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呂筱仁其人(二)
當了樂中縣的縣委書記後,呂筱仁並沒有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而是整天思考如何進一步拉緊與地委主要領導的關係,因為他感覺到盡管自己已經當了縣委書記,但其與主要領導的關係還是遠遠不如曾經給主要領導當過秘書的另一個縣的縣委書記,在呂筱仁內心裏,一直就把這個人當作他的主要對手,但他知道正麵競爭肯定比不過,畢竟主要領導和這個縣委書記關係不一樣,並且很關心這個縣委書記,呂筱仁便利用他的小人的特點,又象在當縣長時收集其所在縣縣委書記的黑材料一樣,無中生有地到處收集這個縣委書記的種種問題,希望又象幫助其原來所跟領導一樣,將這些材料作為爭鬥的武器。正在其材料收集有一定收獲時,地委主要領導因為年齡原因,新來的省上書記到位後不久,就將寧秀地區的主要領導調整了,將省委機關一重要崗位的副職葛洪濤調到寧秀地區擔任地委主要領導,這就給呂筱仁又提供了新的機會。
呂筱仁非常善於鑽營。葛洪濤到寧秀地區擔任地委書記後,為了盡快得到新來地委書記葛洪濤的認同,呂筱仁千方百計動用各種關係了解新來地委書記葛洪濤的個人情況特別是個性特點、興趣愛好,想以此為突破口,拉攏和葛洪濤的關係。當呂筱仁打聽到新來的地委書記喜歡打乒乓球這一愛好後,就專門把寧秀市的乒乓球高手以指導縣上學生運動會的名義請到其所在的縣,專門閉門訓練自己的乒乓球技術,當他覺得自己的乒乓球技術有一定的提高,可以和新來的地委書記葛洪濤對陣一下後,專程到寧秀向葛洪濤匯報其所在縣的情況,並請葛洪濤到其所在縣檢查調研,指導工作。由於葛洪濤新到寧秀,對寧秀的情況一點都不了解,到縣區調研也是他正在積極考慮的事情,現在呂筱仁既然主動邀請,也就應其所邀,很快就安排了到呂筱仁所在的樂中縣進行調研。這就給呂筱仁提供了其吸附的機會,呂筱仁利用新來的書記對寧秀什麽情況都不了解的頭腦空隙和自己在地級機關工作時了解到的一些寧秀官場消息的有利條件,不僅匯報了自己所在縣的情況,而且比較細致地向葛洪濤介紹了寧秀多方麵的情況,特別是寧秀官場上的一些情況,使得新來的地委書記覺得呂筱仁情況熟悉,經驗豐富,值得自己依靠。
由於了解到了葛洪濤的愛好,呂筱仁特別吩咐負責接待安排的縣委辦公室的人員,要求他們在安排葛洪濤休息的賓館裏專門騰出一個會議室,布置成體育活動室。這樣一來,呂筱仁就有機會和葛洪濤打一場乒乓球,並以此來拉近和葛洪濤的關係。
對寧秀情況熟悉,又和自己有共同愛好,葛洪濤自然就對呂筱仁另眼相看。
呂筱仁的做派,正應了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在談到德才問題以及用人選擇時所說的話“凡取人之術,苟不得聖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則?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挾才以為善者,善無不至矣;挾才以為惡者,惡亦無不至矣。愚者雖欲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勝,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製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決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為害豈不多哉!”
