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天大聖孫悟空,皈依沙門行者稱;
七十二變筋鬥雲,如意神針定風珠;
火眼金睛能識怪,不壞之身把妖降;
一心修持釋尊讚,終證菩提鬥佛封!
瑤池,在東天之西偏,亦名曰西池。
所居者為一位萬劫不壞的大羅金仙,乃三界諸女仙統領,聖號稱做西王母,亦稱瑤池金母。
天上各有境界。
東天是道祖三清及群仙真人所居。
西天是如來佛祖及諸佛、菩薩、阿羅漢所止。
北天是玄武大帝統領眾神將治焉。
昊天上帝玉皇之宮闕,則在南天近中央而統轄四方。
南天有南海觀音菩薩及南極老人與南鬥星官。
上帝有好生之德,敢居中而治三界,顧有長養萬物之義。
真武大帝統領雷霆神將,以肅殺為主,故居於北方。
佛宗禪意講的是寂滅無生,我佛如來又是治世之尊,故以西方世界為極樂。
道家以逍遙長生為主,是以占於東方,取陽氣始生之義。
觀音大士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南極為福、祿、壽三星,主富貴、吉祥、安康;南鬥群星官主生,是以居於南方。取陽氣最盛之意。
王母所居珠樓貝闕,在瑤池之畔。瑤池之水亦非下界之水,乃是融成玉之精髓,溶溶漾漾,竟如酒漿一般。
瑤池之北,有三座大殿。中間一座名碧桃殿,東名青鸞,西名石麟。三殿皆因物命名。
其碧桃樹在西池之南,高八十有餘,俗稱蟠桃樹,此樹萬年一結果,正對中間大殿。
此樹玲瓏盤鬱,勢若虯龍,不但下界所無,即如佛家之娑羅、廣寒之丹桂與海上蓬萊三島之珠林瓊樹,亦皆不如此樹。
這是何故?隻因為它有瑤池玉液浸潤:故其枝葉花葩皆帶玉之精華,在仙樹中為獨冠。
所結蟠桃,若食一枚壽與天齊,若是食了三枚,則與天地同壽,能超萬劫。
卻說這日瑤池石麟殿內,天庭玉帝、瑤池金母正與釋、道二教之祖正在密議伏魔之事。
此時離正、魔雪山一戰,已過近百年。
殿內正南主位坐著三界之尊玉皇昊天上帝與女仙之尊西王母,旁邊侍立一位穿紫衣,有國色天香之容貌的絕美仙子,此仙子既是下界傳說歲星東方朔偷蟠桃故事中的雪妃董雙成。
傳說宋代道士董元行曾在西湖畔挖出過一塊銅牌,上有字跡:“我有蟠桃樹,千年一度生,是誰來竊去?須問董雙成。”這裏說的就是有名的“東方朔偷桃”的典故。當年王母下凡指點漢武大帝修道之時,東方朔從窗戶外向內偷看,王母指著東方朔說:“此兒三偷桃矣!”
原來此前東方朔曾三度上天偷桃,並被董雙成發現而縱之。
【西遊記】中亦提及此事,西行取經的孫行者毀了五莊觀鎮元子的人參果樹,為尋求救活果樹之方,來方丈仙山訪東華帝君,撞見東方朔:行者笑道:“這個小賊在這裏哩!帝君處沒有桃子你偷吃!”東方朔朝上進禮,答道:“老賊,你來這裏怎的?我師父沒有仙丹你偷吃。”
【長恨歌】曰:“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李白詞【桂殿秋】亦曰:“仙女下,董雙成,漢殿夜涼吹玉笙。曲終卻從仙宮去,萬戶千門惟月明。”
董雙成亦因煉製百花丹,奇香無比而聞名。
正東主位坐著的是元氣之祖太上李老君,側位坐著的英武少年正是戰聖楊戩;
正西主位做著為治世之尊,我佛釋迦如來,身後兩側侍立著阿難、迦葉二尊者。
側位亦坐著火眼金睛、雷公嘴臉的一尊佛,正是大名鼎鼎的鬥佛孫悟空!
