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這些年日子過得一點也不好,由於天氣的原因,其農業遭遇了旱情,導致農民歉收。除此之外,由於官員的腐敗以及政府的短視,並沒有任何的救災手段,反而是一如既往的征取稅收,讓農牧民異常的不滿,抗稅暴動更是接連不斷。


    在外來法國的觸手日益收緊,來自法國的產品衝擊著摩洛哥的經濟,本國的手工業者接連破產,同樣導致城市內對政府的不滿。


    在這種情況下,摩洛哥民眾坐不住了,於1911年初更大規模的起義爆發,不滿政府以及蘇丹的民眾打著推翻政府反對蘇丹的旗號揭竿而起。起義軍隨後接連夠。攻克了拉巴特、梅克內斯等城市,導致起義軍聲勢越發的浩大,大量活不下去的破產農民手工業者加入其中。


    而以摩洛哥保護者自居的法國方麵,在看到摩洛哥起義越發龐大時坐不住了。


    派出了軍隊進入摩洛哥,意圖以幫助摩洛哥平叛威名,徹底掌控摩洛哥。麵對法國人的軍事行動,摩洛哥政府根本沒有抵抗力,至於起義軍更加不是其對手,很快就被其占據了拉巴特。


    法國人的做法,讓歐洲各國坐不住了。因為其違反了數年前各國簽訂的阿爾赫西拉斯條約,為此各國紛紛表態,對於法國人在摩洛哥做法的不滿。


    不過對於各國的態度,法國人並沒有理會,反而是繼續派兵幹預摩洛哥。在隨後的一個月,更是占據了首都非斯及拉巴特、梅克內斯等地。


    對於法國人的做法,有人坐不住了,這個人就是德皇威廉二世。此時德皇威廉二世正在倫敦,他詢問英國政府法國如此行為是否違反了《阿爾赫西拉斯條約》呢?


    英國人不但沒有為他主持“公道”,反而告訴威廉二世說:這條約隻是走個過場,大家又何必認真呢?


    沒能從英國人口中得到想要的結果,德皇並沒有放棄,反而是加緊做著準備。


    至於在德國國內,對於此次法國的“挑釁”,整個德國社會彌漫著對法宣戰的呐喊。


    此時的德國在摩洛哥有著不菲的利益,其利益僅次於法西兩國。


    不過雖然國內爆發了對法國宣戰的叫嚷,但是作為德國首相的對於此次法國的“挑釁”,整個德國社會彌漫著對法宣戰的呐喊。


    德國總理霍爾維格認為,德國其實不必為摩洛哥對法國動武。


    他認為德國可以承認法國完全占領摩洛哥,但法國必須劃出相當麵積送給德國當殖民地,另外還要在中非、西非、東非等殖民地對德國做出相當的補償才行。


    霍爾維格有如此想法,還是在於一點擔心,那就是對法國動武,將很可能導致英國對德宣戰——法英之間的同盟關係已經太過牢固。


    另外戰爭一旦爆發,那麽該怎麽收場也將成為一個難題。


    為此等到德皇返迴柏林後,這位首相立刻向德皇陳述了自己的觀點。


    “你是說,如果我們對法國采取軍事行動,那麽英國很有可能參戰?”


    麵對德皇的詢問,霍爾維格隨即迴答道。“其實不止是英國,依目前法俄兩國的關係,以及兩者之間簽署的條約,我認為如果我們向法國宣戰,那麽英俄兩國絕對不會坐視不理。兩國有可能采取軍事手段,讓我國停止與法國的戰爭。”


    霍爾維格的話讓威廉陷入了沉思,如果單是法國一家,威廉並不畏懼,德國不管從人口、國力還是軍事實力,並不懼怕法國。但是如果加上英國、俄國,那麽德國將處於劣勢。


    前段時間在倫敦的訪問,已經讓威廉足夠警惕了。但是如果就此退縮,可不是他的性格,而且國內群情激憤的情緒也必須得到釋放,要不然這股怒火會轉向政府以及自己。


    “霍爾維格,你有什麽主意麽?”


    此刻,德皇將目光投向首相,既然對方找到自己,那麽相信其一定有想法。


    麵對皇帝的詢問,早就有主意的霍爾維格首相開口道。“陛下,此時我們需要做兩手準備,第一必;須聯係我們的盟友,將我們的困境告知對方,尋求他們的幫助。奧地利人可以幫我們看住俄國人,意大利人能幫我們分擔英法的壓力。第二;我們此時不能表現出絲毫的猶豫,必須讓法國人知道,想要拿下摩洛哥必須詢問我們的想法。然後我們依次為條件,讓法國從其他地方給予補償。例如法國在非洲與我們相鄰的殖民地,必須分割一部分給我們。”


    麵對首相的主意,威廉眼前一亮。“依靠盟友的幫助,這個想法不錯,我們三國同盟已經有二十多年了,我想現在向他們提出要求,想必是不會拒絕我們。至於向法國人表達我們的態度,那麽你認為應該怎麽做,將陸軍向法國邊境集結麽?”


    威廉二世的話,讓首相霍爾維格嚇了一跳,這時候怎麽能動陸軍,這不是挑動法國緊張的神經麽?


    “陛下,不必出動陸軍,陸軍是我國的根本,不宜動用。我認為出動海軍最好,派出一艘小型軍艦前往摩洛哥,已經足夠法國人知道我們的態度了,而且也足夠給國內交代了。”


    霍爾維格首相的建議,威廉雖然不算多滿意,但是在沒有更好辦法的情況,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那就按照你的意思辦,我給提爾皮茨打電話,讓其派一艘小型軍艦去摩洛哥。”


    “陛下,最好讓海軍派出就近的戰艦,這樣才能展現我們的決心。”此時霍爾維格首相再給了一個建議。


    “好的,我知道了。”


    說著,德皇威廉拿起了電話。“給我接提爾皮茨的辦公室,說我找他。”


    ……


    接到德皇指示的提爾皮茨元帥,在放下電話後,立刻叫來秘書。


    “給我距離摩洛哥最近的軍艦信息,要噸位小於兩千噸。”


    “遵命,元帥。”


    沒一會,秘書就找到距離摩洛哥最近小型軍艦的消息找到了。


    “元帥,目前距離摩洛哥最近小型戰艦是豹號驅逐艦,目前該艦在靠近西班牙的海域。”


    “立刻給豹號發電報,讓他去摩洛哥保護我國在當地的僑民安全。”


    “遵命元帥。”


    很快豹號上的官兵就接到了來自海軍部的命令,麵對提爾皮茨親自下達的命令,豹號官兵毫不猶豫就調轉船頭向摩洛哥趕去。


    該艦屬於“雞貂”級(1897年)炮艦的第六艘,於1901年下水,排水量為1193噸,最大航速13.5節,續航力3400海裏。該艦的武器包括2門105毫米炮和6門37毫米炮。


    “豹”號在德國海外軍事活動中極為活躍。該艦剛剛服役的1902年,就在海地炮擊了劫持德國“馬科曼尼亞”號輪船的海地叛軍船隻,在美洲引發轟動。僅僅幾個月後,“豹”號又參與幹涉委內瑞拉危機,與英國、意大利軍艦一起封鎖炮擊了委內瑞拉港口。


    1905年,“豹”號在巴西未經當地政府授權,在巴西境內抓捕了一名德國炮兵,從而引發了巴西與德國的嚴重外交事件,史稱“豹號事件”。


    這一次,小小的豹號又一次頂在了最前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意呆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油烤饅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油烤饅頭並收藏我的意呆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