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黜太子李瑛的計劃,楊雲提出並由鹹宜公主跟武惠妃匯報,得到武惠妃首肯便正式開始實施。


    楊雲清楚其中訣竅。


    皇帝李隆基對李瑛已失去耐心,不再以社稷穩固為由全力保太子,李瑛此時猶不收斂,形勢已變得萬分險惡而不自知。


    武惠妃經曆楊玉環入宮之事,感覺到自身危機,開始打起了太子位子的主意。


    楊雲跟武惠妃一拍即合。


    武惠妃利用楊雲道家天師的身份,讓皇帝相信讖緯之說,杜撰有人欲謀朝篡位的征兆,然後她親自出麵,設計圈套,讓李瑛“自投羅網”。


    鹹宜公主來到楊雲府上,把武惠妃的意思傳達。


    “……母妃已決定,聽從你的計劃,並盡快付諸實施……眼下我們應該做什麽?”


    楊雲笑著反問:“惠妃要做什麽,要征求我這個局外人的意見嗎?不如先告訴我,惠妃娘娘接下來會怎麽做?”


    鹹宜公主有些生氣,眼下李瑁不在眼前,她也就沒那麽多顧忌了,惡狠狠地盯著楊雲,喝斥道:“我從來沒把你這個人看懂,這次合作中,我們這邊最擔心的就是你突然背叛……別以為我們沒有任何防備,一來就把所有謀劃都暴露……”


    還沒如何呢,居然就開始嚇唬合作方了?楊雲攤攤手,好似在說,隨便你們怎麽防備,我隻不過是想確定下一步雙方該如何配合,說不說由你。


    “母妃之意,先去聯絡高力士,高公在朝有內相之稱,若無他配合,想廢太子門兒都沒有……隻要有高公相助,即便不用你,事情也能成功大半。”沉默片刻,鹹宜公主還是把武惠妃計劃的關鍵一步和盤托出。


    楊雲釋然點頭,這並未超出他的設想。


    武惠妃終歸有點腦子。


    眼下關鍵人物不是旁人,正是高力士,而李瑛最大的失敗就是沒討好在內宮一手遮天的高力士。相比於平時對高力士畢恭畢敬時時以“阿翁”相稱的三皇子李亨,李瑛簡直毫無政治頭腦。


    “接下來呢?”


    楊雲繼續問詢。


    鹹宜公主不滿地道:“要對付太子,不能單是母妃一人出麵……你也應該做點兒什麽吧?”


    “比如說呢?”


    楊雲仿佛完全淪為沒有主見的存在,似乎什麽事情都要聽從武惠妃安排,這讓鹹宜公主異常生氣。


    分明是你提出廢太子的計劃,趁父皇閉關時,在宮中製造混亂,誘使太子帶兵進宮,讓父皇相信他謀反,進而廢黜其儲君之位。


    現在怎麽連你自己要做什麽,都跑來問我?


    “楊道長,你這麽說就沒意思了……說好了合作,怎麽你態度變化這麽快?可是迴來思慮過後,改變了主意,不打算跟我們合作了?”


    鹹宜公主氣惱地質問。


    楊雲笑著說道:“公主請見諒,在下做事情自然有自己的方略,問題在於若讓惠妃娘娘配合在下行事,顯然不現實,光是公主您就不可能完全聽命於我,在下又怎敢奢望惠妃娘娘處處以我的計劃為先?”


    “既然我的計劃不能得到完全采納,隻是作為協作方存在,那我的計劃怎麽樣又有何關係?”


    楊雲算變相把話挑明了。


    這計劃到底以誰為主!


    一切計劃的落實,必須要有個統籌全局之人,既然惠妃娘娘地位最高,手眼通天,能夠利用的資源也最多,那自然是以你們為主,我這邊隻是配合你們行事,問清楚你們的打算,難道有什麽問題嗎?


    若不然,你們完全聽從我的吩咐,配合我展開行動,我自然會把更為周詳的計劃說出來,讓你們付諸實施。


    這涉及一個誰做主誰就必須拿出全局規劃的問題!


    鹹宜公主聰明過人,立即聽出話裏蘊藏的潛在意思,仔細思考後點頭:“既然廢太子的建議是你提出來的,還涉及如何讓太子陷入謀逆的圈套,那就暫時以你的計劃為先吧。”


    “公主不能做主吧?”


    楊雲搖了搖頭,笑著反問了一句。


    “不管母妃的意見,反正我聽你的,這總該可以吧?”


    鹹宜公主又生氣了!


    我處處以你的態度為先,你反而懷疑我,還有沒有合作的誠意?


    楊雲點了點頭,雖然不知武惠妃如何,但至少鹹宜公主表現出了精誠合作的態度。


    武惠妃計劃這麽多年,一直沒找到發難的機會,曆史上也是靠楊洄獻計,才開始實施廢黜太子的計劃,時間還是在幾年後,可見武惠妃深居皇宮內苑,做事受到的製約太多。


    楊雲道:“公主不妨想一下,要想讓太子落入圈套,何人是關鍵人物?”


    “嗯?”


    鹹宜公主蹙眉。


    想了半天,她才沒好氣地說道:“當然是太子自己……若太子不信傳言,還有人能逼著他跳進陷阱不成?”


    楊雲笑道:“非也,非也。太子行事魯莽,多數時候都不考慮後果,但涉及帶兵入宮這種大事,非他一人敢做決斷。”


    鹹宜公主好像找到解開問題的關鍵:“你是說光王和鄂王?”


