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來客棧。
天下事情往往就是這麽巧,原本讓雷術備下厚禮,準備三日之後在親自登門拜訪胡昭,卻不料從地痞無賴手中救下來的少女,便是胡昭的孫女。
“老朽待孫女謝過殿下救命之恩!”胡昭恭聲道:“若非殿下出手相助,老朽孫女恐遭賊人毒手也。”
“舉手之勞,何必掛齒!”劉辯擺擺手,微微笑道:“敢問老先生可是孔明先生?”
“陛下知老朽?”胡昭看向劉辯的目光之中帶著些許驚訝。
“孤曾派人尋訪天下英才,潁川人傑地靈,人才輩出,先生學識淵博,尤其精通典史,弱冠之年就以其絕世才華而為世人稱道,孤豈能不知?”
“後先生不忍十常侍作亂,便辭官而去,寄情於山水之間,以研讀經籍自娛,醉心於書法,這些年來先生之墨寶,千金難求也!”劉辯看著胡昭臉上越來越驚訝的表情,微微笑道:“隻是卻沒想到在此處遇見孔明先生~”
“妙極,妙極~”胡昭搖頭笑道:“老朽一路走來,盡皆傳言殿下無德無才,昏庸無度,然自踏入河內郡以後,卻又不斷聽人說殿下英明果斷,宅心仁厚~老朽從未見過評風如此截然相反之人,今日一見,方知傳言皆為謠言也。”
“世人如何評說,與孤何幹?”劉辯不屑道:“若能使得天下吏治清明,百姓無苦,孤縱使遺臭萬年,又如何?”
胡昭瞳孔一縮,鄭重的行了一禮,凝聲道:“殿下小小年紀,卻有如此舍己為人之心,老朽自愧不如也!”
“孔明先生何必過謙?孤生為高祖之孫,理當擔此之則,先生不必過譽。”劉辯擺擺手,笑道:“不知先生欲何處,還請告知,孤可早晚請教也。”
原本胡昭並不願結交官宦,更不願意結交劉辯這樣處於政治險處的藩王,然剛剛劉辯短短一句話,便讓他高看了幾分,是以說道:“老朽暫住這悅來客棧。”
劉辯知道了胡昭這兩天不打算走,此這一次的目的就達到了,與胡昭有聊了半晌,方才起身告辭。
不是他不打算招募胡昭,而是這種情況下開口,一者未免有挾恩圖報之嫌,二來便是對於聰明人不能急切而求之,現在劉辯又不是一唿百應的諸侯,亦不是王霸之氣一震的帝王,人家胡昭憑啥投奔?
所以他現在覺得雷術的建議,還是不錯嘛~
。。。。。。
公元189年,臘月中旬,天子下詔除光熹、昭寧、永漢三號,複稱中平六年,令詔書罪己,詔曰:朕以幼衝,奉承高業,不能宣流風化,而感逆陰陽,至令百姓饑荒,更相啖食。永懷悼歎,若附淵水。咎在朕助不逮。
唯董卓賢良,教化風俗,征賊有功,真太師也,朕甚愧之!加九錫,以彰顯太師之功德。其餘有功之臣,盡皆封賞。
此詔令一出,天下震驚,常言道金口玉言,當今天子這般作為可是徹徹底底的打了自己的臉,也打了漢室的臉。
尤其是相約討伐董卓的諸侯,更是痛心疾首,原本以未奉詔而拒絕參加起兵的北海太守孔融,當即命人聯係曹操,揚言必率全城之兵,誓討國賊。
曹操聞之,當即大喜,當然並不是因為孔融勢力有多大,而是因為孔融個人名望實在是太高了,他本是孔聖人二十世孫,幼年時便因讓梨之典故而傳名於世,少年時亦有突出的才能,受到當時天下名士李膺的讚許。
後被舉為孝廉,被征為司空掾屬,然孔融以才幹不足為借口,拒不接受,時大將軍何進因其素有聲名,親自拜訪,授其北中軍候,然在職三天,便轉任虎賁中郎將。
不過後來大將軍死,董卓總攬朝政,因廢立一事,與董卓結怨,然董卓卻因其盛名不敢加害,便降其職轉任議郎,隨後又暗示三府舉薦孔融到黃巾軍最為猖獗的北海國為國相。
如此孔融便由京官降為地方官,不過孔融並未因此而惱怒,到北海後召集士民,聚兵講武,下發檄文,又親寫書劄,與各州郡通聲氣,共同謀劃討伐黃巾。
然而此時的黃巾雖是餘黨,卻與張角時期又大是不同,不僅組織更加嚴密,戰鬥力也更為強悍,因此而討伐勢利。
不過孔融毫不氣餒,於城中設立學校,表顯儒術,更是薦舉賢良鄭玄、彭璆、邴原等,對待國人,就算隻有一點微小的善行,也都以禮對待,國人沒有後代及四方遊士有去世的,都幫助安葬他們,因頗有政聲,被時人稱為“孔北海”。
此時的孔融可以說名望已經達到了頂峰,他公開支持討伐董卓,是以立即引起一片轟動,素與其交好的徐州刺史陶謙、山陽太守袁遺、廣陵太守張超等人,亦是紛紛加盟討董之盟。
截止於此,可以說天下有名望的諸侯,除了劉姓宗室以外,盡皆參加了盟約,而曹操更是因此而進入了名士的圈子。
。。。。。。
河內郡,白波軍大營。
“劉協這個蠢貨,蠢蛋!”
