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高票當選


    在胥忖朱到寧秀一個多月時間後的一次市人大常委會會議上,胥忖朱以幾近滿票被市人大常委會任命為代理市長。


    寧秀這個地方,曆史上曾經是漢族與少數民族雜居並且以少數民族為主的地方,現在當地的居民中盡管還有一些少數民族如藏族、彝族等,但大多數居民實際上都是外來移民——五十年代初,大批外地幹部隨著國家的三線建設政策來到了寧秀,同時,當時中央為了扶持西部地區,又專門從蓉市、山城等地抽調了不少幹部來幫助寧秀等地區的建設,之後這些幹部就留在了寧秀,結婚、生子,成為了地地道道的寧秀本地人。因此之故,盡管經濟發展滯後,但老百姓的思想觀念並不落後,更不排外,隻要是省上安排的幹部,剛到寧秀時,都能夠高票通過。寧秀這個地方盡管經濟發展不好,但卻產生了不少領導幹部,改革開放以來,先後出了三四個省級幹部,還出了一個省級書記,在省級部門擔任主要領導的就更是不少。曾經有一段時間,在寧秀所在的全省都流傳一句“要高就到寧秀”的民諺。


    因為不清楚寧秀這個地方的曆史,胥忖朱以為自己以幾近於滿票通過代理市長,是自己在寧秀的老百姓那裏有多高的民望。在其成為代理市長後主持的第一次市政府常務會議上,胥忖朱自豪地說:“寧秀人民相信我,也就是相信我們市政府,我們市政府的全體成員都要從中得到足夠的執政底氣,放手地幹,大膽地幹。要立足寧秀,放眼全球,要敢想別人所不敢想、敢做別人所不敢做的事。要有一種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的精神。”在政府常務會議上,胥忖朱還說:“按照憲法和地方組織法規定,政府實行的是行政首長負責製。因此,今後無論什麽事,隻要是需要以市政府名義決定的,都必須經行政首長同意,不允許各自為政,更不允許出現倒管的現象。各個副市長按照分工負責分管的工作,但重大事項必須按程序報告。”


    胥忖朱在第一次常務會上的講話,在他內心裏有很強的針對性,就是要求各個副市長必須絕對服從他自己,從而樹立自己的絕對權威。呂筱仁對他在葉則縣有關請求落實他在縣上調研時表態拿一個億的資金作為葉則工業發展基金請示上的批示竟然做反批示的事,很是讓胥忖朱光火,他沒有想到一個副市長居然敢於公然和自己這個市長作對,胥忖朱感覺到呂筱仁的行為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他作為市長的權威,因此在會上可以說是聲色俱厲地提出政府是行政首長負責製來,就是想以此來壓製住呂筱仁的這種猖狂行為,並給其他副市長敲一記警鍾。但由於他感覺自己在寧秀還未站穩腳跟,有些話還不敢明言,因此隻好采取這種迂迴方式。但如此一來,卻把矛頭指向了所有的副市長,幾個副市長都因此產生了不同的看法。但大家都是聰明人,在官場上混,無論是潛規則還是顯規則都清楚,當然不可能有人公開站出來與胥忖朱過意不去。但大家心裏都明鏡似的,你說是說,我做是做,如果是棘手的問題,你當市長的不說都會把問題給你踢過來,讓你去承擔責任和風險。當然,如果是好事又是自己職責範圍內的,就肯定不可能給你說了。


    胥忖朱完全沒有領導水平,更談不上領導藝術的問題。實際上,他應該利用自己正式成為代理市長的機會,在市政府班子中盡可能地找到自己的政治同盟,將班子中盡可能多的人拉到自己的身邊,形成一個團結和諧的團體。而現在胥忖朱的這一段話講出去以後,可以說是把所有的副市長都推向了自己的對立麵。副市長秋嚴肅本來在班子中比較孤立,特別是對原任市長闕如有很大的意見,早就希望新換市長後,他可以和新來的市長走近一些,以緩和自己在班子中的孤立局麵,但聽了胥忖朱的講話後,感覺胥忖朱比前任市長闕如更難把握,原本想著向胥忖朱靠近的想法也就基本上淡化了。類似於這種完全沒有一點領導水平的事,胥忖朱在後來還做了不少,也正因為如此,胥忖朱在寧秀官方和民間的口碑都很差,在以後每年的年度考核測評中,都排名靠後,包括以後當了市委書記甚至當了幾年市委書記後的情況都是這樣,在其任第二屆市委書記的選舉中,作為市委書記候選人,居然在市委委員的選舉中得票最少。當然這些都還是後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淩霜傲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淩霜傲雪並收藏權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