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三千淮軍進入朝鮮,日本也不甘落後,日軍第三師團大島義昌部四千餘人突然從濟物浦強行登陸,由此中日之間處於戰爭的邊緣。


    對於日本突然的派兵,清廷內部也是議論紛紛,前線將領葉誌超、聶士成認為,此時中日在朝鮮兵力中國占據一定優勢,應該迅速派出援軍,協助在朝部隊控製漢城。


    而袁世凱則認為,不管是戰是和,清軍必須至漢城以南120公裏的全州、牙山一線向北撤退,至少也需要撤到平壤,以免孤軍奮戰。


    而在北京的光緒和翁同龢則一力主戰,驅除在朝日軍。當然為什麽主戰,其實不少人都清楚,不管勝敗都能削弱尾大不掉淮軍的勢力,而且勝了那是皇上英明,敗了也是李中堂指揮不利,卻是一步好棋。


    另外以慶親王為首的人則認為,戰端一開難言勝負,不如依靠英俄進行調停。


    而最為關鍵的李中堂則是無主見,更是傾向於日本不敢發動戰爭,這或許又是一次出兵台灣的訛詐。


    與日方基本萬眾一心相比,中方戰和不定的態度的確嚴重拖累了戰爭準備。


    而且日本在這時候在外交上也傳來喜訊,日本駐英國公使青木周藏從倫敦來電,英國政府支持日本占據朝鮮。而數日後,青木周藏又與英國簽訂《英日通商航海條約》,日本借此收迴租界、領事裁判權、以及部分關稅權。信心得到鼓舞的日本政府,更是堅定了與清國開戰的決心。


    讓英國人如此支持日本,也是李中堂長期以夷製夷帶來的惡果。與滑不溜秋始終不肯表態的李中堂相比,英國人還是認為日本這種積極進取的態度更加可靠。


    而此時清廷終於下定決心,命李中堂派兵開赴朝鮮,擺出一副不惜為朝鮮一戰的架勢。


    日本在得知清廷不惜一戰態度後,同樣正在加緊準備。


    7月19日,日本駐清國副公使大鳥圭介,向清廷遞交了最後通碟,通碟要求清國立刻廢除《中朝保護條約》,承認朝鮮是獨立主權國家,清軍立刻全部撤出朝鮮,此通碟限五日內答複。


    哪怕麵對日本不惜一戰的態度,清廷依然沒有不願意放棄朝鮮這個最後的屬國,依然繼續派兵。


    7月21日,記名提督寧夏鎮總兵衛汝貴率駐防天津的六千部下、記名提督毅軍後軍統領馬玉昆率駐防旅順的兩千官兵,在比鄰丹東的大東溝一線登陸,準備開赴平壤。


    同日,北塘防軍統領兼永鎮總兵吳育仁派出的第一批1500官兵,由記名總兵江自康率領,乘坐怡和洋行仁愛、飛鯨兩艘商船,以及北洋水師遇順號運輸船,在廣東水師威海、廣甲,北洋水師威遠號的護送下,從天津向牙山運輸。


    清軍的行動,一開始就已經被日本所知。在情報領域,清日兩國簡直就是兩個級別。


    日本海陸兩軍的情報部門就不說了,光是日本民間的情報組織就夠大清喝一壺的。就以黑龍會前身玄洋社為例,從1884年玄洋社在上海開辦東洋學館開始,深耕清國十年的玄洋社已經將觸手伸向內陸,在漢口、南昌、開封、保定等內陸城市都有情報據點。這些以商會店鋪為掩護的情報據點,將清國的情報源源不斷的傳迴日本。


    這不,清國向朝鮮派兵的具體情報,就是玄洋社打探出來的。


    當然情報工作也不是隨時都能及時的匯報,這不從天津向牙山海運的第一批一千五清軍,日本情報部門就匯報不夠及時,等到船隊都抵達牙山之後,日本政府才知道,為此還引來了一陣訓斥。


    在天津一間不起眼的茶館內,兩名身穿便服的中年人在一個包廂秘密商談。


    “李幫辦,上次的消息對我們非常有用,像李幫辦這種朋友,我們願意多多交接的,這是我們對李幫辦的額外感謝。”


    說著一張印著白銀兩百兩的銀票,被遞到李幫辦眼前。看著眼前的銀票,這位李幫辦眼前閃過一絲貪婪目光,隨手就將這張銀票收進了袖中。


    “客氣了,客氣了!”


    看著對方收了銀票,這位中年人隨即繼續講到。“李幫辦,下一次發往牙山的船是什麽時候,我們也好繼續跟著軍爺做買賣。”


    “這個嘛……”


    “我懂的……”


    又是一張二百兩的銀票遞到李幫辦眼前。


    “這件事不好辦呐。”


    看了一眼這二百兩銀票,李幫辦很明顯沒有得到滿足。


    “我想這能為閣下提供幫助。”


    又是一張兩百兩的銀票被遞了過去。


    “23號,營務處的高幫辦將帶著第二批官兵,坐怡和洋行的高升號前往牙山,預計會在25號抵達。”


    李幫辦也是爽快,拿到錢就如同倒豆子一般,將自己所知的情報說了出來。


    “感謝李幫辦的通融,鄙號賺到錢了,一定不會忘記李幫辦的好。”


    當天傍晚,一份密電通過天津的商用電報線路被送到上海,然後當夜順著海底電報線,從上海發到了日本。


    此時日本已經決定與清國開戰,所以在得到這份情報後,日本立刻將這份情報轉給了海軍部。


    所以7月25號,日本聯合艦隊第一遊擊隊在朝鮮豐島海域突然襲擊北洋水師的濟遠和廣乙兩艘巡洋艦,隨後擊沉了英籍高升號運輸船,俘獲操江號炮艦。這也標誌著中日兩國圍繞朝鮮的戰爭徹底爆發。


    當然在這之前,日本為了搶占先機。率先登陸的日軍第三師團大島旅團,在23號突然占據漢城,挾持高宗。日本駐朝鮮總領事小村壽太郎向朝鮮政府遞交最後通牒,要求朝鮮立刻廢除中朝保護條約,立刻宣布朝鮮是主權國家,同時驅除在朝清軍。


    麵對小村壽太郎的城下之盟,朝鮮政府大驚失色,日本沒給朝鮮時間考慮,隨即抬出大院君,將朝鮮政權重組,閔妃勢力隨即倒台。


    麵對日本搶先下手的舉動,清國騎虎難下隻能宣戰。


    至此中日甲午戰爭徹底的爆發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意呆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油烤饅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油烤饅頭並收藏我的意呆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