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在同一個時候,有劍氣破窗而入,在長劍快到夏初瑤身側之前,一劍截住了劍勢。
“池光!”破門而入的人被這麽一截,驀然收了劍,退到車門外,聽得裏麵沈臨安的低喝,也隻是蹲在車轅上一手攀著馬車,望著他們笑。
“想試試禦風的身手迴複得怎麽樣了,讓夫人和公子受驚了。”一旁的車夫早就丟了手中的馬鞭,縮在一邊,抓著馬車壁驚得瑟瑟發抖,池光笑得一臉無害,瞧著從車窗躍入,擋在夏初瑤與沈臨安前麵的禦風瞪著自己,他也隻是笑得更厲害,“小夥子身手比從前還更有長進了,真是可喜可賀。”
在認清來的是池光的時候,驚懼交加的夏初瑤終於鬆了口氣,她本就靠在沈臨安懷裏,此刻隻覺得身子一軟,竟是連站都站不住。
“棠兒,怎麽了?”懷裏的人驀然將所有重量都落到自己身上,沈臨安伸手將她扶住,見她神色有異,便也顧不得剛到都胡鬧的池光,忙側過身讓她坐下。
“隻……隻是……”夏初瑤秀眉緊蹙,盯著門口的池光。
動靜響起的那一刻,夏初瑤隻有一個念頭:定然是先前未曾得手的刺客們又來了。
比起擔心自己的安危,那一刻夏初瑤更懼怕的,是他們中某個人,又如先前的禦風和池暝那般為了護她身受重傷,甚至丟了性命。
她不再是那個能以一敵百的大將軍,她如今單憑自己之力,保護不了任何人,也保護不了自己,即便是她努力跟池光學劍法,短時間內,不管她進步再快,那也都隻是花拳繡腿罷了。
她沒有能保護自己的力量,偏偏現在還有人想要置他於死地。
“師傅怎麽會突然出現在這裏?”意識到這一點的夏初瑤除卻了剛剛湧上心頭的驚懼外,更多的是憤懣。此刻見著身邊人都頗為擔憂地望著自己,也隻是平複心緒,問了一句。
“手頭上的事情處理完了,聽說你們不迴帝都過年,我反正也無處可去,就來看看你們。”他從前時常與沈臨安和禦風開這樣的玩笑,這一次倒是忘了車裏還有夏初瑤,見她這般受驚的模樣,心中多是愧疚。
先前他留在帝都查玉檀院起火之事,如今是有了眉目,所以日夜兼程趕到望都鎮來告知沈臨安。
“這麽說,師傅會留下跟我們一起過年嗎?”等禦風與車夫繼續趕馬車迴府,夏初瑤看著坐在一旁的池光,笑著問。
“這個時候再趕迴滄州,隻怕已經趕不上過年了,今次棠兒為著這個年好準備了一番,池兄便給你這個徒兒一個麵子,留在望都鎮上,跟我們一起過年吧。”不等池光開口,沈臨安先接過了話頭。
往年池光到帝都找他,到這個時候,差不多都已經迴滄州過年了,隻是今次為著替他辦事,耽擱了行程。
見池光點頭應了,夏初瑤也不由得打心底覺得欣喜,若是這個除夕再加上池暝一起,那倒也算得上圓滿了。
******
“來得這般急,是有什麽重要線索了嗎?”送了夏初瑤迴房之後,沈臨安與池光一起往別院書房去。
先前和夏初瑤談起過年之事,幾人本都有幾分欣喜,談起此事,池光此刻麵色微沉,隻等合上了書房的房門,才將袖中一張方寸大小的紅箋遞到了沈臨安手中。
紅箋上不過兩行字,借著桌案上的燭火,沈臨安卻是看了許久。
“你不是說,自外祖父過世之後,驚蟄便徹底解散,銷聲匿跡了?”將紅箋點燃,看著那驀然盛大的火光,沈臨安眉心微攏。
當初東晉王出事時,他還是個孩子,的確半分情況也不得知曉,全靠父親沈朔的庇護才免於問罪。
東晉王貪汙叛國一案,在別人眼裏,自東晉王定罪,滿門抄斬,黨羽株連之後便就此結束。可對於他來說,自那之後,才是真正的開始。
滄州褚雲一脈滿門抄斬,皇帝對於自家人的背叛深惡痛絕,少了仁君該有的寬容,即便是東晉王府上隻是負責買菜送菜的下人,都被斬首示眾。
