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心思轉得飛快,她沿著溝渠在小道上急跑向前,奔跑的速度遠超過了爺孫倆被衝刷而行進在水流中的速度,果不其然,少年先期到達了橋邊。


    站在橋邊看橋,橋在水流的衝撞下直晃,橋洞更是在承受著奔流的衝擊。


    晴雯將竹竿急急送出,將竹竿長長的一端直搭在橋的對岸,好像架起了一個竹竿橋。竹竿正好橫著擋在橋洞的前麵,晴雯用身體死死地將竹竿抵在這一邊的大樹上,好維持竹竿不被洶湧的水流給衝垮。


    就在爺孫倆被衝過橋身的一刹那,竹竿橫著攔下了他們,爺孫倆被掛在竹竿上。


    旁邊的百姓紛紛趕來,三下五除二地,大家一起使勁,把這爺孫倆提上岸來。


    “老餘,你命可真大,多虧了這小兄弟。”


    老木匠喊著自己的孫兒:“蠻子,還不謝過……”


    ……


    中年軍人向年輕的士卒指了一指那個迴到對麵屋簷下、重新做迴那個平和、呆板少年的人,說:“你看見沒有?這,就是個好命,不僅自己好,還能福及他人。”


    年輕士卒撓了撓頭,更是有些不解。


    “我說的你還不信,你現在瞧瞧對麵的二層樓,看誰個還敢碰他?!”中年軍人說話時連眼皮都沒有抬,好像還在品著那口岩茶的迴甘。


    年輕士卒對望過去,真的,有兩名看上去明顯根骨受過訓練、卻都一身良民打扮的武夫,正在對麵的樓上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可他們的眼睛卻時不時瞅瞅樓下的動靜。


    “我們隻是官家應差的。那些人,才是忠心的死侍。”中年軍人打著哈欠說。


    年輕士卒訝異地張大了嘴,對麵樓上的農夫,竟然看到他也不避諱,而是遠遠地拋來友好的對視,並向他一抱拳。這,可能算是打了個照麵、行了個客套吧。


    “寶玉、寶玉……”


    廊下避雨的鴿子呢喃著。


    此時,吃過飯的晴雯又變得有些呆板起來,與寶玉先喂馬、再打掃院落、再做飯洗衣比起來,她是有點清閑得像那賈府中的公子哥寶二爺了。


    寶玉說過:“晴雯你一動手幹活,我不是嫌你笨手笨腳,就是嫌你幹事不動腦子,再不,就嫌你太慢,等你幹完活黃花菜都涼了,所以,我幹活的時候,晴雯你還是坐在那裏、翹起腳丫、閉上嘴給我老老實實的,本公子我一幹活火氣就大咱說好了你可別在寸頭上惹了我。”


    晴雯乖乖地夾著尾巴開溜,還補充了一句:“你讓我練手,我總還是個拖累不是?!”嘿嘿偷樂著找地方撿清閑去了。


    胖嬸一見這般場麵就直搖頭,大唿寶玉你這個傻小子,勞累命,看看,像女人一樣拚命幹家務什麽時候能換迴同等的尊重和控製權了,還是詩和遠方重要,木屐下麵訂個高個兒走大街上屁股一扭一扭的,更顯身價。


    寶玉哪不懂這個,一天到晚灰頭土臉、忙前忙後,還樂嗬嗬的。胖嫂又搖頭說這家傻大姐兒吃虧自己都不知道。


    今日這般主仆顛倒的情景全拜響鈴所賜,一切隻為小書生順利考入稷宮學院。


    躲清閑、閃愛買的晴雯自比鴿子,此時,他坐在那裏,一不遛神兒,她腦海中的神思就不由自主地展翼飛翔——


    在晴雯的眼中,從飛翔的角度俯瞰下去,街道、店鋪和巷弄就是一些點和線,很像算命老先生提筆而就的中國畫,那立柱、橫梁、順檁、角梁……就是這一筆筆的墨線,有粗、有細、有勢、有韻、疊拓起伏、黑白縱橫……如筆觸一般,自有著個性,也帶著種種心情……


    如果是晚上,在鴿子般遊弋的神識裏,少年會看到萬家燈火:


    從老式弄堂房頂的老虎天窗,越過細雕細作的木框窗扇,撞上窗台花盆裏的月季花,拂過竹竿上隔夜的衣衫、飛上屋披上頭的瓦……


    繼而,飛過青鸞河畔的大河市木匠鋪的火爐,掠過書局的台階,經過鳳吟樓的紅袖閣、鑰匙橋的石獅子,再飛過鬧市口、知篤觀、鍾鼓樓,穿堂而過東城的大戶院邸,撩一下國子監牌匾上的金箔,再飛上皇宮的角樓,遙看昭德殿的掌燈燈河……


    行至此處,晴雯的深思會引得萬種愁緒:


    在這繁華都市,萬家燈火通明,哎,卻沒有一盞屬於自己和寶玉……


    晴雯收迴神思,不再去探訪那每帶來興奮與新奇的金陵各地,而是坐定了身子,看了一眼灶前灶後忙個不停的寶玉。


    迴到現實中,他心裏更加難受起來,他要給親人寶玉一個家,就像寶玉給了他一個暖和的、有人氣有鍋氣的一日三餐一樣,他真的要照顧好她。


    雨嘩啦啦下著,不時會有一道閃電撕破天際,一個響雷砸下。


    借著閃電的餘光,晴雯看到了二層茶樓上的中年軍人,雨夜深處似乎還有其他人藏。


    翌日,天已放晴。


    太陽從灰白的屋瓦間噴薄而出,金光四射。避雨的鴿子不再停留,展開翅膀,“撲騰——”一下飛走了——


    晴雯照舊站在窗前閉目養神。


    不用問,他都知道,茶樓裏又來了新人,那摸不著門道的年輕士卒不免探頭探腦,露了馬腳。


    幾日下來,晴雯不僅和那些看守們有了交情,就是和這幫神秘的跟蹤人,也心有默契、知己知彼起來。隻是,大家都刻意地保持著沉默,互不搭言。


    木匠鋪的門終於“吱呀——”一聲開了。


    木匠老頭站在門口,豁牙露齒地衝晴雯一笑。


    蠻子跟著木匠老頭跑前跑後,用木栓支大門、登梯子擦牌匾,將柴木送入火爐……爺倆忙得不亦樂乎。


    門窗一開,塵埃漫舞起來。新空氣陡然入室,看光、影、塵的上揚、下浮,給破舊的木屋增添了不少生氣……突然,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讓晴雯不安起來,不由得,他將注意力集中在木匠鋪門口的古井上……


    空氣中的灰塵,夾帶著一股脂粉味,正在向這裏漂來……這纖細微弱的信息,也隻有晴雯能夠用心感知得到。


    一定是少女小漁,很快,她就會沿著石板路走過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晴雯的如夢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儀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儀敬並收藏晴雯的如夢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