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房產開發(一)
安寧區碧霞居事件落幕後半年多一點時間,平康省委組織部果然到寧秀市來搞了一次擬提拔幹部的推薦。作為安寧區委書記的天天由於事前知道信消息,在省委組織部的人還沒有下來之前,天天就利用他任安寧區委書記的職務便利,到市上的所有領導那裏去匯報了一次安寧區的工作,之後又專門請相關領導及市級部門的一些領導吃飯,實際上是在拉取推薦票。同時,天天也專門到胥忖朱那裏,明確提出希望胥忖朱能夠關心他。碧霞居項目的平穩處置,不僅使胥忖朱有驚無險,而且也使他輕鬆地得到了一千萬元,胥忖朱知道這其中天天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胥忖朱不知道天天對於碧霞居項目的問題了解多少內幕,也就不敢過於得罪天天,天天找到他後,胥忖朱對天天說:“你放心,我自己知道該怎麽做。”同時,胥忖朱要天天繼續把區上的工作做好,“包括有些工作,盡管已經有了結論,但還是要進一步做好善後,不要前腳走後腳就出問題。否則的話,誰也關心不了你。”胥忖朱這話的用意非常明確,就是希望天天要把碧霞居項目的善後工作做好,不要再出現反複。
以天天的智商,怎麽不知道胥忖朱話中之話呢?天天當然也不願意已經擺平的事再出現波折,隻不過他知道自己該如何最有效地利用這件事。
這段時間裏,由於胥忖朱和祈一征之間還沒有產生明顯的矛盾,兩個人在工作上的合作總體上來講還算是比較正常。胥忖朱因為感覺上次祈一征在常委會上就碧霞居項目涉嫌違紀處理議題上給他解了圍,胥忖朱在人心裏少有地多少對祈一征有些好感。因為祈一征要市委常委會上的那一席話,不僅使胥忖朱已經到帳的一千萬元可能穩拿了,並且還可能在這個問題上避免了自己遭受牢獄之災。當然,胥忖朱的這一齷齪勾當,祈一征完全不知道。如果知道的話,他是絕對不會說出在常委會上的那一番話。
由於這一段時間兩人的合作比較順暢,寧秀市各方麵的工作開展也比較順利。由於祈一征到寧秀後實行的招商引資政策,特別是要求所有在寧秀的發電企業都要將其所發電量的百分之十留在寧秀,由寧秀統籌調度的政策,使外來企業在寧秀的電力供應能夠得到相應的保障,並且電價也比從上購買更便宜一些,因此,外地企業再一次大規模進入寧秀。這一波投資熱,不僅有加工型企業進入,也有勞動密集型企業進入,還有所謂的高科技企業進入。同時,房地產企業也有好幾家進入寧秀。一時間,寧秀的幹部群眾都感覺寧秀進入了一個高速增長的時期。
在當今社會的所有行業中,房地產行業的老板們可以說是對中國的官僚階層了解最透徹,也是打交道最多,官商法則以及市場經濟法則運用得最淋漓盡致、也是最有效的。
確實,房地產行業的各個環節都必須與地方的官員打交道,從拿地,到建設,再到預售,最後到辦理所有手續。國土、城建、房管、稅務、環保、安監、消防等等等等,沒有哪一個環節不需要政府的這些相關部門批準。因此,房地產行業這些年自身賺了錢,產生了大大小小不少的老板,但同時也喂肥了不少官僚,培養了不少**分子。不敢說房地產是充滿血腥的行業,但卻可以說是滋養**分子最多的行業。不敢說房地產行業是最被詬病的行業,但卻可以說是非議最多的行業。
