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緊趕慢趕,一行人迴到國公府的時候,已是夜色深沉。
剛下馬車便見著沈朔派了人來,請了沈臨安和秦舒去書房議事。
眼見似乎沒有她什麽事,夏初瑤便招唿了下人幫忙將沉碧送迴了落鬆苑。
在望都鎮住了將近一個月了,前幾日還經曆了那麽一番生死,這會兒躺在落鬆苑的床上,嗅著滿是的清淡香氣,夏初瑤隻覺得格外安心。
這一路上除卻和沉碧隨意說了兩句外,更多的時候夏初瑤都是在倒頭休息,這會兒雖然夜深了,她倒也沒什麽睡意,扯了扯身上蓋著的錦被,就著床邊昏黃的燭光,望著頭頂的鴛鴦帳出神。
這鴛鴦合歡帳是他們大婚的時候掛的帳子,這都小半年了,她跟沈臨安忘了吩咐,便一直沒人將這帳子給換下來。
先前她不管落鬆苑裏的事情,全都交給拂衣去安排。現下看著這鴛鴦帳突然覺得,先前那般不聞不問,對落鬆苑裏的下人是不是太隨和了?他們都不管,倒是將這一群人養懶了,該做的事情也沒人來做。
這樣的想法剛一冒頭,夏初瑤心裏一驚,嚇了一跳。總覺得從望都鎮過了個年迴來後,這持家安宅之事,她做得是越來越習慣了。
怎麽說,她也曾是一個統領幾萬精銳,在戰場上拚殺毫不含糊的威武大將軍,這才多久,行兵打仗的本事半分沒用上,倒是越來越像一個普通的深閨婦人了。這樣的生活,是不是過得有些墮落?
正思索著自己這小日子是不是過得有些被動和悠閑,突然聽得窗外窸窣的風聲。
急促的風劃過屋外,被幽深的迴廊拉得老長,帶著幾分蕭索。
“綾羅。”夏初瑤撐著起了身子,揚聲喚在外間值夜,等著沈臨安迴來的綾羅。
“夜深風大,你捎件大氅給三爺送過去吧。”剛剛沈臨安去書房去得急,似乎也沒帶什麽禦寒的大氅。等綾羅應了一聲,取了衣架上那件雪青色錦緞麵的狐裘大氅要出去,沒走兩步又被她叫住,“天氣冷,你披了我的這件再過去吧。”
說著,抬手指了指自己那年月白色綴了雪狐風毛的大氅。這兩件都是年前府裏送過來的,裏子都是用的雪狐的狐皮,觸手柔軟,穿上也分外暖和。
“夫人的大氅奴婢怎麽能穿,奴婢迴去添兩件衣裳就成。”掃了一眼那水色極好的大氅,綾羅慌忙搖頭拒絕,然後準備退出去。
“你這來迴得多麻煩,既然是我的東西,我叫你穿,你自然就穿得的。”夏初瑤蹙眉,將她叫住,見她不動,便準備掀被起身替她取。
見她這般,綾羅怕她起身著涼,忙上前去將那月白色的大氅取下,做了禮之後,匆匆披衣出門。
聽著屋外綾羅的步子漸漸遠去,夏初瑤輕輕舒了一口氣,終於覺得這般安排才算妥當了,眼瞧著也沒什麽事情了,便裹了被子,翻了個身,扭頭醞釀睡意去了。
綾羅到書房的時候,聽書房外伺候的小廝說秦舒已經走了,不過沈臨安還在裏麵沒有出來。
書房裏燈火透亮,沈朔坐在案前,聽沈臨安細說當日柳業生強詞奪理,為難他們之事。
白日裏初聽得沈臨安身邊的人來報說是帶了秦舒一起迴來的時候,沈朔是非常頭疼的。
幾年前國公府被這個丫頭鬧得雞飛狗跳,不僅要傾盡全力替她尋找藥材,闔府上下還要小心伺候著的事情還都曆曆在目,秦舒這個名字,對於沈家來說,那簡直是個天大的麻煩。
不過,剛剛在聽得秦舒說要沈家幫著她對付柳元衡的時候,沈朔頓時眉開眼笑,答應得比沈臨安還快,沒有絲毫的猶豫。
按說自從當年柳業生之事後,沈朔與柳元衡之間的鬥爭便有偃旗息鼓之勢。