諾大的殿內顯得甚為空寂。
“今日朕隻邀請佛祖、道祖二位聖尊來西池議事,實乃無始以來首次。隻因那魔教極為囂張,耳目眾多。且今日所議之事極為機密,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玉帝向二祖打稽首說道。
佛祖、道祖亦合掌答禮。
“玉帝老官也忒謹慎,不就是降魔除妖麽?俺老孫包了!”鬥佛在一旁大聲說道。
“善哉善哉,悟空你今以成佛,不比往昔,魯莽之性也該收斂了。”我佛如來告誡悟空。
鬥佛晃晃頭,毫不在乎的繼續說道:““俺老孫說的是實情,想當年俺保那唐僧西行,一路剿除多少妖魔”
“猴頭不要誇嘴,這刹魔公主絕非那些魔怪所比,她神通廣大,就連如來和貧道亦不能降伏她的!”李老君打斷悟空的話說道。
“哈,哈,這老官竟然長魔怪的威風。那刹魔公主真的有那麽厲害?二郎不是也把她傷了麽?哼!哼!”悟空不滿的答道。
“鬥佛可能不太了解魔教實情,雪山一戰楊戩傷她隻是巧合,後那刹魔公主的護體魔功亦把楊戩的兵刃毀了!”天帝邊說邊把慈愛的目光望向楊戩,這自己唯一的嫡親外甥。
“今日朕與釋、道二教之尊共同商議的正是如何對付魔教之事。”
玉帝收迴目光接著說道,“下麵如何行事,還請道祖與世尊指點。”
我佛如來答曰:“南無阿彌陀佛!前時刹魔公主潛身闖入秘魔岩偷放大力牛魔,聯手羅刹圍攻帝釋天一族,貧僧早已知之,隻是天數不可違之,奈何奈何!現魔教已借地、水、風、火四大魔幡之魔力逆轉乾坤,已創出虛空天界並建立魔殿,要再造天地,另立世界。需得有力者前往虛空異界破之!”
李老君接著答曰“那異界乃極陰極寒之地,隻有惡魔兇獸,奇險萬分,闖魔界者必須有金剛不壞之體,或有異寶護身方可去得。”
“俺老孫可沒有什麽異寶護身,如果要我去可以,玉帝、王母統領三界肯定有的是寶貝;如來為治世之尊也得有許多法寶奇珍;李老君是元氣之祖,先天妙物一定得了不少。還請幾位大天尊賜悟空幾樣好寶貝,我好去闖魔界降妖除怪!”
“這猴頭已成了佛,怎麽現今還是這等憊懶?你有地煞變化,鬧天宮時又偷吃我一葫蘆大還金丹,用你自身三昧真火熬煉,早已是金鋼不壞之軀,還要什麽寶貝?”老君說道。
“要是這麽說,成佛或成仙俱都是不壞之身,三千諸佛還有那麽多的金剛、羅漢、大羅金仙,大家一起去闖魔界打架除妖那有多好,還要用這麽費事?要不老官你把送給楊戩的金鋼琢要迴來給我,打魔界我一個人包了!”悟空無賴的答道。
世尊曰:“悟空不得胡說!佛、仙、羅漢雖然都是不壞之體,但那卻是度劫辟邪之功,與你的刀兵不傷之身不同;二郎自幼修煉八九玄功,又蒙道祖、金母恩賜金丹、蟠桃,所以亦是刀兵不傷之體。道、釋二教除卻幾大佛祖,天尊,也就是你與楊戩有此神通而已!何況我早已賜你寶貝,你又怎麽故作糊塗?”
鬥佛驚訝的說道:“我除了藏在耳內的這根繡花針,身上再無它物,如來怎麽說早已賜我法寶?”
佛祖見鬥佛如此說,亦不答話,用手一指,隻見悟空不由自主的把口一張,驀地裏殿中光華大盛,原來悟空從嘴裏吐出一顆雞蛋大的寶珠來!
看此寶珠光彩流溢,晶瑩碧透,轉動不停,懸浮在鬥佛頭頂!
“悟空,這是什麽?”佛祖如來問道。
“這個,這個”悟空一時竟答不上來。
佛祖如來曰:“自古以來,萬物皆有靈性,奇珍異寶更是通靈。物各有主,那金鋼琢為後天至寶,雖然始於道祖所煉,緣止於二郎,最後終歸楊戩所有。此是定數!豈是他人想得就能得到的!”
佛祖接著說道:“自元始以來先天妙物多有出現,有尋得其主者而留之,尋不到其主的就此隱世等待機緣。天皇時有二奇珠出世,一曰‘定海珠’避水,一曰‘定風珠’止風,那定海珠先是截教趙公明所得,封神時歸我釋教燃燈古佛之手,最後止於南海觀音大士所有;定風珠亦先是西昆侖度厄真人所得,後真人皈依佛門獻此奇珠於靈山。你體內此珠即是‘定風珠’,乃是當年西行取經,你等師徒過火焰山向羅刹女三借芭蕉扇時,靈吉菩薩所贈予與你。這亦是物各有其主!難道你忘了麽?”
聽道佛祖所講,悟空這時才恍然大悟。
天帝、金母、道祖聽了齊聲讚道:“世尊這番講義言之有理,果是通曉周天萬物萬事!”