寧秀之前的房地產行業幾乎為零,本地有幾家建築企業,但根本還談不上形成房地產業的問題。寧秀的房價也非常低,每平方米不到五百元。因此,寧秀的房地產業可以說還是一片完全的未開墾地帶。剛開始有房地產商進入寧秀時,還不知道在寧秀如何才能把地拿到,因為之前寧秀的土地都基本上還是政府劃撥,通過市場轉讓的行為很少。以後,陸陸續續有一些房地產商進入寧秀,開始形成很不規範的土地轉讓。因為不規範,進入寧秀的各房地產商便各自施展他們與各級官員打交道時所累積的手段,可以說剛剛開始形成的寧秀土地出讓市場,是亂象叢生。在雲萬裏擔任寧秀市委書記時,因為房地產業剛剛在寧秀興起,亂象還不明顯。到胥忖朱擔任寧秀市委書記時,寧秀的房地產業可以說已經是一片亂象。有幾萬元一畝的,也有幾十萬一畝的,還有一兩百萬元一畝的,甚至還有近千萬元一畝的。盡管價差懸殊,但土地都出自政府相關部門之手。一時間,不僅社會上有關房地產商的各種各樣說法滿天飛,有關政府官員的說法也五花八門。不僅弄得政府官員及相關部門的領導內心惶惶,老百姓也怨聲載道。因為寧秀的房價一下子從前幾年的四五百塊錢一個平方很快就漲到了三四千一個平方後來又漲到四五千塊錢一個平方。而老百姓的收入包括公務員的收入卻基本上沒有增漲。以胥忖朱喜歡整治人、處理人的稟性,這種亂象早就應該出手整治了,但因為其中有三家房地產商進入寧秀前,對寧秀各方麵的情況都進行了全方位的調查,也多方地進行了打點,包括胥忖朱那裏,這三家房地產商通過各種渠道,送給胥忖朱的東西前後不下於兩千萬元的打點費。也因此,他們也才能夠在寧秀地方低價拿地,高價售房,從中獲得他們進入之前完全沒有想到的高額利潤。因為得了這些房地產商的好處,胥忖朱不僅不敢大力度地整治寧秀的房地產業,而且還明裏暗裏地給那些他得了好處的房地產商撐腰打氣,提供服務,為其所開發樓盤提供外部的硬件條件,如城市道路、公交線路、綜合配套設施建設等等。
金土地房地產開發公司是一個離寧秀比較遠的一個市的一家房地產企業,這家企業因為是成立得比較晚的一家建築企業,成立以後就一直在本地和省城搞開發。該房地產企業的老板褚宮瀝原來是做建材生產的,由於前些年建材行業的暴利賺了不少錢,以後建材行業競爭激烈了,賺錢已經不再那麽容易了,看到修房子賣房子比他賣建材賺錢,褚宮瀝就開始進入到房地產領域,成立了一家建築公司,先是掛靠在一家有資質的企業,做二道包工,以後逐步發展,但由於沒有獨立的資質,所以隻敢在本地做一些小規模的建設項目。以後取得了獨立的相應資質後,成立了“金土地房地產公司”,也才敢在其他地方去承攬一些工程,但因為入道較晚,房地產業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在房地產業發展較早的地方已經沒有多少黃金可挖了,褚宮瀝了解到寧秀這個地方的房地產來還處於剛起步階段的情況後,就籌集了自己所有的資金來到寧秀。但當進入寧秀時,自己在寧秀什麽關係都沒有,看到別的房地產企業能夠拿到地,自己卻怎麽也拿不到,就是去參與所謂的土地出讓拍賣,不是被別人搶標,就是被明裏暗裏的威脅所嚇倒,不敢去爭地。為此,看到在寧秀的其他房地產商賺得盆滿缽滿,自己卻總是兩手空空,最多能夠拿到一些附屬工程,褚宮瀝的心裏感到很是憤憤不平。
金土地房地產公司進入寧秀後大半年沒有拿到一個正式的工程,褚宮瀝反複打聽,安排人員到處收集相關情報,經過認真的分析後,才發現寧秀這個地方他完全沒有搞懂。為此,褚宮瀝專程到省城,向一直和他合作並且在省城做得很好的金銀河集團的老總奠基業請教,並且希望奠基業幫助自己打開寧秀的局麵。奠基業的一個伯叔曾經擔任過省上的副書記,奠基業依托他這個伯叔在位時的一些關係,先是在省城做一些代理出口的業務,之後慢慢地發展壯大,現在已經是一個大型綜合企業。用奠基來自己的話來說,除了不經營毒品、不販賣人口、不走私武器處,什麽都做,其中以金融、外貿和房地產三個方麵做得最好。奠基業的情商非常高,人際關係非常廣泛。之所以能夠從一個相當於皮包公司的企業做到現在位居於全省企業前列,一方麵靠奠基業自身構築的廣泛的人緣,另一方麵也靠著其高超的情商和圓潤的社交手腕。