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這個時候,一個六七歲大小的姑娘從房子裏跑了出來,點亮了燈籠,直接撲了過來。


    晴雯借著光亮看過去,發現,剛才和自己說話的那個小家夥已經消失不見了,現如今,是一個人類的小丫頭在向自己奔了過來。


    隨後,小姑娘的父母也迎了出來。


    “你好,我是911應急小組的編外人員晴雯,我接到了電話,因為我們的警力不夠的原因,所以,我一個人前來探個究竟。”


    “探員阿姨,這裏的事情很玄妙,要不,我們進屋再說。”


    小姑娘抓住晴雯的手就往屋子裏拽,看來是很著急的樣子。


    晴雯發覺女孩子的手簡直就是冰涼,可見心理一定非常的緊張。而那一對父母呢,也是一臉的焦急和愁苦,一看就是生怕眼前的事情給自己的女兒造成成長過程中的不良影響。


    晴雯很高興自己有這樣一種殊榮,可以成為救死扶傷的一員,就算生活當中沒有這麽針尖對麥芒尖銳的問題,哪怕能夠給予別人寬慰和保護也同樣能滿足她那一顆熱心。


    “加油。”晴雯聽到耳畔小灰人的聲音。


    是啊,如果說雙胞胎靈魂伴侶般的小灰人不遠萬裏從異次元的空間找尋而來,很辛苦很執著的話,那麽,自己這一點從警的經曆又能算得了什麽呢,再說,一切的艱難險阻對於晴雯都是一種難得的體驗,而一切的閱曆都是來之不易的,也終將成為自己心靈的果實。


    晴雯當然很羨慕小灰人,可以上天入地,還可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無所不知,不受限製的地方遠遠要比地球上的人類要多得多,但是,不等於說,晴雯就要當這個小灰人一樣的外星人,對於晴雯來說,還是有地球這個母親家園為最好,兒不嫌娘醜啊,就算地球進展得慢,被蒙蔽,人們不開化,還有相互屠殺的惡劣表現,人們分崩離析,並且非常地追求金錢和權力,但是,同時,這裏是晴雯的出生地,是晴雯一唿一吸的天地,是大道所在之地,也是容納晴雯並且滋養晴雯的地方,晴雯隻會為此獻身而不會倏忽間為了自己的利益而遠離。故而,晴雯並不稀罕小灰人的獨特身份,而是要靠自己對地球的貢獻來彌補自己對地球的一種曾經有過的、不正當的誤解和怨由。


    晴雯走入這個家庭,這個家庭看上去就是一個普通的美國紐約的市民家庭,一個小二層的複式結構的房子,這一家有些突出的特點是家裏隻有一個孩子,而不是一大幫的孩子。故而,這個家裏擺放了很多針對孩子教育的書籍,以及啟發孩子們的智力的遊戲和玩具,可見這個獨生子所受到的重視。再看家裏的陳設,也就是一個普通的中產階級家庭,在這個普通的三口之家裏,可以看到不同家庭成員的愛好,比方說在家庭的一個拐角,那裏陳列著很多家庭的照片,有郊遊的照片,有去度假的照片,有在聖誕節和自己的外祖父母、祖父母、表親們的合影,還有一些是有特殊意義的東西,比方說什麽運動勳章了,什麽演講證書啊,再看他們家裏的書架也是一個摞著一個的,說明這是一個知識分子的家庭,父母不是普通的白領階級,而是受過教育的、對書籍和知識懷有情感並且細心閱讀的家庭,如果是這樣的家庭,晴雯就很容易推斷出這個家庭成員不那麽容易撒謊,或者是做出炫耀亦或是誇張的事情來的。


    有了這一番的了解,晴雯有些放心了,再看這一家人,已經完全不是剛才見麵時候慌慌張張的模樣,而是很有禮貌地坐在對麵的沙發上,等待著晴雯的提問。尤其是作媽媽的,特意為客人上了熱咖啡和甜點。


    晴雯問:“這位小朋友,你有什麽需求?”


    小朋友說:“我有一種感覺,我好想缺失了一段時間。”


    晴雯看向兩位家長,孩子的父母全都是一臉的茫然,好想想不明白問題的樣子。


    “你怎麽會這麽覺得的?”晴雯一邊觀察著這個有點小大人似的、實際表現和實際年齡有些不符的小女孩,一邊娓娓道來地提問。


    要說,晴雯平日裏是一個急脾氣,但是,今天,也許是因為自己是救急小組第一天上崗的原因,晴雯不自覺地調整了自己的聲調、語氣和步態,好像這一身的製服一點都沒有穿白瞎似的。


    晴雯的耐心很有效,給了這個家庭一種可以信賴的感覺,以至於小女孩立馬就開始滔滔不絕起來。


    “我在看電視的時候,一直在等待我喜歡的芝麻街這個節目,可是當我一眨眼的時候,發現,時間已經是深夜了,我的節目已經演完了,我就奇怪了,明明我是在這裏巴巴地等待著的,怎麽,我這一段時間好像是被偷走了似的。”


    晴雯心想這個小丫頭真是幺蛾子多,哦,原來你就是因為這麽一丁點兒的小事就把我這麽一個堂堂的警員給叫來了,這不是在花納稅人的錢嗎?!再說啦,什麽大不了的事情啊,難道說這家的家長就不能解決嗎?!”


    晴雯很不能理解。這是因為晴雯屬於第一代移民,根本不知道在美國教育孩子有多難,很多的時候,孩子要民主要自由,而家長呢,又信奉的是什麽不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不能沒事就否定孩子,也不能隨意就不相信孩子的話等一係列的新新教育方式,以至於家長們都前怕狼後怕虎的,根本就不敢對孩子們進行嚴苛的教育和指導,隻能是依靠外力的幹涉,比方說來自老師,來自媒體輿論,來自法律和警力等的對這個教育幹預的背書,在背書的基礎上,這些家長才敢於哆哆嗦嗦地提出自己對孩子的要求,現如今,晴雯所麵臨的問題,就是這樣。


    當孩子提出異議的時候,家長不是通過自己來給予孩子一個判斷結果,而是尋求第三方的公正角度,來給予孩子一個判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晴雯的如夢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儀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儀敬並收藏晴雯的如夢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