中軍大帳裏迴蕩著劉辯狼一樣的咆哮聲,他一直有一個疑問,這個年代所以人所接受的都是忠君思想,曆史上在漢室仍然存在的情況下,為什麽所有的諸侯基本上都無視漢室的存在。
現在他終於明白了,是劉協這個臭棋簍子,親手葬送了一副好棋,不僅如此,更是親自將棋盤徹底的打翻了,棋盤打翻之快出乎了他的意料。
這可是罪己詔啊,當年漢文帝、漢武帝因天災而下詔罪己,以示上天,如今劉協這個堂堂的天子竟然為了一個臣子而下罪己詔,更為了補償而加九錫。
相當於在天子下麵,又立了一個副天子,還是一個實權的副天子,劉協這是親手為董卓、為天下諸侯,鋪下了篡位的道路啊。
這次劉協算是徹徹底底的把漢室的臉給丟盡了,更是把漢室的尊嚴放在腳底下,狠狠的踩上幾腳,天下諸侯將徹底的無視漢室威嚴了。
天下事情往往就是這麽巧,原本讓雷術備下厚禮,準備三日之後在親自登門拜訪胡昭,卻不料從地痞無賴手中救下來的少女,便是胡昭的孫女。
“老朽待孫女謝過殿下救命之恩!”胡昭恭聲道:“若非殿下出手相助,老朽孫女恐遭賊人毒手也。”
“舉手之勞,何必掛齒!”劉辯擺擺手,微微笑道:“敢問老先生可是孔明先生?”
“陛下知老朽?”胡昭看向劉辯的目光之中帶著些許驚訝。
“孤曾派人尋訪天下英才,潁川人傑地靈,人才輩出,先生學識淵博,尤其精通典史,弱冠之年就以其絕世才華而為世人稱道,孤豈能不知?”
“後先生不忍十常侍作亂,便辭官而去,寄情於山水之間,以研讀經籍自娛,醉心於書法,這些年來先生之墨寶,千金難求也!”劉辯看著胡昭臉上越來越驚訝的表情,微微笑道:“隻是卻沒想到在此處遇見孔明先生~”
“妙極,妙極~”胡昭搖頭笑道:“老朽一路走來,盡皆傳言殿下無德無才,昏庸無度,然自踏入河內郡以後,卻又不斷聽人說殿下英明果斷,宅心仁厚~老朽從未見過評風如此截然相反之人,今日一見,方知傳言皆為謠言也。”
“世人如何評說,與孤何幹?”劉辯不屑道:“若能使得天下吏治清明,百姓無苦,孤縱使遺臭萬年,又如何?”
胡昭瞳孔一縮,鄭重的行了一禮,凝聲道:“殿下小小年紀,卻有如此舍己為人之心,老朽自愧不如也!”
“孔明先生何必過謙?孤生為高祖之孫,理當擔此之則,先生不必過譽。”劉辯擺擺手,笑道:“不知先生欲何處,還請告知,孤可早晚請教也。”
原本胡昭並不願結交官宦,更不願意結交劉辯這樣處於政治險處的藩王,然剛剛劉辯短短一句話,便讓他高看了幾分,是以說道:“老朽暫住這悅來客棧。”
劉辯知道了胡昭這兩天不打算走,此這一次的目的就達到了,與胡昭有聊了半晌,方才起身告辭。
不是他不打算招募胡昭,而是這種情況下開口,一者未免有挾恩圖報之嫌,二來便是對於聰明人不能急切而求之,現在劉辯又不是一唿百應的諸侯,亦不是王霸之氣一震的帝王,人家胡昭憑啥投奔?