呂筱仁雖然才能也不強,但較之於胥忖朱,卻是大巫見小巫,特別是其投機鑽營的能耐,決不是胥忖朱能比的。僅僅通過葛洪濤的一次調研,就能把一個堂堂的地委書記迷糊住,這也確確實實顯示了呂筱仁作為小人心性的過人之處。
葛洪濤作為省委機關重要崗位的領導,在工作上也確實有一些能力,也很有前途,在首都都是掛了號的,是省級幹部的後備幹部。因為其缺乏在基層擔任主要領導這一環,需要到基層來積累工作經驗。葛洪濤到寧秀後也希望有一番作為,盡快做出成績,以便能夠提拔到更高層麵上當領導。但新到一個地方,如果沒有人主動介紹情況,對當地情況的熟悉可能就會緩慢得多,有些情況到最後離開時可能都還不明白。而如果有人主動介紹情況,熟悉起來肯定就要快得多。通過和呂筱仁的短時接觸,聽了呂筱仁對寧秀的一些情況介紹,葛洪濤自認為呂筱仁對寧秀的情況非常熟悉和了解,如果有這樣一個人在自己身邊,無異於自己在寧秀就有了一個得力的幫手。
就這樣,呂筱仁以投機取巧的方式,贏得了新來的地委書記葛洪濤的信任。
從呂筱仁很快獲得葛洪濤信任這一點上,也可以看出葛洪濤雖然已經貴為一個地區的書記,也存在著明顯的不足:輕信。當然,輕信的根源是由於其急於求成的思想意識,總希望能夠很快在寧秀表現出一番作為,做出一點成績後好更上一個台階。當然,輕信的結果,最後也使葛洪濤嚐到了苦頭。這在後來會寫到。
葛洪濤到寧秀不久,寧秀就地改市,即把原來作為省政府派出機構的地區改為一級實體行政區劃。在第一次寧秀市的黨代會上,葛洪濤就把呂筱仁列為市委常委候選人,盡管是作為差額人選進入,但說明呂筱仁已經得到了新來書記的充分信任。在寧秀市第一次黨代會後不久,葛洪濤就把呂筱仁從樂中縣調整到安寧區任區委書記。那個時候,葉則縣的經濟還沒有發展起來,安寧區作為寧秀市委、市政府的所在地,可以說是寧秀最好的地方,呂筱仁能夠調到安寧區任區委書記,就可以從中看出呂筱仁已經在市委書記葛洪濤的心目中占有了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
到安寧區任職後,呂筱仁那螞蝗一樣對權勢具有強烈吸附性的特性進一步發揮了作用,他抓住自己在安寧區任職離市委書記近的有利條件,每天緊緊跟隨在葛洪濤身邊,並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如何緊跟書記、如何為書記提供全方位服務上,想以此來徹底贏得葛洪濤的信任。而對於安寧區的工作,除了人事權和財政權外,其他的事情呂筱仁基本上不過問,所有心思都是在葛洪濤身上。每天一早,呂筱仁都要到葛洪濤的住處,等著書記出來然後陪著葛洪濤一起去吃早飯,吃完早飯後,又陪著葛洪濤到市委辦公室或其他工作場地,之後,才到區上去上班。葛洪濤平時換下來的衣服包括內衣內褲,呂筱仁都全部拿迴去讓自己的老婆洗。
人都有劣根性,更有信賴性。呂筱仁的這種近似於貼身式的服務,葛洪濤作為書記開始時還覺得有些不習慣,但時間一長,也就習以為常,視為自然了。
當然,對於呂筱仁這種奴性十足的貼身服務,葛洪濤也還是覺得有些不妥,畢竟呂筱仁擔任著安寧區委書記的職務,每天不把心思用到區上的工作上,卻用在如何圍著自己轉上,擔心呂筱仁的這種做法對自己產生不良影響。葛洪濤非常清楚自己到寧秀隻是一個過渡,積累基層工作經驗後,自己早遲都是要迴到省上去的,並且是要得到提拔重用的。因此,他不願意在寧秀期間,對自己有太多的負麵反映。但由於葛洪濤是一個人到寧秀,工作中的不少日常事務又確實需要有人幫他考慮,他到寧秀後,又還沒有發現有其他更能夠貼心為自己服務的人員,於是,葛洪濤幹脆就將呂筱仁調到自己身邊,擔任市委秘書長、市委辦公室主任,這樣既解決了自己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具體問題,也避免了呂筱仁整日圍繞自己轉可能在寧秀的幹部和群眾中產生的閑言碎語。<
