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大爺說:“我倒是想問一問,你來找我,什麽事體啊?”
晴雯不是不知道時間緊迫,眼看著馬戲就要在這個傍晚舉行啦,而自己和焦大爺套了這麽半天磁兒,還沒有進入正題呢,不得不說,今天有些慎大過了勁兒啦。
晴雯趕緊說:“是這樣的,今天好不容易,老祖宗批示,寶玉可以到南市天橋去看西域來的馬戲。老太太不放心,怕我們一個個的,承擔不了大任,所以,特意指派您老人家出征一趟,帶我們怡紅院的這一行去看馬戲。真是有勞您老人家啦。”
焦大一聽,哈哈大笑,說:
“這個老不死的,怎麽到了用我的時候才想起我來?”
晴雯雖然是個叛逆分子,是個不會被單單的一個時代所拘謹住的人,但是,當她聽見焦大爺作為一個賈府的“老人”,作為一個老下人,竟然說出這麽大逆不道的罵人話,也是驚呆在原地啦。
焦大這麽大罵的同時,臉不變色心不跳,好像一個沒事兒人似的,這又給了晴雯一個大大的刺激。
這不禁讓晴雯做出如此的判斷:難道說這個焦大真的和賈家有什麽深仇大恨嗎,敢於這樣在私底下詆毀賈家最高太師椅上坐著的老祖宗。
不過同時,也似乎暴露出了賈府一個大大的弊病來。
要說每一個的深宅府第都有著自家不可告人的秘密,在這個賈府,看似,焦大就是一個掌握著秘密鑰匙的人,如果他不是的話,就憑借他這樣隨意地謾罵指責其它下人,到他甚至於敢於在背後罵老祖宗,早就被千刀萬剮啦,而此刻的焦大爺不僅被這個府第給養得“膘肥體胖”,而且,還氣色很好,一副老當益壯的架勢,這讓晴雯分析起來,無疑是兩種可能當中的一種。
一種可能是:這個焦大爺啊,一副混不吝,對周圍的事情完全不敏感,以至於成天昏天暗地喝酒、罵人,賈家的人看在他救過老老太爺的份上,網開一麵,對他不予理睬,也不予處置,隻等他自然消亡。
另一種可能呢,就是這個賈家的秘密,乃至氣運都在焦大這個看似啥都可以罵的人的眼中,而焦大其實也是賈家抵禦走下坡路的一個防禦武器,賈家通過焦大不斷地泄憤,而相對中和掉了很大一部分外界人和大觀園內的人對賈家的不滿,因而,焦大爺作為這些下人的代言人,替這些下人謾罵了自家的主子,以達到了讓下人們解氣的作用,這看似焦大的行徑是不利於賈家的,而實際上,這正是賈家所求之不得的一種自保的方法。
晴雯想到這些的時候,不禁又歪著頭看了看這個老兒焦大。焦大被晴雯看得有些個發毛,發脾氣道:
“你一個小小的人兒,看我的眼神怎麽像是在審視我?說實話,你也不去問一問這賈家上上下下的,誰敢把我焦大的話當作耳旁風,誰敢對我焦大的問候置之不理,告訴你,我是這個大家沒有敗落的唯一原因,我是這家的守護神。”
晴雯一怔,沒想到自己所猜測的還真的應驗了:那就是焦大這樣罵罵咧咧的度日行為正是這個家族得以延續下去的一個重要的保證,隻不過,這個保證是以另一種方式表現出來的。
焦大爺說:“你這個傻丫頭,還愣著幹嘛?快去給我拿馬鞍子來,是兩套,咱今天啊,用兩匹高頭大馬帶馬車。”
晴雯很高興,沒想到這麽快焦大就答應啦,可見焦大這人就是個心直口快的人,想什麽說什麽,想起哪裏就罵到哪裏,但是,絕不耽擱辦正事,尤其是老主子交辦的事體。
所以嘛,晴雯在心裏想的卻不是在記掛焦大的優點,而是,似乎從這個現象中看到了另一種本質。
這個本質就是焦大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平民百姓,一個平民百姓走在大街上也是挺直腰板的,因為對於雖然很普通的他們來說,隻要遵紀守法,就可以享受和富人貴人一樣的天底下的陽光雨露,享受同樣的唿吸,這就是一種萬物設置中的公平。
但是,在晴雯看來,焦大卻沒有平民百姓的這種自由,也沒有平民百姓的那種在天地間自由唿吸的氣度。
說來說去,本質是,晴雯認為焦大爺還就隻是個奴才。
因為隻有奴才,才會不計條件地為自己的老主子在關鍵的時候出生入死,冒死相救,不惜代價而不要求任何迴報。
也隻有奴才,才會在任何有條件離開主子、有條件贖出自己的時候而對主子不離不棄,甚至對主子死後的家族不離不棄,在這裏生在這裏長、在這裏賣苦力、在這麽付出代價、最後,在這裏變成沒用的老朽、招人討厭的老不死,在這裏死去。
這,幾乎還可以算是老奴仆中命運最好的,沒有因為失誤而被逐出,沒有因為老來有失體統而被懲罰,沒有因為倚老賣老而被教訓,這樣的日子,難道不是一個老仆人最好的結局嗎?!
