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位於南半球,是南美三大強國之一。其優越的環境,造就了阿根廷強勁的經濟發展。


    對於阿根廷來說,其手中的潘帕斯草原,是世界三大草原,憑借得天獨厚的氣候,讓該地區非常適合牛的生長。


    多說一句,在歐洲殖民者到來之前,南美洲都沒有牛這一生物的,是歐洲殖民者到來之後牛才被殖民者帶過來。


    不過第一批抵達阿根廷的西班牙殖民者,並沒有在其待多久,因為缺少西班牙所需的金銀礦被放棄了。後麵被放棄了,而其養的牛也沒有跟隨離開,就這樣被放棄了,這才有了潘帕斯草原第一批牛。


    而這些被放棄的牛,在潘帕斯草原這非常適合生長的地方無憂無慮生活繁衍,沒有天敵存在,讓牛的數量呈爆炸是增長。


    等後來西班牙殖民者再一次來到該地,驚訝的發現潘帕斯草原上到處都是牛。這下好了,阿根廷有資源了。於是在後來這些歐洲殖民者憑借皮革生意,在這裏紮下了根。


    同時也誕生了一些奇怪的職業,例如找牛人這種冒險者。


    他們在潘帕斯草原到處尋找野生的牛群,將其帶到沿海殖民地進行宰殺取皮革。至於那麽多牛的肉以及內髒,不好意思,這種東西能吃就吃,吃不了直接丟點。因為帆船載貨量有限,隻能優先攜帶價值更高的產品。


    而被找牛人帶迴的牛群動不動就是上萬頭,這也讓更多冒險者為了利益來到了這裏。


    根據估計,當時在潘帕斯草原上的牛有上億頭。沒人知道具體能有多少牛,隻知道牛在潘帕斯草原隨處可見,去找就是了。


    不過這種大量找牛人的出現,讓潘帕斯草原上的野生牛群,逐漸在減少。其高峰時一次找幾萬牛,一路跌到幾千、幾百頭的樣子。


    而潘帕斯草原上野生牛的數量也減少到幾百萬頭,此時再靠野生牛是不行了的。而草原那麽得天獨厚的環境不能這麽浪費,那麽養牛就成為必然。


    靠著養牛以及糧食種植,獨立後的阿根廷經濟一直水漲船高,經濟非常的不錯。


    當然這也與阿根廷人口不多有很大關係,要知道阿根廷一直在引進歐洲移民,到現在阿根廷總人口也沒有超過千萬。


    地廣人稀,讓阿根廷人的日子非常好過。這也吸引來了不少意大利裔,目前阿根廷意大利裔占據阿根廷民族的第二位,這就可以看出意大利移民對該地有多喜歡。


    當然,對於目前的阿根廷來說,其主要出口的大宗商品,就是糧食以及皮革、油脂以及肉類。目前阿根廷的養殖的牛群高達五千多萬頭,產生的皮革、油脂以及肉類,光靠阿根廷人自己根本就吃不完,不出口怎麽行。


    而目前阿根廷數百家貿易公司,將阿根廷的產出貨物推銷給全世界。


    其中布勞德福特貿易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


    該公司也參與阿根廷的產品出口,不過與選擇出口的貿易商品,與目前阿根廷出口主流大宗商品不一樣。該公司選擇的是以肉類加工為主的商品,例如肉幹這種便於儲存的商品。


    阿根廷雖然肉類價格異常的便宜,但是生肉卻沒辦法保存,想要將其出口到國外,基本都是以肉幹製品為主。


    每年由該公司出口的肉幹高達三千噸,為布勞德福特貿易公司帶來豐厚的利潤。


    而且多說一句,南美的海上運輸到現在還是以帆船為主,雖然時代在進步,但是其距離主要市場歐洲較遠,再加上大西洋上可供補給停靠的港口較少,所以目前最經濟的做法還是使用帆船。


    當然目前南美使用的帆船,可不是大家映像中那種木製千噸需要不少人操作帆布的帆船,時代在進步,雖然帆船已經不能作為航運主流,但是在一些區域依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帆船也在進步。


    目前世界最大的帆船以及達到了上萬噸,在各種機器的輔助下,操控的人手隻需要幾十人。


    也正是航運時間較長的緣故,所以南美的出口大宗商品就沒有保質期較短的那種。


    “布勞德福特先生,我們又談下一份大單,來自意大利馬爾貿易公司,他們發電報稱要一千五百噸的牛肉幹。”


    銷售部經理拿著一張電報,一頭紮進了總經理大衛·布勞德福特的辦公室。


    布勞德福特接過電報看了起來,沒一會他開口道。“今年我們生意不錯,這才五個月時間,就已經賣出四千多噸,哪怕是去年我們也才出售四千噸,這很不正常。”


    這位經理開口道。“布勞德福特先生,你是說歐洲要爆發戰爭,有人在囤積物資?”


    “應該是這樣。”布勞德福特隨後對自己銷售經理道。“你迴去將我們商品的對外報價提高5%,如果訂單沒有兩成的降低量,那麽就我們再商量漲價的事情。”


    “好的,總經理。”


    布勞德福特貿易公司的做法,非常的正常。因為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價格自然會增長,與其他無關,完全是商人的本性使然。


    其實不止是肉幹,各種糧食以及一些礦產在進入今年之後,都有一定幅度的上漲。


    主要原因還是歐洲局勢緊張,各國都開始儲備一些物資,當然糧食以及工業所需而又自己不能生產的礦產,肯定是優先儲備對象。所以在各國的帶動下,這些有關民生以及生產的物資都有一定幅度的增長。


    而以歐洲各國增加的采購量來說,又以意大利的采購最為龐大,從智利的硝石、銅礦,阿根廷的小麥、肉類,遠東的豬毛、桐油、鎢礦,印度的染料等,意大利從全世界大量采購著物資。


    這些物資有的是按照半年的量儲備,有的按照一年,還有的按照三、四年的量,主要看其對意大利戰爭需求而定。


    而意大利的大量采購,也推高了這些原材料的價格,但是意大利對高漲的價格並不理會,反而是一個勁的增加采購數量,來自意大利的訂單也堆滿了出售這些物資貿易商的辦公桌。


    ------題外話------


    今天第一章,求月票。隻要月票夠多,讓饅頭每天三章我都願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意呆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油烤饅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油烤饅頭並收藏我的意呆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