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亞特b型車大賣,這不算新聞,但是大賣到引發互毆,這才算新聞。


    沒錯,在美國發生一起因為購買b型車起了爭執,兩幫客人大打出手的消息登上了報紙。


    這算是對已經足夠火熱的b型車市場,更是添了一把柴。每月五千輛b型車的產量,光是一個美國就完全能給消化掉。


    b型車其新穎的外形,以及低廉的價格,再加上新技術的加持,想不大賣都難,更別說市場上還沒有一個像樣的對手。


    大賣、火爆、銷售商望著等待提車的客戶,再看向空空如也的展台,隻能做兩件事,一是安撫客戶,二是給菲亞特公司發催貨電報,要求他們快點將可愛的b型車送來,這些客戶已經等著快不耐煩了。


    沒錯,來自各國經銷商的催促電報,已經堆滿了菲亞特公司的電報收發室。


    而接下來就沒的說了,菲亞特公司新的工廠必須繼續建設,比a型車還來勢兇猛的訂單,讓菲亞特公司已經考慮是否將a型車直接停產,進行改造後上b型車。


    讓菲亞特高層如此考慮,一方麵是因為新工廠至少需要半年才能投產,而目前b型車訂單堆積量已經將生產時間排到了明年。而a型車,目前每月六千輛的產能,雖然依然還有訂單,但是根據訂單下降的數量,菲亞特公司感覺,這款車可能也就隻有兩三年的生產壽命了。


    這說到底還是菲亞特公司低估了b型車的受歡迎程度,在價格、性能、以及外觀上結合如此出色的情況下,b型車才一千裏拉的差價,對於很多客戶而言根本不成問題。


    好吧,這b型車向下兼容了a型車市場,是菲亞特高層沒有考慮到的。當然他們有考慮到的還是b型車的利潤。比起a型車來說,b型車在售價提高了一千裏拉的基礎上,成本卻隻提高了八百裏拉,也就是說,b型車的利潤比起a型車要高兩百裏拉。


    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菲亞特公司能將自家汽車賣的那麽便宜,除了流水線以及標準化生產之外,降低每輛車的利潤,也是菲亞特公司的策略。


    畢竟菲亞特公司每年好幾萬輛的汽車產量,完爆其他國家手工作坊每年幾十輛的產能。


    菲亞特每輛車隻賺三四百裏拉,這數萬輛車都能讓其賺上億裏拉的利潤。


    同樣大規模生產降低零部件的生產成本,讓菲亞特車輛成本還可以降低,這相輔相成,這才是菲亞特的先發優勢,除了其他汽車公司以本傷人搞低價競爭,要不然這個先發優勢可不好解決。


    當然停產a型車花兩個月時間改造流水線和車間,的確比起直接建造新廠來的快。


    但是菲亞特公司對此又有點猶豫不決,畢竟直接停產a型車也是有一定風險。


    不管菲亞特公司怎麽決定,但是b型車堆積的訂單必須解決。而在一番思量之後,喬瓦尼·阿涅利最終拍板,停產a型車,將所有資源都投入到b型車的生產中,爭取讓菲亞特公司每月b型車的產量提高了一萬五千輛以上。


    沒錯,對於菲亞特公司來說,現在唯一的動力就是挑戰自己,將自家的汽車產能釋放,優先搶占市場才是關鍵。


    而在菲亞特公司大展宏圖之際,遠在羅馬的卡洛同樣也遭遇到一件煩心事。


    “陛下,我不知道清國人是怎麽想的,但是這份宣戰書簡直是挑戰了我多年的外交經曆,我隻能說這位皇太後真的是一點也不懂外交,或者說在她身邊就沒有一個懂外交的清國官員。”


    在卡洛麵前,意大利外交大臣巴科納向其抱怨著遠東那位皇太後的胡亂做法。


    沒錯,那位皇太後如曆史上那般,對於各國幹預清國皇帝的廢立而十分不滿,在眼高手低的一幹滿族權貴的慫恿下,為了皇太後決定強硬一把。不過話說迴來,你強硬就強硬吧,放那些練拳練得腦子都壞掉的人進入京城和天津市幾個意思,真以為神功護體刀槍不入。


    另外慈禧下令頒布的《宣戰詔書》,更是一個大坑。因為這份《宣戰詔書》對交戰對象卻沒有明確交代,而是采用了一個略帶蔑視的詞“彼等”。


    其實在這位皇太後宣戰之前,意大利在各國中都努力的扮演著調停者的角色。在各國以及清國時間跑上跑下,為兩方能夠坐下談談勞心勞力。


    是意大利熱愛和平麽,想多了還是為了利益。本來意大利就占據清國市場第一的角色,不過與英國人差距很小,任何大的動蕩都有可能造成兩者的角色互換。


    而在那位掌權的皇太後根本不理解意大利人的苦心,不斷挑動各國與其的關係。


    為此意大利駐遠東大使賈黎文,甚是給國內抱怨,那位皇太後是不是有自我毀滅的傾向。


    在這裏說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那位袁項城對此非常有辦法,你說你神功能擋子彈,那好,最新式的意式快槍在此,請大師兄運功吧。


    唉呀,大師兄中槍了,看來這功沒練到位,下一位二師兄來試試。


    所以駐守在山東的袁項城根本沒有受到這群練拳練傻了的衝擊,依然牢牢的掌控這自己的軍隊。


    卡洛沒管巴科納的抱怨,而是看著眼前的電報感歎一句。“這下德皇會發火了。”


    卡洛所說的還是那位倒黴的孩子,德國公使克林德。其在離開東交民巷,前往清政府總理衙門交涉公使撤離之事時,在途中恰好遇上端郡王載漪的虎神營官兵巡邏,克林德被清軍擊斃。


    這下好了,德國死了公使,還不讓威廉二世發飆。而更為重要的是,德國在菲律賓駐紮著四萬德軍,這些剛剛完成清剿反抗者的軍隊,怕是要直接向遠東挺進。


    “陛下,這事我們也沒辦法,隻能怪清國人自己無能。”


    巴科納兩手一攤的說著,看他的語氣是已經放棄清國人了。


    “那我們也不能落後,下令婆羅洲的軍隊出發,既然那位皇太後不接受我們的橄欖枝,那就接受我們怒火吧。”


    沒錯,卡洛已經決定了,這次不掙個八九千萬兩白銀,絕不收手。


    哪怕是損害了兩國關係,讓意大利市場份額有所減低也無所畏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意呆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油烤饅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油烤饅頭並收藏我的意呆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