七十二變筋鬥雲,如意神針定風珠;
火眼金睛能識怪,不壞之身把妖降;
一心修持釋尊讚,終證菩提鬥佛封!
瑤池,在東天之西偏,亦名曰西池。
所居者為一位萬劫不壞的大羅金仙,乃三界諸女仙統領,聖號稱做西王母,亦稱瑤池金母。
天上各有境界。
東天是道祖三清及群仙真人所居。
西天是如來佛祖及諸佛、菩薩、阿羅漢所止。
北天是玄武大帝統領眾神將治焉。
昊天上帝玉皇之宮闕,則在南天近中央而統轄四方。
南天有南海觀音菩薩及南極老人與南鬥星官。
上帝有好生之德,敢居中而治三界,顧有長養萬物之義。
真武大帝統領雷霆神將,以肅殺為主,故居於北方。
佛宗禪意講的是寂滅無生,我佛如來又是治世之尊,故以西方世界為極樂。
道家以逍遙長生為主,是以占於東方,取陽氣始生之義。
觀音大士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南極為福、祿、壽三星,主富貴、吉祥、安康;南鬥群星官主生,是以居於南方。取陽氣最盛之意。
王母所居珠樓貝闕,在瑤池之畔。瑤池之水亦非下界之水,乃是融成玉之精髓,溶溶漾漾,竟如酒漿一般。
瑤池之北,有三座大殿。中間一座名碧桃殿,東名青鸞,西名石麟。三殿皆因物命名。
其碧桃樹在西池之南,高八十有餘,俗稱蟠桃樹,此樹萬年一結果,正對中間大殿。
此樹玲瓏盤鬱,勢若虯龍,不但下界所無,即如佛家之娑羅、廣寒之丹桂與海上蓬萊三島之珠林瓊樹,亦皆不如此樹。
這是何故?隻因為它有瑤池玉液浸潤:故其枝葉花葩皆帶玉之精華,在仙樹中為獨冠。
所結蟠桃,若食一枚壽與天齊,若是食了三枚,則與天地同壽,能超萬劫。
卻說這日瑤池石麟殿內,天庭玉帝、瑤池金母正與釋、道二教之祖正在密議伏魔之事。
此時離正、魔雪山一戰,已過近百年。
殿內正南主位坐著三界之尊玉皇昊天上帝與女仙之尊西王母,旁邊侍立一位穿紫衣,有國色天香之容貌的絕美仙子,此仙子既是下界傳說歲星東方朔偷蟠桃故事中的雪妃董雙成。
傳說宋代道士董元行曾在西湖畔挖出過一塊銅牌,上有字跡:“我有蟠桃樹,千年一度生,是誰來竊去?須問董雙成。”這裏說的就是有名的“東方朔偷桃”的典故。當年王母下凡指點漢武大帝修道之時,東方朔從窗戶外向內偷看,王母指著東方朔說:“此兒三偷桃矣!”
原來此前東方朔曾三度上天偷桃,並被董雙成發現而縱之。
【西遊記】中亦提及此事,西行取經的孫行者毀了五莊觀鎮元子的人參果樹,為尋求救活果樹之方,來方丈仙山訪東華帝君,撞見東方朔:行者笑道:“這個小賊在這裏哩!帝君處沒有桃子你偷吃!”東方朔朝上進禮,答道:“老賊,你來這裏怎的?我師父沒有仙丹你偷吃。”
【長恨歌】曰:“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李白詞【桂殿秋】亦曰:“仙女下,董雙成,漢殿夜涼吹玉笙。曲終卻從仙宮去,萬戶千門惟月明。”
董雙成亦因煉製百花丹,奇香無比而聞名。
正東主位坐著的是元氣之祖太上李老君,側位坐著的英武少年正是戰聖楊戩;
正西主位做著為治世之尊,我佛釋迦如來,身後兩側侍立著阿難、迦葉二尊者。
側位亦坐著火眼金睛、雷公嘴臉的一尊佛,正是大名鼎鼎的鬥佛孫悟空!
