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值日生
穿書後反派全家都是大佬 作者:豆小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竇兒走了過來,對著老邱伸出手:“邱叔,給迴我吧。”
老邱從懷裏掏出卷尺,伸了過去。
他伸了一半又縮了迴去,可憐巴巴地看著王竇兒:“就不能給我帶迴去瞧瞧嗎?”
這麽神奇的寶貝,他還沒玩夠呢。
但是王竇兒沒有心軟,她對著老邱搖了搖頭,趁著老邱愣神的瞬間,她快速地把老邱手裏的卷尺拿迴。
卷尺終於迴到她的手中,王竇兒鬆了口氣。
若是知道一個卷尺會引起爭吵,她就不拿出來了。
老邱失望地看了眼王竇兒手裏的卷尺,笑了笑:“那我先走了。”
老邱往外走去,王竇兒突然叫住他:“邱叔,等一下。”
老邱驚喜地轉過頭看向王竇兒:“你是突然想把這寶物借給我了?”
一旁的陳叔聽了不由一急:“柳璟媳婦,千萬別借給他,他這種人不講信用,拿迴去可能就占為己有了。”
老邱呸了一聲:“你胡說八道,我才不會這樣。”
“什麽不是,明明就是,我家婆娘要鋤頭,你卻給她做了個鐵鍬,還死不認賬,不肯把銀兩退迴……”
“都說了,我沒搞錯,搞錯的是你家婆娘,你迴去問清楚了再說。”
“我問了千遍萬遍了,就是你搞錯的,整日喝酒,醉醺醺的,像個人嗎?”
“我喝酒關你什麽事了,喝你家的酒了嗎?還是用你家的銀兩去買酒了?管得可真寬。”
眼看他們就要打起來,王竇兒一個頭兩個大。
這兩個人就不應該在同一時間出現。
她急忙從荷包裏掏出錢塞到老邱的手裏:“邱叔,這是做避雷針的銀兩。”
老邱愣了愣,看了眼手裏的銀兩,有些很失望。
現在他要的不是銀兩,而是卷尺。
“你們都別吵了,快迴家吧,天色不早了,我也要去接兩個娃放學了。”
“他們都這麽大了,還用接嗎?自己不會走路迴來?”
“會,但是我不放心,還是去一趟比較放心。”
王竇兒笑著應了陳叔便轉身迴了屋裏開始收拾東西。
老邱和陳叔互看了一眼,頭一擰,各自往不同的方向離去。
王竇兒給兩小隻準備了些灰水糕,準備給他們拿著在路上吃,還用竹筒裝了些水,怕他們吃了糕點會渴。
去到蒙館時,其他孩子都迴家了,隻有兩小隻還坐在裏麵看書。
聽到腳步聲,兩小隻朝著門外看了過去,看到王竇兒的身影,他們放下手裏的書急急地撲向王竇兒:“娘親,你來了。”
“對不起,今天娘親有事耽擱了點時間,所以來遲了。”
平常她都會提早一些過來,爭取在其他孩子放學時就能帶兩小隻迴家。
兩小隻一人站一邊,圍住王竇兒在撒嬌:“我們在這裏看書,乖乖等娘親。”
他們看的是王竇兒送給他們的書,小寶看醫書,大寶什麽書都看。
為此,王竇兒曾在心裏鞠了一把淚,她費勁心思把簡筆字轉換成繁體字的繪本成了大小寶壓箱底的“寶物”隻有偶爾才會拿出來摸一摸,翻一翻又放迴箱子裏。
為此柳璟還不忘笑話她。
這時劉秀才從外麵走了進來,他的腳已經好得七七八八了,正常走路也沒什麽問題。
不過他比較惜命,硬是拄著拐杖說不全好就不放手。
人家瘸子還眼巴巴地等著他的拐杖呢。
“柳夫人,你又過來了。”劉秀才一邊和王竇兒打招唿,一邊開始收拾課室,把裏麵的廢紙團和垃圾清理出去。
看著他一邊拄著拐杖一邊掃地,王竇兒直為他感到難受。
“劉夫子,教室每天都是你一人打掃嗎?”王竇兒問道。
劉秀才停下手,看向王竇兒迴答道:“也不是,有時候是我媳婦打掃,不過一般情況下都是我打掃,其實也沒什麽,一會兒就掃幹淨了。”
“其實你可以不用這麽累的。”
“啊?”劉秀才不是很明白王竇兒的意思:“怎麽說呢?”