奠基業的人際關係可以說是遍布平康省的各個角落,在經營上,奠基業的公司基本上還沒有出現過讓當局不滿的行為,因此,企業在平康省上下的口碑都不錯。奠基業本人長期在官場和商場打交道形成的特有的待人特性,使得他無論是和大企業合作還是與小企業打交道,都讓人感覺是一視同仁,誠心對待,沒有因為企業規模的大小,也不因為老板的身價多少而另眼相等。而褚宮瀝能夠和奠基業走得比較近,是因為奠基業和褚宮瀝接觸過幾次後,覺得褚宮瀝誠實、幹煉,做事認真踏實,值得信任。褚宮瀝的企業能夠慢慢地做大,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於奠基業的支持。
在寧秀打拚了半年卻沒有任何進展,褚宮瀝便希望通過奠基業的關係打進寧秀。奠基業聽了褚宮瀝對寧秀的情況介紹後,在心裏對褚宮瀝的行為比較讚賞。奠基業認為盡管褚宮瀝在寧秀半年多時間沒有拿到一塊土地,但沒有象極大多數商人那樣,去搞一些歪門邪道的東西,認為褚宮瀝是一個正派的商人,也就想誠心幫褚宮瀝一把。
奠基業的伯叔在擔任省上的副書記時,與胥忖朱的老丈人在位時的時間基本上相同,兩人還算是同事。因此,奠基業與胥忖朱之間之前有過幾次接觸,但奠基業與胥忖朱接觸幾次後,就不太瞧得起胥忖朱,感覺這個人的心理比較陰暗。由於平時兩人之間沒有必須往來的事由,加上一個在政界,一個在商界,道不同不相謀,兩人在平時也就不大來往,但考慮到長輩們之間的關係,加上奠基業在官場和商場與各色人物打交道不少,知道如何維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基礎,盡管自己與胥忖朱沒有更多的需要彼此間必須交往的事由,但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說不定哪個時候還用得著。因而奠基業還是時不時地和胥忖朱聯係一下,算是把這條線牽在那裏。現在聽到褚宮瀝介紹的情況後,奠基業主動給胥忖朱打電話聯係:“胥書記嘛?我是奠基業啊!好久沒有見到我們的書記大人了,該不會把我搞忘吧?”
接到奠基業的電話後,胥忖朱也還是多少顯得有些高興,畢竟人家是省委上的副書記的公子,身份遠比自己高,自己的老丈人盡管勉強可以說是省委領導,但畢竟自己的老丈人沒有進常委,和省上的副書記還不在一個平台上,並且人家是省上副書記的公子,自己隻能勉強算是一個上門女婿,哪裏能和人家相比呢。胥忖朱有些時候還是少有地有一點點自知之明,盡管這種情況很少:“啊!奠總呀!你才把我們搞忘了嘍!不要一天都把眼睛盯在錢上,錢多了也累,還是抽空來寧秀這個窮地方來看看我們吧!省城好,但肯定沒有我們這裏空氣好。好久來吸一點新鮮空氣?”從胥忖朱的話裏,似乎他一點都不愛錢。
“胥書記是大人物一尊,而我是平民布衣一個,你書記大人不召見,我們不敢貿然來打擾你啊!什麽時間迴省城?我們好久沒有聚過了,抽空我們又聚一下?”奠基業問道。由於兩家長輩的關係,雖然奠基業的伯父與胥忖朱和老丈人之間是上下級關係,但兩人在位時,還相處得不錯,退下來後相互之間還時不時有些來往。
“啊!正好我這個星期沒有安排,周五下午我從寧秀迴城,那就星期五晚上吧!”胥忖朱還沒有象與官場上的人接觸那樣打官腔。胥忖朱善於與商人和女人打交道,隻要和這兩類人接觸,胥忖朱的智商似乎一下子就提高了,會不自覺地降低自己的身架,而不象在官場上與其他官僚們打交道,總是傲起一個自認為放不下的架子。
“好的,那我們一言為定,就這周星期五晚上。地點就在省城的帝都大酒店吧。具體房間確定了以後我再給你聯係。”奠基業說。
