄,請老師放心休息就好。”
聽到這裏,陳眉公也歎了口氣,暗自對沈淵的分析心服口服,之後老人家也無奈地說道:
“這次我來揚州是想見見老朋友,心裏也想著,能就近能教教你八股時文,本來還打算在這裏多盤桓幾天呢。”
“可是沒想到我一來,就讓你卷進這個案子,反倒卻把你讀書的時間給耽誤了!”
“這倒沒什麽,”沈淵笑著搖了搖頭,隨即他又想起了一件事,向著陳眉公問道:
“我看陳述這孩子為人純厚端正,倒不像是能結下什麽仇家的樣子。”
“可是這個案子,我看他十有八九是被人有意陷害的,老師知不知道他平素裏有什麽仇家沒有?”
“他倒是沒什麽仇家,”陳眉公搖了搖頭說道:“不過他父親陳紀禮,也就是我那個同胞弟弟,最近卻是得罪了不少人!”
“怎麽迴事?您跟我說說!”本來這時的沈淵都要起身走了,卻立刻又折迴來向陳眉公發問道。
就見陳眉公搖了搖頭道:“我那個弟弟,是承宣布政司衙門的督糧道……和今天死了閨女的那個分首道李守信在一個衙門裏為官,他們倆也是至交好友。”
聽到這裏沈淵點了點頭,這督糧道實際上是一省之地,負責收取糧食賦稅的官員,說是位高權重也不為過。
而分首道負責的卻是公文往來、還有向下屬各級衙門催辦各類事項,基本上等同於後世的秘書長。
這兩人全都在承宣布政司衙門……也就是百姓所說的“藩台衙門”裏擔任要職。再加上還是至交好友,因此陳述出現在這次的婚宴上就毫不稀奇,但是……
沈淵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陳述的爹在今天的環境下,卻沒去參加婚宴,這就有點奇怪了!
這時就見陳眉公接著說道:“陳述的爹,也就是我那個弟弟陳紀禮,在去年收取糧食田賦的時候,發現淮揚一代的田賦收入正在極具萎縮。”
“在清查了田產賬冊之後,他發現揚州附近的土地,正在以飛快的速度向世家大族的手裏集中。”
“而他們這些人,往往由於家裏有讀書人,可以免去田賦。或者是有官職在身所以無需納稅。以至於這成千上萬畝的土地,全都無需繳納國家糧稅。”
“這就使得淮揚一帶的糧稅收入大減,”陳眉公歎了口氣說道:“我弟弟曾經跟我說過這件事。”
“他查到淮揚一帶有官商勾結,地方勢力正在用卑劣的手段,大肆侵吞地方百姓的田產。”
“如今揚州一帶已經出現了民不聊生的情形,那些無地的百姓心懷怨恨,他麽聚得越多,情況就越發危急!”
“我那個弟弟說,朝廷的糧稅收得少了還在其次,關鍵一旦要遇到天災人禍,這些無地的流民就有可能聚集起來,形成饑民!”
說著沈淵一抬手,就把那位捕快的鐵鏈擋到了一邊:“這人是官員之後,他不會跑的!”
“你是個什麽東……”可是這時,那位被擋開的捕快眼睛一瞪,就想朝著沈淵喝罵!
可是在他旁邊的小山子,卻頭也不迴地反手一掌。手背“啪”的一聲打在了他的嘴上。這一下就把他的下半句話,給抽得憋了迴去!
沈淵沒管他們,伸手把陳述扶起來,一邊幫他整理著身上的衣裳一邊輕聲說道:“我知道你害怕,用不著怕。”
“現在你跟著他們去,該說什麽就說什麽,我會跟過去的,一切都由我為你做主。”
“你放心好了,”沈淵替陳述整理好了衣服,然後探頭過去,在他耳邊輕聲說道:
“人不是你殺的,不用怕啊!”