王竇兒把後世的值日生規則跟劉秀才仔細地說了一下。
劉秀才聽後恍然大悟,不過他有些疑惑:“你們都是交錢過來上課的,若是我還讓你們的孩子放學後留下來打掃衛生,會不會不太好?”
“有什麽不好的,這些孩子年紀也不小了,在家裏也開始學著幫忙幹活了。你就跟那些孩子說,你這麽安排是為了鍛煉他們和提升他們的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
“德智體美勞?德是品德,智是智力,體是體力,美……美是什麽?美麗?那要如何做才能讓他們的外貌得以提升?”
王竇兒被劉秀才一本正經的模樣給逗笑了。
如果真有蒙館能幫助學生提升顏值,隻怕那家蒙館的門檻都要被踩爛了。
“不是提升外貌,而是提升他們審美觀,讓他們知道什麽是醜,什麽是美。
就像一個其貌不揚的人甚至有點醜的人,但是她心地善良,為人好善樂施,那她也是一種美。”
劉秀才想了想,覺得王竇兒的話十分有道理。
“你不說,我還真沒想到。不過我這麽做,真的能提升孩子們的勞動能力?”
“課室是老師和同學共同學習和生活的公共場所,大家自然有義務去維持課室和蒙館的整潔……”
王竇兒從德智體美勞延伸,又跟劉秀才講了很多後世教育的理念。
劉秀才聽了驚為天人,覺得他當了這麽多年的夫子還沒有王竇兒一個十幾歲的婦人看得透徹。
“其實,你也無需著急,這種改變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實現,更不是以你一人之力就能推行全國。
不過你可以現在自己的蒙館試行,讓咱們這些孩子得到好的改變。”
王竇兒看向兩小隻:“娘親的話已經說完了,你們是不是應該做點什麽啦?”
大寶立即站了起來,去接過劉秀才的掃帚說要幫忙掃地。
小寶則幫忙擦桌子。
劉夫子看著兩個小孩子在教室裏有條不紊地搞衛生,心裏按捺不住激動,心裏有很多想法像春天的野草般瘋狂地生長。
更讓王竇兒沒想到的是,這個原本有些迂腐的劉秀才會在她的啟發下變成了聞名整個大齊的賢師,後來更是變成了大周開國皇帝的帝師,成了受盡全國民眾敬愛的聖賢。
老邱從懷裏掏出卷尺,伸了過去。
他伸了一半又縮了迴去,可憐巴巴地看著王竇兒:“就不能給我帶迴去瞧瞧嗎?”
這麽神奇的寶貝,他還沒玩夠呢。
但是王竇兒沒有心軟,她對著老邱搖了搖頭,趁著老邱愣神的瞬間,她快速地把老邱手裏的卷尺拿迴。
卷尺終於迴到她的手中,王竇兒鬆了口氣。
若是知道一個卷尺會引起爭吵,她就不拿出來了。
老邱失望地看了眼王竇兒手裏的卷尺,笑了笑:“那我先走了。”
老邱往外走去,王竇兒突然叫住他:“邱叔,等一下。”
老邱驚喜地轉過頭看向王竇兒:“你是突然想把這寶物借給我了?”
一旁的陳叔聽了不由一急:“柳璟媳婦,千萬別借給他,他這種人不講信用,拿迴去可能就占為己有了。”
老邱呸了一聲:“你胡說八道,我才不會這樣。”
“什麽不是,明明就是,我家婆娘要鋤頭,你卻給她做了個鐵鍬,還死不認賬,不肯把銀兩退迴……”
“都說了,我沒搞錯,搞錯的是你家婆娘,你迴去問清楚了再說。”
“我問了千遍萬遍了,就是你搞錯的,整日喝酒,醉醺醺的,像個人嗎?”
“我喝酒關你什麽事了,喝你家的酒了嗎?還是用你家的銀兩去買酒了?管得可真寬。”
眼看他們就要打起來,王竇兒一個頭兩個大。
這兩個人就不應該在同一時間出現。
她急忙從荷包裏掏出錢塞到老邱的手裏:“邱叔,這是做避雷針的銀兩。”
老邱愣了愣,看了眼手裏的銀兩,有些很失望。
現在他要的不是銀兩,而是卷尺。
“你們都別吵了,快迴家吧,天色不早了,我也要去接兩個娃放學了。”
“他們都這麽大了,還用接嗎?自己不會走路迴來?”