這棵大樹倒了,屬下的猢猻們逃過一劫的各自蟄伏散去,這些年裏,有一些念及東晉王重恩的人又重新聚集在了一起,諸如池光這般,來與他結識,效力於他。
他接手了這些人,得他們相助的同時,也替他們背負了那些為東晉王效命的過往,給他們庇護。
而這驚蟄,曾是東晉王手下最為隱秘的殺手和情報組織,聽池光說,組織中的人,曾遍及七國,即便是作為驚蟄中元老之一的他,也未能完全知曉,這驚蟄之中,到底有多少人。
“驚蟄遍及太廣,當初在負責大齊的人雖然全數在我們掌握之中,可是與其他國家的,更多算得上是合作關係,裏麵的人本多是殺手出手,幹的是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的勾當,若是遇到豪主。
再起事也不是不可能,隻是,若是真是驚蟄所為,我們能追查的,大概也隻是到此為止了。”
池光抿唇,他曾專門負責替善後,這一次能查到是驚蟄所為,也多虧了所托之人察覺到對方善後之舉與他們從前一般無二,事情敗露之後,負責組織與雇主之間聯絡的人會立即被殺,要查幕後買家,隻怕機會渺茫。
“這般說來,查不出到底是針對誰了?”聽得他這般說,沈臨安臉色也不太好。
這一次他著手調查此事,為的是查清楚這些人針對的是誰。若針對的是孟家或隻是孟小王爺,那便不是他需要管的事情,畢竟孟長安不僅有孟家操心,還有皇室庇護,自不需他多管。
他就是怕此事針對的是夏棠,雖然她出嫁之前,除卻是沈臨淵戀人這個身份之後,也不過就是個一般的大家閨秀。
她是深閨不識事的女子,聽說從前在尚書府時,還多受欺負。可這些掩蓋不了她家世顯赫的事實。
夏家是先皇當朝時才興起的官家,可這夏棠的母親身後,卻是整個周氏。
沈氏,周氏和柳氏,那都是大齊的望族之家。太傅周光景貴為帝師,在朝上與丞相柳元衡和鎮國公沈朔同列一品,分庭抗禮。
他不清楚當初沈臨淵對夏棠的心有多真,愛有多深,不過,沈臨淵打算娶夏棠為妻,萬千個理由裏麵,逃不開她是周氏之女這一點。
也是因著有這層關係,沈臨安才會擔心會有那些不願意看到沈周兩家走得太近的人,會尋找機會,對夏棠下手。
“隻憑這次之事,想來是查不出來了,不過,既然現在已經知道是驚蟄動手,日後若是再有什麽動向,我們也可早些知道。”池光見沈臨安聽了此言,垂眸不語,他默了片刻,終於還是忍不住開口,“為著夫人的安全著想,公子不需得苦抓驚蟄不放,畢竟他們隻是受雇於人。想要找到幕後指使,反其道從夫人這邊查起,也是一個方法。”
先前他曾提出細查夏棠,細查夏家,卻被沈臨安一口否決了。想來當時沈臨安也是顧忌此事日後若是被夏棠得知,會叫她傷心。可是,如今牽扯到驚蟄,比起叫夏棠傷心,還是早日查清楚背後到底有什麽陰謀更為要緊。
“查得隱蔽些,莫要叫人察覺。”桌上紅箋燃盡,沈臨安看著餘灰之中火星點點,終於點了點頭,“既然要查夏家,這一次,就查得徹底些。”
******
大約是因著有池光在的緣故,這幾日夏初瑤也覺得安心不少。
眼看便要過年了,她越發忙得沒空再去擔心行刺之事。這別院裏平素除卻打理的下人外,從前也隻是來看卓老伯的沈朔在此住上一兩日,那些過年需要的物件都是夏初瑤來了之後一點一點吩咐了人去采購的。
看著原本冷冷清清的別院如今大紅燈籠高掛,院裏凋零的花木上紮了紅綢,十分喜慶的模樣,夏初瑤心裏油然而生一股子自豪感。
“夫人,賞銀都已經包好,我這會兒便去發給那些今日便要離府迴家的下人。”沉碧揣了一袋銀子過來,跟廊下的夏初瑤稟報。
“待會兒發的時候,你記得問問,那些離家遠的人叫他們去馬房那邊,有馬車送他們迴去。”夏初瑤攏了袖子轉身囑咐完,迴頭瞧見一旁的池光笑看著自己,“師傅怎麽這般看著我?”