當了樂中縣的縣委書記後,呂筱仁並沒有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而是整天思考如何進一步拉緊與地委主要領導的關係,因為他感覺到盡管自己已經當了縣委書記,但其與主要領導的關係還是遠遠不如曾經給主要領導當過秘書的另一個縣的縣委書記,在呂筱仁內心裏,一直就把這個人當作他的主要對手,但他知道正麵競爭肯定比不過,畢竟主要領導和這個縣委書記關係不一樣,並且很關心這個縣委書記,呂筱仁便利用他的小人的特點,又象在當縣長時收集其所在縣縣委書記的黑材料一樣,無中生有地到處收集這個縣委書記的種種問題,希望又象幫助其原來所跟領導一樣,將這些材料作為爭鬥的武器。正在其材料收集有一定收獲時,地委主要領導因為年齡原因,新來的省上書記到位後不久,就將寧秀地區的主要領導調整了,將省委機關一重要崗位的副職葛洪濤調到寧秀地區擔任地委主要領導,這就給呂筱仁又提供了新的機會。
呂筱仁非常善於鑽營。葛洪濤到寧秀地區擔任地委書記後,為了盡快得到新來地委書記葛洪濤的認同,呂筱仁千方百計動用各種關係了解新來地委書記葛洪濤的個人情況特別是個性特點、興趣愛好,想以此為突破口,拉攏和葛洪濤的關係。當呂筱仁打聽到新來的地委書記喜歡打乒乓球這一愛好後,就專門把寧秀市的乒乓球高手以指導縣上學生運動會的名義請到其所在的縣,專門閉門訓練自己的乒乓球技術,當他覺得自己的乒乓球技術有一定的提高,可以和新來的地委書記葛洪濤對陣一下後,專程到寧秀向葛洪濤匯報其所在縣的情況,並請葛洪濤到其所在縣檢查調研,指導工作。由於葛洪濤新到寧秀,對寧秀的情況一點都不了解,到縣區調研也是他正在積極考慮的事情,現在呂筱仁既然主動邀請,也就應其所邀,很快就安排了到呂筱仁所在的樂中縣進行調研。這就給呂筱仁提供了其吸附的機會,呂筱仁利用新來的書記對寧秀什麽情況都不了解的頭腦空隙和自己在地級機關工作時了解到的一些寧秀官場消息的有利條件,不僅匯報了自己所在縣的情況,而且比較細致地向葛洪濤介紹了寧秀多方麵的情況,特別是寧秀官場上的一些情況,使得新來的地委書記覺得呂筱仁情況熟悉,經驗豐富,值得自己依靠。
由於了解到了葛洪濤的愛好,呂筱仁特別吩咐負責接待安排的縣委辦公室的人員,要求他們在安排葛洪濤休息的賓館裏專門騰出一個會議室,布置成體育活動室。這樣一來,呂筱仁就有機會和葛洪濤打一場乒乓球,並以此來拉近和葛洪濤的關係。
對寧秀情況熟悉,又和自己有共同愛好,葛洪濤自然就對呂筱仁另眼相看。
呂筱仁的做派,正應了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在談到德才問題以及用人選擇時所說的話“凡取人之術,苟不得聖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則?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挾才以為善者,善無不至矣;挾才以為惡者,惡亦無不至矣。愚者雖欲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勝,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製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決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為害豈不多哉!”