“會,但是我不放心,還是去一趟比較放心。”
王竇兒笑著應了陳叔便轉身迴了屋裏開始收拾東西。
老邱和陳叔互看了一眼,頭一擰,各自往不同的方向離去。
王竇兒給兩小隻準備了些灰水糕,準備給他們拿著在路上吃,還用竹筒裝了些水,怕他們吃了糕點會渴。
去到蒙館時,其他孩子都迴家了,隻有兩小隻還坐在裏麵看書。
聽到腳步聲,兩小隻朝著門外看了過去,看到王竇兒的身影,他們放下手裏的書急急地撲向王竇兒:“娘親,你來了。”
“對不起,今天娘親有事耽擱了點時間,所以來遲了。”
平常她都會提早一些過來,爭取在其他孩子放學時就能帶兩小隻迴家。
兩小隻一人站一邊,圍住王竇兒在撒嬌:“我們在這裏看書,乖乖等娘親。”
他們看的是王竇兒送給他們的書,小寶看醫書,大寶什麽書都看。
為此,王竇兒曾在心裏鞠了一把淚,她費勁心思把簡筆字轉換成繁體字的繪本成了大小寶壓箱底的“寶物”隻有偶爾才會拿出來摸一摸,翻一翻又放迴箱子裏。
為此柳璟還不忘笑話她。
這時劉秀才從外麵走了進來,他的腳已經好得七七八八了,正常走路也沒什麽問題。
不過他比較惜命,硬是拄著拐杖說不全好就不放手。
人家瘸子還眼巴巴地等著他的拐杖呢。
“柳夫人,你又過來了。”劉秀才一邊和王竇兒打招唿,一邊開始收拾課室,把裏麵的廢紙團和垃圾清理出去。
看著他一邊拄著拐杖一邊掃地,王竇兒直為他感到難受。
“劉夫子,教室每天都是你一人打掃嗎?”王竇兒問道。
劉秀才停下手,看向王竇兒迴答道:“也不是,有時候是我媳婦打掃,不過一般情況下都是我打掃,其實也沒什麽,一會兒就掃幹淨了。”
“其實你可以不用這麽累的。”
“啊?”劉秀才不是很明白王竇兒的意思:“怎麽說呢?”
王竇兒把後世的值日生規則跟劉秀才仔細地說了一下。
劉秀才聽後恍然大悟,不過他有些疑惑:“你們都是交錢過來上課的,若是我還讓你們的孩子放學後留下來打掃衛生,會不會不太好?”
“有什麽不好的,這些孩子年紀也不小了,在家裏也開始學著幫忙幹活了。你就跟那些孩子說,你這麽安排是為了鍛煉他們和提升他們的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
“德智體美勞?德是品德,智是智力,體是體力,美……美是什麽?美麗?那要如何做才能讓他們的外貌得以提升?”
王竇兒被劉秀才一本正經的模樣給逗笑了。
如果真有蒙館能幫助學生提升顏值,隻怕那家蒙館的門檻都要被踩爛了。
“不是提升外貌,而是提升他們審美觀,讓他們知道什麽是醜,什麽是美。
就像一個其貌不揚的人甚至有點醜的人,但是她心地善良,為人好善樂施,那她也是一種美。”
劉秀才想了想,覺得王竇兒的話十分有道理。
“你不說,我還真沒想到。不過我這麽做,真的能提升孩子們的勞動能力?”
“課室是老師和同學共同學習和生活的公共場所,大家自然有義務去維持課室和蒙館的整潔……”
王竇兒從德智體美勞延伸,又跟劉秀才講了很多後世教育的理念。
劉秀才聽了驚為天人,覺得他當了這麽多年的夫子還沒有王竇兒一個十幾歲的婦人看得透徹。
“其實,你也無需著急,這種改變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實現,更不是以你一人之力就能推行全國。
不過你可以現在自己的蒙館試行,讓咱們這些孩子得到好的改變。”
王竇兒看向兩小隻:“娘親的話已經說完了,你們是不是應該做點什麽啦?”
大寶立即站了起來,去接過劉秀才的掃帚說要幫忙掃地。
小寶則幫忙擦桌子。
劉夫子看著兩個小孩子在教室裏有條不紊地搞衛生,心裏按捺不住激動,心裏有很多想法像春天的野草般瘋狂地生長。
更讓王竇兒沒想到的是,這個原本有些迂腐的劉秀才會在她的啟發下變成了聞名整個大齊的賢師,後來更是變成了大周開國皇帝的帝師,成了受盡全國民眾敬愛的聖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