“夫人這般持家有道,體恤下人,叫池某看著佩服。”先前在落鬆苑的時候,明明一副萬事不管的模樣,這才多久沒見,眼前的人似乎又換了一個模樣,看得池光有幾分驚訝。
“前些時候日日跟在二嫂身邊做事,學了不少。”池光這般評價叫夏初瑤微微一愣,隨即笑了,忙了這小半個月,她是越發覺得自己越發要成為一個合格的高門貴婦了。
這般模樣若是叫從前鳳瑤軍中的下屬們看到了,也不知道他們是會大吃一驚還是笑掉大牙。
“也得虧了夫人操持,這個年過得才有年味兒。”池光看著不遠處匆忙準備的下人們,頗有幾分感歎。
從前他每年趕迴滄州,除夕也不過是一壺酒,對月暢飲到天明罷了。他是被家族唾棄的人,從前是漂泊無牽掛,這年過與不過,對他來說都沒什麽區別。後來蒙受東晉王之恩,自願供他差遣,每年除夕也不過是能得王爺賞賜一壺美酒,幾多銀財。
後來沈臨安也曾想留他在帝都過年,他都以滄州有事來推拒。其實能有什麽事情,不過是提一壺酒,祭奠那些十餘年前被當街問斬的故人們罷了。
今年這個除夕,算得上是被趕出池家之後,他過的第一個像像樣樣的年節。
兩人正說著話,突然見得有人抬著幾個大箱子,從迴廊那邊,朝他們走來。走在前麵的王管家見著他們,快幾步朝他們走了過來。
“稟告夫人,這是孟小王爺讓人從帝都給你送來的。”等到了近前,王管家將一個朱紅的錦盒並著一份信遞給她,“這些本是送到國公府上的,結果孟小王爺聽說夫人和三爺不在府上,便非要叫人當即往這裏送,還囑咐了這個盒子須得並了這封信給夫人,說是特意挑選的,要夫人一定打開看看。”
抬目瞧了瞧王管家身後的三個大箱子,夏初瑤接過錦盒和信。
自從那日客苑分別之後,孟長安便進宮養傷,夏初瑤再也未見過他,他那本從玉檀院裏偷出來的遊記,夏初瑤也一直沒機會給他。
信裏寫了那箱子裏的物件都是孟家特意挑出來的,是孟家給她的賠罪禮,畢竟上次孟長安將她綁出國公府之事還未追究。而這錦盒裏是他這幾日在宮裏新得的寶貝,因著瞧著覺得特別適合她,所以差人一並送了,算作新年禮物。
朱錦織緞的盒子裏是一柄匕首,刀柄和刀鞘都是金絲纏繞,翠玉鑲邊,上麵綴著的細碎寶石落了日光,閃閃發亮,晃得人睜不開眼。
細看了一遍刀鞘,夏初瑤便將匕首又放迴了錦盒裏,讓王管家並著那幾箱禮物一起收起來。
“這匕首的好壞,不出鞘如何瞧得出來,夫人不再看看?”一旁的池光卻湊了上來,伸手拿了匕首,在手中掂了掂。
“刀鞘和刀柄做得這麽精美,大抵是裝飾之物罷了。”
這種東西,大抵都是富貴人家用作裝飾之物,作工精巧,費料昂貴,不過一般都隻注重刀柄和刀鞘的觀賞性,是真正的“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想來是孟長安這幾日在宮中得的賞賜,瞧著漂亮,便送她賞玩。
“這可不一定。”池光卻是搖了搖頭,笑著握住了刀鞘。
短匕出鞘,細微的清響在迴廊裏蕩開。等瞧見那出鞘的刀刃上泛著一層青灰的時候,夏初瑤愣住了。近在眼前,她甚至能感受到那鋒利的刀刃上透出的寒氣。
“此匕首名喚寒淬,刀刃是雪嶺之中的奇石所磨,輕薄鋒利。”看著那刀刃上裹挾的寒氣,池光低聲解釋,隨即送刃入鞘,將匕首遞還給了夏初瑤,“隻是這刀鞘太過張揚,若是換個合適的,這便是一件防身利器。”