這兩年朝堂上即便是有什麽意見不合的地方,也都沒有再針鋒相對,而是與皇帝和眾臣細細思量,擇選而為。最大的衝突,大概也隻是在對待晉國的時候,因著是戰是和的分歧鬧了個不歡而散。
最後褚雲天征暫時決定采取柳元衡的建議,為著這件事沈朔不高興了好幾天,還沒找到機會贏這柳丞相一次,昨天一不小心,又栽到了他手裏。
昨日剛上早朝,百官都才站定,柳元衡領頭,帶著兩個禦使大夫就結結實實參了他一本。
參他管束不嚴,沈家名下的農莊管事不僅貪汙錢財,還暗通寡婦縱容賭博,總歸就是將卓峰做的那些苟且之事當著滿朝文武全部抖了出來,然後全數歸罪到沈朔身上,再順便將去歲沈府裏那點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說了一遍。
那兩個禦使大夫都是文筆斐然,舌燦蓮花之人。說到後來,治家不嚴便成了有損國體,罔顧百姓,還說什麽公主與沈將軍的婚事在即,沈府鬧出這樣的事情,還有損皇家尊嚴。
兩人說得激憤,半點都不看鎮國公大人已經聽得麵色鐵青,滿朝的官員都噤聲不敢言語,就連皇帝陛下都聽得瞪大了眼睛。
這一番言詞下來,再加上柳元衡隨口的煽風點火,連皇帝陛下都覺得,這鎮國公沈朔今日不治罪是不行的了。
好在還不等柳元衡請旨給他定罪,一旁眯著眼聽了許久的周太傅站了出來,開口替沈朔說情。
周太傅德高望重,那是連先皇都敬重的人,他幾句話倒是點醒了剛剛被驚住的文武百官。在他之後,便也陸陸續續有官員出來說情。
到最後,皇帝陛下大袖一揮,罰了沈朔半年的俸祿,還著令他捐十萬兩白銀用於南邊水患的災後重建工作。這件事情,才勉強算完。
好在也隻罰了些銀錢,先皇在的時候,對於在朝官員,尤其是他們這些權臣涉及商賈之事很是反感。先皇薨逝之後,因著連年征戰需要銀兩充實國庫,當今陛下便也放寬了對這方麵的管束。
像沈家這種在戰事上不僅出力還出錢的,陛下從前受恩,這會兒自然是要對他名下的產業多幾分包庇,眼看沈家這些年生意越做越大,也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今次柳元衡提起,本是想將沈家名下這些產業一舉端了,若不是有周太傅和其他官員求情,隻怕這件事情,沒那麽容易就結束。
隻是,這日後沈家的生意,做得便更要有幾分小心翼翼了。
沈朔這心裏憋著一口氣,遲早是要在柳元衡身上找迴來。這會兒聽到沈臨安說起那柳業生的事情,想著這個小小七品縣令竟然敢不將他們沈家放在眼裏,明擺著就是被柳元衡慫恿,心中更是憤怒,差點就拍案而起。
“此事事關柳相,父親還是要從長計議。”那日之事,沈臨安也是壓著一口氣,隻是對方畢竟是位高權重,還曆來叫人找不出半分錯處,倒是抓了不少人小辮兒的柳相,他們要出氣,那也得等機會。
“這事兒我先記下了,下月你大哥大婚,三月便是春闈,這一次若是不把握好機會,便要再等三年,其他事情你先放著,萬事以春闈為重。”聽得沈臨安的勸,沈朔輕歎了一口氣,他還未入仕,這些事情和他商議也不合適,嘴上說著囑咐的話,沈朔在心裏盤算著明日還是叫了沈臨淵來,與他合計合計。
“兒子明白,春闈自當盡力。”雖說早已成竹在胸,不過眼看春闈將近,沈臨安還是有幾分緊張,時日不多,他也是該好生全力準備了。