呂筱仁雖然才能也不強,但較之於胥忖朱,卻是大巫見小巫,特別是其投機鑽營的能耐,決不是胥忖朱能比的。僅僅通過葛洪濤的一次調研,就能把一個堂堂的地委書記迷糊住,這也確確實實顯示了呂筱仁作為小人心性的過人之處。
葛洪濤作為省委機關重要崗位的領導,在工作上也確實有一些能力,也很有前途,在首都都是掛了號的,是省級幹部的後備幹部。因為其缺乏在基層擔任主要領導這一環,需要到基層來積累工作經驗。葛洪濤到寧秀後也希望有一番作為,盡快做出成績,以便能夠提拔到更高層麵上當領導。但新到一個地方,如果沒有人主動介紹情況,對當地情況的熟悉可能就會緩慢得多,有些情況到最後離開時可能都還不明白。而如果有人主動介紹情況,熟悉起來肯定就要快得多。通過和呂筱仁的短時接觸,聽了呂筱仁對寧秀的一些情況介紹,葛洪濤自認為呂筱仁對寧秀的情況非常熟悉和了解,如果有這樣一個人在自己身邊,無異於自己在寧秀就有了一個得力的幫手。
就這樣,呂筱仁以投機取巧的方式,贏得了新來的地委書記葛洪濤的信任。
從呂筱仁很快獲得葛洪濤信任這一點上,也可以看出葛洪濤雖然已經貴為一個地區的書記,也存在著明顯的不足:輕信。當然,輕信的根源是由於其急於求成的思想意識,總希望能夠很快在寧秀表現出一番作為,做出一點成績後好更上一個台階。當然,輕信的結果,最後也使葛洪濤嚐到了苦頭。這在後來會寫到。
葛洪濤到寧秀不久,寧秀就地改市,即把原來作為省政府派出機構的地區改為一級實體行政區劃。在第一次寧秀市的黨代會上,葛洪濤就把呂筱仁列為市委常委候選人,盡管是作為差額人選進入,但說明呂筱仁已經得到了新來書記的充分信任。在寧秀市第一次黨代會後不久,葛洪濤就把呂筱仁從樂中縣調整到安寧區任區委書記。那個時候,葉則縣的經濟還沒有發展起來,安寧區作為寧秀市委、市政府的所在地,可以說是寧秀最好的地方,呂筱仁能夠調到安寧區任區委書記,就可以從中看出呂筱仁已經在市委書記葛洪濤的心目中占有了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
到安寧區任職後,呂筱仁那螞蝗一樣對權勢具有強烈吸附性的特性進一步發揮了作用,他抓住自己在安寧區任職離市委書記近的有利條件,每天緊緊跟隨在葛洪濤身邊,並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如何緊跟書記、如何為書記提供全方位服務上,想以此來徹底贏得葛洪濤的信任。而對於安寧區的工作,除了人事權和財政權外,其他的事情呂筱仁基本上不過問,所有心思都是在葛洪濤身上。每天一早,呂筱仁都要到葛洪濤的住處,等著書記出來然後陪著葛洪濤一起去吃早飯,吃完早飯後,又陪著葛洪濤到市委辦公室或其他工作場地,之後,才到區上去上班。葛洪濤平時換下來的衣服包括內衣內褲,呂筱仁都全部拿迴去讓自己的老婆洗。
人都有劣根性,更有信賴性。呂筱仁的這種近似於貼身式的服務,葛洪濤作為書記開始時還覺得有些不習慣,但時間一長,也就習以為常,視為自然了。
當然,對於呂筱仁這種奴性十足的貼身服務,葛洪濤也還是覺得有些不妥,畢竟呂筱仁擔任著安寧區委書記的職務,每天不把心思用到區上的工作上,卻用在如何圍著自己轉上,擔心呂筱仁的這種做法對自己產生不良影響。葛洪濤非常清楚自己到寧秀隻是一個過渡,積累基層工作經驗後,自己早遲都是要迴到省上去的,並且是要得到提拔重用的。因此,他不願意在寧秀期間,對自己有太多的負麵反映。但由於葛洪濤是一個人到寧秀,工作中的不少日常事務又確實需要有人幫他考慮,他到寧秀後,又還沒有發現有其他更能夠貼心為自己服務的人員,於是,葛洪濤幹脆就將呂筱仁調到自己身邊,擔任市委秘書長、市委辦公室主任,這樣既解決了自己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具體問題,也避免了呂筱仁整日圍繞自己轉可能在寧秀的幹部和群眾中產生的閑言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