為周五晚上的聚會,奠基業很是動了些腦筋,為了給褚宮瀝創造一個良好的交往條件,奠基業給自己的伯叔聯係,讓他給胥忖朱的老丈人聯係,以他伯叔的名義,采取幾家人聚會的方式。這樣,既可以顯出自己與褚宮瀝關係的親密程度,也很自然地把褚宮瀝與胥忖朱聯係在一起。因為一般來講,能夠幾家人一起聚會,都是關係比較要好的,否則,純粹的交往式接待,是不會一家人一家人在一起的。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奠基業對褚宮瀝真可以說是盡心盡力。
胥忖朱的老丈人見是自己的領導與自己聯係,當然滿口答應。因為有自己的父親參加,胥忖朱的老婆馬豔梅盡管不願意與胥忖朱一起,但還是不得不照顧自己父親的情緒,也參加當天晚上的聚會。畢竟人老了,並且這種老同事一家人聚會的機會也不多。馬豔梅盡管對胥忖朱不滿意,兩個人很難在社交場合走到一起,但對自己的父親還是很孝順的。因此,幾家人剛好一桌。
聚會是濃重而不喧鬧,盡管褚宮瀝與胥忖朱及胥忖朱的老丈人不熟悉,但與奠基業和奠基業伯叔一家還是非常熟悉的,因而在晚宴上也並不顯得拘束。當然,飯桌上是絕對沒有說其他的,大家談的都是如何保健,如何保養,老年人如何吃喝才能長壽等等話題。飯後送四位老人走時,褚宮瀝專門給每家人準備了一份不貴但卻很有檔次的禮物——兩盒產生東北的林蛙油。四位老人都同口說:“小褚好,小褚客氣了。”迴家後,胥忖朱的老丈人都還在說:“今天晚上的那個叫褚什麽的人不錯,人看到就比較忠厚,靠得住。”
有了奠基業的引見,並且也已經和胥忖朱見麵了,接下來該如何辦,褚宮瀝自己自然清楚。他不可能事事都由奠基業牽著走。
在省城聚會的一個月之後,褚宮瀝到寧秀直接給胥忖朱聯係,希望和胥忖朱見見麵。褚宮瀝沒有急著去找胥忖朱,一方麵是沒有想好如何單獨去見胥忖朱才能夠為以後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麵也是在準備去見胥忖朱時的見麵禮。褚宮瀝覺得盡管已經見過一次麵了,但畢竟還不熟悉,正如走人戶一樣,去人家那裏總要拿點什麽東西作為見麵禮。他也向奠基業談到過如何去見胥忖朱的問題,奠基業說他對胥忖朱的個人愛好也了解不多,想到現在社會上正時興古玩字畫之類的東西,奠基來說可以考慮送一幅字畫給胥忖朱作為見麵禮。奠基業倒是說他那裏就有兩幅,問褚宮瀝是否需要。褚宮瀝當然不可能要奠基業的,他借口說他的舅子家裏正好有兩幅,褚宮瀝說他舅子曾經是在一個縣文物所工作過,有一段時間文物所對文物管理很鬆散,也沒有人重視那些後來被視為珍貴文物的東西,當時趁混亂,搞了幾樣當時在文管所沒有登記的東西。褚宮瀝還說哪天也給奠基業送一兩件過來。實際上,這是褚宮瀝編出來的故事,他也知道奠基業和他一樣,並不懂文物這個東西,隨便拿一個什麽古老一點的東西說是文物,都會信以為真。奠基來當然會說不要,說自己對這些東西不感覺興趣。中國人愛麵子,聽話聽音,說不要是口頭上的話,實際上很多時間說的都是反話:明明心裏想要,但嘴上決不會說自己想要。隻不過褚宮瀝知道奠基業說的不是假話,而是真正對古玩之類的東西不感興趣。
聽了奠基業的話後,褚宮瀝安排人專門到古玩市場上去托人賣了一幅絕對的高仿真膺品字畫——一幅齊白石的“墨蝦”圖,準備拿來送給胥忖朱。
胥忖朱剛接到褚宮瀝的電話時,完全沒有想起褚宮瀝是誰,在腦子想了好一陣後,才記起是那天幾家人聚會時的那個人。因為當時奠基業也沒有更多地介紹褚宮瀝,所以胥忖朱聽到電話裏報自己是“金土地房地產開發公司的褚宮瀝”時,胥忖朱一時沒有反映過來。當他反映過來時,還是顯得比較熱情:“啊!是褚總呀!你有什麽事?我現在在辦公室,你在寧秀嗎?如果在寧秀,到我辦公室來吧。”胥忖朱比較聽他老丈人的話,老丈人都說這個“小褚比較忠厚,靠得住”,那麽胥忖朱也就相信褚宮瀝靠得住。胥忖朱是充分相信他老丈人的,認為他老丈人閱人無數,看人應該是比較準確。<
