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急鼓繁弦,晴雯的小思路一下子就被這眼前緊張的氣氛給衝了個一幹二淨。
鼓聲一收,四下裏一片寂靜。蒙麵拜月立於馬上,她背後的第二箭,自是來勢洶洶……
剛才還得空看茶用上些點心,拿眼睛閑來閑去揩揩身邊油水的眾客官們一見拜月這架勢,一下子就慌不擇路了,紛紛丟下手中東西、眼中美眷,趕緊各歸其位。
他們一個個,雙手作抓空氣狀、眼珠兒隨馬蹄滴溜溜轉,腳下不時挪動來挪動去……
“duang——”
古刹鍾聲般宏遠、淡蕩的鼓聲揚起,擊鼓手韋小寶真是好力道。
拜月猛地踢了一腳小紅馬圓鼓鼓的肚子,衝了出去,眾人分成左右兩隊緊隨其後,自南向北跟了上去。
眨眼間,形成以拜月為中心的一個內徑八十八步,外徑一百零八步的大圓環。
內圓,以寶玉為龍頭,順時針繞拜月而行。外圓,以晴雯為龍頭,逆時針繞拜月而行。
拜月行至場子中央,勒住了韁繩,耳朵似在遠遠地探知著高台上韋小寶那急速飛舞的鼓槌,不知怎地,她的心跳此時也隨著鼓點的節奏忽快忽慢。
“難不成自己完全被小寶的鼓點給帶走了?還是由於自己實在珍惜這得來不易的二“箭”鍾情?”拜月心裏一陣絞痛。
此時,風過耳,腳步細碎,點點遝來……
拜月豎著耳朵細細辨識,她費力地歪著頭:怎麽,一時有“獵風”從左側直去了右側,一時,又一股“勁瀾”從右側包繞向左側?
眼前,雖然什麽都看不見,拜月卻能夠感知到那微微騷動、紛至而來的能量“小點兒”所代表的正是個個躲閃中前唿後擁的人們,他們正時快時慢、時高時低、似有組織、有章法地在自己周圍晃動,好像還相互打著馬虎眼。
拜月不知,這全是兩股人牆的帶頭人寶玉和晴雯密謀的結果,他們互相配合,直把兩股人牆帶領成了兩條遊龍。
拜月看似是個有功底的人,否則,就不會被蒙麵了,還能感知到那晃動的兩股“山牆”正前前後後、起起落落地把自己圍了個密密匝匝,可是,要真用自己這敏銳的感觀去潛意識中捕捉到這山牆中的哪怕一個人頭,然後,鎖定他,再用箭法瞄準、射中,是要另當別論的。
畢竟,高不成低不就的,依照自己現在囊中這點本事,是遠遠做不到的。拜月有自知之明。
故而,全憑運氣讓花箭飛,不靠人算,那是天算。照拜月一貫穩紮穩打的做法,也是萬萬使不得的。
拜月此番請纓擊鼓、再請纓射箭,無非是為了那個早就交到姆媽手上的密封心願能夠達成,因此,她豈肯善罷甘休、交予天命?
拜月隻得希望從韋小寶的鼓聲中探知到點什麽,然而,紛亂的人牆來來迴迴、嘈雜喧鬧,把個暗啞的鼓點給壓成了背景,全無暗示作用。
其實,小寶正在著急,他一邊打鼓,一邊分心地企圖找到這兩股相向而動的人牆中是否有容易擊中的目標,可惜,在寶玉和晴雯的帶動下,兩股人牆上下起落、左右搖擺,一會兒聚合,一會兒分散,很有組織地在規避著拜月這一箭的來襲,小寶觀察倒是觀察了,卻拿不出什麽好主意,更別說能傳遞給拜月啦。
輕輕拂去腦海中那層出其不意的“雪意”,蒙麵拜月果斷地附下身,用手拍了拍小紅馬的腹部,好像是在讚美它的幫助。
就在人們看著她和馬兒親密之時,一箭,已自拜月從彎身到直起身的瞬間“唿啦——”而出。
“看箭!”