“對了,這月十七是周家夫人的六十大壽,為父被罰在家反省,不宜出席那般場合,到時候,你帶著棠兒去周府拜壽吧。”周家是夏棠的外祖家,沈朔琢磨著,昨日素來不喜歡管閑事的周太傅之所以出麵幫他說話,多少也是看了夏棠的麵子,於情於理,他本該都親自拜會。
偏偏下朝之後,他又被皇帝陛下訓了一頓,都是不惑之年的人了,還被責令在兒子大婚前,在家好生反省,沈朔隻覺得,他們這個皇帝陛下,越發孩子氣了。
沈臨安應了下來,眼看夜已深沉,便準備告退離去,還未開口,卻見著沈朔拿了手邊的一個紅木盒子,遞到了他跟前。
“先前你娶棠兒的時候,因為準備得太過匆忙,送去夏家的聘禮也隻是按著禮製匆忙準備的。這件事情,為父一直覺得有愧棠兒。”沈朔歎了口氣,看著沈臨安打開盒子,接著說,“這些日子為父一直想著,將棠兒的聘禮補上一補,思前想後,便也覺得隻有這些才算合適。”
盒子裏有一遝房契和地契,細看發現,竟然都是些在帝都的商鋪,沈臨安有些不解地抬頭看沈朔。
“這些是我們家在故洗城裏的商鋪,先前也都是那般放著,無人打理,隻是讓你母親半年收一次帳。為父瞧著這棠兒管家理財的本事不差,這些鋪子放在那兒,倒不如交給棠兒打理,一來也是個鍛煉,二來,這些鋪子不多,但是每年都有些收入,拿來貼補你們落鬆苑也是不錯的。”
這些鋪子因著是開在帝都,所以也不敢開得太大,不過每年也能小賺上十幾萬兩銀子。這些從前都是讓朱氏管著的,沈朔不怎麽過問,也隻讓朱氏收了拿來當她平日的花銷。
白日裏跟她說起這事兒,大約是因著先前她將夏棠支去農莊才讓她出了事,朱氏心裏有愧,便也爽快答應了。
“臨安先在這裏替她謝過父親了。”沈臨安垂目再看了看盒子裏的地契和房契,最終好生收了,拱手朝著沈朔作了個禮。
“眼看著你如今也成家立業了,為父總算是沒有辜負你娘臨去前的囑托。”望著那雙與褚雲雪有九分相似的眼睛,沈朔歎了口氣,想想這些年自己所為,頗有幾分歉疚,“她若是知道這些年你是怎麽過的,隻怕會生我的氣……”
“這些年父親待臨安的好,臨安心裏都明白。想來娘在九泉之下也會明白父親的苦心,不會怪罪的。”十年了,這還是第一次聽到沈朔在東晉王出事之後提起他娘,沈臨安看著那張帶著幾分歉意的臉,一雙沉潭般的眸子裏也是難得有了幾分悲傷,心中不覺有幾分鬆動。
“時候不早了,夜裏寒重,父親早些休息。”抿唇默了幾秒,沈臨安作禮告辭。這些年沈朔因著朱氏的挑撥,對他其實多有苛刻。這還是這麽多年來,第一次沈朔在他麵前流露出這些感情來。
“對了,前日新得了一方硯台,為父瞧著成色不錯,你帶迴去給棠兒吧。”沈臨安都要走到門口,又聽得沈朔說了一句,他起身將書架上的一方硯台遞到了沈臨安手裏。
沈臨安應聲接過,瞧著自己手裏的硯台,麵上不顯,心中隻是苦笑。從前的夏棠可能會喜歡這個,畢竟夏棠那一手好字也是自小便很有名的,不過,如今他家這個三夫人嘛,比起送筆墨紙硯,估計送她點刀劍暗器什麽的,會更叫她開心些。
從書房出來,踏出外廳的門時,沈臨安抬眼便瞧見了站在不遠處迴廊下的人影。
夜風吹得廊下的宮燈有些晃動,那人身上月白色的大氅被宮燈暈染出斑駁的紋樣,沈臨安微微一愣,他自是認得那件大氅的,隻是,先前走的時候沒來得及跟夏初瑤打招唿,這會兒都已經過了子時,本想著她怎麽也該睡了,卻不想,竟然來這裏等他了?