安寧區碧霞居事件落幕後半年多一點時間,平康省委組織部果然到寧秀市來搞了一次擬提拔幹部的推薦。作為安寧區委書記的天天由於事前知道信消息,在省委組織部的人還沒有下來之前,天天就利用他任安寧區委書記的職務便利,到市上的所有領導那裏去匯報了一次安寧區的工作,之後又專門請相關領導及市級部門的一些領導吃飯,實際上是在拉取推薦票。同時,天天也專門到胥忖朱那裏,明確提出希望胥忖朱能夠關心他。碧霞居項目的平穩處置,不僅使胥忖朱有驚無險,而且也使他輕鬆地得到了一千萬元,胥忖朱知道這其中天天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胥忖朱不知道天天對於碧霞居項目的問題了解多少內幕,也就不敢過於得罪天天,天天找到他後,胥忖朱對天天說:“你放心,我自己知道該怎麽做。”同時,胥忖朱要天天繼續把區上的工作做好,“包括有些工作,盡管已經有了結論,但還是要進一步做好善後,不要前腳走後腳就出問題。否則的話,誰也關心不了你。”胥忖朱這話的用意非常明確,就是希望天天要把碧霞居項目的善後工作做好,不要再出現反複。
以天天的智商,怎麽不知道胥忖朱話中之話呢?天天當然也不願意已經擺平的事再出現波折,隻不過他知道自己該如何最有效地利用這件事。
這段時間裏,由於胥忖朱和祈一征之間還沒有產生明顯的矛盾,兩個人在工作上的合作總體上來講還算是比較正常。胥忖朱因為感覺上次祈一征在常委會上就碧霞居項目涉嫌違紀處理議題上給他解了圍,胥忖朱在人心裏少有地多少對祈一征有些好感。因為祈一征要市委常委會上的那一席話,不僅使胥忖朱已經到帳的一千萬元可能穩拿了,並且還可能在這個問題上避免了自己遭受牢獄之災。當然,胥忖朱的這一齷齪勾當,祈一征完全不知道。如果知道的話,他是絕對不會說出在常委會上的那一番話。
由於這一段時間兩人的合作比較順暢,寧秀市各方麵的工作開展也比較順利。由於祈一征到寧秀後實行的招商引資政策,特別是要求所有在寧秀的發電企業都要將其所發電量的百分之十留在寧秀,由寧秀統籌調度的政策,使外來企業在寧秀的電力供應能夠得到相應的保障,並且電價也比從上購買更便宜一些,因此,外地企業再一次大規模進入寧秀。這一波投資熱,不僅有加工型企業進入,也有勞動密集型企業進入,還有所謂的高科技企業進入。同時,房地產企業也有好幾家進入寧秀。一時間,寧秀的幹部群眾都感覺寧秀進入了一個高速增長的時期。
在當今社會的所有行業中,房地產行業的老板們可以說是對中國的官僚階層了解最透徹,也是打交道最多,官商法則以及市場經濟法則運用得最淋漓盡致、也是最有效的。
確實,房地產行業的各個環節都必須與地方的官員打交道,從拿地,到建設,再到預售,最後到辦理所有手續。國土、城建、房管、稅務、環保、安監、消防等等等等,沒有哪一個環節不需要政府的這些相關部門批準。因此,房地產行業這些年自身賺了錢,產生了大大小小不少的老板,但同時也喂肥了不少官僚,培養了不少**分子。不敢說房地產是充滿血腥的行業,但卻可以說是滋養**分子最多的行業。不敢說房地產行業是最被詬病的行業,但卻可以說是非議最多的行業。
寧秀之前的房地產行業幾乎為零,本地有幾家建築企業,但根本還談不上形成房地產業的問題。寧秀的房價也非常低,每平方米不到五百元。因此,寧秀的房地產業可以說還是一片完全的未開墾地帶。剛開始有房地產商進入寧秀時,還不知道在寧秀如何才能把地拿到,因為之前寧秀的土地都基本上還是政府劃撥,通過市場轉讓的行為很少。以後,陸陸續續有一些房地產商進入寧秀,開始形成很不規範的土地轉讓。因為不規範,進入寧秀的各房地產商便各自施展他們與各級官員打交道時所累積的手段,可以說剛剛開始形成的寧秀土地出讓市場,是亂象叢生。