“師傅可有法子幫我換刀鞘?”比起這滿刀鞘價值不菲的翠玉寶石,這柄喚作寒淬的匕首更讓夏初瑤驚喜。她往日喜歡收集名劍,也對短刀匕首之類的有所研究。
這寒淬並非名師所造,聽說隻是雪嶺山下的一個鐵匠入山被困,手邊沒有刀斧,便尋了石頭來打磨,卻碰巧尋得奇石,打磨之後,鋒利無比,磨開的刃上還泛寒氣。他便將此石帶迴家中,磨成一柄石匕,不僅輕薄鋒利,還可削鐵破石。
“夫人先收起來,等迴了帝都,我在替你尋人做鞘。”池光點了點頭,應了下來。
送一個深宅婦人一柄利刃,池光在感歎孟小王爺送禮之新奇的同時,還發現他竟然覺得受到這麽一份禮物,對眼前的三夫人來說,十分合適。
“聽禦風說這些時日你的劍法練得越發不錯了,等迴帝都,我替你尋一柄好劍吧。”比起操持家務,打點下人,池光覺得,他這個女徒弟似乎更適合舞刀弄劍。
“那可一定得是真正的好劍,師傅可不許因著我不懂,便隨便尋一柄來敷衍我。”聽得他要增劍,夏初瑤眼睛一亮。
她素來好劍如癡,從前最喜歡的,便是二哥送的,之前被穆玄青要迴去的那柄青鸞。
“放心吧,小王爺都送你寒淬了,為師再差,也該找一柄比這個更好的,才算對得起你這些時日叫的這幾聲‘師傅’。”
“池光!”破門而入的人被這麽一截,驀然收了劍,退到車門外,聽得裏麵沈臨安的低喝,也隻是蹲在車轅上一手攀著馬車,望著他們笑。
“想試試禦風的身手迴複得怎麽樣了,讓夫人和公子受驚了。”一旁的車夫早就丟了手中的馬鞭,縮在一邊,抓著馬車壁驚得瑟瑟發抖,池光笑得一臉無害,瞧著從車窗躍入,擋在夏初瑤與沈臨安前麵的禦風瞪著自己,他也隻是笑得更厲害,“小夥子身手比從前還更有長進了,真是可喜可賀。”
在認清來的是池光的時候,驚懼交加的夏初瑤終於鬆了口氣,她本就靠在沈臨安懷裏,此刻隻覺得身子一軟,竟是連站都站不住。
“棠兒,怎麽了?”懷裏的人驀然將所有重量都落到自己身上,沈臨安伸手將她扶住,見她神色有異,便也顧不得剛到都胡鬧的池光,忙側過身讓她坐下。
“隻……隻是……”夏初瑤秀眉緊蹙,盯著門口的池光。
動靜響起的那一刻,夏初瑤隻有一個念頭:定然是先前未曾得手的刺客們又來了。
比起擔心自己的安危,那一刻夏初瑤更懼怕的,是他們中某個人,又如先前的禦風和池暝那般為了護她身受重傷,甚至丟了性命。
她不再是那個能以一敵百的大將軍,她如今單憑自己之力,保護不了任何人,也保護不了自己,即便是她努力跟池光學劍法,短時間內,不管她進步再快,那也都隻是花拳繡腿罷了。
她沒有能保護自己的力量,偏偏現在還有人想要置他於死地。
“師傅怎麽會突然出現在這裏?”意識到這一點的夏初瑤除卻了剛剛湧上心頭的驚懼外,更多的是憤懣。此刻見著身邊人都頗為擔憂地望著自己,也隻是平複心緒,問了一句。
“手頭上的事情處理完了,聽說你們不迴帝都過年,我反正也無處可去,就來看看你們。”他從前時常與沈臨安和禦風開這樣的玩笑,這一次倒是忘了車裏還有夏初瑤,見她這般受驚的模樣,心中多是愧疚。
先前他留在帝都查玉檀院起火之事,如今是有了眉目,所以日夜兼程趕到望都鎮來告知沈臨安。
“這麽說,師傅會留下跟我們一起過年嗎?”等禦風與車夫繼續趕馬車迴府,夏初瑤看著坐在一旁的池光,笑著問。