他在書房與沈朔談了那麽久,也不知道,她到底在這裏等了多久?這般一想,頗有幾分心痛,忙快步朝著廊下的人走了過去。
剛想開口喚人,那人聽得腳步聲,轉過身來,見著是他,已經俯身下拜。
“夫人說夜裏風大,怕三爺著涼,就讓奴婢給三爺送大氅過來。”綾羅在裏間等了一會兒,因著有些困倦,便出來吹吹風,站在廊下望著院裏的夜色有些出神,等聽到腳步聲迴過神來時,沈臨安已經在近前。
瞧著他臉上一閃而過的訝然,綾羅遞了大氅之後,又低聲解釋:“夫人憐惜奴婢,便將自己的大氅給奴婢披了來,奴婢拗不過夫人,所以……”
接了大氅自己披上,沈臨安笑著搖頭示意她無事,等她點了燈籠,便隨她往落鬆苑去。
驀然發現不是夏初瑤,沈臨安那一瞬的失落之後,也鬆了口氣,天氣這麽冷,若真是她站這兒等了那麽久,他隻怕是要心疼死了。
房裏的燈還亮著,床上的人裹了被子睡得香甜,沈臨安站在床邊瞧見了,抿唇失笑。好好一床被子,被她卷在身上,這個人就跟個春卷兒似的。
一起住了小半年,隻要是外間有軟榻,沈臨安都盡量不跟夏初瑤同床,倒也不是因著什麽君子風度,隻是偶爾睡在一起的時候發現,這丫頭的睡相實在是差得叫人不能忍受。
第二日起身的時候,夏初瑤便瞧見了昨晚放在她妝台上的紅木盒子。
打開看到裏麵的房契和地契時,她愣怔了幾秒,隨即抬腳便往外去找沈臨安,想問問他這是什麽。
外麵天剛亮,沈臨安昨夜睡得晚,這會兒聽到夏初瑤的腳步聲,眼睛都還沒有睜開,便覺有人猛地推了他一把:“三爺,三爺,這是什麽?”
這一小摞房契和地契,都是商鋪,還都在故洗城,先前管賬的時候夏初瑤便已經知道了,這沈臨淵和沈臨寒手裏頭都是捏著許多莊子和鋪子的,就唯獨沈臨安手上什麽都沒有。
如今乍看得這些個東西,便猜想大抵是沈朔有意分點生意個沈臨安。
睜眼瞧見捧著盒子一臉笑的夏初瑤,沈臨安也沒答她,隻是起身一把將她攬到了懷裏,順手拉了自己的被子把她裹得嚴實:“天這麽冷,仔細凍著。”
夏初瑤忙著去護盒子裏的地契和房契,便也隻能這般乖乖被他扯到了懷裏。等得沈臨安都順帶一把將她抱著躺下了,才覺得有幾分不對,掙紮著要起來。
“那些都是父親補給你的聘禮,以後這些鋪子就都是你的了。”見她掙紮,沈臨安幹脆伸手箍住了她的要,拿頭抵在了她的肩旁,“別動,陪我睡會兒。”
“什麽?!”聽得那鋪子都是她的,夏初瑤驚訝地瞪大了眼,便也忘了掙紮,側頭剛想問個清楚,卻瞧見身邊的人閉著眼,眼下一片烏青可見。
她是因著昨天白日裏在馬車裏睡,一早便醒了,可身邊這個人隻怕是昨晚又是很晚才迴來。看他一臉的疲憊,夏初瑤倒有幾分不忍心吵他,便也由著他這般鬆鬆箍著自己睡了過去。
因著害怕吵醒她,所以夏初瑤抱著紅木盒子,也不敢動彈,就這般仰躺在他身旁,望著頭頂的房梁,不一會兒,便又睡過去了。
等聽得她的唿吸勻稱了,沈臨安這才睜開了眼,抬眼瞧著身畔熟睡的人兒,唇角微微揚起。隨即又靠著夏初瑤的肩膀,嗅著她身上淡淡的香氣,閉眼睡過去了。
剛下馬車便見著沈朔派了人來,請了沈臨安和秦舒去書房議事。
眼見似乎沒有她什麽事,夏初瑤便招唿了下人幫忙將沉碧送迴了落鬆苑。