一道虹的弧線引起人們的驚唿。
第一排人牆中的賈政幾乎來不及躲閃,他瞥著花團箭從自己鼻子尖兒飛過,直奔向後一排湧動的人牆而去,好一聲感歎,汗立時落了下來,賈政暗暗慶幸這一箭多虧力道過大。
後一排老鴇胸口上正中此箭,直見她跳腳一迎、酥胸一聳,那花團箭頭在厚實脂潤的“花團胸”上簡直如遇到了同類般高興地那麽一蹦躂,就給彈飛了出去。花團箭頭上,瞬間,一撇緞子花瓣掉了下來。
老鴇秦師師看“彈子兒飛”出,這才迴過神來,補了弱不禁風的“哎呦”一聲。
眾人看當家老鴇那酥胸彈性十足、功夫了得,咋舌不已,兼恨不能剛才變作花團箭,一澤香胸。
花團箭被這麽一彈,就撞到前排人龍之首的寶玉那裏,不知是讓瓔珞給掛住了,還是寶玉本就這麽招“花”,花團一個滾球兒黏答答、皮賴臉兒地直從寶玉腰間撲進他懷中。
寶玉樂顛顛倒是坐懷不亂,眼看著花團箭有主,此局已定,隻見他半扭身兒一個讓出懷抱,同時,寶玉後抬腿一個上踢後腳尖兒,“嗤——”不勝嬌羞的花團兒給這個無情漢踢飛了出去,它丟盔卸甲了另一撇緞子花瓣,然而,依舊能保有著中氣直直飛行,又一次飛迴到拜月的馬頭之上。
拜月看不見花團箭來襲,但是馬兒警醒的狀態提醒她此番一定有了什麽新情況。不成想還未來得及去探知,拜月就吃了花團箭一個迴探,花團箭正打在她的嘴上,立時間,紅腫了這惹人憐、招人愛的櫻桃小嘴兒。
眾人一見,心裏直憐香惜玉地大叫使不得啊,腳底下,卻各自拚命抹油,紛紛向兩邊避讓,直當是這拜月姑娘噘嘴相向的,已經怒了。
花團箭落下的一刻,上麵的緞子花瓣就已經隻剩下三撇了。
拜月弓到力到,一個迴抽,把個花團箭頭再次衝人牆發去,這時,花團僅帶著最後兩撇緞子花瓣。
按照遊戲規矩,緞子花瓣在傳遞的過程中會每碰到一人,就掉落一撇,誰最後接到掉光了花瓣的花團,那就是這場遊戲地道的輸家。
它,將要落向誰家?!
晴雯本想閃身躲箭,同時,她有些不忍心,且拿不定主意把這眼前花團箭引向哪個倒黴催的。
正在此時,後身寶玉那排人牆裏衝出位儒雅書生,踉蹌撲騰著用力推搡晴雯,致使晴雯正對著飛來的花團躲閃不及。
梅花劍使不出來,帕子解不開,手上沒家夥事兒,眼見花團擊來,晴雯在後力的推搡下眉心對花團,“幫當——”一個撞傻上去,真硬!晴雯直覺著眼前一黑,渾然忘事兒起來,
眼見花團上花瓣又落了一撇,此時,隻剩最後一撇緞子花瓣的花團在打中自己後,真的處於強弩之末,撲簌簌一番跌滾就如弱女子般,得人懷裏就投……
晴雯在被打蒙了的同時,還在惦記著這花團箭的下家,也就是這輸家到底會是誰。
她多想一腳踢開這個自告奮勇、生生撞上來的倒黴書生,不叫他成為那個下家。
若果書生手上的花團無了花瓣,那麽他在接到花團後即便能及時扔出花團,也會被認定為是最後的輸家。
輸家,要支付巨款,雖然,同時可以得到獨占花魁、盡享與拜月一夜良辰的機緣。
還真有那自告奮勇去撞箭、占花魁的小主,渾然開始忘事兒的晴雯在這最後一刻是該幫助書生不作輸家呢?還是不要忤逆書生的心願?