所以他現在覺得雷術的建議,還是不錯嘛~
。。。。。。
公元189年,臘月中旬,天子下詔除光熹、昭寧、永漢三號,複稱中平六年,令詔書罪己,詔曰:朕以幼衝,奉承高業,不能宣流風化,而感逆陰陽,至令百姓饑荒,更相啖食。永懷悼歎,若附淵水。咎在朕助不逮。
唯董卓賢良,教化風俗,征賊有功,真太師也,朕甚愧之!加九錫,以彰顯太師之功德。其餘有功之臣,盡皆封賞。
此詔令一出,天下震驚,常言道金口玉言,當今天子這般作為可是徹徹底底的打了自己的臉,也打了漢室的臉。
尤其是相約討伐董卓的諸侯,更是痛心疾首,原本以未奉詔而拒絕參加起兵的北海太守孔融,當即命人聯係曹操,揚言必率全城之兵,誓討國賊。
曹操聞之,當即大喜,當然並不是因為孔融勢力有多大,而是因為孔融個人名望實在是太高了,他本是孔聖人二十世孫,幼年時便因讓梨之典故而傳名於世,少年時亦有突出的才能,受到當時天下名士李膺的讚許。
後被舉為孝廉,被征為司空掾屬,然孔融以才幹不足為借口,拒不接受,時大將軍何進因其素有聲名,親自拜訪,授其北中軍候,然在職三天,便轉任虎賁中郎將。
不過後來大將軍死,董卓總攬朝政,因廢立一事,與董卓結怨,然董卓卻因其盛名不敢加害,便降其職轉任議郎,隨後又暗示三府舉薦孔融到黃巾軍最為猖獗的北海國為國相。
如此孔融便由京官降為地方官,不過孔融並未因此而惱怒,到北海後召集士民,聚兵講武,下發檄文,又親寫書劄,與各州郡通聲氣,共同謀劃討伐黃巾。
然而此時的黃巾雖是餘黨,卻與張角時期又大是不同,不僅組織更加嚴密,戰鬥力也更為強悍,因此而討伐勢利。
不過孔融毫不氣餒,於城中設立學校,表顯儒術,更是薦舉賢良鄭玄、彭璆、邴原等,對待國人,就算隻有一點微小的善行,也都以禮對待,國人沒有後代及四方遊士有去世的,都幫助安葬他們,因頗有政聲,被時人稱為“孔北海”。
此時的孔融可以說名望已經達到了頂峰,他公開支持討伐董卓,是以立即引起一片轟動,素與其交好的徐州刺史陶謙、山陽太守袁遺、廣陵太守張超等人,亦是紛紛加盟討董之盟。
截止於此,可以說天下有名望的諸侯,除了劉姓宗室以外,盡皆參加了盟約,而曹操更是因此而進入了名士的圈子。
。。。。。。
河內郡,白波軍大營。
“劉協這個蠢貨,蠢蛋!”
中軍大帳裏迴蕩著劉辯狼一樣的咆哮聲,他一直有一個疑問,這個年代所以人所接受的都是忠君思想,曆史上在漢室仍然存在的情況下,為什麽所有的諸侯基本上都無視漢室的存在。
現在他終於明白了,是劉協這個臭棋簍子,親手葬送了一副好棋,不僅如此,更是親自將棋盤徹底的打翻了,棋盤打翻之快出乎了他的意料。
這可是罪己詔啊,當年漢文帝、漢武帝因天災而下詔罪己,以示上天,如今劉協這個堂堂的天子竟然為了一個臣子而下罪己詔,更為了補償而加九錫。
相當於在天子下麵,又立了一個副天子,還是一個實權的副天子,劉協這是親手為董卓、為天下諸侯,鋪下了篡位的道路啊。
這次劉協算是徹徹底底的把漢室的臉給丟盡了,更是把漢室的尊嚴放在腳底下,狠狠的踩上幾腳,天下諸侯將徹底的無視漢室威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