在望都鎮住了將近一個月了,前幾日還經曆了那麽一番生死,這會兒躺在落鬆苑的床上,嗅著滿是的清淡香氣,夏初瑤隻覺得格外安心。
這一路上除卻和沉碧隨意說了兩句外,更多的時候夏初瑤都是在倒頭休息,這會兒雖然夜深了,她倒也沒什麽睡意,扯了扯身上蓋著的錦被,就著床邊昏黃的燭光,望著頭頂的鴛鴦帳出神。
這鴛鴦合歡帳是他們大婚的時候掛的帳子,這都小半年了,她跟沈臨安忘了吩咐,便一直沒人將這帳子給換下來。
先前她不管落鬆苑裏的事情,全都交給拂衣去安排。現下看著這鴛鴦帳突然覺得,先前那般不聞不問,對落鬆苑裏的下人是不是太隨和了?他們都不管,倒是將這一群人養懶了,該做的事情也沒人來做。
這樣的想法剛一冒頭,夏初瑤心裏一驚,嚇了一跳。總覺得從望都鎮過了個年迴來後,這持家安宅之事,她做得是越來越習慣了。
怎麽說,她也曾是一個統領幾萬精銳,在戰場上拚殺毫不含糊的威武大將軍,這才多久,行兵打仗的本事半分沒用上,倒是越來越像一個普通的深閨婦人了。這樣的生活,是不是過得有些墮落?
正思索著自己這小日子是不是過得有些被動和悠閑,突然聽得窗外窸窣的風聲。
急促的風劃過屋外,被幽深的迴廊拉得老長,帶著幾分蕭索。
“綾羅。”夏初瑤撐著起了身子,揚聲喚在外間值夜,等著沈臨安迴來的綾羅。
“夜深風大,你捎件大氅給三爺送過去吧。”剛剛沈臨安去書房去得急,似乎也沒帶什麽禦寒的大氅。等綾羅應了一聲,取了衣架上那件雪青色錦緞麵的狐裘大氅要出去,沒走兩步又被她叫住,“天氣冷,你披了我的這件再過去吧。”
說著,抬手指了指自己那年月白色綴了雪狐風毛的大氅。這兩件都是年前府裏送過來的,裏子都是用的雪狐的狐皮,觸手柔軟,穿上也分外暖和。
“夫人的大氅奴婢怎麽能穿,奴婢迴去添兩件衣裳就成。”掃了一眼那水色極好的大氅,綾羅慌忙搖頭拒絕,然後準備退出去。
“你這來迴得多麻煩,既然是我的東西,我叫你穿,你自然就穿得的。”夏初瑤蹙眉,將她叫住,見她不動,便準備掀被起身替她取。
見她這般,綾羅怕她起身著涼,忙上前去將那月白色的大氅取下,做了禮之後,匆匆披衣出門。
聽著屋外綾羅的步子漸漸遠去,夏初瑤輕輕舒了一口氣,終於覺得這般安排才算妥當了,眼瞧著也沒什麽事情了,便裹了被子,翻了個身,扭頭醞釀睡意去了。
綾羅到書房的時候,聽書房外伺候的小廝說秦舒已經走了,不過沈臨安還在裏麵沒有出來。
書房裏燈火透亮,沈朔坐在案前,聽沈臨安細說當日柳業生強詞奪理,為難他們之事。
白日裏初聽得沈臨安身邊的人來報說是帶了秦舒一起迴來的時候,沈朔是非常頭疼的。
幾年前國公府被這個丫頭鬧得雞飛狗跳,不僅要傾盡全力替她尋找藥材,闔府上下還要小心伺候著的事情還都曆曆在目,秦舒這個名字,對於沈家來說,那簡直是個天大的麻煩。
不過,剛剛在聽得秦舒說要沈家幫著她對付柳元衡的時候,沈朔頓時眉開眼笑,答應得比沈臨安還快,沒有絲毫的猶豫。
按說自從當年柳業生之事後,沈朔與柳元衡之間的鬥爭便有偃旗息鼓之勢。
這兩年朝堂上即便是有什麽意見不合的地方,也都沒有再針鋒相對,而是與皇帝和眾臣細細思量,擇選而為。最大的衝突,大概也隻是在對待晉國的時候,因著是戰是和的分歧鬧了個不歡而散。