    李瑛身邊的哼哈二將,正是鹹宜脫口說出的光王李琚和鄂王李瑤,三人做什麽事幾乎都在一起,涉及帶兵進宮這種事,光王和鄂王的意見非常重要。


    難道這就是成也蕭何敗蕭何?


    “不單單是他兩位。”


    楊雲笑著搖了搖頭。


    鹹宜公主仔細想了想,點頭道:“想起來了,太子平時跟唐昌的駙馬走得很近。”


    鹹宜公主的姐姐唐昌公主,嫁與薛鏽為妻,薛鏽的妹妹乃是李瑛的太子妃,雙方關係極為密切。


    薛鏽跟太子李瑛平時進出玩樂都在一起,做什麽事形影不離,曆史上薛鏽也是因三庶之禍被玄宗下旨誅殺。


    楊雲點頭讚同:“就是他……這位薛駙馬,聽說自詡諸葛亮轉世,足智多謀,在太子身邊以軍師自居……太子看不懂形勢,薛駙馬卻明白其中訣竅,隻要讓薛駙馬深信宮中劇變,太子絕對會落入圈套。”


    “那怎樣才能讓薛駙馬篤定,宮變乃是太子登頂的最好時機,並促成李瑛帶兵進宮呢?”鹹宜公主迫不及待問道。


    楊雲這次以諱莫如深的口吻道:“公主見諒,詳細計劃,不能即刻說出,正如惠妃和公主懷疑在下一樣,在下也不會暴露底牌……這可是在算計大唐儲君,若被陛下知曉,我幾個腦袋都不夠砍的……除非我見到惠妃娘娘,親自跟她說。”


    “你可真多事。”


    鹹宜公主嘴上抱怨一句,心裏卻覺得這沒什麽問題。


    楊雲之前說的那些足以證明,楊雲對廢黜太子已有成型的計劃,而且切中要害。


    若真是如此,讓楊雲跟武惠妃單獨會麵詳談,就成為鹹宜公主當前必須促成的事情,她也要盡快將楊雲的態度告知武惠妃,達成深層次的合作。


    “行吧,時候不早,我這會兒再進宮也見不到母妃,等明日我再進宮,談妥了我會迴來通知你。”


    鹹宜公主起身告辭,走得異常匆忙。


    顯然在整個計劃中,她被安排去做很多事情,武惠妃已決定全麵對付太子李瑛,出手就不再留餘力。


    ……


    ……


    想廢掉太子,那就必須跟武惠妃通力合作。


    楊雲明白武惠妃的用意,就是全力扶持她兒子,也就是李隆基第十八子李瑁登上太子之位。


    可李瑁是什麽貨色,楊雲清楚,李隆基更清楚。


    李瑁根本沒有當皇帝的天分,貿然上位隻會迅速敗掉祖宗基業,甚至給他帶來殺身之禍。李隆基現在腦袋還算清醒,不會輕易把太子這麽重要的位置留給一個怯弱的兒子。


    第二天,鹹宜公主入宮跟武惠妃說過情況後,馬上出宮來跟楊雲洽談,通知楊雲入宮跟武惠妃見麵。


    “身為外臣,貿然入宮覲見帝王內眷,怕是不那麽容易吧?”楊雲搖頭道。


    鹹宜公主道:“你盡管放心,見麵時間和地點都規劃好了,高力士那邊也打過招唿,絕對不會有人泄露風聲。”


    楊雲當然有所防備。


    《水滸傳》裏林衝擅闖白虎堂是怎麽倒大黴的?


    私闖禁宮內苑罪大還是軍機重地罪大?


    退一步講,不在他私自進宮上做文章,武惠妃隻是透露消息給李隆基,讓皇帝知道他這個新外戚有廢除太子的計劃,那他跟楊玉環都會有大麻煩。


    這就涉及一個是除掉情敵重要,還是顧全兒子前程更重要的問題!


    不過楊雲算準了,如今武惠妃對楊玉環和他的敵意,不及李瑛那麽大。


    畢竟涉及兒子能否登上大唐皇帝的寶座!


    這個時候武惠妃跟他交惡,沒有半點好處,首先就是他作為盛名在外的道家天師,法力高深莫測,誰也不敢篤定他會不會提前窺探到天機,算準別人想陰謀害他,進行反擊;其次是就算武惠妃跟李隆基告狀說楊雲想廢掉太子,李隆基也很難相信。


    一個新入朝的外戚,還是方外人,跟太子無仇無怨,為何要起廢太子的心思?


    而且皇帝現在對楊玉環這個玄女替身迷戀至極,就算李隆基確信楊雲想廢太子,真的會對楊雲下手?


    曆史上楊國忠屢屢犯錯,李隆基是如何處置的?


    “幾時進宮?”楊雲問道。


    “今日醜時,我帶你入宮,屆時將會跟李夕郎一起前往。”鹹宜公主道。


    楊雲一聽便明白了,原來武惠妃這麽快就拉攏李林甫入局。


    李林甫之前是主戰派的中堅力量,如今北方兵敗,他開始找靠山為自己撐腰,高力士要巴結,武惠妃這邊他也是別無選擇。


    在沒法跟楊雲聯姻的情況下,跟武惠妃合作成為最優選項,而廢太子也符合李林甫的利益,曆史上李林甫正是推動廢黜太子計劃的關鍵人物。


    “好。”


    楊雲痛快地答應了鹹宜公主的計劃,“那就請公主指定一個見麵地點,我會在合適的時間前去會合,與公主一起進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楊國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子並收藏大唐楊國舅最新章節