“這個時候再趕迴滄州,隻怕已經趕不上過年了,今次棠兒為著這個年好準備了一番,池兄便給你這個徒兒一個麵子,留在望都鎮上,跟我們一起過年吧。”不等池光開口,沈臨安先接過了話頭。
往年池光到帝都找他,到這個時候,差不多都已經迴滄州過年了,隻是今次為著替他辦事,耽擱了行程。
見池光點頭應了,夏初瑤也不由得打心底覺得欣喜,若是這個除夕再加上池暝一起,那倒也算得上圓滿了。
******
“來得這般急,是有什麽重要線索了嗎?”送了夏初瑤迴房之後,沈臨安與池光一起往別院書房去。
先前和夏初瑤談起過年之事,幾人本都有幾分欣喜,談起此事,池光此刻麵色微沉,隻等合上了書房的房門,才將袖中一張方寸大小的紅箋遞到了沈臨安手中。
紅箋上不過兩行字,借著桌案上的燭火,沈臨安卻是看了許久。
“你不是說,自外祖父過世之後,驚蟄便徹底解散,銷聲匿跡了?”將紅箋點燃,看著那驀然盛大的火光,沈臨安眉心微攏。
當初東晉王出事時,他還是個孩子,的確半分情況也不得知曉,全靠父親沈朔的庇護才免於問罪。
東晉王貪汙叛國一案,在別人眼裏,自東晉王定罪,滿門抄斬,黨羽株連之後便就此結束。可對於他來說,自那之後,才是真正的開始。
滄州褚雲一脈滿門抄斬,皇帝對於自家人的背叛深惡痛絕,少了仁君該有的寬容,即便是東晉王府上隻是負責買菜送菜的下人,都被斬首示眾。
這棵大樹倒了,屬下的猢猻們逃過一劫的各自蟄伏散去,這些年裏,有一些念及東晉王重恩的人又重新聚集在了一起,諸如池光這般,來與他結識,效力於他。
他接手了這些人,得他們相助的同時,也替他們背負了那些為東晉王效命的過往,給他們庇護。
而這驚蟄,曾是東晉王手下最為隱秘的殺手和情報組織,聽池光說,組織中的人,曾遍及七國,即便是作為驚蟄中元老之一的他,也未能完全知曉,這驚蟄之中,到底有多少人。
“驚蟄遍及太廣,當初在負責大齊的人雖然全數在我們掌握之中,可是與其他國家的,更多算得上是合作關係,裏麵的人本多是殺手出手,幹的是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的勾當,若是遇到豪主。
再起事也不是不可能,隻是,若是真是驚蟄所為,我們能追查的,大概也隻是到此為止了。”
池光抿唇,他曾專門負責替善後,這一次能查到是驚蟄所為,也多虧了所托之人察覺到對方善後之舉與他們從前一般無二,事情敗露之後,負責組織與雇主之間聯絡的人會立即被殺,要查幕後買家,隻怕機會渺茫。
“這般說來,查不出到底是針對誰了?”聽得他這般說,沈臨安臉色也不太好。
這一次他著手調查此事,為的是查清楚這些人針對的是誰。若針對的是孟家或隻是孟小王爺,那便不是他需要管的事情,畢竟孟長安不僅有孟家操心,還有皇室庇護,自不需他多管。
他就是怕此事針對的是夏棠,雖然她出嫁之前,除卻是沈臨淵戀人這個身份之後,也不過就是個一般的大家閨秀。
她是深閨不識事的女子,聽說從前在尚書府時,還多受欺負。可這些掩蓋不了她家世顯赫的事實。
夏家是先皇當朝時才興起的官家,可這夏棠的母親身後,卻是整個周氏。
沈氏,周氏和柳氏,那都是大齊的望族之家。太傅周光景貴為帝師,在朝上與丞相柳元衡和鎮國公沈朔同列一品,分庭抗禮。