諾大的殿內顯得甚為空寂。
“今日朕隻邀請佛祖、道祖二位聖尊來西池議事,實乃無始以來首次。隻因那魔教極為囂張,耳目眾多。且今日所議之事極為機密,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玉帝向二祖打稽首說道。
佛祖、道祖亦合掌答禮。
“玉帝老官也忒謹慎,不就是降魔除妖麽?俺老孫包了!”鬥佛在一旁大聲說道。
“善哉善哉,悟空你今以成佛,不比往昔,魯莽之性也該收斂了。”我佛如來告誡悟空。
鬥佛晃晃頭,毫不在乎的繼續說道:““俺老孫說的是實情,想當年俺保那唐僧西行,一路剿除多少妖魔”
“猴頭不要誇嘴,這刹魔公主絕非那些魔怪所比,她神通廣大,就連如來和貧道亦不能降伏她的!”李老君打斷悟空的話說道。
“哈,哈,這老官竟然長魔怪的威風。那刹魔公主真的有那麽厲害?二郎不是也把她傷了麽?哼!哼!”悟空不滿的答道。
“鬥佛可能不太了解魔教實情,雪山一戰楊戩傷她隻是巧合,後那刹魔公主的護體魔功亦把楊戩的兵刃毀了!”天帝邊說邊把慈愛的目光望向楊戩,這自己唯一的嫡親外甥。
“今日朕與釋、道二教之尊共同商議的正是如何對付魔教之事。”
玉帝收迴目光接著說道,“下麵如何行事,還請道祖與世尊指點。”
我佛如來答曰:“南無阿彌陀佛!前時刹魔公主潛身闖入秘魔岩偷放大力牛魔,聯手羅刹圍攻帝釋天一族,貧僧早已知之,隻是天數不可違之,奈何奈何!現魔教已借地、水、風、火四大魔幡之魔力逆轉乾坤,已創出虛空天界並建立魔殿,要再造天地,另立世界。需得有力者前往虛空異界破之!”
李老君接著答曰“那異界乃極陰極寒之地,隻有惡魔兇獸,奇險萬分,闖魔界者必須有金剛不壞之體,或有異寶護身方可去得。”
“俺老孫可沒有什麽異寶護身,如果要我去可以,玉帝、王母統領三界肯定有的是寶貝;如來為治世之尊也得有許多法寶奇珍;李老君是元氣之祖,先天妙物一定得了不少。還請幾位大天尊賜悟空幾樣好寶貝,我好去闖魔界降妖除怪!”
“這猴頭已成了佛,怎麽現今還是這等憊懶?你有地煞變化,鬧天宮時又偷吃我一葫蘆大還金丹,用你自身三昧真火熬煉,早已是金鋼不壞之軀,還要什麽寶貝?”老君說道。
“要是這麽說,成佛或成仙俱都是不壞之身,三千諸佛還有那麽多的金剛、羅漢、大羅金仙,大家一起去闖魔界打架除妖那有多好,還要用這麽費事?要不老官你把送給楊戩的金鋼琢要迴來給我,打魔界我一個人包了!”悟空無賴的答道。
世尊曰:“悟空不得胡說!佛、仙、羅漢雖然都是不壞之體,但那卻是度劫辟邪之功,與你的刀兵不傷之身不同;二郎自幼修煉八九玄功,又蒙道祖、金母恩賜金丹、蟠桃,所以亦是刀兵不傷之體。道、釋二教除卻幾大佛祖,天尊,也就是你與楊戩有此神通而已!何況我早已賜你寶貝,你又怎麽故作糊塗?”
鬥佛驚訝的說道:“我除了藏在耳內的這根繡花針,身上再無它物,如來怎麽說早已賜我法寶?”
佛祖見鬥佛如此說,亦不答話,用手一指,隻見悟空不由自主的把口一張,驀地裏殿中光華大盛,原來悟空從嘴裏吐出一顆雞蛋大的寶珠來!
看此寶珠光彩流溢,晶瑩碧透,轉動不停,懸浮在鬥佛頭頂!
“悟空,這是什麽?”佛祖如來問道。
“這個,這個”悟空一時竟答不上來。
佛祖如來曰:“自古以來,萬物皆有靈性,奇珍異寶更是通靈。物各有主,那金鋼琢為後天至寶,雖然始於道祖所煉,緣止於二郎,最後終歸楊戩所有。此是定數!豈是他人想得就能得到的!”
佛祖接著說道:“自元始以來先天妙物多有出現,有尋得其主者而留之,尋不到其主的就此隱世等待機緣。天皇時有二奇珠出世,一曰‘定海珠’避水,一曰‘定風珠’止風,那定海珠先是截教趙公明所得,封神時歸我釋教燃燈古佛之手,最後止於南海觀音大士所有;定風珠亦先是西昆侖度厄真人所得,後真人皈依佛門獻此奇珠於靈山。你體內此珠即是‘定風珠’,乃是當年西行取經,你等師徒過火焰山向羅刹女三借芭蕉扇時,靈吉菩薩所贈予與你。這亦是物各有其主!難道你忘了麽?”
聽道佛祖所講,悟空這時才恍然大悟。
天帝、金母、道祖聽了齊聲讚道:“世尊這番講義言之有理,果是通曉周天萬物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