最後褚雲天征暫時決定采取柳元衡的建議,為著這件事沈朔不高興了好幾天,還沒找到機會贏這柳丞相一次,昨天一不小心,又栽到了他手裏。
昨日剛上早朝,百官都才站定,柳元衡領頭,帶著兩個禦使大夫就結結實實參了他一本。
參他管束不嚴,沈家名下的農莊管事不僅貪汙錢財,還暗通寡婦縱容賭博,總歸就是將卓峰做的那些苟且之事當著滿朝文武全部抖了出來,然後全數歸罪到沈朔身上,再順便將去歲沈府裏那點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說了一遍。
那兩個禦使大夫都是文筆斐然,舌燦蓮花之人。說到後來,治家不嚴便成了有損國體,罔顧百姓,還說什麽公主與沈將軍的婚事在即,沈府鬧出這樣的事情,還有損皇家尊嚴。
兩人說得激憤,半點都不看鎮國公大人已經聽得麵色鐵青,滿朝的官員都噤聲不敢言語,就連皇帝陛下都聽得瞪大了眼睛。
這一番言詞下來,再加上柳元衡隨口的煽風點火,連皇帝陛下都覺得,這鎮國公沈朔今日不治罪是不行的了。
好在還不等柳元衡請旨給他定罪,一旁眯著眼聽了許久的周太傅站了出來,開口替沈朔說情。
周太傅德高望重,那是連先皇都敬重的人,他幾句話倒是點醒了剛剛被驚住的文武百官。在他之後,便也陸陸續續有官員出來說情。
到最後,皇帝陛下大袖一揮,罰了沈朔半年的俸祿,還著令他捐十萬兩白銀用於南邊水患的災後重建工作。這件事情,才勉強算完。
好在也隻罰了些銀錢,先皇在的時候,對於在朝官員,尤其是他們這些權臣涉及商賈之事很是反感。先皇薨逝之後,因著連年征戰需要銀兩充實國庫,當今陛下便也放寬了對這方麵的管束。
像沈家這種在戰事上不僅出力還出錢的,陛下從前受恩,這會兒自然是要對他名下的產業多幾分包庇,眼看沈家這些年生意越做越大,也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今次柳元衡提起,本是想將沈家名下這些產業一舉端了,若不是有周太傅和其他官員求情,隻怕這件事情,沒那麽容易就結束。
隻是,這日後沈家的生意,做得便更要有幾分小心翼翼了。
沈朔這心裏憋著一口氣,遲早是要在柳元衡身上找迴來。這會兒聽到沈臨安說起那柳業生的事情,想著這個小小七品縣令竟然敢不將他們沈家放在眼裏,明擺著就是被柳元衡慫恿,心中更是憤怒,差點就拍案而起。
“此事事關柳相,父親還是要從長計議。”那日之事,沈臨安也是壓著一口氣,隻是對方畢竟是位高權重,還曆來叫人找不出半分錯處,倒是抓了不少人小辮兒的柳相,他們要出氣,那也得等機會。
“這事兒我先記下了,下月你大哥大婚,三月便是春闈,這一次若是不把握好機會,便要再等三年,其他事情你先放著,萬事以春闈為重。”聽得沈臨安的勸,沈朔輕歎了一口氣,他還未入仕,這些事情和他商議也不合適,嘴上說著囑咐的話,沈朔在心裏盤算著明日還是叫了沈臨淵來,與他合計合計。
“兒子明白,春闈自當盡力。”雖說早已成竹在胸,不過眼看春闈將近,沈臨安還是有幾分緊張,時日不多,他也是該好生全力準備了。