在雲萬裏擔任寧秀市委書記時,因為房地產業剛剛在寧秀興起,亂象還不明顯。到胥忖朱擔任寧秀市委書記時,寧秀的房地產業可以說已經是一片亂象。有幾萬元一畝的,也有幾十萬一畝的,還有一兩百萬元一畝的,甚至還有近千萬元一畝的。盡管價差懸殊,但土地都出自政府相關部門之手。一時間,不僅社會上有關房地產商的各種各樣說法滿天飛,有關政府官員的說法也五花八門。不僅弄得政府官員及相關部門的領導內心惶惶,老百姓也怨聲載道。因為寧秀的房價一下子從前幾年的四五百塊錢一個平方很快就漲到了三四千一個平方後來又漲到四五千塊錢一個平方。而老百姓的收入包括公務員的收入卻基本上沒有增漲。以胥忖朱喜歡整治人、處理人的稟性,這種亂象早就應該出手整治了,但因為其中有三家房地產商進入寧秀前,對寧秀各方麵的情況都進行了全方位的調查,也多方地進行了打點,包括胥忖朱那裏,這三家房地產商通過各種渠道,送給胥忖朱的東西前後不下於兩千萬元的打點費。也因此,他們也才能夠在寧秀地方低價拿地,高價售房,從中獲得他們進入之前完全沒有想到的高額利潤。因為得了這些房地產商的好處,胥忖朱不僅不敢大力度地整治寧秀的房地產業,而且還明裏暗裏地給那些他得了好處的房地產商撐腰打氣,提供服務,為其所開發樓盤提供外部的硬件條件,如城市道路、公交線路、綜合配套設施建設等等。
金土地房地產開發公司是一個離寧秀比較遠的一個市的一家房地產企業,這家企業因為是成立得比較晚的一家建築企業,成立以後就一直在本地和省城搞開發。該房地產企業的老板褚宮瀝原來是做建材生產的,由於前些年建材行業的暴利賺了不少錢,以後建材行業競爭激烈了,賺錢已經不再那麽容易了,看到修房子賣房子比他賣建材賺錢,褚宮瀝就開始進入到房地產領域,成立了一家建築公司,先是掛靠在一家有資質的企業,做二道包工,以後逐步發展,但由於沒有獨立的資質,所以隻敢在本地做一些小規模的建設項目。以後取得了獨立的相應資質後,成立了“金土地房地產公司”,也才敢在其他地方去承攬一些工程,但因為入道較晚,房地產業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在房地產業發展較早的地方已經沒有多少黃金可挖了,褚宮瀝了解到寧秀這個地方的房地產來還處於剛起步階段的情況後,就籌集了自己所有的資金來到寧秀。但當進入寧秀時,自己在寧秀什麽關係都沒有,看到別的房地產企業能夠拿到地,自己卻怎麽也拿不到,就是去參與所謂的土地出讓拍賣,不是被別人搶標,就是被明裏暗裏的威脅所嚇倒,不敢去爭地。為此,看到在寧秀的其他房地產商賺得盆滿缽滿,自己卻總是兩手空空,最多能夠拿到一些附屬工程,褚宮瀝的心裏感到很是憤憤不平。
金土地房地產公司進入寧秀後大半年沒有拿到一個正式的工程,褚宮瀝反複打聽,安排人員到處收集相關情報,經過認真的分析後,才發現寧秀這個地方他完全沒有搞懂。為此,褚宮瀝專程到省城,向一直和他合作並且在省城做得很好的金銀河集團的老總奠基業請教,並且希望奠基業幫助自己打開寧秀的局麵。奠基業的一個伯叔曾經擔任過省上的副書記,奠基業依托他這個伯叔在位時的一些關係,先是在省城做一些代理出口的業務,之後慢慢地發展壯大,現在已經是一個大型綜合企業。用奠基來自己的話來說,除了不經營毒品、不販賣人口、不走私武器處,什麽都做,其中以金融、外貿和房地產三個方麵做得最好。奠基業的情商非常高,人際關係非常廣泛。之所以能夠從一個相當於皮包公司的企業做到現在位居於全省企業前列,一方麵靠奠基業自身構築的廣泛的人緣,另一方麵也靠著其高超的情商和圓潤的社交手腕。奠基業的人際關係可以說是遍布平康省的各個角落,在經營上,奠基業的公司基本上還沒有出現過讓當局不滿的行為,因此,企業在平康省上下的口碑都不錯。奠基業本人長期在官場和商場打交道形成的特有的待人特性,使得他無論是和大企業合作還是與小企業打交道,都讓人感覺是一視同仁,誠心對待,沒有因為企業規模的大小,也不因為老板的身價多少而另眼相等。而褚宮瀝能夠和奠基業走得比較近,是因為奠基業和褚宮瀝接觸過幾次後,覺得褚宮瀝誠實、幹煉,做事認真踏實,值得信任。褚宮瀝的企業能夠慢慢地做大,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於奠基業的支持。