想到這裏的時候,晴雯第一次理解了眼前這個老人家,也似乎理解了賈家上上下下對於這個老不死的容忍和放縱。
焦大爺饒有興致地將晴雯拿來的馬具認真地套在兩匹馬的身上,不時地,他會俯下身來,和這匹馬說上兩句悄悄話,又會走過去,用手梳理摩挲著另一匹馬的鬃毛,拍一拍它的後背,好像,在和馬對著話。
“焦大爺,您這是幹什麽呢?”晴雯細聲細語地問。
別看表麵上晴雯很淡定,實際上,晴雯早就在內心裏火冒三丈了,她知道那邊襲人和寶玉正等得著急呢,一定正伸著脖子跳著腳,恨不能馬上馬車就到,可是,這裏,進展得並不順利,誰能想到這個焦大爺這麽難伺候難哄啊,簡直了,就是一個橫在晴雯眼前的二十一世紀微積分大學考試科目一般,怎麽看都沒法子過關,怎麽看都是一腦門子官司。
晴雯不是不知道時間緊迫,眼看著馬戲就要在這個傍晚舉行啦,而自己和焦大爺套了這麽半天磁兒,還沒有進入正題呢,不得不說,今天有些慎大過了勁兒啦。
晴雯趕緊說:“是這樣的,今天好不容易,老祖宗批示,寶玉可以到南市天橋去看西域來的馬戲。老太太不放心,怕我們一個個的,承擔不了大任,所以,特意指派您老人家出征一趟,帶我們怡紅院的這一行去看馬戲。真是有勞您老人家啦。”
焦大一聽,哈哈大笑,說:
“這個老不死的,怎麽到了用我的時候才想起我來?”
晴雯雖然是個叛逆分子,是個不會被單單的一個時代所拘謹住的人,但是,當她聽見焦大爺作為一個賈府的“老人”,作為一個老下人,竟然說出這麽大逆不道的罵人話,也是驚呆在原地啦。
焦大這麽大罵的同時,臉不變色心不跳,好像一個沒事兒人似的,這又給了晴雯一個大大的刺激。
這不禁讓晴雯做出如此的判斷:難道說這個焦大真的和賈家有什麽深仇大恨嗎,敢於這樣在私底下詆毀賈家最高太師椅上坐著的老祖宗。
不過同時,也似乎暴露出了賈府一個大大的弊病來。
要說每一個的深宅府第都有著自家不可告人的秘密,在這個賈府,看似,焦大就是一個掌握著秘密鑰匙的人,如果他不是的話,就憑借他這樣隨意地謾罵指責其它下人,到他甚至於敢於在背後罵老祖宗,早就被千刀萬剮啦,而此刻的焦大爺不僅被這個府第給養得“膘肥體胖”,而且,還氣色很好,一副老當益壯的架勢,這讓晴雯分析起來,無疑是兩種可能當中的一種。
一種可能是:這個焦大爺啊,一副混不吝,對周圍的事情完全不敏感,以至於成天昏天暗地喝酒、罵人,賈家的人看在他救過老老太爺的份上,網開一麵,對他不予理睬,也不予處置,隻等他自然消亡。
另一種可能呢,就是這個賈家的秘密,乃至氣運都在焦大這個看似啥都可以罵的人的眼中,而焦大其實也是賈家抵禦走下坡路的一個防禦武器,賈家通過焦大不斷地泄憤,而相對中和掉了很大一部分外界人和大觀園內的人對賈家的不滿,因而,焦大爺作為這些下人的代言人,替這些下人謾罵了自家的主子,以達到了讓下人們解氣的作用,這看似焦大的行徑是不利於賈家的,而實際上,這正是賈家所求之不得的一種自保的方法。