“對了,這月十七是周家夫人的六十大壽,為父被罰在家反省,不宜出席那般場合,到時候,你帶著棠兒去周府拜壽吧。”周家是夏棠的外祖家,沈朔琢磨著,昨日素來不喜歡管閑事的周太傅之所以出麵幫他說話,多少也是看了夏棠的麵子,於情於理,他本該都親自拜會。
偏偏下朝之後,他又被皇帝陛下訓了一頓,都是不惑之年的人了,還被責令在兒子大婚前,在家好生反省,沈朔隻覺得,他們這個皇帝陛下,越發孩子氣了。
沈臨安應了下來,眼看夜已深沉,便準備告退離去,還未開口,卻見著沈朔拿了手邊的一個紅木盒子,遞到了他跟前。
“先前你娶棠兒的時候,因為準備得太過匆忙,送去夏家的聘禮也隻是按著禮製匆忙準備的。這件事情,為父一直覺得有愧棠兒。”沈朔歎了口氣,看著沈臨安打開盒子,接著說,“這些日子為父一直想著,將棠兒的聘禮補上一補,思前想後,便也覺得隻有這些才算合適。”
盒子裏有一遝房契和地契,細看發現,竟然都是些在帝都的商鋪,沈臨安有些不解地抬頭看沈朔。
“這些是我們家在故洗城裏的商鋪,先前也都是那般放著,無人打理,隻是讓你母親半年收一次帳。為父瞧著這棠兒管家理財的本事不差,這些鋪子放在那兒,倒不如交給棠兒打理,一來也是個鍛煉,二來,這些鋪子不多,但是每年都有些收入,拿來貼補你們落鬆苑也是不錯的。”
這些鋪子因著是開在帝都,所以也不敢開得太大,不過每年也能小賺上十幾萬兩銀子。這些從前都是讓朱氏管著的,沈朔不怎麽過問,也隻讓朱氏收了拿來當她平日的花銷。
白日裏跟她說起這事兒,大約是因著先前她將夏棠支去農莊才讓她出了事,朱氏心裏有愧,便也爽快答應了。
“臨安先在這裏替她謝過父親了。”沈臨安垂目再看了看盒子裏的地契和房契,最終好生收了,拱手朝著沈朔作了個禮。
“眼看著你如今也成家立業了,為父總算是沒有辜負你娘臨去前的囑托。”望著那雙與褚雲雪有九分相似的眼睛,沈朔歎了口氣,想想這些年自己所為,頗有幾分歉疚,“她若是知道這些年你是怎麽過的,隻怕會生我的氣……”
“這些年父親待臨安的好,臨安心裏都明白。想來娘在九泉之下也會明白父親的苦心,不會怪罪的。”十年了,這還是第一次聽到沈朔在東晉王出事之後提起他娘,沈臨安看著那張帶著幾分歉意的臉,一雙沉潭般的眸子裏也是難得有了幾分悲傷,心中不覺有幾分鬆動。
“時候不早了,夜裏寒重,父親早些休息。”抿唇默了幾秒,沈臨安作禮告辭。這些年沈朔因著朱氏的挑撥,對他其實多有苛刻。這還是這麽多年來,第一次沈朔在他麵前流露出這些感情來。
“對了,前日新得了一方硯台,為父瞧著成色不錯,你帶迴去給棠兒吧。”沈臨安都要走到門口,又聽得沈朔說了一句,他起身將書架上的一方硯台遞到了沈臨安手裏。
沈臨安應聲接過,瞧著自己手裏的硯台,麵上不顯,心中隻是苦笑。從前的夏棠可能會喜歡這個,畢竟夏棠那一手好字也是自小便很有名的,不過,如今他家這個三夫人嘛,比起送筆墨紙硯,估計送她點刀劍暗器什麽的,會更叫她開心些。
從書房出來,踏出外廳的門時,沈臨安抬眼便瞧見了站在不遠處迴廊下的人影。
夜風吹得廊下的宮燈有些晃動,那人身上月白色的大氅被宮燈暈染出斑駁的紋樣,沈臨安微微一愣,他自是認得那件大氅的,隻是,先前走的時候沒來得及跟夏初瑤打招唿,這會兒都已經過了子時,本想著她怎麽也該睡了,卻不想,竟然來這裏等他了?