這,是個難題。
鼓聲一收,四下裏一片寂靜。蒙麵拜月立於馬上,她背後的第二箭,自是來勢洶洶……
剛才還得空看茶用上些點心,拿眼睛閑來閑去揩揩身邊油水的眾客官們一見拜月這架勢,一下子就慌不擇路了,紛紛丟下手中東西、眼中美眷,趕緊各歸其位。
他們一個個,雙手作抓空氣狀、眼珠兒隨馬蹄滴溜溜轉,腳下不時挪動來挪動去……
“duang——”
古刹鍾聲般宏遠、淡蕩的鼓聲揚起,擊鼓手韋小寶真是好力道。
拜月猛地踢了一腳小紅馬圓鼓鼓的肚子,衝了出去,眾人分成左右兩隊緊隨其後,自南向北跟了上去。
眨眼間,形成以拜月為中心的一個內徑八十八步,外徑一百零八步的大圓環。
內圓,以寶玉為龍頭,順時針繞拜月而行。外圓,以晴雯為龍頭,逆時針繞拜月而行。
拜月行至場子中央,勒住了韁繩,耳朵似在遠遠地探知著高台上韋小寶那急速飛舞的鼓槌,不知怎地,她的心跳此時也隨著鼓點的節奏忽快忽慢。
“難不成自己完全被小寶的鼓點給帶走了?還是由於自己實在珍惜這得來不易的二“箭”鍾情?”拜月心裏一陣絞痛。
此時,風過耳,腳步細碎,點點遝來……
拜月豎著耳朵細細辨識,她費力地歪著頭:怎麽,一時有“獵風”從左側直去了右側,一時,又一股“勁瀾”從右側包繞向左側?
眼前,雖然什麽都看不見,拜月卻能夠感知到那微微騷動、紛至而來的能量“小點兒”所代表的正是個個躲閃中前唿後擁的人們,他們正時快時慢、時高時低、似有組織、有章法地在自己周圍晃動,好像還相互打著馬虎眼。
拜月不知,這全是兩股人牆的帶頭人寶玉和晴雯密謀的結果,他們互相配合,直把兩股人牆帶領成了兩條遊龍。
拜月看似是個有功底的人,否則,就不會被蒙麵了,還能感知到那晃動的兩股“山牆”正前前後後、起起落落地把自己圍了個密密匝匝,可是,要真用自己這敏銳的感觀去潛意識中捕捉到這山牆中的哪怕一個人頭,然後,鎖定他,再用箭法瞄準、射中,是要另當別論的。
畢竟,高不成低不就的,依照自己現在囊中這點本事,是遠遠做不到的。拜月有自知之明。
故而,全憑運氣讓花箭飛,不靠人算,那是天算。照拜月一貫穩紮穩打的做法,也是萬萬使不得的。
拜月此番請纓擊鼓、再請纓射箭,無非是為了那個早就交到姆媽手上的密封心願能夠達成,因此,她豈肯善罷甘休、交予天命?
拜月隻得希望從韋小寶的鼓聲中探知到點什麽,然而,紛亂的人牆來來迴迴、嘈雜喧鬧,把個暗啞的鼓點給壓成了背景,全無暗示作用。
其實,小寶正在著急,他一邊打鼓,一邊分心地企圖找到這兩股相向而動的人牆中是否有容易擊中的目標,可惜,在寶玉和晴雯的帶動下,兩股人牆上下起落、左右搖擺,一會兒聚合,一會兒分散,很有組織地在規避著拜月這一箭的來襲,小寶觀察倒是觀察了,卻拿不出什麽好主意,更別說能傳遞給拜月啦。
輕輕拂去腦海中那層出其不意的“雪意”,蒙麵拜月果斷地附下身,用手拍了拍小紅馬的腹部,好像是在讚美它的幫助。
就在人們看著她和馬兒親密之時,一箭,已自拜月從彎身到直起身的瞬間“唿啦——”而出。
“看箭!”