晴雯想到這些的時候,不禁又歪著頭看了看這個老兒焦大。焦大被晴雯看得有些個發毛,發脾氣道:
“你一個小小的人兒,看我的眼神怎麽像是在審視我?說實話,你也不去問一問這賈家上上下下的,誰敢把我焦大的話當作耳旁風,誰敢對我焦大的問候置之不理,告訴你,我是這個大家沒有敗落的唯一原因,我是這家的守護神。”
晴雯一怔,沒想到自己所猜測的還真的應驗了:那就是焦大這樣罵罵咧咧的度日行為正是這個家族得以延續下去的一個重要的保證,隻不過,這個保證是以另一種方式表現出來的。
焦大爺說:“你這個傻丫頭,還愣著幹嘛?快去給我拿馬鞍子來,是兩套,咱今天啊,用兩匹高頭大馬帶馬車。”
晴雯很高興,沒想到這麽快焦大就答應啦,可見焦大這人就是個心直口快的人,想什麽說什麽,想起哪裏就罵到哪裏,但是,絕不耽擱辦正事,尤其是老主子交辦的事體。
所以嘛,晴雯在心裏想的卻不是在記掛焦大的優點,而是,似乎從這個現象中看到了另一種本質。
這個本質就是焦大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平民百姓,一個平民百姓走在大街上也是挺直腰板的,因為對於雖然很普通的他們來說,隻要遵紀守法,就可以享受和富人貴人一樣的天底下的陽光雨露,享受同樣的唿吸,這就是一種萬物設置中的公平。
但是,在晴雯看來,焦大卻沒有平民百姓的這種自由,也沒有平民百姓的那種在天地間自由唿吸的氣度。
說來說去,本質是,晴雯認為焦大爺還就隻是個奴才。
因為隻有奴才,才會不計條件地為自己的老主子在關鍵的時候出生入死,冒死相救,不惜代價而不要求任何迴報。
也隻有奴才,才會在任何有條件離開主子、有條件贖出自己的時候而對主子不離不棄,甚至對主子死後的家族不離不棄,在這裏生在這裏長、在這裏賣苦力、在這麽付出代價、最後,在這裏變成沒用的老朽、招人討厭的老不死,在這裏死去。
這,幾乎還可以算是老奴仆中命運最好的,沒有因為失誤而被逐出,沒有因為老來有失體統而被懲罰,沒有因為倚老賣老而被教訓,這樣的日子,難道不是一個老仆人最好的結局嗎?!
想到這裏的時候,晴雯第一次理解了眼前這個老人家,也似乎理解了賈家上上下下對於這個老不死的容忍和放縱。
焦大爺饒有興致地將晴雯拿來的馬具認真地套在兩匹馬的身上,不時地,他會俯下身來,和這匹馬說上兩句悄悄話,又會走過去,用手梳理摩挲著另一匹馬的鬃毛,拍一拍它的後背,好像,在和馬對著話。
“焦大爺,您這是幹什麽呢?”晴雯細聲細語地問。
別看表麵上晴雯很淡定,實際上,晴雯早就在內心裏火冒三丈了,她知道那邊襲人和寶玉正等得著急呢,一定正伸著脖子跳著腳,恨不能馬上馬車就到,可是,這裏,進展得並不順利,誰能想到這個焦大爺這麽難伺候難哄啊,簡直了,就是一個橫在晴雯眼前的二十一世紀微積分大學考試科目一般,怎麽看都沒法子過關,怎麽看都是一腦門子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