他在書房與沈朔談了那麽久,也不知道,她到底在這裏等了多久?這般一想,頗有幾分心痛,忙快步朝著廊下的人走了過去。
剛想開口喚人,那人聽得腳步聲,轉過身來,見著是他,已經俯身下拜。
“夫人說夜裏風大,怕三爺著涼,就讓奴婢給三爺送大氅過來。”綾羅在裏間等了一會兒,因著有些困倦,便出來吹吹風,站在廊下望著院裏的夜色有些出神,等聽到腳步聲迴過神來時,沈臨安已經在近前。
瞧著他臉上一閃而過的訝然,綾羅遞了大氅之後,又低聲解釋:“夫人憐惜奴婢,便將自己的大氅給奴婢披了來,奴婢拗不過夫人,所以……”
接了大氅自己披上,沈臨安笑著搖頭示意她無事,等她點了燈籠,便隨她往落鬆苑去。
驀然發現不是夏初瑤,沈臨安那一瞬的失落之後,也鬆了口氣,天氣這麽冷,若真是她站這兒等了那麽久,他隻怕是要心疼死了。
房裏的燈還亮著,床上的人裹了被子睡得香甜,沈臨安站在床邊瞧見了,抿唇失笑。好好一床被子,被她卷在身上,這個人就跟個春卷兒似的。
一起住了小半年,隻要是外間有軟榻,沈臨安都盡量不跟夏初瑤同床,倒也不是因著什麽君子風度,隻是偶爾睡在一起的時候發現,這丫頭的睡相實在是差得叫人不能忍受。
第二日起身的時候,夏初瑤便瞧見了昨晚放在她妝台上的紅木盒子。
打開看到裏麵的房契和地契時,她愣怔了幾秒,隨即抬腳便往外去找沈臨安,想問問他這是什麽。
外麵天剛亮,沈臨安昨夜睡得晚,這會兒聽到夏初瑤的腳步聲,眼睛都還沒有睜開,便覺有人猛地推了他一把:“三爺,三爺,這是什麽?”
這一小摞房契和地契,都是商鋪,還都在故洗城,先前管賬的時候夏初瑤便已經知道了,這沈臨淵和沈臨寒手裏頭都是捏著許多莊子和鋪子的,就唯獨沈臨安手上什麽都沒有。
如今乍看得這些個東西,便猜想大抵是沈朔有意分點生意個沈臨安。
睜眼瞧見捧著盒子一臉笑的夏初瑤,沈臨安也沒答她,隻是起身一把將她攬到了懷裏,順手拉了自己的被子把她裹得嚴實:“天這麽冷,仔細凍著。”
夏初瑤忙著去護盒子裏的地契和房契,便也隻能這般乖乖被他扯到了懷裏。等得沈臨安都順帶一把將她抱著躺下了,才覺得有幾分不對,掙紮著要起來。
“那些都是父親補給你的聘禮,以後這些鋪子就都是你的了。”見她掙紮,沈臨安幹脆伸手箍住了她的要,拿頭抵在了她的肩旁,“別動,陪我睡會兒。”
“什麽?!”聽得那鋪子都是她的,夏初瑤驚訝地瞪大了眼,便也忘了掙紮,側頭剛想問個清楚,卻瞧見身邊的人閉著眼,眼下一片烏青可見。
她是因著昨天白日裏在馬車裏睡,一早便醒了,可身邊這個人隻怕是昨晚又是很晚才迴來。看他一臉的疲憊,夏初瑤倒有幾分不忍心吵他,便也由著他這般鬆鬆箍著自己睡了過去。
因著害怕吵醒她,所以夏初瑤抱著紅木盒子,也不敢動彈,就這般仰躺在他身旁,望著頭頂的房梁,不一會兒,便又睡過去了。
等聽得她的唿吸勻稱了,沈臨安這才睜開了眼,抬眼瞧著身畔熟睡的人兒,唇角微微揚起。隨即又靠著夏初瑤的肩膀,嗅著她身上淡淡的香氣,閉眼睡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