一道虹的弧線引起人們的驚唿。
第一排人牆中的賈政幾乎來不及躲閃,他瞥著花團箭從自己鼻子尖兒飛過,直奔向後一排湧動的人牆而去,好一聲感歎,汗立時落了下來,賈政暗暗慶幸這一箭多虧力道過大。
後一排老鴇胸口上正中此箭,直見她跳腳一迎、酥胸一聳,那花團箭頭在厚實脂潤的“花團胸”上簡直如遇到了同類般高興地那麽一蹦躂,就給彈飛了出去。花團箭頭上,瞬間,一撇緞子花瓣掉了下來。
老鴇秦師師看“彈子兒飛”出,這才迴過神來,補了弱不禁風的“哎呦”一聲。
眾人看當家老鴇那酥胸彈性十足、功夫了得,咋舌不已,兼恨不能剛才變作花團箭,一澤香胸。
花團箭被這麽一彈,就撞到前排人龍之首的寶玉那裏,不知是讓瓔珞給掛住了,還是寶玉本就這麽招“花”,花團一個滾球兒黏答答、皮賴臉兒地直從寶玉腰間撲進他懷中。
寶玉樂顛顛倒是坐懷不亂,眼看著花團箭有主,此局已定,隻見他半扭身兒一個讓出懷抱,同時,寶玉後抬腿一個上踢後腳尖兒,“嗤——”不勝嬌羞的花團兒給這個無情漢踢飛了出去,它丟盔卸甲了另一撇緞子花瓣,然而,依舊能保有著中氣直直飛行,又一次飛迴到拜月的馬頭之上。
拜月看不見花團箭來襲,但是馬兒警醒的狀態提醒她此番一定有了什麽新情況。不成想還未來得及去探知,拜月就吃了花團箭一個迴探,花團箭正打在她的嘴上,立時間,紅腫了這惹人憐、招人愛的櫻桃小嘴兒。
眾人一見,心裏直憐香惜玉地大叫使不得啊,腳底下,卻各自拚命抹油,紛紛向兩邊避讓,直當是這拜月姑娘噘嘴相向的,已經怒了。
花團箭落下的一刻,上麵的緞子花瓣就已經隻剩下三撇了。
拜月弓到力到,一個迴抽,把個花團箭頭再次衝人牆發去,這時,花團僅帶著最後兩撇緞子花瓣。
按照遊戲規矩,緞子花瓣在傳遞的過程中會每碰到一人,就掉落一撇,誰最後接到掉光了花瓣的花團,那就是這場遊戲地道的輸家。
它,將要落向誰家?!
晴雯本想閃身躲箭,同時,她有些不忍心,且拿不定主意把這眼前花團箭引向哪個倒黴催的。
正在此時,後身寶玉那排人牆裏衝出位儒雅書生,踉蹌撲騰著用力推搡晴雯,致使晴雯正對著飛來的花團躲閃不及。
梅花劍使不出來,帕子解不開,手上沒家夥事兒,眼見花團擊來,晴雯在後力的推搡下眉心對花團,“幫當——”一個撞傻上去,真硬!晴雯直覺著眼前一黑,渾然忘事兒起來,
眼見花團上花瓣又落了一撇,此時,隻剩最後一撇緞子花瓣的花團在打中自己後,真的處於強弩之末,撲簌簌一番跌滾就如弱女子般,得人懷裏就投……
晴雯在被打蒙了的同時,還在惦記著這花團箭的下家,也就是這輸家到底會是誰。
她多想一腳踢開這個自告奮勇、生生撞上來的倒黴書生,不叫他成為那個下家。
若果書生手上的花團無了花瓣,那麽他在接到花團後即便能及時扔出花團,也會被認定為是最後的輸家。
輸家,要支付巨款,雖然,同時可以得到獨占花魁、盡享與拜月一夜良辰的機緣。
還真有那自告奮勇去撞箭、占花魁的小主,渾然開始忘事兒的晴雯在這最後一刻是該幫助書生不作輸家呢?還是不要忤逆書生的心願?
這,是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