在寧秀打拚了半年卻沒有任何進展,褚宮瀝便希望通過奠基業的關係打進寧秀。奠基業聽了褚宮瀝對寧秀的情況介紹後,在心裏對褚宮瀝的行為比較讚賞。奠基業認為盡管褚宮瀝在寧秀半年多時間沒有拿到一塊土地,但沒有象極大多數商人那樣,去搞一些歪門邪道的東西,認為褚宮瀝是一個正派的商人,也就想誠心幫褚宮瀝一把。
奠基業的伯叔在擔任省上的副書記時,與胥忖朱的老丈人在位時的時間基本上相同,兩人還算是同事。因此,奠基業與胥忖朱之間之前有過幾次接觸,但奠基業與胥忖朱接觸幾次後,就不太瞧得起胥忖朱,感覺這個人的心理比較陰暗。由於平時兩人之間沒有必須往來的事由,加上一個在政界,一個在商界,道不同不相謀,兩人在平時也就不大來往,但考慮到長輩們之間的關係,加上奠基業在官場和商場與各色人物打交道不少,知道如何維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基礎,盡管自己與胥忖朱沒有更多的需要彼此間必須交往的事由,但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說不定哪個時候還用得著。因而奠基業還是時不時地和胥忖朱聯係一下,算是把這條線牽在那裏。現在聽到褚宮瀝介紹的情況後,奠基業主動給胥忖朱打電話聯係:“胥書記嘛?我是奠基業啊!好久沒有見到我們的書記大人了,該不會把我搞忘吧?”
接到奠基業的電話後,胥忖朱也還是多少顯得有些高興,畢竟人家是省委上的副書記的公子,身份遠比自己高,自己的老丈人盡管勉強可以說是省委領導,但畢竟自己的老丈人沒有進常委,和省上的副書記還不在一個平台上,並且人家是省上副書記的公子,自己隻能勉強算是一個上門女婿,哪裏能和人家相比呢。胥忖朱有些時候還是少有地有一點點自知之明,盡管這種情況很少:“啊!奠總呀!你才把我們搞忘了嘍!不要一天都把眼睛盯在錢上,錢多了也累,還是抽空來寧秀這個窮地方來看看我們吧!省城好,但肯定沒有我們這裏空氣好。好久來吸一點新鮮空氣?”從胥忖朱的話裏,似乎他一點都不愛錢。
“胥書記是大人物一尊,而我是平民布衣一個,你書記大人不召見,我們不敢貿然來打擾你啊!什麽時間迴省城?我們好久沒有聚過了,抽空我們又聚一下?”奠基業問道。由於兩家長輩的關係,雖然奠基業的伯父與胥忖朱和老丈人之間是上下級關係,但兩人在位時,還相處得不錯,退下來後相互之間還時不時有些來往。
“啊!正好我這個星期沒有安排,周五下午我從寧秀迴城,那就星期五晚上吧!”胥忖朱還沒有象與官場上的人接觸那樣打官腔。胥忖朱善於與商人和女人打交道,隻要和這兩類人接觸,胥忖朱的智商似乎一下子就提高了,會不自覺地降低自己的身架,而不象在官場上與其他官僚們打交道,總是傲起一個自認為放不下的架子。
“好的,那我們一言為定,就這周星期五晚上。地點就在省城的帝都大酒店吧。具體房間確定了以後我再給你聯係。”奠基業說。
為周五晚上的聚會,奠基業很是動了些腦筋,為了給褚宮瀝創造一個良好的交往條件,奠基業給自己的伯叔聯係,讓他給胥忖朱的老丈人聯係,以他伯叔的名義,采取幾家人聚會的方式。這樣,既可以顯出自己與褚宮瀝關係的親密程度,也很自然地把褚宮瀝與胥忖朱聯係在一起。因為一般來講,能夠幾家人一起聚會,都是關係比較要好的,否則,純粹的交往式接待,是不會一家人一家人在一起的。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奠基業對褚宮瀝真可以說是盡心盡力。