他不清楚當初沈臨淵對夏棠的心有多真,愛有多深,不過,沈臨淵打算娶夏棠為妻,萬千個理由裏麵,逃不開她是周氏之女這一點。
也是因著有這層關係,沈臨安才會擔心會有那些不願意看到沈周兩家走得太近的人,會尋找機會,對夏棠下手。
“隻憑這次之事,想來是查不出來了,不過,既然現在已經知道是驚蟄動手,日後若是再有什麽動向,我們也可早些知道。”池光見沈臨安聽了此言,垂眸不語,他默了片刻,終於還是忍不住開口,“為著夫人的安全著想,公子不需得苦抓驚蟄不放,畢竟他們隻是受雇於人。想要找到幕後指使,反其道從夫人這邊查起,也是一個方法。”
先前他曾提出細查夏棠,細查夏家,卻被沈臨安一口否決了。想來當時沈臨安也是顧忌此事日後若是被夏棠得知,會叫她傷心。可是,如今牽扯到驚蟄,比起叫夏棠傷心,還是早日查清楚背後到底有什麽陰謀更為要緊。
“查得隱蔽些,莫要叫人察覺。”桌上紅箋燃盡,沈臨安看著餘灰之中火星點點,終於點了點頭,“既然要查夏家,這一次,就查得徹底些。”
******
大約是因著有池光在的緣故,這幾日夏初瑤也覺得安心不少。
眼看便要過年了,她越發忙得沒空再去擔心行刺之事。這別院裏平素除卻打理的下人外,從前也隻是來看卓老伯的沈朔在此住上一兩日,那些過年需要的物件都是夏初瑤來了之後一點一點吩咐了人去采購的。
看著原本冷冷清清的別院如今大紅燈籠高掛,院裏凋零的花木上紮了紅綢,十分喜慶的模樣,夏初瑤心裏油然而生一股子自豪感。
“夫人,賞銀都已經包好,我這會兒便去發給那些今日便要離府迴家的下人。”沉碧揣了一袋銀子過來,跟廊下的夏初瑤稟報。
“待會兒發的時候,你記得問問,那些離家遠的人叫他們去馬房那邊,有馬車送他們迴去。”夏初瑤攏了袖子轉身囑咐完,迴頭瞧見一旁的池光笑看著自己,“師傅怎麽這般看著我?”
“夫人這般持家有道,體恤下人,叫池某看著佩服。”先前在落鬆苑的時候,明明一副萬事不管的模樣,這才多久沒見,眼前的人似乎又換了一個模樣,看得池光有幾分驚訝。
“前些時候日日跟在二嫂身邊做事,學了不少。”池光這般評價叫夏初瑤微微一愣,隨即笑了,忙了這小半個月,她是越發覺得自己越發要成為一個合格的高門貴婦了。
這般模樣若是叫從前鳳瑤軍中的下屬們看到了,也不知道他們是會大吃一驚還是笑掉大牙。
“也得虧了夫人操持,這個年過得才有年味兒。”池光看著不遠處匆忙準備的下人們,頗有幾分感歎。
從前他每年趕迴滄州,除夕也不過是一壺酒,對月暢飲到天明罷了。他是被家族唾棄的人,從前是漂泊無牽掛,這年過與不過,對他來說都沒什麽區別。後來蒙受東晉王之恩,自願供他差遣,每年除夕也不過是能得王爺賞賜一壺美酒,幾多銀財。
後來沈臨安也曾想留他在帝都過年,他都以滄州有事來推拒。其實能有什麽事情,不過是提一壺酒,祭奠那些十餘年前被當街問斬的故人們罷了。
今年這個除夕,算得上是被趕出池家之後,他過的第一個像像樣樣的年節。
兩人正說著話,突然見得有人抬著幾個大箱子,從迴廊那邊,朝他們走來。走在前麵的王管家見著他們,快幾步朝他們走了過來。