沈淵的聲音低沉而又淡然,雖然極輕卻有一種震懾人心的力量,讓人不得不相信。
不知道為什麽,聽到了他這句話之後,陳述居然也鬆了口氣。
然後就見他緩緩地向眉公和沈淵一一施禮,之後他就跟著捕快向外走去。
等到眾人紛紛往外走,小山子卻留到了最後,他還迴過頭,向沈淵投來了詢問的眼神。
他剛才已經聽見了,這沈少爺打算介入此案。他也不知道沈少爺有沒有要吩咐他的話,所以才有意落到了最後。
“在哪兒呢?”沈淵張開嘴,小聲地向他問了一句。
“案發的李家,”小山子毫不猶豫地迴答了沈淵的問題。
他當然知道沈少爺問的,是案犯陳述要被押送到哪裏,也就是斷案的地方是在哪兒。
而他的迴答也早在沈淵的預料之中,現在是午夜,那件案子是前半夜發生的。如此說來案發現場和所有的涉案人員,應該全都被官差堵在了李家。
現在看來,那位負責破案的官員是想來個當場辦案,在人證物證俱在的情況下,就在案發現場把案子給破了,所以陳述被押送去的地點也是在那邊。
沈淵點了點頭,小山子隨即就帶著人走了。
……
之後沈淵倒是並沒急著走,而是轉身安慰了陳眉公幾句。
隨即陳眉公和沈淵兩個人,也簡短地談了一下各自對陳述的看法。
他們倆的想法出奇的一致,這個年輕人品質不錯,斷然做不出殺人這樣喪心病狂的事。
陳眉公可以說對他的侄子分外了解,而沈淵也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卻讓他未免覺得有些奇怪。
當陳眉公向沈淵問起這事的時候,就見沈淵笑著說:“第一,我覺得陳兄幹不出那麽蠢的事……即便是他有那個心去殺人,也不至於事先毫無準備,弄得那麽狼狽才對。”
“所以這種衝動殺人的情況,顯然不像是他做的……另外當時的情況也很有些詭異。”
“陳述眼看著自己把二小姐掐死,卻是身不由己,還有掐死二小姐那隻手,居然是黑色的!”
“像這樣的事,即便是他殺了人也不該這麽編。反過來說,既然他說出來了,就說明他很有可能是被人算計了……老師盡管放心就是。”
“等我去了案發現場,看看他們破案的情況,到時候我自然會幫陳兄,請老師放心休息就好。”
聽到這裏,陳眉公也歎了口氣,暗自對沈淵的分析心服口服,之後老人家也無奈地說道:
“這次我來揚州是想見見老朋友,心裏也想著,能就近能教教你八股時文,本來還打算在這裏多盤桓幾天呢。”
“可是沒想到我一來,就讓你卷進這個案子,反倒卻把你讀書的時間給耽誤了!”
“這倒沒什麽,”沈淵笑著搖了搖頭,隨即他又想起了一件事,向著陳眉公問道:
“我看陳述這孩子為人純厚端正,倒不像是能結下什麽仇家的樣子。”
“可是這個案子,我看他十有八九是被人有意陷害的,老師知不知道他平素裏有什麽仇家沒有?”
“他倒是沒什麽仇家,”陳眉公搖了搖頭說道:“不過他父親陳紀禮,也就是我那個同胞弟弟,最近卻是得罪了不少人!”
“怎麽迴事?您跟我說說!”本來這時的沈淵都要起身走了,卻立刻又折迴來向陳眉公發問道。
就見陳眉公搖了搖頭道:“我那個弟弟,是承宣布政司衙門的督糧道……和今天死了閨女的那個分首道李守信在一個衙門裏為官,他們倆也是至交好友。”
聽到這裏沈淵點了點頭,這督糧道實際上是一省之地,負責收取糧食賦稅的官員,說是位高權重也不為過。
而分首道負責的卻是公文往來、還有向下屬各級衙門催辦各類事項,基本上等同於後世的秘書長。
這兩人全都在承宣布政司衙門……也就是百姓所說的“藩台衙門”裏擔任要職。再加上還是至交好友,因此陳述出現在這次的婚宴上就毫不稀奇,但是……
沈淵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陳述的爹在今天的環境下,卻沒去參加婚宴,這就有點奇怪了!
這時就見陳眉公接著說道:“陳述的爹,也就是我那個弟弟陳紀禮,在去年收取糧食田賦的時候,發現淮揚一代的田賦收入正在極具萎縮。”
“在清查了田產賬冊之後,他發現揚州附近的土地,正在以飛快的速度向世家大族的手裏集中。”
“而他們這些人,往往由於家裏有讀書人,可以免去田賦。或者是有官職在身所以無需納稅。以至於這成千上萬畝的土地,全都無需繳納國家糧稅。”
“這就使得淮揚一帶的糧稅收入大減,”陳眉公歎了口氣說道:“我弟弟曾經跟我說過這件事。”
“他查到淮揚一帶有官商勾結,地方勢力正在用卑劣的手段,大肆侵吞地方百姓的田產。”
“如今揚州一帶已經出現了民不聊生的情形,那些無地的百姓心懷怨恨,他麽聚得越多,情況就越發危急!”
“我那個弟弟說,朝廷的糧稅收得少了還在其次,關鍵一旦要遇到天災人禍,這些無地的流民就有可能聚集起來,形成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