胥忖朱的老丈人見是自己的領導與自己聯係,當然滿口答應。因為有自己的父親參加,胥忖朱的老婆馬豔梅盡管不願意與胥忖朱一起,但還是不得不照顧自己父親的情緒,也參加當天晚上的聚會。畢竟人老了,並且這種老同事一家人聚會的機會也不多。馬豔梅盡管對胥忖朱不滿意,兩個人很難在社交場合走到一起,但對自己的父親還是很孝順的。因此,幾家人剛好一桌。
聚會是濃重而不喧鬧,盡管褚宮瀝與胥忖朱及胥忖朱的老丈人不熟悉,但與奠基業和奠基業伯叔一家還是非常熟悉的,因而在晚宴上也並不顯得拘束。當然,飯桌上是絕對沒有說其他的,大家談的都是如何保健,如何保養,老年人如何吃喝才能長壽等等話題。飯後送四位老人走時,褚宮瀝專門給每家人準備了一份不貴但卻很有檔次的禮物——兩盒產生東北的林蛙油。四位老人都同口說:“小褚好,小褚客氣了。”迴家後,胥忖朱的老丈人都還在說:“今天晚上的那個叫褚什麽的人不錯,人看到就比較忠厚,靠得住。”
有了奠基業的引見,並且也已經和胥忖朱見麵了,接下來該如何辦,褚宮瀝自己自然清楚。他不可能事事都由奠基業牽著走。
在省城聚會的一個月之後,褚宮瀝到寧秀直接給胥忖朱聯係,希望和胥忖朱見見麵。褚宮瀝沒有急著去找胥忖朱,一方麵是沒有想好如何單獨去見胥忖朱才能夠為以後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麵也是在準備去見胥忖朱時的見麵禮。褚宮瀝覺得盡管已經見過一次麵了,但畢竟還不熟悉,正如走人戶一樣,去人家那裏總要拿點什麽東西作為見麵禮。他也向奠基業談到過如何去見胥忖朱的問題,奠基業說他對胥忖朱的個人愛好也了解不多,想到現在社會上正時興古玩字畫之類的東西,奠基來說可以考慮送一幅字畫給胥忖朱作為見麵禮。奠基業倒是說他那裏就有兩幅,問褚宮瀝是否需要。褚宮瀝當然不可能要奠基業的,他借口說他的舅子家裏正好有兩幅,褚宮瀝說他舅子曾經是在一個縣文物所工作過,有一段時間文物所對文物管理很鬆散,也沒有人重視那些後來被視為珍貴文物的東西,當時趁混亂,搞了幾樣當時在文管所沒有登記的東西。褚宮瀝還說哪天也給奠基業送一兩件過來。實際上,這是褚宮瀝編出來的故事,他也知道奠基業和他一樣,並不懂文物這個東西,隨便拿一個什麽古老一點的東西說是文物,都會信以為真。奠基來當然會說不要,說自己對這些東西不感覺興趣。中國人愛麵子,聽話聽音,說不要是口頭上的話,實際上很多時間說的都是反話:明明心裏想要,但嘴上決不會說自己想要。隻不過褚宮瀝知道奠基業說的不是假話,而是真正對古玩之類的東西不感興趣。
聽了奠基業的話後,褚宮瀝安排人專門到古玩市場上去托人賣了一幅絕對的高仿真膺品字畫——一幅齊白石的“墨蝦”圖,準備拿來送給胥忖朱。
胥忖朱剛接到褚宮瀝的電話時,完全沒有想起褚宮瀝是誰,在腦子想了好一陣後,才記起是那天幾家人聚會時的那個人。因為當時奠基業也沒有更多地介紹褚宮瀝,所以胥忖朱聽到電話裏報自己是“金土地房地產開發公司的褚宮瀝”時,胥忖朱一時沒有反映過來。當他反映過來時,還是顯得比較熱情:“啊!是褚總呀!你有什麽事?我現在在辦公室,你在寧秀嗎?如果在寧秀,到我辦公室來吧。”胥忖朱比較聽他老丈人的話,老丈人都說這個“小褚比較忠厚,靠得住”,那麽胥忖朱也就相信褚宮瀝靠得住。胥忖朱是充分相信他老丈人的,認為他老丈人閱人無數,看人應該是比較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