“稟告夫人,這是孟小王爺讓人從帝都給你送來的。”等到了近前,王管家將一個朱紅的錦盒並著一份信遞給她,“這些本是送到國公府上的,結果孟小王爺聽說夫人和三爺不在府上,便非要叫人當即往這裏送,還囑咐了這個盒子須得並了這封信給夫人,說是特意挑選的,要夫人一定打開看看。”
抬目瞧了瞧王管家身後的三個大箱子,夏初瑤接過錦盒和信。
自從那日客苑分別之後,孟長安便進宮養傷,夏初瑤再也未見過他,他那本從玉檀院裏偷出來的遊記,夏初瑤也一直沒機會給他。
信裏寫了那箱子裏的物件都是孟家特意挑出來的,是孟家給她的賠罪禮,畢竟上次孟長安將她綁出國公府之事還未追究。而這錦盒裏是他這幾日在宮裏新得的寶貝,因著瞧著覺得特別適合她,所以差人一並送了,算作新年禮物。
朱錦織緞的盒子裏是一柄匕首,刀柄和刀鞘都是金絲纏繞,翠玉鑲邊,上麵綴著的細碎寶石落了日光,閃閃發亮,晃得人睜不開眼。
細看了一遍刀鞘,夏初瑤便將匕首又放迴了錦盒裏,讓王管家並著那幾箱禮物一起收起來。
“這匕首的好壞,不出鞘如何瞧得出來,夫人不再看看?”一旁的池光卻湊了上來,伸手拿了匕首,在手中掂了掂。
“刀鞘和刀柄做得這麽精美,大抵是裝飾之物罷了。”
這種東西,大抵都是富貴人家用作裝飾之物,作工精巧,費料昂貴,不過一般都隻注重刀柄和刀鞘的觀賞性,是真正的“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想來是孟長安這幾日在宮中得的賞賜,瞧著漂亮,便送她賞玩。
“這可不一定。”池光卻是搖了搖頭,笑著握住了刀鞘。
短匕出鞘,細微的清響在迴廊裏蕩開。等瞧見那出鞘的刀刃上泛著一層青灰的時候,夏初瑤愣住了。近在眼前,她甚至能感受到那鋒利的刀刃上透出的寒氣。
“此匕首名喚寒淬,刀刃是雪嶺之中的奇石所磨,輕薄鋒利。”看著那刀刃上裹挾的寒氣,池光低聲解釋,隨即送刃入鞘,將匕首遞還給了夏初瑤,“隻是這刀鞘太過張揚,若是換個合適的,這便是一件防身利器。”
“師傅可有法子幫我換刀鞘?”比起這滿刀鞘價值不菲的翠玉寶石,這柄喚作寒淬的匕首更讓夏初瑤驚喜。她往日喜歡收集名劍,也對短刀匕首之類的有所研究。
這寒淬並非名師所造,聽說隻是雪嶺山下的一個鐵匠入山被困,手邊沒有刀斧,便尋了石頭來打磨,卻碰巧尋得奇石,打磨之後,鋒利無比,磨開的刃上還泛寒氣。他便將此石帶迴家中,磨成一柄石匕,不僅輕薄鋒利,還可削鐵破石。
“夫人先收起來,等迴了帝都,我在替你尋人做鞘。”池光點了點頭,應了下來。
送一個深宅婦人一柄利刃,池光在感歎孟小王爺送禮之新奇的同時,還發現他竟然覺得受到這麽一份禮物,對眼前的三夫人來說,十分合適。
“聽禦風說這些時日你的劍法練得越發不錯了,等迴帝都,我替你尋一柄好劍吧。”比起操持家務,打點下人,池光覺得,他這個女徒弟似乎更適合舞刀弄劍。
“那可一定得是真正的好劍,師傅可不許因著我不懂,便隨便尋一柄來敷衍我。”聽得他要增劍,夏初瑤眼睛一亮。
她素來好劍如癡,從前最喜歡的,便是二哥送的,之前被穆玄青要迴去的那柄青鸞。
“放心吧,小王爺都送你寒淬了,為師再差,也該找一柄比這個更好的,才算對得起你這些時日叫的這幾聲‘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