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靈是意大利的汽車製造中心,也是歐洲的汽車製造中心。由都靈製造的汽車,占據歐洲總產量的40%之多。


    而都靈擁有汽車製造中心的地位,也是來自歐洲汽車製造商霸主菲亞特公司。


    雖然歐洲各國也在扶持自家的汽車製造公司,但是菲亞特先發的優勢以及成規模的製造,依然讓其占據歐洲汽車市場的大頭。


    雖然在乘用車市場上,各國汽車製造廠不斷拉近與菲亞特的距離,但是憑借口碑以及豐富的款式,還是能占據市場五成的份額。讓菲亞特依然是歐洲乘用車市場的大山,是其他汽車製造商需要追趕的目標。


    如果說乘用車市場其他國家的製造商還有挑戰其地位的想法,那麽在另一個領域,菲亞特則是高不可攀的存在,那就是歐洲的卡車市場。卡車與乘用車不同,其所需要考慮的更多是實用性。載重量是多少,故障率低不低,能不能便於維修、油耗高不高等,都是非常實際的問題。


    隻要一款卡車在這些方麵都優秀,那麽哪怕是貴一點那些購買者都會優先考慮購買的。


    而菲亞特憑借多年在卡車的布局,以及技術的積累,讓菲亞特成為卡車市場當之無愧的霸主。汽車工業興旺的美國,也購買了菲亞特卡車。


    可以說目前世界每十輛卡車中,就有七輛來自菲亞特。


    而菲亞特並沒有沉浸在卡車市場的輝煌中,他們在總裁喬瓦尼.阿涅利的帶領下,對汽車的研發一直都投入重金。新的車橋、車架、懸架、發動機等汽車所有的部件,都力圖能夠研發更好的。


    也正是這股精神,讓菲亞特公司越做越大,也越做越強,訂單也是越來越多。


    尤其是在歐洲局勢緊張日益緊張的現在,卡車作為運輸工具的越發體現,所以更多的訂單也來了。


    當然對於訂單,菲亞特公司自然也是多多益善。


    而有些訂單就必須讓菲亞特慎重對待,今天就是如此。


    身為菲亞特公司總裁的喬瓦尼.阿涅利今天站在了公司的門口,在他身後公司高層也雲集一堂仿佛在等待著誰。


    在意大利的經濟界,喬瓦尼.阿涅利也算是風雲人物,其一舉一動都有人隨時關注。而今天總裁大人親自在門口等待,讓菲亞特的員工暗自嘀咕,莫不是要來什麽大人物麽?


    對於私下員工的嘀咕,作為菲亞特一幹高層當然不在意,今天雖然來的不是大人物,但是對公司發展卻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今天要來的的德國軍方代表團,他們來菲亞特的目的,是來檢驗菲亞特f75型卡車。


    這款卡車是菲亞特新出產不久的新型號卡車。該車全長9.1米,寬2.1米,高1.8米,采用後橋驅動,空車重3100公斤。裝備一台直列水冷6缸四衝程汽油發動機,最大功率為75馬力,最大速度為每小時65公裏。標準載重量為三噸,可拖帶3噸重掛車。


    該車是菲亞特這些年集大成之作,在性能、可靠性、便於維護上都是卡車中頂尖的存在。之前意大利陸軍就用該車做過測試,不管是泥濘不堪的路麵,還是蜿蜒曲折的山路,或者是坑窪不平的簡便道路,這輛卡車都表現優異,成為可靠的象征。


    該車性能一經麵世就引發了轟動,訂單如雪花般飛來。菲亞特公司同樣抽調足夠的人手,保證該車型的生產線處於最大轉動中。


    而f75型卡車除了引發民間的熱捧之外,同樣還引來了各國軍方的關注。意大利軍方就為此訂購了一千輛,給自己使用。更加難得的是,奧匈軍方也訂購了一千五百輛。


    除了自家與奧地利人之外,德國軍方也對此很感興趣。由於之前在75毫米速射炮的研發中落敗,導致德國軍方隻能選擇口徑取勝,所以目前德國軍中有大量的105、120、150火炮。


    這些火炮的性能雖然強大,但是帶來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每個都很重。每門都是一噸以上,不少都能達到兩三噸的級別。


    其實火炮達到一噸以上,想要運輸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以目前德軍大量裝備到105毫米09型輕型榴彈炮為例,其作戰重量為1225kg


    ;行軍重量為2320kg。想要將其運輸,至少需要18匹馬。要知道馬匹其實很嬌貴的,如果運輸距離過長,馬匹非常容易大量死亡。別說更重的加農炮了,其重量更是超過三噸。至於口徑更大的120毫米、150毫米等炮份量也是杠杠的。


    而曆史上德國能攜帶這些重炮打穿比利時一度臨近巴黎,那都是其戰前規劃的好,哪支部隊每天需要行軍多少公裏,這都是已經標注好了的。而快打到巴黎,代價是德軍中大量馬匹被累死,所以才會在馬恩河被英法聯軍擋住,這都是後方人員物資運不上來,導致兵力被過度使用,導致德國士兵被壓榨到極致再也繃不住了,導致馬恩河的失利。隨後德國再也沒辦法突破馬恩河了。


    對於這些軍中的大家夥,德國陸軍想了不少辦法,不過因為成本或者其他原因,最終還是選擇用更多馬匹運輸。其實之前德國就購買了不少卡車,但是當時卡車性能不佳,隻能拖動一噸多的火炮,而且在複雜道路上的表現也說不上多好。所以德國陸軍裝備的不多,就一千多輛。


    至於現在,德軍心目中理想的運輸工具出現了,能拖拽三噸的運輸工具出現了,菲亞特f75型卡車對德國來說絕對是個驚喜。


    為此德軍之前就購買過幾輛進行測試,其能拖拽德軍絕大部分火炮,這對於簡化德軍的後勤是一個絕好的消息。更別說其還能適應絕大多數路況,對於軍用卡車來說,適應各種路況的卡車,絕對是最受歡迎的。因為戰場能有什麽好路可走,基本都是被壓了無數次泥濘還帶著彈坑的土路。在這種環境中,菲亞特f75型卡車的可靠性也超過以往卡車。而且可靠性還不錯,不選它選誰。


    既然這款車這麽符合德軍的需求,那麽怎麽有不選的道路。雖然政府這邊還有軍中一些將軍對於陸軍大量采購外國卡車有維詞,但是在小毛奇上將的要求下,最終還是定了下來。


    或許有人問,德國不是有汽車工業麽。


    是的德國汽車在乘用車上表現的還不錯,但是在卡車上其與菲亞特公司就天差地別了。之前德國陸軍也給過他們機會,但是每家汽車製造商拿出的卡車樣品都沒有通過陸軍的測試。別說與新款的菲亞特f75型相比了,就是老款卡車都不如。這也熄了陸軍大多數將軍們使用本國卡車的想念。


    這才有了這次德軍代表團的到來,菲亞特公司對此雖然不是知道很清楚但是也有所耳聞,這才有了總裁喬瓦尼·阿涅利帶著一幹高層門口迎接的場麵。


    他想要搞好與德國軍方的關係,讓f75型卡車有更多的銷路。


    畢竟軍用車輛與民用側重點有所不同,而且這次德國人誠意那麽足。足足一萬輛的豪華訂單,讓菲亞特公司看到了德國人的財大氣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意呆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油烤饅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油烤饅頭並收藏我的意呆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